2020-12-02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日,嗶哩嗶哩發布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
「爺青回」,即「爺的青春又回來了」的縮寫。用來表達人在變化後的環境中,面對曾經熟悉的人和事物時,油然而生的一種喜悅之情。
網絡上
「爺青回」霸屏
然而生活裡
對老年人來說
逝去的青春已然逝去
記憶衰退、行動不便是他們的日常
近日,蜀黍就因此和好幾位老人結緣
↓↓↓↓↓
01
11月26日傍晚6點42分,渝中區公安分局特警支隊三人快反處置小組成員朱紹平、劉正中、張斌正在大禮堂人民廣場附近執行巡邏任務。「當時天已經全黑了,可能天氣陰冷的緣故,廣場上的人並不多。」朱紹平說,當他們巡邏至廣場旗杆旁的噴泉水池附近時,突然聽到有水撲騰的聲響,趁著夜色扭頭一看,只見水池中仿佛有人正在掙扎,三人立即跑了過去。
臨近水池,民警們才看清楚原來一名白髮老太太,臉朝下,整個身體趴在水中,不停掙扎撲騰,卻怎麼也站不起來。見情況危急,朱紹平和劉正中毫不猶豫,立即跳進冰冷的水池,合力將老太太抱住,一把拉出水面,張斌則趴在水池邊的石臺上,小心翼翼地接過老人。
「噴泉池水深大約有七八十釐米左右,因為老人是面部朝下,所以嗆了幾口水,但精神看起來還不錯。」朱紹平說,剛上岸時老太太有些體力不支,臉色發白,身體瑟瑟發抖,不過稍微緩過神後已無大礙。見到全身也已溼透的民警們,老太連聲道謝。
老人姓曹,今年已經88歲了,家就住在人民路附近,當天吃完晚飯後她獨自出門散步遛彎。走累了,就在水池邊的石臺上坐著休息,沒想到一個不留神,腳一滑,整個人就倒著栽進了水池中,還好碰到民警及時伸出援手,只嗆了幾口水就被救了起來。隨後,老人說出了兒子的電話,民警在跟指揮中心報告後,一邊與老人家屬取得聯繫,一邊背著她一路小跑送上警車。上車後,民警又立刻用車上的防寒大衣將落水老人緊緊裹住,防止著涼。
很快,民警開著警車將老人一直送到了家門口,老人的兒子見狀,又是著急又是感謝。「謝謝,太感謝你們了,多虧了人民警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三名特警成員,則迅速返回單位換下早已溼透的警服,重新打理裝備整齊後,再次返回人民廣場繼續巡邏值守。
02
11月26日22時許,南岸區公安分局四公裡派出所接到熱心群眾報警,稱在七公裡附近發現一名走失老人,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老人正獨自在路邊徘徊。
經耐心詢問,民警發現老人精神恍惚,且隨身未攜帶任何身份證件,只記得自己是從山上走下來的,由於迷失了方向無法回家,民警一時間無法查實老人的身份,涼風習習,為保障老人的身體健康,儘快幫老人找到家人,民警將老人扶上警車帶回派出所,通過聊天安撫老人的情緒,漸漸的老人說出了自己和家人的名字,民警通過系統查詢,最終明確了老人姓王,今年已經70歲了。
很快,民警與老人的女婿劉先生(化名,下同)取得了聯繫,劉先生激動的說:一家人都在找他,謝謝你們了!詢問後,小劉告訴民警,今日上午父親母親一起到老廠趕場,由於母親有事提前離開,只留下老人獨自一人,可能年歲較大,父親便迷路了。
看到老人安然無恙,劉先生才鬆了一口氣,連聲感謝民警,民警也提醒,以後儘量不讓老人獨自外出,年紀大了,安全為重。
03
11月27日早上,奉節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秩序中隊輔警王遠明跟平時一樣,在李家溝大橋東橋頭執勤。8時許,一位老人坐著電動輪椅,獨自在機動車車道上從東橋頭往洋洋百貨方向前行。由於是早尖峰時段,車流量大,車道因大橋檢修又是單行,於是,一條車輛長龍跟在老人輪椅後面,就像一串糖葫蘆,行駛緩慢,不僅阻礙了交通,更給老人的安全帶來了危險。
王遠明看到後,立即上前詢問。原來老人姓楊,今年75歲,家住永安鎮劉家包,腿腳因病行動不便,出行基本靠電動輪椅。今天老人出門散心後想過李家溝大橋回家。得知情況後,為護佑老人安全,恢復交通秩序,王遠明就推著老人過橋,並叮囑老人出門一定要注意安全,電動輪椅要靠邊走,最好有家屬陪伴。老人對王遠明關心十分感謝,連聲說「感謝交警同志,你們都是好樣的」。
黃葉飄落
寒風漸起
山城的冬天近了
蜀黍提醒屏幕前的您
請關心家中的老人
儘量避免讓老年人獨自外出
特別是夜間活動
避免出現意外,發生危險
「爺青回」霸屏
是年輕人的自嘲
現實中的老人
更需要的其實是家人的陪伴
來源:平安渝中、南岸公安、平安奉節
原標題:《「爺青回」網絡霸屏,現實中的老人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