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魏楠是貝倉小咖社群創始人,對於她來說,遇見貝倉是自己生活再度楊帆起航的開始。而她與貝倉之間的故事,要從3年前開始說起。
魏楠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在自己30歲的時候,可以實現事業家庭雙豐收。在她的想像中,30歲的自己已經工作多年,經歷了人生世故,兒女雙全,經濟自由。
2017年,魏楠生完老大之後,決定放棄工作,為實現夢想去奮鬥。當時,二胎政策剛剛放開不久,魏楠認為這一政策必然會帶動母嬰用品的需求提升。而且魏楠的丈夫在母嬰行業從業多年,所以她覺得現在經營母嬰線下店去創業,一定是最佳選擇。
籌備一段時時間後,魏楠的母嬰線下店正式開業了。提起當年的母嬰線下店,魏楠說:「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意氣風發,想把這個項目做好,但現實真的很殘酷。」雖然每個月收入不少,但是水電費,房租,壓貨讓資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壓貨多了以後,後續資金真的跟不上了。
發現母嬰店苗頭不對之後,魏楠果斷選擇關閉門店,及時止損。9個多月的經營,不僅沒有讓魏楠實現夢想,反倒欠了15萬的外債。這樣的結果讓魏楠非常洩氣,甚至失去了面對現實的勇氣。那時的魏楠經常這樣問自己:「自己的價值是什麼?自己可以做什麼?自己的夢想能實現嗎?」
巨額的債務讓魏楠低下了高昂的頭顱,找一份高薪工作,快速還債,成了魏楠急需完成的事情。魏楠說:「那個時候,我到一個工作的地方,先問最高工資,如果最高工資低於我的預期,我就選擇換工作。也就在這樣困頓的情況下,我遇見了貝倉,是它讓我擁有了改變現實的底氣。」
一開始,魏楠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嘗試使用貝倉。「因為做貝倉零成本零投資,所以最開始我就是想通過貝倉賺點買菜錢,沒想到,一路披荊斬棘,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魏楠評價自己是一個守舊的人,而且從不相信微商能掙錢,更不會購買微商推薦的產品,因為在她看來,微商的朋友圈雖然打造的很高大上,但賣的產品品牌往往是陌生的。可貝倉卻很不一樣,貝倉上面賣的都是她熟知的品牌。
魏楠回憶自己剛做貝倉的時候,「其實我做剛貝倉的時候,身邊反對的人還挺多,連媽媽也質疑了我很長一段時間。」那時,自己曾給母親推薦一款價格合適的洗髮水,但母親害怕買到假貨,所以根本沒有聽魏楠的推薦,一直沒買。
當知道母親並不信任自己的時候,魏楠說:「那個時候我挺生氣的,還打電話對媽媽發了脾氣。我說要不然你就別買了,過年給你買的衣服和牛奶也都是貝倉買的,你都扔掉好了。」在魏楠掛掉電話後,魏楠的母親給她轉了紅包,想讓魏楠幫忙買兩套,但魏楠沒有收。最後還是母親自己想辦法在貝倉上買了兩套。
母親的舉動,讓魏楠所有的委屈瞬間爆發,那一刻她哭了,但也是在那一刻開始,貝倉開始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我老家的村裡人開始知道,我在家用手機賣賣貨,收入就比他們幾年的收入高,媽媽的同事也投來羨慕的眼神,還有人來找我說,這麼好的項目,怎麼不早點告訴他們。當然,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你需要通過堅持,最終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現在,魏楠通過貝倉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帶領社群連連登上貝倉月度銷售榜單,並且成功入選貝倉月度最佳社群。魏楠說:「感恩貝倉,願所有人都能在貝倉遇見更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