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扶桑?島國?原來日本竟然有這麼多別稱?!

2020-12-11 霓虹雜記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文化的逐漸共通融合,我們對別的國家也開始慢慢熟悉。

同處亞洲的鄰國日本,它的文化也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好奇和喜愛。

那麼,日本這個國家都有些什麼不同之處呢?讓我來帶你走近它,了解它。

今天,就來講一講日本都有哪些有趣的「別稱」。

邪馬臺

說起這個稱呼,不得不提到日本第一位女首領——卑彌呼。公元二三八年,卑彌呼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而當時的日本,並沒有「日本」這個稱呼,使者稱自己的國家為大和。

「大和」在日語中的發音是「やまと」(Yamato)。

當時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使者:「YAMATO」。

中國人:「邪馬臺」?

於是邪馬臺這個稱呼便被記錄流傳了下來,寫進了《三國志》中。

東瀛

東瀛這個稱呼,說起來還頗有點傳奇色彩。

中國戰國時期即有傳說,在大海的東邊有三座神山:蓬萊、瀛洲和方丈。

由此可知,瀛是海島、還對岸或海中的陸地(洲)的意思。日本在中國的東邊,在海的東邊,所以稱之為東瀛。

這是源於齊國的民間傳說,據考證可能是由於海市蜃樓的原因。

後來有中國的漁民或者商船,真的發現了在大海的東邊有日本列島,便誤以為是傳說中的神山之一的「瀛洲」,於是就把日本叫瀛洲了。

這個稱呼多被中國古代文人使用。

扶桑

同樣被古代文人使用較多的稱呼,就是「扶桑」。

但關於扶桑這個稱呼到底代表的是日本還是墨西哥,歷史上卻存在頗多爭議,直至今日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記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裡,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此書中,扶桑是一個地理位置的象徵。

扶桑到底指代日本還是墨西哥,史學家各執一詞。

但在文學作品中,大多用來指代日本。近現代漢語中,也多指代日本。

宋朝王安石《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元朝王冕《送頤上人歸日本》詩:「上人住近扶桑國,我家亦在蓬萊丘。」

魯迅《集外集拾遺·〈送增田涉君歸國〉詩》:「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島國

說起這個別稱,大家應該是不會陌生,並且也非常好理解。

日本地理環境就是一個島嶼,所以別稱是島國。

同樣被稱為島國的,還有英國。

霓虹

霓虹國,許多人很難與日本聯繫在一起,想都沒想過日本還有「霓虹國」這個稱號。

這是取自日本讀音的稱呼,因為「日本」在日語中讀音「にほん」(Nihon),與霓虹相似。

因此大家為了方便,網上的許多網友就用霓虹國來代替日本。

櫻花國

說起櫻花,大家都能想到日本。每年也有數不盡的遊客在櫻花季來到日本賞櫻。

因此,日本的櫻花世界聞名,大家也稱日本為「櫻花國」。

甚至親切地稱呼日本妹子「櫻花妹」。

十一區

若說地理位置,日本應該是在東九區,那為什麼會有網友稱呼日本是「十一區」呢?

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地理都一團糟嗎?

倒也不是。

在動漫《反叛的魯魯修》中,它被不列顛帝國侵略而亡國,成為由不列顛帝國直接操控的第11區(Area 11),「十一區」的代稱也就廣為流傳了起來。

這些有趣的日本別稱,你都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東瀛?扶桑?島國?原來日本竟然有這麼多別稱!
    今天,就來講一講日本都有哪些有趣的「別稱」。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文化的逐漸共通融合,我們對別的國家也開始慢慢熟悉。 同處亞洲的鄰國日本,它的文化也受到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好奇和喜愛。
  • 關於日本那些有趣的別稱
    關於日本那些有趣的別稱1.島國日本本身是一座海上島嶼,因此有「島國」之稱,同樣被廣泛稱為島國的還有英國。2.霓虹「日本」在日語裡發音為にほん(nihon),諧音霓虹,因此大家又叫日本為霓虹。3.櫻花之國日本櫻花世界聞名,說到櫻花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日本。
  • 日本是怎樣變成「東瀛」的
    不過,最有名的「三山」還是在福州,據說是因福州城中西有閩山、東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自宋代起「三山」遂成福州別稱。雖然這些山的名稱表面上看與仙島無關,但這麼多城市中不約而同出現「三山」,這決非偶然,只能解釋為世人心理上神仙世界在現實地理中的投射。不僅如此,人們還把這些海外仙島的名字對應到地理空間中。
  • 維舟:日本是怎樣變成「東瀛」的
    不過,最有名的「三山」還是在福州,據說是因福州城中西有閩山、東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自宋代起「三山」遂成福州別稱。雖然這些山的名稱表面上看與仙島無關,但這麼多城市中不約而同出現「三山」,這決非偶然,只能解釋為世人心理上神仙世界在現實地理中的投射。不僅如此,人們還把這些海外仙島的名字對應到地理空間中。
  • 日本是怎樣變成"東瀛"的|蓬萊|神仙|三山_網易新聞
    不過,最有名的「三山」還是在福州,據說是因福州城中西有閩山、東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自宋代起「三山」遂成福州別稱。雖然這些山的名稱表面上看與仙島無關,但這麼多城市中不約而同出現「三山」,這決非偶然,只能解釋為世人心理上神仙世界在現實地理中的投射。不僅如此,人們還把這些海外仙島的名字對應到地理空間中。
  • 日本的國號是怎麼從倭國變成日本的?其實經過了中國皇帝的同意
    我們知道日本在古時候叫「倭國」(這就是為什麼明朝時騷擾沿海地區的日本強盜被稱之為倭寇了,倭就指的是倭國,而寇則是賊寇),除此之外還有啥東瀛、大和、扶桑和邪馬臺等等別稱,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日本,那麼日本的國家名稱究竟是怎麼發展演變過來的呢?
  • 常識積累:國家別稱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國家別稱」。國家別稱周邊國家古稱朝鮮:高麗、樂浪、高句麗、百濟、新羅日本:倭、倭奴、大和、東瀛、東夷、東洋、扶桑緬甸:大光、驃國、撣國、蒲甘泰國:暹羅寮國:堂明、南掌國、寮國柬埔寨:扶南、真臘越南:甌越、佔婆、林邑、交趾、安南、南越印度:婆羅多、身毒、天竺、信度、忻都尼泊爾:泥婆羅
  • 扶桑花竟是南寧市的市花!但卻因為名字不吉利,被改成這個名字!
    在全球各地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是您知道嗎?扶桑花竟是南寧市的市花!但卻因為一些原因,被改了個名字!這是為何呢?1.如何能成為名花?此外太平洋的島國斐濟,以及非洲東部的蘇丹,都將扶桑花定為了該國的國花!3.為何改名?在廣西的首府南寧市,扶桑花被定位了市花。
  • 歷史上日本還叫這幾個名字,最後為什麼叫日本?與漢字有關!
    歷史上的日本還叫這幾個名字,最後為什麼叫日本?與漢字有關!每一個國家的名字都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就比如日本,歷史上的日本有過很多名字,你知道日本之前的名字都有哪些嗎?為什麼最後會選定日本作為國名呢?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中國,因此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影響。據資料記載,約3~10萬年之前,日本島國就有居民在居住了,因為地理優勢,這裡很適合躲避戰亂,因此經常有外來的在這裡定居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中國人。當時他們還給這些外來人員起了個名字,叫做「渡來人」。這些渡來人為日本的生產生活技術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陶器、紡織等文明也逐漸流傳過去。
  • 你知道歷史上「日本」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在歷史上,「日本」又被稱「東瀛」,「扶桑」等。你可知道這些名字的由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說這些名字及其由來。文獻記載:東漢時,日本列島就與與中國有交往。《後漢書》上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因為當時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冊封其國為倭國,為當時中國的附屬國,冊封其皇帝為倭王。並頒發給倭奴國國王「印綬」。1954年,日本政府將這枚出土的金印,指定為一級國寶。
  • 日本以前的國號是什麼?為什麼改成日本?與中國文化有很大淵源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與中國有很大淵源,在歷史上日本有過很多名字,因為距離中國很近,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很大。據史料記載,因為日本屬於島國,四面環海,環境適宜,很適合人們逃避戰亂居住,當時有很多人來到日本其中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他們躲避戰亂來到日本,日本人用一個名詞稱呼這些外來人員——渡來人。渡來人的到來為日本帶來先進的農耕技術,讓他們不再只依靠捕魚為生,還教會他們製造陶器,鐵器,建築、紡織等技術,使日本逐漸繁榮起來。
  • 【扶桑訪帖·隨感】
    因而,富士山常被稱為「芙蓉峰」;也有人認為,它像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故又有「玉扇峰」之稱。  但它給我的感覺有如夜空中的月亮,顯得孤寂而又萬人仰目,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結合這次書法報·扶桑訪帖之旅,我自然而然聯想起日本的文化,尤其是書法文化。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人將它當成一座聖山那樣崇拜著,稱之為「聖嶽」和「不二山」。
  • 中國體操隊穿防護服去日本,東瀛網友:挑釁行為看不起人
    一、要是這麼不願意,別來就好了; 二、這服裝,像在說日本病毒蔓延入境的環境非常糟糕。 四、中國體操代表隊竟然穿著防護服來日本,就是看不起日本的挑釁行為。
  • 日本國號來源之謎,倭、大和、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嗎?
    大家知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除了正式名稱外,通常還有些別的稱呼,以中國為例,除了「中國」外,還有華夏、九州、神州、中土等各種稱呼;而日本也是一樣,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倭、大和、扶桑、東瀛等,那日本的這些稱呼又是哪裡來的呢?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國家別稱
    行測中常識判斷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範圍,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國家別稱」。
  • 東瀛行腳3——南藏賞櫻
    雖然日本的櫻花源自中土,可如今「櫻花」似乎成了日本的代名詞,更有不明就裡者稱其為「日本的國花」。
  • 日本國歌《君之代》僅28個字,翻譯成漢語,才明白日本野心有多大
    《禰軍墓誌》日本國歌日本國的國歌《君之代》的歌詞出自紀貫之等人編寫的《古今和歌集》中的一首和歌。從這28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國一個小小島國的狼子野心,他們歌頌日本天皇的豐功偉績並且期望他的統治可以傳承千秋萬代,直到小石頭變成大石頭,直到大石頭上長滿青苔,那不就是滄海桑田,日月星辰,海枯石爛。這首歌的曲是宮內省的察閱師奧好義譜寫的,詞是大山巖寫的,從1880年11月30日《君之代》在日本皇宮初次公開演唱後,《君之代》就變為了日本國的國歌,一直沿用到如今。
  • 日本女孩穿的「奇怪」襪子叫啥,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原來是這樣
    相信喜歡旅遊的朋友都去過日本,日本是一個島國,而且是一個發達國家。這個國家的風景非常美麗,每年都會有很多外國人去這裡旅遊。不知道大家是否經常看日劇或者是韓劇,日劇裡面一些年輕的女孩子,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經常穿著一個超短裙,而且還穿著一雙很長的襪子。
  • 為何日本人大多不愛租房,更願意住網吧,有什麼貓膩?網友:羨慕
    為何日本人大多不愛租房,更願意住網吧,有什麼貓膩?網友:羨慕日本這個國家在古代叫做東瀛,又稱作扶桑,和我國來往密切,這是一個典型的島國,它們的文化和文字都傳自於我國,而且根據最近全球的基因檢測,日本人和我們國人的基因序列十分相似,可能是由於歷史問題,也可能是好奇於文化問題,近些年來,我國去往日本旅遊的國人是越來越多了,據統計,我國所有出國人數中去日本的人數佔比是最大的。
  • 叢書:東瀛藝術圖庫之《日本文學》
    東瀛藝術圖庫系列  旨在獻上豐富鮮活的日本藝術文化之美  翻開這套「東瀛藝術圖庫」,日本藝術之美就會從簡單的文字裡清晰地透露出來,就會從多彩的圖片中形象地映現出來。無論是從日本建築、繪畫、工藝美術,還是從日本文學、戲劇,都可以發現在它們的發展歷程中,將根深深地扎在島國的土壤中,在外來的新風吹拂下綻開古樸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