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旅遊,主要就是轉山轉水轉佛塔。阿里旅遊,還可以加上一項: 看各種野生動物。在西部旅遊,如果是看自然景觀,確實不需要什麼導遊,有認路,車技好的司機師傅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是看寺院之類的人文景觀,還是需要有導遊跟著一起講解的,否則自己看也看不明白,純屬浪費時間浪費錢。
西藏的山很多,差不多每天都在翻山越嶺的走山路,阿里還有3天的越野,完全沒有路,也沒有手機信號,每天都是走在石子搓板路和波浪路上,全靠司機師傅的記憶力。我們計劃看的雪山有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和岡仁波齊。
西藏的湖也特別多,三大聖湖,三大湖,一措再措……,都在我們的行程中。瑪旁雍措、納木措和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聖湖。「措」在藏語裡就是「湖」的意思。對這三大聖湖,都報了極大的期待,但是羊卓雍錯和瑪旁雍錯比較失望。也可能是天氣原因,季節原因,或者是我們去觀賞的位置不好?總之,確實是沒有我想像中的美麗。特別是瑪旁雍錯,最為失望。湖景最美最震撼,印象最深刻的是色林措和納木措,其次是當惹雍錯和扎日南木錯。再其次是班公措,這三個湖泊,加上三大聖湖,也是西藏面積最大的六個湖泊。每天各種措,一措再措,除了幾個印象特別深的,都有些搞不清楚哪個是哪個了。還有一件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就是整個阿里環線,我這一路看到的所有的湖泊,都沒有任何湖上觀光項目和遊船,而且藏族人因為自己的信仰和習俗,都不吃魚,所以也沒有任何的垂釣活動。所以看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
阿里大環線,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和人拼車,我們租的是一臺豐田普拉多。直到出發當天,我們才知道沒有人和我們拼車,全車只有我們兩個人。第一天是從拉薩出發去日喀則,途徑羊卓雍措,司機師傅覺得車的發動機有些問題,就聯繫旅行社調車,來給我們換車。等車的過程,耽誤了很多時間,但是竟然換來了一臺酷路澤。而且不管是沒有拼成線路,還是換車,旅行社都沒有額外加錢。一個人,13天用車+司機,再加單人14天的住宿費用,一共是8100。沿途的所有景點門票和吃飯等個人消費,以及司機師傅全程的吃飯,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或者付給司機師傅一天120的餐費也可以。阿里一路,食宿條件都比較差,吃飯難吃也就罷了,價格還不是一般的貴。)
第一天從拉薩出發,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去派出所辦理邊防證。遊覽的很多地方都離邊境比較近,再加上疫情影響,一路的關卡比較多。不過通行還是比較快的,沒有出現大堵車的情況。
翻過一座不知名的高山,下山後,就環繞了四分之三的羊卓雍措,非常大的一個坐落於群山間的湖泊。因為湖泊是在很多座山的山坳間,所以我經常以為這就結束了,但是轉眼湖泊又出現在不遠處。羊卓雍措藏語意為「天鵝湖」,是低濃度鹹水湖,是天鵝、魚鷹、班頭鵲等鳥類的重要棲息地。但是可能因為天氣不好,湖泊本身的顏色,沒有在網上看到的那麼美。湖泊沿途倒是有很多地方都很美,但是因為沒有停車的地方,所以也沒辦法停車拍照。
從羊卓雍錯出來後,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後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觀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約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帶,屬寧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後形成的懸冰川。卡若拉冰川是世界上離公路最近的冰川,它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也是距離人類居住地最近的冰川,離拉亞公路大約有300米左右。這裡是電影紅河谷的拍攝地,也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乃欽康桑峰所在地。巨大的冰川還是很壯觀的,只是又被凍成狗。車裡溫暖如春,車裡車外,山上山下,真的是兩個世界。
晚上入住日喀則。日喀則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寺廟,叫扎什倫布寺。西藏是一個極度缺氧,但是不缺信仰的地方。我們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所以沒有去這個寺廟參觀。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大多數中國人確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每年國慶看著到大家的朋友圈裡面對祖國的熱愛和各種美好祝願,每次國家發生大事,所有人的齊心協力和萬眾一心,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信仰: 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