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和「病毒」一樣,都通過「傳播」產生危害。從「2019-nCoV基因片段存在人工編輯痕跡」、「服用雙黃連可治療新型肺炎」等「傳聞」刷屏到「美國的特效藥」,乃至「新冠12小時特效藥,感謝泰國人民」……
零零總總,魑魅魍魎,妖魔鬼怪,餘音繞梁。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泰吹」這次吹的新冠特效藥是怎麼回事。
泰國拉賈維奇醫院(Rajavithi Hospital)專家團隊發現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快速且有效的治療用藥方案。抗愛滋病藥洛匹那韋和利託那韋配合大劑量的抗流感病毒藥特敏福組合使用,成功治癒了一名來自中國武漢的71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女患者。
就治好了一名患者,就聲稱發現了特效藥了?泰國現在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19例,治癒的有8例。如果這個特效藥真的那麼神奇,怎麼不全治癒了呢?如果按「泰吹」的邏輯,治癒1例就算發現了特效藥了,中國已經治癒幾百例了,是不是早就發現特效藥了呢?
再看看這個所謂「特效藥」是什麼吧。據「泰吹」的文章裡說的是:除了給她使用用於治療愛滋病的洛匹那韋與利託那韋外,還使用了一種用於治療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
早在1月2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就提到,「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可試用抗病毒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克力芝)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般治療藥物」。
泰國的所謂「特效藥」不過是在中國衛健委的診療方案裡又加了一味藥而已,這個藥也不是泰國產的,最多算是發現了一種可能有效的療法罷了。
奧司他韋作為抗流感藥物,在世界各地都有不良反應的報導。
2008年,據日本厚生省報導:自2001年奧司他韋被批准上市以來,已收到該藥引起的不良反應1000例,其中128例為不常見的各種行為異常。已有8例死亡,其中5例是青年患者,多數為跳樓致死。這種行為異常現象主要發生在10~19歲年齡段;43例不到10歲的兒童病例中無死亡;另有28例為20歲以上的成年人。
2018年1月15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一則報導引起全球公眾注意。美國德克薩斯州一位6歲女孩服用奧司他韋後產生幻覺並試圖自殘及跳樓。隨後,女孩被父母送進醫院。醫生表示,該藥罕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神經系統疾病,雖然這種嚴重副作用非常少,但情況確實存在。
2017年11月,流感在日本大面積流行,但患者服藥後從高處跳下等異常行為也曾出現,日本厚生勞動省專門發出提示信息,留意藥品副作用。提示中不僅是奧司他韋,其他抗流感藥也具有同樣風險。
除了有可能有不良反應的奧司他韋,泰國「特效藥」裡的利託那韋已經被證實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蘭娟院士說,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2)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李蘭娟院士說,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
這些「泰吹」如此賣力地吹噓泰國,到底為了啥?
比如這個「暹羅彩虹」的公眾號,就是一個介紹泰國旅遊的營銷號,裡面充斥著各種同志酒吧、按摩桑拿等信息。在介紹泰國發現特效藥裡的文章裡也不忘販賣私貨:
雖然泰國比較小,人口也只有7000多萬,但是泰國醫療方面,根據小編了解,比如變性手術,試管嬰兒篩選技術,整容手術。都是亞洲比較領先的。
之所以泰國醫療方面有這麼大的進步,一方面主要在於泰國王室的重視,所以對制假,販假藥的處罰非常嚴格,嚴重的直接死刑。
也請答應我,等疫情過後,去泰國走走好嗎?
去看看這個美麗善良有愛的兄弟國度。
唉,說白了,不就是為了賺錢嘛,掙錢嘛,生意,不寒磣。不過吧,某些營銷號能不能不要靠欺騙和標題黨來掙這黑心錢?能不能別消費公眾焦慮?能不能站著把錢賺了?
抗疫無疑需要那些奔勞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是直接與病毒作戰。而在此之外,抗擊那些跟疫情伴生的謠言也很重要,有些謠言也是「有毒」的,隨時可能誘導公眾;有些謠言不只是把民眾當韭菜割,還會誤導人們降低警惕、弱化防護。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一場疫情,萬千人面,有捨身忘死的衝在治病一線救人的,也有借疫情炒熱度想發國難財的……
那麼,作為普通網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透過迷霧,看清事物的本質,看到謠言的時候想一想、辯一辯,依據常理去判斷判斷,因為謠言一般都會脫離基本事實依據,莫要被人搜颳了本就不寬裕的腰包,還要被人消費了並不廉價的眼淚。
作者:憤怒的小民,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