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瑩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雞冠花,身體骨架叛逆變形
身份檔案
雞冠花學名Celosia cristata,為莧科青葙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相貌特徵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植株上部那碩大又豔麗的「一朵花」,實際上那不是一朵花,而是無數朵小花按一定順序密集生長,共同構成的一根「花序」。這種花序的組成結構有點像玉米棒子,直立不分枝,且小花無柄,被稱為穗狀花序。當無數朵小花所附著的花序軸肉質肥厚且扁平化時,原先整個玉米棒子似的穗狀花序就變成奇形怪狀的「雞冠」了。
雞冠花的「雞冠」其實是花序軸變了形的穗狀花序
雞冠花通常穿著光鮮亮麗的「彩衣」,有紅、紫、黃、粉、橙或混合等顏色,在陽光下神採奕奕,十分張揚。它的花序除了變形,還有個好玩的地方,就是花序上的小花並不是同時開放和結果,而是從下往上逐層開放、傳粉、受精和結果。所以,用力抖一抖進入果期的雞冠花,你會發現,「雞冠」下部掉出好多烏黑髮亮的細小種子,中部的小花開得正盛,上部卻長著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而且,這上部的小花群中竟絕大部分是缺失生殖功能的不育花,只起到招蜂引蝶的裝飾作用。
模仿絕技
花序原本呈狹長的寶塔狀,花序軸叛逆變形後,就長成了連綿不絕、此起彼伏的山峰,形似長滿了羽毛的大型雞冠。
逸聞趣事
雖然起源於熱帶,但雞冠花的耐寒性很好,可在寒冷地區的夏季生長。由於小花的花瓣和苞片為幹膜質,這使雞冠花天生自帶一項神奇本事,就是小花完成傳粉受精的使命後不會凋謝,仍長在「雞冠」上,甚至種子成熟脫落後,花瓣仍舊保持一副圍裹呵護的姿態,這種本事就叫作「宿存」。所以,雞冠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花期相當長,可持續達八周,這是作為明星花卉極其難得的「專業品質」,因此深受園藝師的重視,不僅常到各地園林「演出」,還被馴化成了乾花材料。此外,雞冠花的葉和花可作為蔬菜食用,印度、西非和南美洲的百姓還把雞冠花當成作物種植。
雞蛋果,清香多汁惹人愛
身份檔案
雞蛋果學名Passiflora edulis,中文別名百香果、洋石榴,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多年生常綠草質藤本植物。
相貌特徵
如果你在花期遇見雞蛋果及其姐妹種,你很可能被它們的花牢牢吸引,而忽略了花旁邊的美味!因為,西番蓮屬的花非常奇麗,具有好幾層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花冠,除了顯著的正常花瓣狀的花冠外,往內是兩套完全「離經叛道」的副花冠,樣式多變。比如,雞蛋果的副花冠大多分裂成細絲,與花瓣差不多長;從正面看,花色自外向內由純白突變到深紫藍色,形成鮮豔醒目的花容;而花的中心是高聳的雄蕊和雌蕊,頂端分別呈五裂和三裂,向外開展,十分怪異。這是多麼高調地吸引動物來為自己「做媒」啊!果實是一種漿果,卵球形,光滑無毛,種子多數。
雞蛋果的副花冠大多分裂成細絲
模仿絕技
雖然果實形似雞蛋,但並沒有雞蛋味。
逸聞趣事
自從歐洲人發現了美洲,雞蛋果就以自身無與倫比的美味徵服了歐洲人,繼而徵服全世界人民的胃,從而遍及熱帶、亞熱帶地區了。如今,雞蛋果是國際級水果明星,經常以「百香果」之藝名出現在水果市場、飲料店和飯館的冷飲名單上。雖然雞蛋果有點像雞蛋,但其內在和味道卻無半點模仿雞蛋的痕跡。它清香多汁、酸甜可口,人聞了就忍不住分泌唾液,確實配得上「百香果」一名。這種水果裡藏著許多種子,如同石榴,所以另得名「洋石榴」。不過,洋石榴要比石榴討人喜歡,因為吃石榴一般得吐籽,很不方便,而雞蛋果的籽卻是能吃下肚的,而且不會在我們體內造反哦!所以,只要我們按時排便,把種子歸還到自然界,就算幫雞蛋果完成傳宗接代的心願了。
雞蛋果的肚子裡藏著許多種子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