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企業家李大紅(金龍泉啤酒創始人)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手術後55天被宣布腦死亡,引發社會關注,家屬對超級醫院的手術治療提出疑問。院方11月27日接受採訪時回應稱,經初步診斷,此次事件可能是由於手術併發症引起的意外,權威結論要以醫學會專家最終鑑定為準。
事情經過:手術後55天被宣布腦死亡
今年9月17日,患者李大紅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實施切除右側聽神經瘤後並進行右耳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手術後患者出現躁動、意識模糊,伴有嘔吐症狀,隨後被送至 ICU搶救; 9月19日早上患者從超級醫院轉診至301海南醫院。
手術多日之後,11月10日,李大紅被宣布腦死亡。
博鰲超級醫院11月27日發布《關於患者李大紅先生醫治有關情況的說明》(下簡稱說明)。說明稱,患者李大紅因「雙耳聽力下降1年8個月」於2019年9月和2020年8月先後在北京301醫院檢查和住院,初步診斷為右側聽神經瘤和雙耳感音神經性耳聾。
北京301醫院韓東一教授經跟患者溝通後,建議患者採取手術切除腫瘤後進行右耳人工耳蝸植入術來確保後續聽力恢復。
李大紅選擇的耳蝸產品為可做3.0T核磁的進口特許藥械,依據相關政策規定,該產品目前作為境外特許藥械只能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內進行耳蝸植入手術。
超級醫院稱,韓東一建議患者到超級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得到患者同意。北京301醫院和博鰲超級醫院的醫務部根據國家衛健委《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文件要求,301醫院的韓東一教授通過書面會診邀請函形式在超級醫院執業。韓東一在超級醫院的手術行為符合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
院方稱家屬拒絕通過正常醫療鑑定和法律程序解決
根據上述說明,2020年9月17日,患者於8:20入室接受韓東一教授主刀的第一次手術,13:20手術結束,13:37甦醒,13:50出手術室轉入ICU,出室指標符合出室標準。15:40患者突然出現躁動、意識模糊,伴有嘔吐。
鑑於患者因顱內高壓,考慮顱內出血,於16:52進行第二次手術,次日0:15結束,後將患者送至ICU。根據患者當時情況,決定將患者轉院到301海南醫院進一步診治,並向家屬交代病情。經患者家屬同意後於9月19日早轉診至301海南醫院。目前該患者仍在301海南醫院ICU進行救治。
超級醫院稱,自患者手術至今,該院一直與301海南醫院全力救治患者,並與患者家屬進行了十餘次溝通。患者家屬先後提出1億元、5000萬元、2600萬元,直至目前2100萬元的賠償要求,並拒絕通過正常醫療鑑定和法律程序解決。
超級醫院表示,深切理解家屬悲痛心情,但面對巨額索賠訴求,希望依法依規處置,願意協助患者家屬積極引入第三方醫療糾紛鑑定權威機構(如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和醫調委等)就本次醫療糾紛的性質和可能承擔的責任進行鑑定。
家屬質疑未及時用降壓藥?院方回應
患者家屬接受採訪時質疑,「患者下午做完手術出手術室,出來後不久就出現頭痛、頭暈、寒顫,出現噴射性嘔吐。」家屬質疑院方未及時幹預,「過了接近1個小時才送降壓藥到手術室,手術室和ICU兩個地方都沒有降壓藥。」
超級醫院向記者提供的救治信息顯示:患者李大紅於2020年9月17日轉入ICU重症監護治療,轉入時有煩躁,自訴頭暈、頭痛,尿管刺激不適,伴有寒戰,動脈血壓160-181/90-96mmHg。
院方稱,患者本身有高血壓病史,麻醉復甦過程、術後疼痛刺激、尿管刺激、病人精神緊張焦慮、顱內高壓等都可能是術後患者血壓升高的原因。
當時,醫生採取了對症處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拔除尿管、鎮靜、應用烏拉地爾降壓。
據院方介紹,韓東一查房後指示:患者目前感頭暈、頭痛,血壓高,注意密切觀察病情,暫不用止痛藥物(影響觀察病情)及甘露醇,注意控制收縮壓在145mmHg, 給予異丙嗪控制眩暈,如頭痛超過3小時,複查頭顱CT了解顱腦情況。遵醫囑密切監測患者病情,尤其血壓變化情況,烏拉地爾100mg+NS50ml泵注(護士執行醫囑 14:50),同時安撫患者,解除煩躁,升溫儀保暖肢體,避免寒顫、肌肉僵硬,拔除尿管,減少疼痛刺激,減慢輸液速度等降低血壓。
院方接受採訪時解釋,韓東一是下午2點24分下口頭醫囑用藥控制血壓,執行醫囑時間是2點50分(間隔26分鐘),藥物使用時間延遲26分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患者進ICU時就有高血壓,醫護團隊首先要解除引起高血壓的誘因,比如麻醉清醒後煩躁,尿管刺激痛,術後寒戰等。
2、患者進ICU時血壓高,煩躁、頭暈、頭痛等症狀,不排除當時就存在腦出血,顱內高壓表現,引起反應性的高血壓。
3、患者高血壓,如果當時已存在腦出血,腦水腫等情況,首先解決的問題是開顱減壓,減輕腦水腫,如果過早的使用降壓藥物,血壓會驟然下降,很容易出現各器官供血不足,心臟及顱腦急性缺血缺氧,導致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甚至會出現心臟驟停。
4、按照規定,目前搶救車的藥品尚無法涵蓋搶救相關所有用藥,適合李大紅的降壓藥沒在搶救車內,因此,需要醫生下醫囑,護理執行後去藥學部取藥、配藥、最終應用。
耳科醫生可以實施腦部手術嗎?
此外,家屬方面也質疑,患者出現問題後,顱內血腫不應該由前期主刀聽神經切除和耳蝸安裝的韓東一來負責,而應該由腦外科醫生負責。
對此,院方的解釋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包括以聽神經瘤為主的耳神經側顱底外科,2014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及雜誌編輯委員會在《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4年3月第49卷第3期發表了「聽神經瘤診斷和治療建議」,聽神經瘤手術已納入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臨床路徑。
超級醫院還表示,韓東一是全國著名的側顱底外科手術專家,對聽神經瘤手術及併發症處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當時根據李大紅術後出現的臨床表現判斷是顱內出血,急需進行搶救處理,包括清除血塊、電凝活動出血和切除部分腫脹小腦等。
病歷將李大紅寫成「患兒」 院方稱是筆誤
患者家屬接受採訪時還稱,調取病歷資料時發現病歷將「患者」(69歲的老年人)寫成了「患兒」患有「先天感音神經性耳聾」。
超級醫院稱,耳蝸手術的主要患者是兒童,該院三年來做的耳蝸手術,絕大多數是兒童患者。在當天填寫這個信息時,醫生在寫「患者」二字時,習慣性寫成「患兒」。雖然是書寫病歷時的筆誤,但確實不應該出現的,當班醫生已向院方作了檢討,對患者及其家屬表示歉意。
院方稱可能是由於手術併發症引起的意外
超級醫院方面11月27日接受採訪表示,經初步診斷,此次事件可能是由於手術併發症引起的意外,權威結論要以醫學會專家最終鑑定為準。
院方認為,患者李大紅原發病為 1.聽神經瘤(右側);2.感音神經性耳聾(雙耳);3.高血壓病。新的因素為:小腦出血及枕大孔疝。新疾病或症狀與原發病(高血壓病及手術相關刺激)具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因而患者李大紅的新發的小腦出血及枕大孔疝應屬於併發症範疇。
院方介紹,手術過程及手術結束、麻醉復甦、清醒過程都比較順利。病人的聽神經瘤切除的全過程、人工耳蝸植入前鑑定耳蝸神經完整性的eABR 測試過程、正式的人工耳蝸植入後的電極阻抗和各電極電刺激反應測試皆很順利滿意。
關閉術腔前取用於充填乳突術腔的腹部脂肪手術過程約需20分鐘,之後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植入前測試也需要40分鐘。也即,關閉術腔前至少觀察了60分鐘術腔有無出血情況,這一期間和關閉術腔前通過衝洗橋小腦角區而流出的生理鹽水清澈度可證明顱內沒有出血情況。手術結束麻醉恢復後患者意識清醒,言語正常,四肢運動好。基本可以判定和證實手術過程是安全順利的。
超級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患者家屬提出的賠償問題,由於患者家屬反覆提出不合實際的賠償要求,並明確宣稱「不接受按法律法規確定的賠償標準」,很難通過協商解決患者的索賠要求。希望通過申請第三方機構(醫調委、醫學會)鑑定醫療糾紛的性質(是併發症還是醫療事故),依法依規處理或賠償。
採寫:南都記者吳斌
編輯: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