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100年前美國就高樓大廈林立,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的土地使用面積也越來越少了,為什麼他們的高樓大廈數量反而減少了呢?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建呢?
在歐美一些國家早年的影視作品,又或者圖片上,可以看到在18世紀末,他們就開始修建高樓大廈了,到了19世紀初美國幾個比較發達的城市,早已是高樓林立,和21世紀的城市毫無違和感,當時的他們早就用上了電梯,甚至很多城市已經用上了地鐵,可以說在19世紀初,美國的部分城市已經達到了現代化水平。
雖然目前中國基建擁有了舉世矚目的水平,目前中國所擁有的高樓大廈的數量也是全球最多的,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作為摩天大樓的發明者歐美國家,為什麼現在也不再熱衷於修建高樓大廈了呢?
在100多年前的美國,在基建上已經處於現代化水平,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30年代期間,在這40年間美國就開始了城市化的布局,鐵路、大壩以及摩天大樓等等領域全面開花,當時不受任何的規劃和限制,只為了能夠節約資源,達到高效率高投資回報率的目的,大量的房地產開發商投入城市的建設,也實現了土地資源的最大化,當時以紐約以及芝加哥等等城市為主,開始瘋狂擴張城市的版圖,摩天大樓也隨之拔地而起。
直到1930年,建造摩天大樓的熱度迎來了轉折點,美國相關部門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在報告中顯示一旦樓層超過63層以後,無論是在建設成本上,還是在材料成本上都會迅速攀升,而且後期的維護成本也會異常的高,還有就是考慮到安全方面的問題,這也導致開發商對於摩天大樓的投資熱情迅速降溫。
而美國不再熱衷於修建高樓大廈,還有另外一個轉折點,那就是高達541.3米以及411.6米的世貿雙子塔突然倒塌了,再加上美國城市人口較少,密度不足,土地的價格不斷上漲,這也使得開發商根本就沒有利益可圖,這導致了美國對摩天大樓建設的熱情再度下降。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世界擁有了1478座超過200米的建築,而其中有686座是屬於中國的,而在2018年就有88座高樓在華夏大地上拔地而起,而美國僅僅只有我們的1/7,目前中國在高樓大廈的排行上,已經佔據了榜單足足20年的時間。
中國為何不斷地在修建高樓大廈呢?
其實建設高樓大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節省土地資源,目前城市化進程不斷的加速推進,不斷的人口湧入到城市中去,一些小城市的人也逐漸往一二線城市靠攏,但是大城市的土地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為了吸引各大企業入駐,相關部門也會制定一些相應的福利,也會對城市進行重新的布局規劃,在這些大企業進入之後,都會建造一棟屬於自己的摩天大樓,在摩天大樓建成之後,他們也並不需要這麼多的辦公空間,就會把這些高端的寫字樓出租給需要的小企業。這樣就可以滿足生活以及就業的雙向需求,促進城市的發展,而隨著中國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資金承載一些超高的地標性建築。
當然也並不是說建設摩天大樓就一定能夠全部利用上,有很多地方的摩天大樓項目出現了爛尾,最終低價拋售的情況層出不窮,因此很多人對於摩天高樓的商業價值也表示懷疑。摩天大樓建成雖然容易,但是在日後維護以及運營上,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一些小城市還不足以達到承載摩天大樓的需求。你們覺得中國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建設摩天大樓?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