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肉牛不僅需要飼養技巧,還要選擇適合養殖肉牛的生長環境,以及市場需求,更好考慮肉牛種類的適應性和生產力等。
按照區域特點選擇肉牛品種。
1. 南方區域。南方區域農作物副產品和青綠飼草資源豐富,但肉牛產業基礎薄弱,地方品種個頭小,生產能力相對較低。推薦品種改良牛: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等。
2. 中原區域。中原區域農副產品資源和地方良種資源豐富,最早進行肉牛品種改良並取得顯著成效。推薦品種改良牛: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等;該區域地方品種牛:魯西牛、南陽牛、晉南牛等,經過長期馴化形成,具有適應性強、產肉率高等的特點也是優選的肉牛品種。
3. 東北區域。具有豐富的飼料資源,飼料原料價格低。推薦品種改良牛: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黑毛和牛等;該區域地方品種牛:延邊牛、蒙古牛、三河牛等,具有繁殖好、耐寒、粗飼料等也可優先考慮。
4. 西部區域。推薦品種改良牛: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等,四川西北地區耗牛品種和數量相對較大,已形成優勢產業。
肉牛品種的選擇,需考慮該品種是否具有市場優勢,不具備市場優勢的品種,產品價格低且銷量有限,養殖效益不高。
1.考慮產銷。生產白肉投入很大,成本較高,市場風險相對較大,必須按照市場需求量有計劃進行。餐飲行業對花肉的需求量較大,是肥牛火鍋、鐵板牛肉、西餐牛排等的優選產品。
2. 考慮雜種優勢。用引進優良品種培育的改良牛,具備雜種優勢,生長發育快,抗病力強,適應性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飼養成本,也可按照市場需求,利用不同雜交系改善肉牛質量,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3. 考慮牛隻性別。公牛生長發育快,生產瘦牛肉時應優先選擇。但如果生產高脂肪牛肉和五花牛肉,則以母牛為主。需注意的是,母牛較公牛要多消耗10%以上的精料,閹牛則處於公牛和母牛之間,如果選擇架子牛進行育肥,應在3-6個月齡時去勢,這樣可以減少應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肉率和牛肉品質。
選擇肉牛品種:
一、西門塔爾牛。
1.西門塔爾牛原產地在瑞士,因此並不是純種肉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
2.西門塔爾牛產乳量非常高,產肉量也不比專門化肉牛品種差,役用性能也比較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優質品種。
3.生長速度快,一般每日可增重1.35-1.45kg以上,生長速度與其他大型肉用品種相近。
4.牛胴體肉多,脂肪較少而分布均勻。
二、夏洛萊牛。
1.夏洛萊牛原產地在法國中西部,以及東南部的夏洛萊省和涅夫勒地區,是比較聞名的大型肉牛品種。
2.夏洛萊牛生長速度快、肉量多、體型大。
3.夏洛萊牛一般經過精心飼養,6月齡公犢可高達250kg,母犢可高達210kg,每日增重可高達1400g。
三、利木贊牛。
1.利木贊牛原產地在法國中部的利木贊高原,並因此而得名,在法國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其數量僅次於夏洛萊牛,育成後在20世紀70年代初,便開始運輸至歐美各國。
2.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廣泛分布,是專門化的大型肉牛品種,在1974年和1993年,我國多次從法國引進利木贊牛,在河南、山東、內蒙古等地區,改良為當地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