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自古都是中國的領土,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漁民在南海已經進行了數千年的捕魚作業。之前我們說過中國最南端不是曾母暗沙,而是瑪麗淺灘,同樣在這片海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島礁——瓊臺礁。
瓊臺礁,位於南海南沙群島南康暗沙中部,南距曾母暗沙約117公裡,東距馬來西亞約237公裡,原本只是一個在水下的暗礁,但是由於珊瑚的生長下載乃已經生長成一個低潮時高出水面十餘米的島嶼,長170多米,寬大概20多米。
二戰勝利後,收復了包括瓊臺礁在內的南海島礁,1947年國民政府命名為瓊臺沙洲。新中國成立後,在1983年公布正式名稱為瓊臺礁。
的確這個島嶼的面積很小,不過是一個在落潮時才露出的島嶼,但是這周邊的海底盆地卻儲藏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其中石油儲量130億噸、天然氣儲量7萬億立方米。如此的豐富的資源引來了他人的惦記。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重心是發展經濟,而且海軍遠洋能力有限,直到1988年赤瓜礁海戰之後,收復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連同此前佔領的永暑礁和赤瓜礁,這樣才在南沙諸島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南海的南部海域實在太過遙遠,因此一直未能佔據一個島礁。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海軍已經可以遠出大洋,對南沙的掌控也愈發自如了。
1994年,中國海軍在曾母暗沙投下一塊主權碑,宣示主權。
2009年,中國海軍護衛艦巡航瓊臺礁,發現馬來西亞漁民登上瓊臺礁勒令其離開。
2012年6月21日,設立了海南省三沙市,瓊臺礁隸屬三沙市管轄。
這裡要說一下,根據《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2010年10月進行的實地考察,發現瓊臺礁已經從一個水下暗礁發育成漲潮時也露出水面的小島。漲潮時,露出水面部分長約60米,寬約10多米,島上有白色的珊瑚碎塊、碎屑堆積。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就算不人工造島,在可預期的時間內,這裡也會發育成一座美麗的充滿綠色的島嶼,在這座島礁上現在也的確有一顆綠色植物,一株棕櫚樹,成為了我國南沙群島南部海區唯一有植物的島嶼。這正是中國漁民不斷勞作種植的結果,也證明了這座寶島是屬於中國的。
根據1982年12月10日在牙買加蒙特哥灣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通過的《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一旦瓊臺礁正式生長成為瓊臺島,那麼不僅可以擁有周邊12海裡的領海主權,還可以擁有200海裡的海洋專屬經濟區。不過這個200海裡可能實現起來比較困難,畢竟到馬來西亞才200多公裡,那樣劃線的話,真是讓人不能下海遊泳了。
瓊臺礁的周邊海底盆地盛藏石油,只是可惜,其他國家已經打下了成百上千口的油井,我們卻連一口也沒有。而想要收復這些海域,瓊臺礁就是其中的關鍵,只有徹底控制住這座島礁,才能對周邊具有強大的威懾力,掌控這裡的油氣資源。
對於這些經濟利益,瓊臺礁更重要的是其戰略價值。
目前我國駐紮人員的島嶼中,最南端的是華陽島,經過吹填到華陽島形成了一座陸地面積0.28平方公裡的人工島嶼。但是自華陽島向南數百公裡再沒有一個據點,一旦瓊臺礁變成數平方公裡的瓊臺島,那麼我國對南海的掌控將更加有力,成為守護邊疆南大門的第一道防線。
瓊臺礁更加靠近繁忙的馬六甲海峽(約900公裡),西側是由南海進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通道。據統計全球每年約一半的油輪和商船通過南海,在如此重要的通道上,試想如果擁有一座瓊臺島,進可攻退可守,其價值不言而喻。
看看瓊臺島、永暑島、美濟島三座島礁的位置分布,形成了一個小鐵三角守護者南沙,更可以與永興島、黃巖島形成一個大鐵三角區域,守衛著整個南海。如此一旦南方有事,或者由南海進入印度洋,瓊臺島將是重要的補給休整所在地(中國)。對於維護南海的穩定,保障中國船隻的航線安全,都會起到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
原本這裡一直被馬國控制,但是機會出現在2008年,這一年由於索馬利亞海盜的猖獗,中國決定派遣海軍前往亞丁灣護航,瓊臺礁正好位於航道上,因此可以趁機對瓊臺礁實現巡航。由於護航的艦隊需要輪換,每年三個批次,這樣一來一回都要經過瓊臺礁,也就是每年中國軍艦6次經過瓊臺礁,藉此得以實現常態化巡航。目前瓊臺礁的控制狀態也就成了:馬來西亞日常監視,中國不定期巡察。不過他國再想向以前那樣霸佔,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在此,小編只願早日收復所有失去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