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才能讓旅客更放心地乘坐飛機?
在11月5日召開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給出了解決方案:飛機客艙清潔量身打造的「紫外線客艙清潔(UVC)系統」。這是該系統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
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展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前來詢問。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霍尼韋爾此款「紫外線客艙清潔系統」尺寸其實與飛機的飲料車相當,配備紫外線清潔燈臂,展開雙臂,猶如一隻展翅的飛鳥。這一設備可伸展至座位頂部掃掠客艙,從而完成客艙表面清潔工作。由於體積並不龐大,還可輕鬆地輾轉於駕駛室和機艙,對座椅、靠背、託盤等逐一進行紫外線清潔。完成一次機艙內的清掃僅需10分鐘。
這是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第三次參加進博會了。參展面積也從最初的60平方米增加到了超200平方米。今年5月,霍尼韋爾又加大了對華投資和布局,將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設在武漢,這是2020年第一家在武漢設立獨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強企業,也是霍尼韋爾在全球布局的首個新興市場總部,意在為企業新的增長點「探路」。
從旅客的關注點出發
經歷了疫情,乘機旅客最關注什麼?在6月下旬,霍尼韋爾針對700餘名航空常客的非正式匿名調查中得到的答案是:疫情過後的航空旅行,以及乘坐飛機時的防護裝備。
在航空旅行方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7月預計,到2024年全球客運量才可能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比此前預測的晚一年。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霍尼韋爾航空航天亞太區主製造商業務副總裁徐軍博士認為,國際航空市場在慢慢恢復,恢復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要看疫苗、各國政府採取的抗疫政策、乘客對飛行健康的信心等,「關鍵在於看商務飛行的需求,目前歐美依舊居家辦公多」。在他看來,中國的市場已在率先復甦,並在國慶期間趕超去年同期水平,甚至還有爬升的趨勢。
對於「紫外線客艙清潔系統」,徐軍表示,這一系統從概念設計到生產到推向市場,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迅速實現,而以往航空產品的推出往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霍尼韋爾把這一系統第一時間推向中國市場,向中國航司展示、與中國民航總局溝通,希望儘快投入中國市場。」他說。
據徐軍透露,目前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這一系統的第二代也正在研發中心,「與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系統會更輕便」。霍尼韋爾展臺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升級後的第二代紫外線客艙清潔系統還能適用於高鐵、候機樓等多個場景的清潔工作。
推動「中國模式」成為世界樣本
航空業創新的步伐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滯。霍尼韋爾互聯航天亞太區總經理賈智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實「互聯航空」這個概念不僅是機上連接網際網路那麼簡單。「互聯航空旨在讓後艙乘客實時刷上手機,實現地面場景的復現;讓前艙飛行員更好地駕駛飛機;使地面能通過大數據共享更好地維護、監控飛機。」他說,「這樣能排除所謂『信息孤島』,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賈智駿認為,目前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難點在於打開數據鏈路,使得互聯有真正可以使用的平臺。不過,在他看來,中國的航司正在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這一契機,「航司和監管機構都以非常積極的姿態來擁抱這一趨勢」。
去年的進博會上,JetWave衛星通信系統在霍尼韋爾互聯飛機展區首次亮相。此後,霍尼韋爾積極推動這一技術在華落地。此前,波音757 互聯飛機搭載著JetWave衛星通信系統在中國完成了地面及飛行測試。目前,Jetwave正在申請中國民航局的適航認證。
賈智駿估計,在明年第一季度,Jetwave能在中國航司正式裝機並做商業運行。他有個心願,希望通過與中國主流航司、民航總局合作,把基於霍尼韋爾的互聯航空解決方案在中國的運用推廣到IATA,使霍尼韋爾互聯航空的「中國模式」成為世界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