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暴雨過後的南京,天空仿佛洗過一般。站在棲霞區龍潭街道水一方生態休閒旅遊區,記者看到,藍天白雲下,荷塘一碧萬頃,池水映襯著朵朵蓮花,宛如一幅水彩畫。
陳德靜正在清洗竹筏,在夏風中享受著難得的清閒。當有的景區還在緩慢恢復元氣時,「水一方」的客流量卻屢創新高。之前的端午節三天,這個南京近郊的景區更是客流如潮,每天平均遊客人數破千,陳德靜幾人掌舵的旅遊木筏也是一刻不得閒。
年過七旬、身體仍硬朗的陳德靜是龍潭街道陳店村村民,而水一方景區核心部分就位於陳店村。曾經,陳德靜和鄉親們一起守著一畝三分地熬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2013年起,棲霞區龍潭街道先後在陳店村、南中村、靖安村周邊進行土地生態綜合整治,將其中1.1萬畝耕地規劃為集新型農業、休閒旅遊業於一體的水一方景區。經過幾年的建設,水一方生態休閒旅遊區形成了萬畝荷塘,囊括陳店村、靖安村、太平村,所轄面積7.43平方公裡,其中核心觀賞區3.9平方公裡。「水一方」區域特色業態帶動了農村、農業、農戶、農民轉型升級。陳德靜不僅通過龍潭街道芳草渡聯村聯社黨建扶貧鏈流轉土地每年有幾千元的收入,還通過在景區撐船、承包魚塘等途徑,每年增加了5萬多元收入。
「以前我們羨慕城裡人,現在我們手中有錢了,環境又美,變成城裡人羨慕我們了。」老人笑著向記者介紹,撐遊船的都是村裡幾個水性好的老夥計。村民們在景區裡找個保潔、種植維護等工作也很容易,在家門口乾活既方便又舒心。每年荷花節期間,全村男女老少幾乎都在景區忙活,隨意擺攤賣點兒自家房前屋後種的西紅柿、黃瓜、茄子、辣椒,都能被城裡人一搶而空。
景區基礎設施的改進和旅遊項目的增加讓「水一方」的名氣越來越大,遊客也越來越多,許多有「商業頭腦」的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採摘園、垂釣區,生意都非常火爆。
「端午節期間,過來吃飯的幾乎都是提前預訂好的,否則根本沒有位置。」陳店村村民、景區一家農家樂的老闆陳繼東幸福地向記者描述端午期間的忙碌。2013年,一直做生意的他敏銳地捕捉到當地發展旅遊業和生態農業的商機,把廠房出租後,在老宅子專心做起了農家樂。因為他用的食材新鮮,飯菜味道可口,加上院落地理位置佳,生意一直很好。平時夫妻二人忙碌,荷花盛開的周末或是節假日,除了兒子兒媳都來幫忙外,還要在村上僱幾個老鄉。「現在農家樂這塊一年收入有20多萬元吧。」陳繼東說。
龍潭街道招商旅遊辦主任楊昊介紹,近年來,疏港大道快速化開通、水一方景區水玲瓏文化街區規劃、直升機低空飛行旅遊項目的引進、荷花基地的建設、「荷寶」卡通元素的設計、親子旅遊等項目的推出,都為景區「引流」助力良多,也為村民發力「第三產業」、全村奔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旅遊業的發展讓村民的物質生活有了切實地提高,帶動了一大批人就業。」陳店村黨支部副書記武曉春告訴記者,在景區建設的同時,近年來村裡在街道的指導下,對生活環境、水環境進行了整治,為村民住宅進行了外牆美化,讓村裡和景區一樣乾淨整潔。此外,村裡還定期在好鄰養老社為群眾提供醫療、按摩、推拿、理髮等服務,開展讀書交流、文體活動等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啥是小康?吃喝不愁,能去旅遊,家門口就是風景,錢包裡鼓鼓的,閒時跳個廣場舞,聽個小曲,我覺得我的生活早就達到小康了。」採訪結束,記者在村口遇到了景區志願者陳叢餘,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笑著向記者描述了他理解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