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鳥:啥叫辣? 自然療愈

2021-02-16 素社


做菜放不放辣?

哪裡人最能吃辣?

這些問題始終和辣椒的味道一樣火爆!

別撕了,有(xian)良(de)心(huang)的科學家表示,最會吃辣的不在四川,最怕辣椒的也不在廣東。至於辣椒為什麼這麼辣,誰最能吃辣,以下幾位有話要說。

Q1: 誰最能吃辣?

上海人:四川人。

四川人:印度人。

鳥類:什麼是辣?我不明白。

嚙齒類:有話好說,別放辣椒。

真菌:啊,我死了。

科學家:呵呵

辣椒和其他的許多果實一樣,畢生的期望就是成熟後被某些動物吃掉,浪跡天涯瘋狂繁衍小辣椒。但嚙齒類動物不但會吃辣椒肉,還會咬的種子,導致它無法發芽。秉持著防火防渣男的原則,辣椒進化出了辣椒素這一獨門化學武器。實驗發現,大鼠對辣椒素尤其反感。


鳥類由於體內受體對辣椒素不敏感,則可以大快朵頤,沒有絲毫不適。自由飛翔的鳥兒能夠把辣椒種子傳播到各處,也了卻辣椒繁衍後代的心願。


在國外,一些商家會在鳥類飼料裡加入辣椒粉或者辣椒素,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松鼠偷吃。

讀到這裡,有些同學迫不及待得出「辣椒素就是防老鼠」的結論。


華盛頓大學一位生態學家Joshua Tewksbury (以下簡稱JK)認為,辣椒產生辣椒素並不僅僅是為了驅趕老鼠,他推測,辣味的出現是為了對付更難纏的敵人。

對於辣椒來說,真菌腐蝕遠比齧齒動物嚇人。在辣椒故鄉玻利維亞,超過90%的野生辣椒果實有被真菌感染的跡象。真菌腐蝕是種子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包過程,JK發現,辣椒素濃度越高,真菌感染程度越低。此外,真菌在潮溼環境下最為活躍,而玻利維亞的辣椒素濃度也受溼度影響:環境越潮溼,辣椒辣度越高。為了寶寶,辣椒也算是使盡渾身解數。

小編的室友表示不服:「既然哺乳類大多對辣椒素敏感,隔壁老王為什麼天天吃辣條?」


是不是老王的辣椒素受體發生了變異,吃辣椒不再感到灼痛了?當然不是。喜歡吃辣椒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如果是別的哺乳動物,覺得難受就會躲開。但人的大腦感受到辣椒素的信號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反應,例如分泌類似嗎啡的物質內啡肽,試圖通過產生快感來鎮痛。長此以往,就產生了所謂「過山車效應」,個體反覆接觸某種消極體驗,並且認識到這種體驗其實並不危險,於是消極體驗變成了積極體驗。但隨著新鮮感的喪失,老王會逐漸調高刺激的強度,去吃更辣的食物,玩更高的過山車。


不僅老王,我們的祖先也享受這種迷之快感。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Linda Perry說,她在古代磨粉用的石器上、巴哈馬和秘魯南部發掘的古代烹調器皿上都找到過辣椒粉末。根據對眾多考古遺址的研究,她推測,古代美洲人早在6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辣椒。也有證據表明,人類很早就開始用辣椒儲存食物,達到防腐目的。除此之外,古代瑪雅人還用混合了辣椒的藥物醫治感染的傷口、胃腸疾病和耳朵痛。


現代吃貨和辣椒之間的虐戀更是感人肺腑。1912年,底特律帕克戴維斯製藥公司的化學家威爾伯·斯科維爾發明了一種用于衡量辣椒火辣程度的單位。他用糖水稀釋辣椒提取物,直到無法被人的舌頭識別,從而得出不同辣椒的辣度(又稱斯氏辣單位)。比如,燈籠椒的辣度為0;普通墨西哥辣椒辣度在2500至8000之間。去年,印度出產的斷魂椒(nagajolokia)經過測量,辣度高達100萬。


不吃辣的同學也不要自卑,還是要強調下,不能吃辣不是你味覺有問題。古人提到「五味雜陳」,指的是「酸甜苦辣鹹」。

但其實「辣」並不是味覺。辣是一種痛覺,辣椒素受體在口腔以外的黏膜上也有分布。用手去碰葡萄,你不會說,啊手好甜呀,但是你剝開辣椒試試…

從定義上來說,辣和酸甜不一樣,辣椒素髮揮作用的方式,是通過和人的感覺神經元香草素受體亞型1(VR1)結合,使神經受到刺激,繼而感到火燒火燎。因為VR1不像專業的味覺感受器只待在嘴裡,它在全身都有分布——皮膚、結膜、喉嚨、腸子當然還有肛門。於是從切辣椒手疼,吃辣椒肚子疼,罪魁禍首都是頑強的辣椒素。所謂辣手辣嘴辣菊花,就是這個意思。


圖:印度斷魂椒與神秘詭異的笑容

我想吃又怕辣,怎麼辦?

首先,你不能作死去舔辣椒柄,辣椒素只存在於果實中,通過靠近莖部的一個特殊腺體分泌。如果實在想吃,牆裂建議先去掉辣椒籽和辣椒柄。


如果切辣椒的時候,你又不甚辣到了手(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建議不要開著自來水龍頭浪費資源了。由於純辣椒素難溶於水,可溶於油脂類及純酒精的,所以用冷水衝手只能減少灼燒感。建議塗抹酒精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切辣椒後,可用酒精棉球單方向擦手,然後用清水洗手,再擦乾,連擦三遍至症狀緩解即可。

最後的最後,作為辣椒的腦殘粉,小編還是要狠狠安利一把。


100克紅辣椒包含:

240% of vitamin-C (Ascorbic acid),  維生素C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240%
39% of vitamin B-6 (Pyridoxine), 維生素B6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39%
32% of vitamin A, 維生素A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32%
13% of iron, 鐵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13%
14% of copper, 銅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14%
7% of potassium, 鉀 每日推薦攝取量的7%

 

另外,

辣椒素可以激活消化系統,

促進唾液分泌以及腸道蠕動,

使食物嘗起來更可口。

更可口!

更可口!!

更可口!!!



素社第708次和您見面了。

今日主編:菜大媽

回復以下關鍵字,收穫更多歷史資訊

樂活主義 | 低碳 | 食品安全 | 營養師 | 慢性病 | 抗衰老 | 排毒 | 達人 | DIY | 健身 | 愛動物 | 美顏 | 食譜 | 公益 |蛋白質 | 癌症 | 純植物生活| 身心靈 | 養生 | 大自然 | 素寶寶 | 正能量 |

相關焦點

  • 不只是四川人辣不怕,更有重慶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
    我們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因此口味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酸甜的口感,有的喜歡清淡,更多的吃貨小夥伴更喜歡吃辣的食物!什麼很多人都已經是無辣不歡的程度,每頓飯需要放很多辣椒才感覺滿足!小編也喜歡吃辣,有時候則是認為辣辣的味道可以給我們的味蕾帶來前所未有的刺激!但是相反也有很多人吃不了辣!其實說起辣大家應該都知道四川人特別能吃辣,但是對於其他的地區不只是四川人辣不怕,更有重慶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
  •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
    不久前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國3》裡的解說詞「辣椒對貴州人而言,是患難與共的情誼,對四川人卻是兩情相悅。貴州的辣椒到了四川,是它最好的歸宿」引起很多貴州人的熱議。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一般貴州人家裡,基本備有四種辣椒:辣椒粉,做蘸水用的;油辣椒,這是為吃粉、面用的;泡菜類型的糟辣椒,剁得碎碎的,這是專門炒菜、炒飯用的;幹的紅辣椒,炒菜時下鍋煸炒。辣椒原產熱帶,但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條件下,形成了獨特的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它喜溫、耐旱、怕澇、喜光而又較耐弱光。
  • 湖南不怕辣,貴州辣不怕,四川怕不辣,到底誰才是「辣王」?
    而且現在很多人味覺上偏向於重口味,而辣椒則是很重要的重口味來源,所以逐漸也慢慢成為全國各地餐飲中很常見的食物。但是不管怎麼說,談到吃辣,總還是會想到3個省,也就是號稱不怕辣的湖南,號稱辣不怕的貴州,還有號稱怕不辣的四川,那麼它們到底誰更能吃辣呢?湖南。
  •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原標題:「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文/西坡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這是民間對四川、湖南、貴州三地吃辣程度的描述。這三個短語,意思差不多,本來分別套在三個地方頭上,可是,三個地方的人為爭「怕不辣」這頂桂冠,鬧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領受其餘的兩個封號。  一開始我還有點納悶:三個短語,「半斤八兩」,有何分別?仔細琢磨,似乎覺得只在語氣上有細微的差異:不怕辣,是能吃辣的意思;辣不怕,是再厲害的辣也能吃的意思;怕不辣,是說自己承受辣度大空間很富餘,哪怕最辣的味道,不過是小菜一碟。
  • 湖南不怕辣,四川辣不怕,其實還漏了一個「怕不辣」的江西
    「辣不怕」的四川其實更多的是花椒的那股麻勁而提到辣,你知道全國最能夠吃辣的省份是誰嗎?想必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川渝了吧!畢竟這兩個省份能夠吃辣也是頗具盛名的。然而大家可能要失望了,四川的菜雖然也辣,但是其辣是以麻辣為主,依靠著花椒的那股麻勁兒,讓人產生一種麻辣感,但是單純就辣度而言其實並不是很辣。
  • 四川人為何不怕辣
  • 【生活】四川人持刀爭論不怕辣,湖南網友不滿;湖南汙水處理廠池內辣椒籽沉澱最多
    他說:「你噴啊,你噴啊,我是四川人,不怕辣!」不過,最終持刀男還是被制伏了。而「四川人,不怕辣」這句經典神回復由此在微博上火爆起來,有網友藉此調侃「搶匪被路人照臉撒沙後沒反應,稱『是北京人』」,引得各路「網絡文豪」紛紛效仿,開始用標誌性事件造句接龍。
  • 四川、湖南、江西,哪裡最能吃辣?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好像是說湖南人最能吃辣,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一、四川、重慶的麻辣四川盆地(四川省和重慶市)位於長江上遊,東西南北四面環山,都是海拔1000米~3000米的崇山峻岭。
  • 中國「無辣不歡」的地方,四川,湖南紛紛上榜,你更愛誰的「辣」
    鑑於這麼複雜的地理形勢,所以說每一個省份的飲食習慣也都不同,而且有很多的省份都非常的喜歡吃辣,那麼最出名的就是四川還有湖南這兩個地方了,雖然說很多的地方都非常的喜歡吃辣,但是他們吃辣的能力卻不是特別的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辣不歡,只要有食物的存在就一定要有辣椒的存在,因為沒有辣椒,他們就覺得每一樣美食都變得特別的沒有味道,而且也提不起興趣。
  • 湖南人「無辣不歡」?吃辣程度「超越」重慶和四川,秘密在這裡
    火鍋作為中國的傳統美食之一,自然是有酸有甜有辣,但相比起其他兩個口味,人們更能接受吃辣火鍋。再加上重慶與四川的特色美食:水煮肉片,特色菜的加持以及各地蔓延的重慶四川火鍋,無一不讓人覺得四川人、重慶人能吃辣。四川地處盆地,氣候潮溼,所以當地人很愛吃辣椒,來祛除體內的溼氣。
  • 在中國無辣不歡的省份中,川湘贛桂黔哪個省的人,吃辣最厲害?
    當你去過中國很多省份旅遊之後你會發現,國內各個城市人的口味可謂是五花八門,山西遼寧愛吃酸,江蘇廣東愛吃甜,但是說到愛吃辣,你一定會想到很多省份。話說這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可能這先後順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說法,在吃辣這件事情上,他們恐怕是誰也不服誰。
  • 吃辣只服湖南人?老闆:真的是微辣咯!
    湖南人吃辣的程度要怎麼形容,或許一首《辣妹子》就可以讓你知道湖南人喜好吃辣的程度。「辣妹子從小辣不怕,辣妹子長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吊一串辣椒碰嘴巴~」這幾句朗朗上口的歌詞,湘味十足,更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熟悉的前奏一響起來,就不由自主跟著哼起來了。
  • 被辣「毀掉」的中國胃,對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天天吃辣真的好嗎?
    被辣「毀掉」的中國胃,對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天天吃辣真的好嗎? 有句形容各省份的人能吃辣的話,「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雖是調侃的話,但是最起碼說明這幾個省份的人是真的喜歡吃辣。比如說陝西的油潑麵,喝上一碗麵條都要鋪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麵,再比如說四川火鍋,牛油裡全是紅紅的辣椒段和辣椒油,真可謂是「無辣不歡」。隨著四川火鍋傳遍全國,能吃辣和愛吃辣的人就更多了。
  • 為什麼湖南被稱為「三湘四水」,湖南妹子最不怕辣?
    湖南,雅稱「瀟湘大地」,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湘江縱貫全境而簡稱「湘」。說起湖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江湖地位捨我其誰的芒果臺?是三千年不改名的省會城市長沙?是中華五嶽之南嶽衡山?還是剁椒魚頭為代表的湘菜系?
  • 貴州人能吃辣,甚至吃辣不輸給四川湖南,但為何不被人熟知?
    吃辣的能力甚至不輸給四川和湖南,但是為什麼不被人熟知呢?老乾媽這一辣椒醬不僅在國內極其受歡迎,在國外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是老乾媽並不是辣,而是香辣重在香上面,這也讓很多人以為貴州人吃辣的能力應該就是在老乾媽那種程度,其實,老乾媽是為了迎合大眾才這樣製作的,就像是各地的川式火鍋其辣度都不同一樣,都是為了迎合大眾。
  • 世界上最辣的十種辣椒,最辣的不在中國
    摘要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加上廣西北部、陝西、江西和湖南,
  • 老外:千萬不要相信湖南人的「不辣」,微辣就是變態辣
    這不,現在很多美食都很有講究,想要什麼口味都可以自己選,什麼微辣中辣變態辣,什麼少冰去冰常溫等等,當你去到四川的時候,你也許可以跟老闆說你要微辣,可能只是辣到你懷疑人生,但當你來到湖南,你跟老闆要個微辣,那……有個外國妹子早就聽聞湖南的美景和美食非常誘人,於是就立馬動身來見識一下這裡最著名的景點張家界,其次就是要品嘗這裡的美食了
  • 雲南最辣的3種辣椒,能把四川人都辣哭,你能吃幾種?
    經常走南闖北的你可能會發現,貴州人人老說自己辣不怕,湖南人則說自已怕不辣,四川人說不怕辣。但是說:變態辣的大多就是雲南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雲南人到底能吃多辣?在雲南,辣椒是點燃大家味蕾的「利器」。整個冬天,其他省曬雪,雲南省曬辣椒。雲南的辣與中國知名食辣省份的辣不同,雲南的辣沒有指定的形容詞描述。
  • 中國無辣不歡的四大省,尤其是第一個,連四川都甘拜下風
    第一個:貴州說起吃辣,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四川吧,其實四川並不是辣的代表,有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由此可以看出來無辣不歡的第一個省份非貴州莫屬了。相信在貴州旅遊過的人,只要吃過本地菜的人都知道,在貴州菜裡幾乎沒有辣椒,人們吃的一般都是家裡自製的辣椒醬和幹辣椒,最辣的當屬朝天椒了,剛剛入口就會讓你嘴巴發脹,更有網友調侃道,沒有辣椒怎麼能叫貴州。
  • 都說湖南人辣不怕,就來汝城的集市上找找有哪些形形色色的辣椒吧
    說起「辣」或者「吃辣」一直有這麼一句俗話:「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意思就是說四川貴州湖南三地的人是最能吃辣味食物的。但同樣是辣,重慶、四川是麻辣,貴州是酸辣,而湖南的辣是鮮辣,是最直接、最純粹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