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動工在即

2020-12-25 東莞時間網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廣交會的影響力。南方日報記者 石磊 攝

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為參展人員提供通關便利、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日前,《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下稱《通知》)的審議通過,讓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根據《通知》,廣交會將迎來四個「身份轉變」: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全方位貿易轉變,從出口促進為主向進口和出口並重促進貿易平衡轉變,從展覽為主向展覽與會議結合轉變,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

走過63年發展歷程,對於中國而言,廣交會依然是全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縮影和標誌;對於廣州而言,廣交會不僅是融入全球化的生動實踐,更是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的重要載體。

破冰

打開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

每年的4月和10月,都是廣州最「熱鬧」的時候:來自全球的數十萬採購商相聚在同一座城市中,雖然說著不同語言,擁有不同膚色,目的地卻都只有一個——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這場被視為「中國第一展」的展會,是當前全國範圍內歷史最長、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齊全、到會境外採購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展會,它的「誕生」卻非常艱辛。

翻開歷史的扉頁,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遭受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和貨物禁運,大量工業設備和生產生活資料無法從國外進口,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交易貨品也無法滿足彼時新中國建設的需要。

為了打破困窘的現狀,1957年的春天,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成功舉辦。首屆廣交會展出面積為9600平方米,展示了1.09萬種商品,共實現出口成交1754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成交產品中有超過六成是農副產品及手工藝品。

一路乘著燒煤火車北上而來的香港商人李歡,見識到了首屆廣交會的盛況:「在1萬多平方米的展館裡,塞滿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展品令人眼花繚亂。」

紐西蘭商人維克多·潘西佛從1958年起追隨廣交會這一商貿盛世超過40年,被當地媒體稱為「中國商人」;義大利籍瑞典商人可可扎兩次參加廣交會分別是在1966年和2014年,這位78歲的老人笑稱自己「是中國的情人」。

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就這樣被廣交會打開了。自那以後,無論國內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一年兩屆的廣交會年年舉辦,規模不斷擴大,無論參展客商人數還是交易額都成倍增加,在世界單年展規模上獨佔鰲頭。

1973年,作為廣州市外貿工作系統的一員,黃蘇參加了第34屆廣交會。他後來在著作中回憶道,「當年的廣交會是一個能夠與世界各地客商交流與接觸,直接了解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好機會。能參加廣交會是那個年代每個外貿系統工作人員追逐的『夢』!」

從第101屆起,「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特別增加進口功能,迄今已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家次企業參展,為境外企業開拓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賣全球提供了極大便利。

數據顯示,超過20%的參展企業在廣交會上的成交佔當年出口的50%以上。參展企業在廣交會上結識的客戶還帶動了會後的大量成交,會後成交額佔參展企業廣交會客戶總成交額約80%,並呈現逐屆增加的趨勢。

出海

中國製造走入全球千家萬戶

「依託廣交會,我們的電池從1隻賣到了60億隻電池。換言之,全世界幾乎每個人每一年都要用上一顆我們公司生產的電池。」廣州輕工集團虎頭電池公司總經理簡瑋儀說。

參展企業2.5萬家,參展境外採購商19萬人次,訂單成交額近300億美元……從最初的以農副產品和手工製品為主,到如今的「中國創造」,廣交會的成交情況已經成為分析判斷中國外貿走勢的重要依據。

越來越多企業也乘著廣交會這艘「大船」,向世界輸出著高附加值的優質產品,打響「中國製造」的品牌影響力。

「以前,廣交會的客商都在中國找OEM(代工生產),到後來ODM(自主設計),再到現在的OBM(自主品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向『中國創造』大步邁進!」攜手廣交會一起走過26個春秋的We.Lock微鎖品牌創始人吳育麗,見證了「中國製造」在廣交會的崛起。

2004年,一家名為「燕加隆集團」的企業與廣交會結緣。「16年間,燕加隆從最初的一個單品貿易商,發展到工貿一體化,再到產業一體化,然後到一體化品牌,直至目前全產業鏈生態圈打造。」集團總經理孫翔表示,「未來,我們將努力打造立足世界舞臺的中國百年品牌,助力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在世界知名的展會中,廣交會到會採購商人數最多、國別地區最廣。凡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幾乎都有採購商與會。參加了廣交會,就等同於走遍全球。

對於2004年10月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經歷,廣東牧人王集團總經理王文雄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我們沒有參展名額,借朋友的展位,帶了兩臺廚師機樣機參展,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展臺前一二百位外商圍觀諮詢,現場接下萬臺訂單及30多家外商樣機的業務對接。」

王文雄感慨道,廣交會不僅成為了企業與國際出口產品對接的重要窗口,廣交會也見證並幫助了企業每一步的成長。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傳說只要參加了廣交會,就沒有企業賣不出去的產品。」一位多年參展的企業代表這樣感嘆道。

而如今的廣交會,更成為不少企業轉型的「幕後功臣」。從2013年開始設置的CF獎,正是廣交會響應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實踐。「這是打開世界設計的窗口,也是企業和設計師精準對接國際市場與國際用戶的需求的平臺。」CF獎評委會主席何人可表示。

接力

廣交會踏上新徵程

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舉辦超過60年的廣交會迎來了首次「上雲」辦展。

國內外客商從線下走到了線上,「24小時不打烊」的直播間成為海量商品的展示舞臺,銷售員「跨界」當主播,讓廣大客商足不出戶就可以談生意、下訂單……全新的結構設計和流程再造,帶來了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

變革之下,傳統企業積極走出「舒適圈」,擁抱新模式、新業態。

由於參加「雲上廣交會」,成立超過20年的廣州番禺巨大汽車音響設備有限公司首次「試水」直播,不僅添置了專業直播設備、設置臨時直播間,還組織員工梳理出上百條問答,應對採購商可能提出的問題。

線上舉行的廣交會,也是大型會展數位化轉型的重要轉折點,成為5G、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的「試金石」。

今年6月,騰訊雲組建了上千人的團隊、在全球部署了超過1300個加速節點搭建穩健可靠的平臺,為全球海量展商和採購商網上參加第127屆廣交會「保駕護航」。

在線下,動工在即的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承接了新的使命。

「展館的擴大讓交易的功能增加了,也更加強化廣交會的規模效應,使廣交會的品牌分量越來越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表示。

當前,廣州正以制度性開放為突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全球企業投資、國際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國際交往中心。廣交會的擴容,無疑為廣州加速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創造新的機遇。

「廣州是一座重要的商貿中心城市。沒有廣交會,廣州的商貿中心功能很難提升。」陳萬靈認為,廣交會六十餘年來一直在不斷「進化」,由以往的傳統對外貿易功能,拓展到進出口功能,再到線上線下相融合,「這些轉變意味著廣交會正不斷打破產業邊界,延伸產業鏈上下遊,最終促進供應鏈的整體發展。」

63年來,廣交會作為連結世界的載體,為廣州城市發展及對外開放注入了強勁動力,並持續釋放不斷求新求變的精神。線上的「上雲」,線下的擴容,都讓廣交會「中國第一展」的行業影響力和品牌輻射力持續增強。

「未來,廣交會的功能不再局限於某一品類產品的展、銷和信息溝通,而是成為全球產業的展示和經貿信息互通平臺。」陳萬靈表示。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見習記者 鍾曉宇

相關焦點

  • 廣交會展館擴容 四期項目動工建設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總平面圖。 廣交會新聞中心 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18日電 (程景偉 吳夢瑩)位於廣州琶洲地區的廣交會展館運營12年之後再次擴容。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正式動工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是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項目。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建設!12月18日上午,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A區西側項目工地舉行。展館和國際會議中心預計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新增40%,新增展位5000個。「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擴建完成後,展館總面積將達到世界領先,並進一步加強廣州會展業和會展城市地位。」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說。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預計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
    大洋網訊 今(18)日上午,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琶洲島廣交會展館A區西側項目工地舉行。記者從市重點項目管理中心獲悉,廣交會展館四期展館擴建項目內容包括展館、會議中心和廣交會指揮中心三部分,總建築面積約51.5萬平方米,工期為1年9個月,計劃在2022年秋交會前完成展館和會議中心建設並投入使用。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舉行
    相關報導見5版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濤 通訊員穗府信)昨天上午,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今日動工!建成後將成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之一
    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記者了解到,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1.5萬平方米,為廣交會展館史上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項目建成後,廣交會展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之一。琶洲地區有望成為全球場館規模最大、功能和配套設施完善、各類會展活動最活躍的會展集聚區。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預計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綺曼 實習生 許張超 圖/受訪者提供 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下稱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展館四期將於2022年7月底前完工,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 將成全球最大會展場館之一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預計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綺曼、實習生許張超報導: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下稱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展館四期將於2022年7月底前完工,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將成全球最大會展場館之一
    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下稱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展館四期將於2022年7月底前完工,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展館總建築面積將增加40%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是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共建項目。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2022年投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綺曼 實習生 許張超圖/受訪者供圖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下稱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展館四期將於2022年7月底前完工,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四期展館擴建項目西北角鳥瞰圖預計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是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共建項目。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 新館將增加超5000個國際標準展位
    南方網訊 (記者/黃綺鈮)「廣交會展館擴建工程,大幅提升了展館總面積,完善了展館功能,對廣交會的改革創新有很大的推動作用。」12月18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舉行,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在會上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提升廣交會作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的作用。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建成後將成全球最大會展場館之一
    原標題: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建成後將成全球最大會展場館之一 廣州衝刺「會展強市」迎新機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建成後將新增展位5000個。 廣交會新聞中心供圖  12月18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下稱「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工地前,數十臺重型機械一字排開,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此舉行。  隨著動員會結束,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正式進入圍蔽建設階段。兩年後,這裡將建起一棟建築面積達42.5萬平方米、連為一體的展館和國際會議中心,以及一棟建築面積為9萬平方米包含培訓、辦公和配套設施的指揮中心。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 新增展位5000個 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
    今天(12月18日)上午,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在廣州啟動。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位於原展館A區西側和C區西南角,由新建的兩層展館、4萬平方米的會議中心和9萬平方米的廣交會指揮中心三部分組成。總投資54億元,總建築面積約51.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新增展位5000個,配套會議、培訓、辦公等功能,展館硬體可滿足各類大型機械展的使用要求。其中展館和會議中心預計將於2022年秋交會投入使用。作為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廣交會近2.6萬家參展企業的年出口額約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3%,是支撐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
  • 廣交會四期項目將這樣建!
    廣交會四期項目將這樣建!《通知》強調,將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完善展館會議和綜合服務配套功能,打造規模領先、功能完備的會展核心區。在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方面,對「智慧廣交會」建設項目和廣交會電子商務發展按相關規定給予扶持。同時,支持廣交會舉辦綠色展示設計大賽,加快展館設備設施節能改造,降低水、電、氣等資源和能源消耗。加強對展覽垃圾的分揀回收和分類處理。
  • 廣交會展館,即將上新啦!
    你最熟悉的廣交會展館即將上新啦!近日,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1.5萬平方米,新增展位5000多個,為廣交會展館史上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工期為1年9個月,計劃在2022年秋交會前完成展館和會議中心建設並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廣交會展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之一。琶洲地區有望成為全球場館規模最大、功能和配套設施完善、各類會展活動最活躍的會展集聚區。
  • 高標準推進廣交會四期建設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濤 通訊員穗府信)昨天上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在參加第127屆廣交會「雲開幕」活動後,到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 廣交會展館「上新」,將為廣州帶來哪些新機遇?
    12月18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下稱「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工地前,數十臺重型機械一字排開,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此舉行。隨著動員會的結束,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正式進入圍蔽建設階段。兩年後,這裡將建起一棟建築面積達42.5萬平方米連為一體的展館和國際會議中心,以及一棟建築面積為9萬平方米包含培訓、辦公和配套設施的指揮中心。
  • 風雨六十三載 廣交會「再出發」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見習記者 鍾曉宇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為參展人員提供通關便利、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日前,《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下稱《通知》)的審議通過,讓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 服務經貿強國建設,中建八局這個世界級展館開工!
    澎湃號·政務 12月18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動員會在廣州琶洲島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工地舉行
  • 廣交會63年來首次在線上舉行,線下琶洲展館及周邊最新震撼航拍
    5月5日,廣交會展館。 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示範區目前已公開出讓了18宗地塊,分別由騰訊、阿里、復星、國美、小米、YY、唯品會、環球市場、康美藥業、粵科金融、粵傳媒等企業拍得,項目總投資規模超470億元。
  • 廣州推動廣交會向全方位貿易轉變
    廣交會期間,在主要旅檢口岸現場設立禮遇通道,為參展人員和展品提供通關便利。為全面提升服務廣交會水平,《通知》明確,強化省市政府交易會協調服務機制,為廣交會提供交通、治安、安全、供水供電、通信、衛生、環境、天氣、出入境、商務、宣傳等各領域全方位精準服務,並優化廣交會白雲機場值機櫃檯服務,為參展商、採購商航空出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