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法師率團在國際日中禪文化交流會上發表演講
大會合影
與曹洞宗宗務總長佐佐木孝一合影
瞻仰鎌倉大佛
拜訪南澤道人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3年10月6日,浙江省寧波市佛教協會會長、天童寺方丈誠信法師率團應邀參加「國際日中禪文化交流會」暨「洞上墨跡研究會成立10年」紀念大會,受到了中國駐日大使一等書記官馮樹龍和哈斯巴根樣,日本曹洞宗宗務總長佐佐木孝一,日本曹洞宗千葉教學部長,禪文化洞上墨跡研討會會長吉岡博道,日中禪文化協會會長大谷哲夫,日中禪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近蕂良一,日中禪文化交流協會事務局長鈴木潔州,大乘寺住職東隆真長老等的熱情接待。誠信法師並在會議上應邀發表演講。
這次參加國際日中禪文化交流會訪日團,以誠信法師為團長,寧波佛教協會副會長、五磊寺方丈宗立法師為副團長,寧波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德寺住持有圓法師為秘書長,成員有寧波鄞州區佛教協會副會長、天童寺監院計藝法師,天童寺衣缽覺性法師以及知了法師和月妙法師共7人。
10月7日,誠信法師以「天童寺與日本曹洞宗禪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為主題,進行精彩而成功的演講,受到了在會200多人的熱烈掌聲。誠信法師以開放的理念圍繞天童寺曹洞宗文化為中心,對中日文化交流常態化作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交流演講。如天童禪寺出版的一百八十二代住持頂相畫集,是對天童禪寺1700年的歷史見證,可以說是一項偉大的佛教文化工程。
此次禪文化交流承辦人、日中禪文化協會會長大谷哲夫表示,希望誠信法師每年能來日本作演講,並舉辦書法展。當聽說一百八十二代祖師頂相於9月份已經舉行開光法會,大谷哲夫會長對日本佛教界沒能參加表示遺憾,並建議為了圓日本朋友的心願,明年在天童寺擬舉辦中日書法藝術文化交流會,或請道元禪師像回祖庭朝聖法會,邀請日本佛教界朋友來參加,這也是對成立日中禪文化交流會的最好反饋。
10月8日至10日,訪日團參訪了建長興國禪寺,受到大本山建派宗務總長高井正俊的熱情接待。而後又參訪了臨濟宗建長寺、圓覺寺、曹洞宗最乘寺、中央寺、大雄寺、淨土宗大本山增上寺、瑞泉寺、鎌倉大佛等日本佛教寺院。此次參訪不但在禪文化(理論)層面作交流,更在中日各具特色的誦經禪修(實踐)層面作更深入全面的交流,把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因素介紹給日本的佛教朋友,希望為中日文化交流與中日文化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次訪日團並受到了中國駐日大使的熱情接待及在會議兩天的親自陪同。
相關連結:
建長寺
建長寺是宋代寧波天童禪寺首座蘭溪道隆仿天童寺的格局創建的一座著名寺院,現為日本臨濟宗建長寺派大本山。蘭溪道隆於1246年東度日本,弘揚禪學為主,並傳播了中國文化與科技,當時日本天皇賜「大覺禪師」之號,這是日本禪師「諡號之始」。蘭溪道隆及建長寺為核心的"大覺流"等14個流派,最後形成"二十四流日本禪的主體。蘭溪道隆除了傳播禪宗文化及宋學之外,由於道隆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廣博的見地,他在書法,戲曲藝術,文學及建築藝術等領域也對日本文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道隆將宋文化傳入日本與日本文化融合,這是他對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
瑞鹿山圓(元)覺寺
圓(元)覺寺於1282年(弘安5年),鎌倉時代後期,由北條時宗邀請中國無學祖元禪師創建。在建寺時發現了大乘經典「圓覺經」;因名為「圓覺寺」開山國師(無學祖元禪師)在舉行佛殿開光慶典時,有一群白鹿為聽法聚集而來,據此奇瑞,取名「瑞鹿山」。
無學祖元(1226~1286年),別號子元,浙江寧波鄞縣人,宋代臨濟宗高僧。初拜北澗居簡出家,後依於徑山無準師範,無準寂後,參訪了杭州靈隱寺的石溪心月、虛堂智愚,以及寧波育王山廣利寺的偃溪廣聞。請住持東錢湖的白雲庵七年,再住台州真如寺、溫州能仁寺,再參四明(天童)環溪惟一。後遂隨日僧榮西、道元從寧波出發,東渡扶桑,住建長寺,出任鎌倉建長寺第五世住持。祥興四年(1282年,日本弘安五年),時宗建圓覺寺,無學祖元為開山初祖。諡號『佛光國師』,後又追諡「圓滿常照國師」。有弟子三百餘人,有《佛光國師語錄》遺世。
蘭溪道隆、無學祖元、大休正念在日弘教,僧堂生活大量移植宋法,浙江文化和生活習俗在日本開始被效法,臨濟禪風、徑山茶道花道、遂根植於日本,就連徑山的制醬工藝、大醬湯、黴豆(納豆)製作也在日本被廣為引用。禪宗浸潤日本人的生活,無學祖元功不可沒。無學祖元之於北條時宗,猶如明朝朱棣之姚廣孝,且勝過姚廣孝。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