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張碩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受疫情衝擊近半年的旅遊景區都在利用這個十一黃金周加速「回血」。不過,不是所有景區,都能等來旅遊需求集中爆發的雙節長假。
早在5月7日,河南洛陽4A級景區養子溝景區張貼公告,申請破產。之後不久,6月15日,河北保定5A景區野三坡傳出破產消息,令外界詫異:頭頂5A招牌,也難逃破產?
實際上,這些平日遊人如織的名山大川,如果細看財務狀況,早已散盡家財,甚至欠下巨債,只剩一個脆弱的空架子,難以承受疫情導致的停擺。
「各大5A景區資產負債率都很高,幾乎資不抵債,大部分都在強挺著。」新旅界援引一資深旅遊投資人稱,5A景區應該抓住疫情機會,破產重組,換個馬甲繼續經營,有些負債就不用還了。
一年門票只夠付利息
風景有多好看,帳本就有多難看。
先倒下的養子溝景區主打山水峽谷景觀,開發很早,2003年就已建成營業,由於適合避暑,頗受周邊遊客喜歡,也曾收穫「河南最美的地方」「中國最佳休閒度假勝地」等美名。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養子溝景區經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同時背有大量債務。截至提出破產申請,僅已知債務,就已超過1億元,背後經營方涉及多次法律訴訟。
比養子溝多了一個「A」的野三坡景區,更是一本亂帳。
作為5A景區,野三坡名聲在外,不缺遊客。公開數據顯示,僅2018年,景區接待遊客600萬人次,旅遊業綜合社會經濟效益達到25億元,景區主要景點門票收入1.3億元。
但其背後運營方,河北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似乎並不甘心只收門票。中登網信息顯示,野三坡旅投的應收帳款質押共計14筆,其中絕大多數為景區門票收費權質押。百裡峽景區、龍門天關等景區門票,甚至存在8次以上的重複質押。
截至破產,野三坡旅投金融負債達7億多元,到期應支付金融租賃借款、短期借款、應付工程款等2億多元,累計超過9億多元,負債率達到69%。
再向前追溯,欠錢不還的狼牙山景區、拖欠工資的大乳山景區,以及同為5A景區,同樣以破產告終的龍潭大峽谷景區,都曾風光無限,又意外倒下。龍潭大峽谷景區更是被傳,如今一年門票收入,恐怕只夠償還利息。
4A景區栽在玻璃棧道
名山大川為何沒有變成真金白銀,反而欠下債務?景區給出的理由,多與開發投資有關。
事實上,背靠自然資源,並不意味著可以坐收門票。官方介紹中,養子溝景區投資數億元,開發8個景區,108個景點,又針對高端人群興建老年公寓、大型廣場以及休閒度假別墅群,還招攬了160餘家各個檔次的農家賓館。
但在媒體報導中,作為老景區,養子溝缺乏突出特點,廁所等設施陳舊稀少,破產前經常「沒有什麼人來」。
狼牙山景區則栽在紅極一時的玻璃棧道上。在狼牙山景區,不僅有牡丹園、滑雪場,還有一條幾乎懸空的玻璃棧道。
據旅界報導,1公裡的棧道,造價約為1000萬元。以此計算,狼牙山號稱5公裡的棧道,花費可想而知。但沒想到,玻璃棧道並未帶來多少流量,就因接連出現的安全事故,受到整頓。之後玻璃棧道關停,遊客數量逐月下滑。
至於野三坡景區的倒下,理由大同小異。
野三坡旅投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過大,主要依靠銀行及金融租賃公司貸款,金融負債7億多元。這些基礎服務設施類資產,折舊及維護成本很高,而所有回報,都要依靠萬年不變的門票收入,收益性項目少,難以覆蓋支出。
開發資金投入過大,並不只是景區為自己開脫的藉口。
有評論指出,景區開發本就是重資產、長周期的生意,從「荒山野嶺」到「景區資源」,背後少不了數億甚至數十億元投入,加上這些投入,很多是發散性投資,回本確實不易。因此需要經營者對企業承受力及預期收益,謹慎研判,切勿過於樂觀,盲目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