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節觀展必備清單.pdf

2021-02-20 設計驅動DND

春節長假倒計時已正式啟動

一陣歡呼雀躍後

也是要回歸現實的

因疫情不能外出旅行

這麼長的假期幹嘛呢?

為了讓大家的假期更豐富更有意義,DND特意精心挑選、梳理了9個城市的42場設計&藝術展覽!包含:深圳→ 北京→ 上海→ 廣州→ 杭州→ 成都→ 武漢→ 南京→ 西安

觀展必備:戴好口罩 / 查詢開放時間 / 是否需要預約 / 是否需持身份證件


光 / 譜 鮑勃·迪倫藝術展

Bob Dylan 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自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唱片總銷量超過1億。他從1960年代開始嘗試進行繪畫創作,題材大多來源於對人、生活和記憶的觀察與感悟,例如速寫巡演途中的見聞、描繪沿途風景等。

本次展覽將展出 Bob Dylan(鮑勃·迪倫)從1960年代至今超過120件作品,包括手稿、素描、油畫、雕塑及影像等,展現他在藝術領域的創作,展覽聚焦 Bob Dylan 的6個系列作品——早期紙本作品、填繪留白系列、紐奧良系列、鐵藝、書寫世界、平凡之路。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 2021年3月14日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保稅區藍花道6號

票價:180元

《紐約城中的曼哈頓大橋》(Manhattan Bridge),Bob Dylan,2015-2016年

《無盡的高速公路 III》(Endless Highway III),Bob Dylan,2015-2016年


《紀念碑穀日落三聯畫》(Sunset, Monument Valley[triptych]),Bob Dylan,2019年



V&A巡展「源於自然的時尚」及全新展中展「衣從萬物:中國今昔時尚」


📍坐標 →    深圳·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1層主展館)英國V&A博物館策劃的《源於自然的時尚》,一場跨越2300年的東西方時尚之旅,英國V&A國家級時尚收藏首次集中亮相中國,徹底改變你的時尚認知。本次展覽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和英國V&A博物館等聯合舉辦,將展出400件全球時尚珍品,呈現跨越2300年的東西方時尚發展史。展覽講述數代手工藝人、設計師與製造商的傳承與創新,探究時尚如何從自然汲取靈感,對自然造成的影響,以及設計如何推動消費轉變,鼓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倡導更加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重點展品包括 Dior、Gucci、Burberry、Stella McCartney 等國際時尚品牌,以及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讓·保羅·高緹耶(Jean Paul Gaultier)、羅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德裡斯·范·諾頓 (Dries Van Noten)等知名設計師的服飾作品。

時間:2020年12月19日 - 2021年6月6日10:00 - 19:00(周六周日延長至21:00)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票價:98元

皮手套,英國,1600-1625年 © 英國V&A博物館
這副皮手套繡有小麥捆、鳥雀與花卉等花紋,手掌部分用皮革和真絲製成,手腕部分刺繡混合使用蠶絲線、金屬線和金屬彈簧絲,邊緣綴有蕾絲和亮片。


男士絲製馬甲,刺繡真絲獼猴圖案,1780-1789年 © 英國V&A博物館馬甲上繡著一對活潑的小猴子,一隻食蟹獼猴正在給一隻獅尾獼猴遞水果。這套猴子裝飾圖案取自布封伯爵所著《自然史》(1749-88)多卷本叢書的插圖。


《九龍皇帝》連衣裙,鄧達智,香港,1997年 © 中國絲綢博物館鄧達智將香港塗鴉藝術家曾灶財(自稱「九龍皇帝」)的書法印在滌綸歐根紗上,採用熱定型褶襉工藝使文字抽象化,在這件裙裝中植入中國傳統書法美學、街頭塗鴉,以及想像中的帝國與時尚。


裙子Rootbound #2,2017年 © Diana Scherer 德國設計師 Diana Scherer 用交錯結構培育植物根系,當根系長成後,從土壤裡拔出並去除莖,形成了一件3D織物。這類生長而成的衣物無法直接穿著,但暗示了一個潛在的、更可持續的未來:種植時尚。


海水江崖九龍妝花緞龍袍(複製品),原件為清雍正帝龍袍2蠶絲、98%純金線袍上有九大七小五爪龍,袍下幅的海水江崖象徵「江山一統」。複製織物時,需要先將圖案畫在意匠圖中,然後準備8組用於大花樓織機的花本,由2名雲錦大師傅歷時14個月織造而成。

本次「愛的發電站」大展,藝術家池磊以「愛」為主題,將結合攝影裝置、燈光交互、聲音、視頻等多個藝術領域,超現實視覺與沉浸式體驗合二為一。每個人都能在這座專為「愛」打造的烏託邦裡,收穫最耳目一新的真情體驗。

時間:2020年12月19日 - 2021年3月28日

地點:深圳市福田區平安金融中心3F/4

費用:48-118元

2020前海未來城市/建築展暨第八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前海分展場本次展覽將從內容結構上分作三個有機聯繫的板塊:「回到未來」、「前海疊加態」和「瞬間城市」。來自近20個國家地區的150多位參展人將透過融合建築、規劃、景觀和藝術等多領域的作品,積極回應前海的第一個十年的建設成就以及即將展開的未來圖景,展示在前海規劃建築研究和實踐中出現的新的城市建設思想。時間: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2月6日(逢周一閉館)OCAT深圳館 x 華·美術館聯合呈現:策展課II📍坐標 →    深圳·OCAT深圳館A展廳、華· 美術館2020年,第二屆「策展課」將迎來巨大的改變,它將由OCAT深圳館和華·美術館共同主辦,並在兩館同時展出,由策展人崔燦燦和華· 美術館執行館長馮峰共同發起。展覽分為兩部分,「策展課Ⅱ:故事與結構」在華·美術館;「策展課Ⅱ:一個館群的抽樣案例」在OCAT深圳館A展廳。時間:2020年12月30日 - 2021年5月7日費用:OCAT深圳館免費,華· 美術館正常售票開放(周二為免費參觀日)

該展覽為英國倫敦的雙人藝術組合A.A Murakami(即Studio Swine的藝術工作室)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將呈現16件全新創作,把設計互聯旗下的園景展館魔法般轉變為自然與科技、本體與未來共同對話的試驗場。

時間:2020年12月5日 - 2021年4月18日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費用:免費

SGDA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面向會員徵集了他們近兩年來所創作的作品,其中涵蓋了標誌 、視覺系統、書籍與型錄 、海報與廣告、產品與包裝、環境與空間、 字體與插畫及其他等八大類別的設計。通過線上評選,SGDA在參選作品中評出了400件展覽作品並於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展出。

時間:2020年12月20日 - 2021年2月28日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費用:免費

一場關於未來城市的實驗📍坐標 →    深圳·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一場關於未來城市的實驗」展覽以酷炫的布展呈現了teamLab、Patrick Blanc、MOSTE墨子、Ross Lovegrove等16個世界知名藝術團對的100+件作品,其中涵蓋了自然、科技、新媒體藝術以及創意設計等多個領域。時間:2020年10月1日 - 2021年3月31日地點: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與11號路交匯處的中洲灣C Future City四樓

圍屋之變——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前展當龍南客家圍屋以當代變奏的形式相遇第17屆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2位當代藝術家以龍南圍屋為創作起點,如何參與並介入其間,完成一次關於傳統移民建築的對話?處於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語境中,我們開啟了重新思考共同生活方式與勢在必行的問題意識。時間:2021年1月22日-2月28日(逢周一閉館)「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是一次跨界行動,由策展人崔燦燦和建築師劉曉都共同在2020年發起,匯集了9位/組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基礎素材,同時邀請了9位建築師、9位平面設計師,分別組成9個臨時團隊。藝術家、建築師、平面設計師三方聯名合作,沒有「主次」和「中心」,只是分工與協作,最終形成9個全新類型的展覽。

時間:①②展:2020年10月24日 - 2021年2月29日

③④展:2020年12月26日 -(結束日期未定)

地點: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匯德路

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井上有一(1916-1985)是日本戰後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稱「書鬼」,其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書法的認知和理解,致力於文字的身體性和整體性方面的探索,最終開拓出自成一派的書法世界。本次展覽將展出日本書法家井上有一的112件作品,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一字書」與「多字書」。展覽將按照不同的創作階段、文字形式進行介紹,探索他的精神界域和藝術境地。策展方認為,井上有一在書法上的革命涉及對書法的職能、工具和材料方面的創新,他的書法氣象是體察和覺悟合二為一的結果。展覽現場將特別播放井上有一創作過程的錄像,幫助參觀者更深入理解他的藝術觀念。

時間:2020年11月20日 - 2021年3月28日 9:00 - 17:00 

每周一閉館/每周二9:00 - 12:00為校內學生專場/2月11日閉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校內展廳四層7號、14號展廳

費用:Free(需入館門票)

疫情防控期間入館須預約並持身份證件


部分展品 ↓《龍》,1960年


《泰》,1968年


《鳥》,1976年 



童思妙筆·耕繪奇境:西方插畫師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41位插畫師的180件插畫作品,這些插畫師來自瑞士、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立陶宛、美國等國家,他們以生動的想像力以及各具特色的繪畫風格和技巧,重新詮釋了童話、文學作品、詩歌和個人回憶。
在歷史上,圖片和文字交替主宰著圖書的版面,對大眾閱讀而言,優美的插圖既令人賞心悅目,又能快速闡述文本內容。繪本是手繪插圖意義的極致表現,文字則成為輔佐性的存在。因此,趣味性十足的閱讀離不開插圖,資訊時代依然如此。
對於童話而言,手繪插圖更是不可或缺,優秀的插圖作品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插畫師通過豐富的想像力,為兒童們創造出一個無拘無束的幻想世界,插畫也成為一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

時間:2020年11月11日 - 2021年5月5日  9:00 - 17:00

2月12日至17日開放時間推遲至10:00

每周一閉館/每周二9:00 - 12:00為校內學生專場/2月11日閉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校內展廳二層展廳

費用:免費(需入館門票)

疫情防控期間入館須預約並持身份證件

讓·克拉弗裡作品,摘自《一簇發利凱》


亨利·加萊龍作品,摘自《想和魚一起走的人》 


埃特尼·德裡澤特作品:《前進!》,摘自《我還是討厭讀書》


埃特尼·德裡澤特作品:《奔跑的犀牛》,摘自《故事1,2,3,4》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

蔡國強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創作涵蓋繪畫、裝置、錄像和表演等多種形式,以獨特的「火藥藝術」廣為人知。他曾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特效藝術總設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焰火總導演。

重點展品包括《銀河嬉冰》,這件作品長9.15米、寬2.05米,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冰嬉圖》為靈感,通過火藥、玻璃和鏡面呈現「在銀河中溜冰」的想像,詮釋中國傳統冰雪運動的魅力。《冰嬉圖》將與《銀河嬉冰》並列展出。

時間:2020年12月15日 - 2021年2月5日 8:30 - 16:30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費用:免費(需入館門票,須預約)

《銀河嬉冰》,蔡國強,2020年


《冰嬉圖》(局部),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繪,清代


展覽現場

舶來珍奇:頤和園藏外國文物展

本次展覽將展出頤和園收藏的93件(套)外國文物,分為梳雲掠月、海外瓷風、琉光璃彩、裝陳雅置、西琴曲意、東瀛寶燒、輪行刻轉、車船光電等八個版塊,展現晚清宮廷生活風尚和中外交流。

晚清時期,「洋貨」成為宮廷時尚,慈禧在接見外國使臣的頤和園中特別配備西式家具、供應西餐。頤和園現收藏的外國文物種類有洋瓷、玻璃器、鐘錶、化妝用具、家具、七寶燒、樂器、洋車、輪船等,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美國家科技與工藝水平的直接體現。

時間:2017年12月29日起長期陳列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昆明湖路

費用:旺季50元 / 淡季40元(含頤和園門票)

部分展品 ↓

銅鍍金嵌琺瑯水鑽八柱圍屏式鍾,產自法國
除外國使臣進獻禮品外,清廷大臣也爭相搜尋各類珍奇洋物以討太后歡心,僅在慈禧六十五歲大壽的貢品裡洋鍾數量就達到50座。

七寶燒菊花紋長方盒,產自日本
「七寶燒」是日本對金屬琺瑯器的稱謂,頤和園現收藏的七寶燒多為日本贈予清皇室的禮品,其器型規整、胎骨輕薄,釉質細膩、釉色鮮亮,是日本琺瑯器的代表。中國素描:現當代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坐標 →    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廳南6、南7展廳

本次展覽展出120餘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超過280件素描作品,分為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五個部分,系統呈現中國素描藝術的發展歷程及時代特點,突出展示藝術家繼承中國傳統、紮根中國現實、融合西方藝術形式的探索與創新。

素描是用單色或簡單顏色的工具描繪對象的輪廓、體積、結構、空間、光線、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繪畫方法,是繪畫學習、創作的基礎,亦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表達方式。

20世紀初,作為造型藝術基礎的素描隨西方美術教育體系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美術教育及藝術審美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藝術家的理解與再造將中國文化意蘊融入素描藝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

時間:2020年11月19日 - 2021年3月底  9:00 - 17:00

地址:北京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費用:免費(需預約並持身份證件)

部分展品↓

《男人體》,徐悲鴻,1924年

《仰臥人體》,潘玉良,1930-1940年代


《邊區老大爺》,王式廓,1942年
《婆媳之間》,伍必端,1957

《馴牛》,黃胄,1982年

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藝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具有深刻的意義。本次展覽旨在展示中國手工造紙的工藝知識、科技內涵、傳承人物和紙藝創新的成果,增進觀眾對手工紙的認知與理解,引發對手工造紙當代價值的思考,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展覽劃分為5個展區,前4個展區內容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原博策劃。「技之源」展區介紹造紙術的源流與傳播路徑,不同紙張的製作原理和流程,以及造紙的材料、工具和工藝特點。「匠之心」展區以照片和實物構建生產現場,藉助訪談視頻展現當代紙匠的群像,致敬中國工匠精神。「藝之本」展區展出16位藝術家的23件(套)作品,不僅呈現出中國古代科技文明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啟示,更揭示了紙於當代語境下的文化意義和藝術價值。「紙之用」展區陳列紙扇、紙傘、紙紮、剪紙、紙燈、風箏、木版年畫等以紙為原料的工藝品,體現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繫。最後一個展區「紙來折往」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研發團隊完成,通過摺紙與數學、工程、技術等學科的結合,揭示了現代摺紙的研究與應用空間,引導參觀者思考摺紙背後的數學知識、科學原理、工程應用、藝術美感,感受科學精神與人文藝術的碰撞。

時間:2021年1月1日-2月21日 9:30-17:00  周一閉館/ 2月11至13日閉館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

費用:免費(需預約並持身份證件)

展覽現場 ↓
「藝之本」展區:《無限之花》,陳粉丸



「紙之用」展區:傳統紙燈籠


「紙來折往」展區:用摺紙搭建的「隧道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

本展共展出91位中國藝術家的95件(組)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錄像、動畫等多種媒介形式。展覽主題「綿延(Duration)」的概念來自法國哲學家柏格森,他認為綿延意味著沒有中斷和永恆的持續,也意味著永恆的變化。每一個瞬間都是對過去的吸納,未來無盡的可能無不基於過去與現在。

策展方將1970年代在中國興起的前衛藝術看作是一個持續綿延的生命體:它內部有一種強烈、完全無法阻止的衝動,一直在變化,充滿差異且從未中斷。它的此時此刻一直攜帶著全部的過去,憑藉這種過去的積累而創造和疊加了現在的每一個瞬間,並湧向新的未來。

展覽力圖在「綿延」的意義上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狀況:既要展示當代藝術的連續過程,也要展示其變化過程;既要呈現它的起源時刻,也要表達出它的現在時刻;重要的是,策展人試圖展示出當代藝術在中國生長和綿延的過程本身,即便它所提供的僅僅是眾多參考面向或框架的其中一個。

展覽分為時間/空間、生命/身體、日常生活、物質、表演、情感等六個板塊,以常設展的形式持續開放,在未來的時間裡,參展的名單、作品將不斷更換,展覽本身也因此成為一場實驗——一個有無限變化可能的探索與嘗試,一個將展覽本身作為藝術作品不斷生長的理念。

時間:2020年9月25日起 常設展  10:00 - 17:00 周一閉館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9號恆通國際創新園C7

費用:免費(需預約並持身份證件)

《沉默》,王克平,1979年



《EXPE9》,張偉,1981年

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

著名義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國內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呈現藝術家包括油畫、蝕刻版畫和紙上作品在內的逾80件重要作品。展覽將不同時期、不同媒介的作品匯集起來並按照主題劃分為四個單元展示,以非線性方式全面回顧莫蘭迪五十年的藝術生涯。

時間:2020年12月5日 - 2021年4月5日

📍坐標 →    京·木木美術館798館

展覽由UCCA攜手全球最廣泛致力於媒體技術的平臺Acute Art共同呈現。本次展出的作品豐富而多元,從數字雕塑到充滿敘事戲劇性的卡通人物和動畫場景,這些分布於UCCA公共區域及其周邊的作品,即真實存在又裸眼不可見,在為美術館增添獨特藝術氛圍的同時,亦為觀眾打開一個幾近虛幻的奇妙新世界。在本次展覽中,觀眾可以通過Acute Art應用程式,在Stey-798共享公寓觀看展出的AR藝術作品。

時間:2020年11月28日 - 2021年2月10日

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作品展

本次展覽由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合作,將通過11個章節展出超過100件蓬皮杜館藏作品,帶領參觀者回顧19-20世紀現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

重要展品包括康定斯基的《紅黃藍》、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的《沉睡的繆斯》、馬塞爾·杜尚的《自行車輪》、畢卡索的《吉他手》等。其他作品的創作者包括保羅·克利、夏加爾、考爾德、米羅等,以及中國藝術家趙無極、張洹、丁乙、蔡國強和李永斌等。

時間:2019年11月8日 - 2021年5月9日10:00 - 17:00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600號

費用:80元

部分展品↓

《沉睡的繆斯》(La Muse endormie),Constantin Brancusi,1910年


蓬皮杜中心(Le Centre Pompidou)自1977年向公眾開放,專注收藏現當代藝術作品,目前館藏數量超過10萬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紅黃藍》(Gelb-Rot-Blau),Vasily Kandinsky,1925年


《拖船甲板》(Le Pont du remorqueur),Fernand Léger,1920年


《自行車輪》(Roue de bicyclette),Marcel Duchamp,1913年



《吉他手》(Le guitariste),Pablo Picasso,1910年


M / M 工作室設計展📍坐標 →    上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7樓展廳

本次展覽以「上海製造」為主題,展出法國設計工作室 M/M 超過100件作品,回顧其30年的設計生涯,探尋設計如何在不同的語境裡被轉譯與重釋。

M/M 平面工作室由 Michaël Amzalag 與 Mathias Augustyniak 於1992年共同創立,他們擅長重構圖像和文字的秩序,發明自己的語言,將平面設計從中介狀態變為藝術本身。

時間:2020年9月27日 - 2021年4月18日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費用:60元


左:《汪!》,2013年,M/M

右:《祖·阿森海姆》,2006年,M/M



本展中的作品均為 M/M 舊作,通過改變作品的比例和觀看方式,凸顯「製造」的過程,為參觀者提供一個富有彈性的破譯和重釋作品的空間,期待觀眾與作品建立別樣的對話。

進入展廳後,參觀者將首先看到兩個被放大百倍、正相對峙的時鐘。它們一個顯示著巴黎時間,一個顯示著上海時間,隱喻了兩個人、兩個時區、左右大腦,在同一空間中編織著共同的經驗。M/M 認為,不同的文化也許可以忘卻自我,創造一次全新的邂逅,放大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去反思人類的尺度。

展覽還將展示超過200張 M/M 的設計海報。M/M 的合作對象多元而廣泛,他們曾為獨立音樂廠牌設計唱片封面,為日本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德國時裝設計師 Jil Sander 設計商品目錄印刷海報,曾擔任《Interview》《VOGUE Paris》等雜誌的創意總監,還為法國洛裡昂國立戲劇中心創作過逾80張海報。

檸檬樹或月桂樹》,2016年,M/M





《M/M Wallpaper雜誌海報》,1999年


左:《克裡斯蒂》,巴黎世家2002春/夏系列邀請函,2001-2003年
中:《盛夏之愛》,羅意威2018年廣告
右:《「&」(卡爾·拉格斐)》,2010年


為藝術項目《沒有靈魂只有軀體》(皮埃爾·於熱 & 菲利普·帕雷諾)設計的海報,2000年


張恩利個展:會動的房間📍坐標 →    上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廳3樓、5樓及戶外延伸空間

本次展覽以「會動的房間」為主題,展出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近30年來的超過100件繪畫作品,以及他根據展廳空間全新創作的多件沉浸式繪畫裝置 「空間繪畫」。這是張恩利迄今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一場個展。

張恩利1965年出生於吉林,兒時學習書法與國畫的經歷形成了他在畫布上「書寫」的線條,而東北草原地區成長的記憶也時而湧現在畫作中。他的平面繪畫主要分為3部分——90年代聚焦人物及生存問題的具象繪畫、千禧年後以蘊含時間痕跡的「容器」為主的靜物畫、近年來透析記憶與挖掘潛意識的意象畫。2007年開始,他在畫布與畫筆之外創作了一系列「空間繪畫」,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響中調動觀者的身體經驗,從而激發繪畫這一最為古舊的傳統媒介的潛在能動性,將其牽引至全新的方向。

時間:2020年11月7日 - 2021年3月7日 11:00 - 19:00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費用:免費

部分展品

《紅管子和綠管子》,張恩利,2013年


《水桶 1》,張恩利,2007年


《牆角(一)》,張恩利,2008年


《屠夫 (四)》,張恩利,2000年


「空間繪畫,張恩利」展覽現場,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CA),英國倫敦,2013年


「鳥籠,臨時的房子:張恩利於博爾蓋塞美術館」展覽現場,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Arthub,義大利羅馬,2019年



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

本次展覽由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合作,將展出超過100件設計作品,時間跨度接近1個世紀,開啟自然與超自然的對話,呈現自然與裝飾交織的設計發展歷史。大部分作品來自蓬皮杜中心,亦有部分展品來自12位中國設計師的創作。

展覽共分為6部分,分別為自然與裝飾、碎形圖案、阿拉伯式蔓藤紋、裝飾與數字科技、設計與奇幻、珍奇屋,以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設計」串聯起跨越百年的「裝飾」藝術圖景,邀請參觀者走入「設計與奇思」的幻境,開啟看待自然、科技與藝術的全新路徑。

重要展品包括數字影像作品《數字怪物-石窟 II》,設計作品「索拉燈」「宇宙之葉燈」「謎15 擱板」「骨椅」「羊舍摺紙沙發-雲」「竹柔吊燈」等。

時間:2020年11月12日 - 2021年2月28日 10:00 - 17:00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600號

費用平日票:90元  周末及節假日:100元

部分展品

《數字怪物-石窟 II》(Digital Grotesque II),數字影像,Michael Hansmeyer & Benjamin Dillenburger,2017年,蓬皮杜中心收藏


「索拉燈」(Sola Lamp),David Trubridge,2010年,蓬皮杜中心收藏


「謎15擱板」(Enignum XV Shelf),Joseph Walsh,2014年,蓬皮杜中心收藏


「骨椅」(GU Chair),馬巖松-MAD建築事務所,2018年


「羊舍摺紙沙發-雲」(Paper Sofa_The cloud),楊明潔,2015年


「竹柔吊燈」(The Bamboo Softness),章俊傑,2017年



斷片:當代藝術的失語與失憶📍坐標 →    上海·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展廳3、4層

本次展覽圍繞「當代藝術的失語與失憶」展開,共展出超過100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成勇、管策、何成瑤、何杰、胡項城、金鋒、景柯文、李大方、李青、林加冰等。

喜馬拉雅美術館表示,以「斷片」(Black Out)命名本次展覽,雖顯現了某種處境的尷尬與無奈,也折射了當代藝術在當下語境中的失語與失憶。

美術館希望以這場特展為轉折點,接續陽光與希望。該館也將重新出發,繼續用理想與激情書寫新的篇章。

時間:2020年11月13日 - 2021年2月28日 10:00 - 18:00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A區三樓

費用:30元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

本次展覽由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的基礎上,對過去一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和現象作出回顧和分析。

《年鑑》編輯部從2005年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現場的各類展覽、活動、文獻進行不間斷地記錄和總結,迄今已超過15年,積累了由一手資料匯集而成的資料庫。「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自2015年起每年舉行,對中國當代藝術中最具變革性的現象和藝術創作進行文獻和原作展示。

本次上海展亦是對「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工作方法的一次展示,除了展出文獻外,本展還將展出部分「年鑑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形成原作和《年鑑》文獻材料的鉚合。此外,展覽亦選取部分經典案例,以此展現新世紀以來上海地區活躍的藝術現象。

入選年鑑展作品的藝術家共有107位(組),其中9位藝術家的原作將在多倫現代美術館展出,分別為劉建華、陸壘、許哲瑜、姚海、計文於&朱衛兵、李競雄、呂智強、張釗瀛、沈莘。

時間:2020年12月25日 - 2021年4月11日 10:00 - 18:00 

地址:上海虹口區多倫路27號

費用:Free

部分作品↓

「救助站」計文於&朱衛兵個展,上海Square Gallery,2019年


《火焰》,瓷,可變尺寸,劉建華,2016-2019年


《被閃電擊中的W&H》,鑄鋁、銅、櫸木、玻璃、橡膠圓片、歐松板基座,陸壘,2019年


《溫暖期》,單頻影像,沈莘,2018年創作,展出於「使飽和」沈莘個展,上海沒頂畫廊,2019年


《花明處解構 矛盾中縫合》,表演、裝置,尺寸可變,姚海,2018年

岑駿 個人作品展
📍坐標 →    上海 · The Space Gallery(古北展廳)
岑駿是工作和生活在紐約的自由插畫師。PURPLE系列是他從2017年至2020年的創作中緩慢積累的。展覽將展出原本作為為敘事文章服務的插畫或雜誌封面刊登在《紐約客》《彭博商業周刊》和《少年》等國內外刊物上的25幅作品
時間:2021年1月2日 - 3月21日地點:上海市長寧區伊犁路80號

史萊姆引擎:假日
📍坐標 →    上海 · 沒頂畫廊
這是史萊姆引擎(Slime Engine)當代藝術空間首次在線下較為完整的呈現。展覽將多次線上項目串聯成一場全新的假日體驗,包括兩款創作類的互動遊戲,以及史萊姆引擎作為一個線上虛擬平臺與其他多位藝術家合作的多件影像作品,其中《版圖》為首次在線下展出。
時間:2021年1月16日 - 2月28日地點:上海市山海關路388號博華廣場1層

佐藤可士和展上海平行精華展
📍坐標 →    上海 · 8號橋創意園四期「佐藤可士和上海平行精華展」由佐藤可士和先生親自遠程指導策展,展會期間將連線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進行線上互動「雲觀展」,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和設計峰會,讓更多未能親臨東京展的設計師及觀眾能夠近距離接觸並了解其作品背後的故事,感受設計給生活以及商業模式帶來的啟示和改變。
時間:2021年2月3日 - 5月10日地點:上海市黃浦區局門路457號

公園前202號:漢風美學新媒體藝術展
📍坐標 →    上海 ·上海寶龍美術館
展覽溯洄公元前202年,突破性地以漢文化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史無前例地將漢風美學融入其中,通過光影、裝置、空間帶來多維度感官享受。展覽包括「無問西東」、「漢畫奇妙」、「千文萬華」、「方寸無極」、「字裡行間」等七大展區八大場景,打造了移步異景、層層遞進的沉浸式體驗美學展覽,觀者可以置身其中與兩千年前的文化無縫對話,感受、凝視、探尋根植於內心深處的共鳴,讓歷史文化與當代藝術碰撞出強烈的火花。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 2021年3月7日地點: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坐標 →    廣州  · 廣東時代美術館19樓東展廳

次展覽由廣東時代美術館、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等機構聯合舉辦,將展示藝術家吳超、夏維倫2020年「醫院生成美術館」項目的實踐成果,邀請參觀者共同探討人與人、疾病與健康、身體與意識,以及認知和創造之間的距離。

吳超、夏維倫致力於探索藝術與生命力的關係,曾採用聲音、裝置、錄像、研究檔案等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實踐。2014年,他們發起「植物人藝術喚醒」項目,藉助醫學、科學、人工智慧、心理學、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領域知識,探討人類最精微的意識問題。2018年,藝術家建立「生命力研究共同體」,並將「植物人藝術喚醒」作為第一個疾病研究項目。

「醫院生成美術館」項目以2位藝術家及生命力研究共同體的實驗成果和藝術作品為基礎,以廣東時代美術館為研究檔案展覽現場,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為藝術作品展覽場域。藝術家將人文藝術引入醫院這個集結生命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的特殊場所,嘗試在最考驗人性的地方生成一個精神活動庇護所。

時間:2020年12月12日 - 2021年2月7日 

2021年3月13日 - 3月31日 10:00 - 18:00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黃邊北路時代玫瑰園3期(地鐵2號線黃邊站D出口)

費用:免費


部分展品


《記憶之塵》,吳超、許修平,影像裝置



「隨機討論」,生命力研究共同體,2014-2020年


傳統的頻率
📍坐標 →    廣州 · 廣東時代美術館

本次展覽展出19位藝術家、團體、電影人和學者的作品以及新委任作品,主要探討亞洲的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的糾葛。「傳統」是亞洲人民生活的日常,將共同的價值世代相傳,為未來文化的萌生存留檔案;另一方面,傳統也因被認為是父權制、威權主義和陳規陋習的根源而遭受冷遇。

展覽將傳統的複雜涵義抽絲剝繭,並通過作品進行重新編織,例如對過去的敘述和重演;喚起歸屬感和精神性的古老象徵物;維持和激發共同信仰的體系和文化事物;現行的各種文化再生產;以及傳統既脆弱又常新的本質。

通過迷人的集體記憶、靈性、檔案想像、技術參與和賦權,「傳統的頻率」揭示了一個無法治理的模式。當我們追問發展、現代化、傳統的暴力、民族主義以及這些歷史規範如何在今天繼續顯現和實現,展覽通過傳統發現了一個攝人心魄的空間,在那裡,人們可以遇到本土的、多元的亞洲現代化。

時間:2020年12月12日 - 2021年2月7日10:00 - 18:00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黃邊北路時代玫瑰園3期(地鐵2號線黃邊站D出口)

費用:Free

《Oud-Charlois八景之第七景》,伊茯苓王韜程,2019年


《半島的舞者》,南和延,2019年


《沉寂之中,無人逃脫》,亞歷山大·基夫與阿肖克·查特吉,麗絲·菲利普斯,2020年


《螺旋海岸》,志賀理江子,2009-2012年


《絕境旅館》,何子彥,2019年


📍坐標 →    杭州 ·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7-9號展廳

新文化運動又稱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適、陳獨秀、魯迅、蔡元培等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新式教育」)的文化人士發起,是中國20世紀初期一場影響深遠的思想啟蒙和文學革命運動。
它以提倡白話文作為發端,通過書刊傳播、出版發行,最早探索了現代印刷技術條件下的書刊新形態,在某種程度上催生中國現代意義上的「設計」萌發,在思想啟蒙的同時藉由生活的潛移默化,開啟了「現代設計」的歷程。
本次展覽將展出國內多家博物館和個人藏家收藏的近600件設計原作,以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民主與科學為思想線索,結合視覺設計、裝飾設計、產品設計、服飾設計等,通過歷史敘事、人物介紹、重要事例分析等形式展開。

時間:2020年11月25日 - 2021年3月31日 9:00 - 16:30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象山路352號(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內)

費用:免費(需入館門票、校外人員需預約、持身份證)

※校外人員務必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南門(5號門)通過「專用參觀直達通道」步行入校,參觀結束後原路返回南門離開學校。

《奔流》第二卷封面


月份牌海報,杭穉英


新文化運動時期小學課本


展覽現場

中國時尚回顧展:2011-2020
📍坐標 →    杭州 · 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銀瀚廳

本次展覽將展出2011-2020年中國時尚業發展過程中有代表性的設計師作品、品牌服飾、紡織面料等約200件(套),展現當代中國時尚在傳統文化資源上的創意再生,以及新消費、新科技、新觀念帶來的中國時尚價值增長的新形態。

展覽共分為3個部分,「錦繡華年」聚焦10年來中國時尚的藝術與文化,展現中國時裝藝術設計,展品包括勞倫斯·許「東方祥雲」、「敦煌」、郭培「雲間翹擺鳳尾裙」等。

「國風新範」集中展示中國新銳設計師和民族品牌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在數位化、可持續等新理念驅動下的探索之作。這一部分的展品有汪立群以紅軍軍服為樣本創作的「萬水千山只等閒」、王雷以漢服為造型元素設計的「今日大漢」等。

「經緯繽紛」展出紡織企業在轉型升級後,使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織就的布匹與紋樣,如雙色花羅、絲路鳥語系列、人工智慧設計圖案提花面料等。

時間:2021年1月23日 - 3月21日  9:00 - 17:00

地址:杭州西湖區玉皇山路73-1號

費用:免費(需預約)

部分展品

雲間翹擺鳳尾裙,郭培,2012年
這件禮服上衣採用雙層柳葉式雲肩,具有建築簷、脊的造型結構。下裙將彩綢裁成條,周圍鑲金線,條上刺繡花鳥紋樣,綴拼成裙,營造夢幻感和喜慶氛圍。


門神天后,林進亮,2018年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於門神形象,以大擺裙的廓型碰撞門神復古紋樣,搭配門神特有的門環點綴,表達一種守護文化的概念。


東方祥雲,勞倫斯·許,2009年



生活世界:館藏西方現代設計展
📍坐標 →    杭州 ·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本次展覽將展出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的近現代西方設計收藏,選取自19世紀以來超過130位設計師的約430套/730件代表性作品,回顧150多年的西方現代設計歷史。
展覽分為三個板塊,從設計品、設計師、設計與社會三個視角,為觀者提供理解現代設計的不同路徑。第一板塊「椅子中的椅子」以一把託內特14號椅子的個案作為開始,它是1850年代現代設計的早期代表,不僅普及程度高,還對先鋒設計師和藝術家產生重要影響。

時間:常設展 9:30 - 16:301月12日至15日臨時閉館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象山路352號(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內)

費用:免費(需入館門票)

託內特14號椅子(酒館椅子)



第二板塊「現代設計的先驅」展現國際現代設計師的先鋒作品,倒敘呈現與當代生活相關的日常物件,從當代、80年代、60年代追溯至1900年代;第三板塊「景觀社會:從製造到消費」通過不同的品牌個案與設計歷史案例探討設計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葡萄酒壺



Valentine 可攜式打字機


展覽現場


社會細節 Social Details


📍坐標 →    南京 · 金鷹美術館

本次展覽將展示13位平面設計師、藝術家、音樂人的作品,從產品包裝,書籍裝幀,海報設計到商業形象,涵蓋了設計領域和社會互動的各個方面。不同性質的作品在這裡交匯,同時構成藝術家對一些問題的回應。
展覽揭示了參與者的多元身份、視覺語彙的多重社會背景,不僅僅展現和詮釋社會細節,而是把社會細節直接置入美術館的現場,以複雜的視角展陳「細節」的魅力。
策展方希望呈現一個以設計師為主體的展覽,將作品陳列於「甲方」缺席的現場,讓參觀者得以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這些「圖像」之間的關聯和差異。

時間:2020年12月26日 - 2021年3月14日10:00 - 19:00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應天大街888號金鷹世界大廈A座52樓

費用:80元

「pidan」視覺形象設計,2018年,設計師:A Black Cover Design


「機器人兩室一廳」,2016年至今,藝術家:龐寬


「妙法自然」海報設計,2011年,設計師:何見平


「CAO FEI: HX」書籍設計,2020年,設計師:孫曉曦


「書道不二」視覺形象設計,2018年,設計師:一千遍

晶·華:礦物主題展📍坐標 →    南京 ·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1展廳

本次展覽將展出逾300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標本,以及近100件與礦物相關的繪畫與工藝品,如青銅器、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瓷器、紫砂器、金銀器、珠寶首飾等,從科學、文化和藝術等角度介紹礦物學知識。
礦物是指地質作用(包括宇宙天體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組成以及確定晶體結構的均勻固體。它是地球巖石圈的主要構成,而巖石是天然產生的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但也有少數巖石由其他物質構成。
所有礦物晶體都有特定的幾何形狀,如立方體。有些晶體肉眼可見,而有些晶體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目前全世界已發現並命名的礦物有超過5000種,其中極少量的礦物可以表現出獨特的形態、呈現繽紛的色彩、有著特殊的硬度,並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呈現出不同的光學效果。

時間:2020年11月27日 - 待定 9:00 - 17:00

地址:南京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

費用:30元(入館需預約、持身份證)

鈷方解石,產地:摩洛哥


水晶船(紫水晶、方解石共生),產地:烏拉圭


佩德內拉之王(摩根石、葉鈉長石、石英和碧璽共生),產地:巴西


翡翠珍珠團花,清末


金鳳冠,清代


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清乾隆


金蟬玉葉飾件,蘇州吳縣五峰山出土

本次展覽將展出攝影師徐志偉的紀實攝影作品,包括「圓明園畫家村」、「宋莊畫家村」、「藝術展覽和藝術家工作室」等系列,回顧1992年至2002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1990年代初,徐志偉以報社媒體人的身份前往圓明園畫家村採訪,結識多位來此落腳的畫家,並以照片記錄了藝術家的創作與生活。報社工作完成以後,徐志偉仍然關注他們的狀況,此後10年堅持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人物及事件。
策展方認為,徐志偉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敏銳的藝術直覺,他的鏡頭記錄了20世紀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藝術現象,見證圓明園畫家村從興起到逐漸衰落的過程,具有全面性、生動性與真實性。

時間:2020年10月16日 - 2021年4月16日10:00 - 16:30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16號

費用:免費(需持身份證)

徐冰印豬,藝術微噴,1996年
徐冰為製作一件錄像裝置再次來到北京永豐豬場,不過他這次印在豬身上的文字與上次有所不同,這些「文字」符號已經互換,所承載的「文化角色」也發生轉換。


藝術家們在「生存痕跡」展覽中合影,藝術微噴,1998年
左起:邱志傑、宋冬、張德峰、馮博一、尹秀珍、林天苗、顧德新、張永和、王功新、展望、蔡青。


嶽敏君在他與楊少斌合租的畫室,藝術微噴,1993年


方力鈞在圓明園畫室,藝術微噴,1993年


📍坐標 →    武漢· 湖北美術館

本次展覽以「生生——自然、人和技術的生產」為主題,分為「天人關係與能量」「自然的生產」「人的生產」「技術的生產」「大地母親」5個部分,展出國內外多位藝術家及藝術團體的當代藝術作品,試圖在2020年的湖北武漢開啟關於自然和技術的造物方式、藝術的功能,以及如何理解自然之母的討論。
策展人認為,「在災難面前,我們都是倖存者。如何面對不確定的災難,如何反思人類中心主義的生存和佔取方式與技術、制度和自然的緊張關係,是攸關我們文明和物種延續的刻不容緩的問題。」
展覽嘗試討論中國傳統的宇宙本體論、自然發生論和天人道德一體論,思考如何重啟天道和人類技術、自然、文化的互生關係;也從生命政治的角度,以勞動、教育、技藝和生命形式等議題,探討人的主體完善的實驗機制;最後還將從技術創生之「物」的本體層面,反思人類文明中自我賦予的神話。

時間:2020年11月20日 - 2021年3月7日9:00 - 17:00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三官殿1號

費用:免費(需預約、持身份證件)

展覽海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個展「歐洲,目光所及」📍坐標 →    成都 · 成都當代影像館(A廳)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出生於法國尚泰盧,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新聞攝影師之一,亦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攝影合作機構——瑪格南圖片社(Magnum Photos)的聯合創始人,曾拍攝巴黎解放、新中國政權更替、印尼獨立等世界性重大事件。
布列松早期跟隨立體派畫家 André Lhote 學習繪畫,1931年購入第一部徠卡相機後開始在歐洲及全世界旅行。他認為「最小的事物亦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並提出「決定性瞬間」攝影理論,影響了後世的許多攝影師。
本次展覽將展出布列松遊歷歐洲各國時拍攝的影像作品,包括布列松「決定性瞬間」攝影風格的代表作品,如《巴黎皇宮宮殿花園》《馬德裡》《塞維亞》《馬賽》等。

時間:2021年1月31日 - 12月31日 10:00 - 18:00 2月8日至22日閉館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金府路889號(府河攝影公園東側)

費用:60元(需持身份證件)

《塞維亞》,西班牙,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33年
《馬德裡》,西班牙,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33年
《馬賽》,法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32年


《斯坎諾》,義大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51年


《布裡》,法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68年


📍坐標 →    成都 · 成都當代影像館(E廳)

本次展覽將展出5位日本攝影師的118件攝影作品,分別為荒木經惟、森山大道、細江英公、石內都和深瀨昌久。這5位攝影師湧現於1960至1970年代的日本,以各自鮮明的風格參與日本攝影的發展進程,被稱為日本攝影的「黃金一代」。
重要展品包括荒木經惟的「感傷之旅」系列、森山大道的「獵人」系列、細江英公的「薔薇刑」、深瀨昌久的「鴉」,以及石內都首次公開展出的攝影作品「歸來去」。
展覽以5位攝影師的個人創作為線索,呈現日本五十年宏觀歷史和標籤之下個體的發展。參觀者可以看到森山大道鏡頭下帶有沉重窒息感的東京后街,細江英公以「鐮鼬」重構的童年回憶,荒木經惟與妻子陽子的蜜月旅行,石內都拍攝的平和街景等。
深瀨昌久的攝影作品集《鴉》完成於1986年。當時他正面臨人生的最低潮,婚姻受挫、工作停滯、性格沉鬱,攝影師透過相機將這樣的心情一一保留,並藉由「鴉」的影像探究自我內心。

時間:2020年12月2日 - 2021年4月4日 10:00 - 18:00 2月8日至22日閉館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金府路889號(府河攝影公園東側)

費用:60元(需持身份證件)


部分展品

《薔薇刑#32》,細江英公,1961-1962年
「鴉」系列作品,深瀨昌久,1977年


「感傷之旅,春之旅」系列作品,荒木經惟,2010年


《獵人》,森山大道,1972年


阿雅個展:白夜神話2021📍坐標 →    西安 · 西安美術館1號展廳


本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阿雅的《白夜神話》《綠色肖像》和《中國花園》系列作品,包括以陝北民間剪紙「驅鬼娃娃」為靈感的《先知的願望》、致敬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永恆的活火》、組合八卦卦象的《豐碑》等。

《豐碑》是一組由八座透明易卦碑構成的繪畫裝置作品,這件作品被放置在旋轉的鏡面轉盤上,畫面始終處於流動、疊加的變化之中,透光與反光交相輝映,產生劇場化的視覺效果。

時間:2021年1月30日 - 5月6日 10:00 - 22:00

地址:西安曲江新區大唐不夜城貞觀文化廣場一區

費用:免費(需預約)

《豐碑》,亞克力、鏡子、玻璃及轉機,阿雅,2020年


阿雅199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曾在遵義市美術館、洛杉磯 Lindhurst Gallery 舉辦個展。她的作品多為黑暗背景,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材料,以具象的、圖形的、抽象的符號象徵眾神之力,呈現對於微觀主體的內在審視和對宏觀客體的獨特認識。

部分展品

《愛神的誕生》,纖維板、油漆、織物、頭髮,阿雅,2020年


《先知的願望》,布面丙烯,阿雅,2020年


《樂園I》,布面丙烯,阿雅,2020年


《桌上的牡丹》,布面綜合材料,阿雅,2020年



我與你:埃裡克·索斯📍坐標 →    西安 · OCAT 西安館


埃裡克·索斯(Alec Soth)是一名美國攝影師,2004年因攝影作品《眠於密西西比河畔》而聞名,2006年成為瑪格南攝影通訊社成員,迄今出版超過25本攝影書作,被稱為當今描繪美國社會及地理圖景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
他用攝影對「人物」本身進行探索,能夠從平凡的社會光景中觀察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展覽標題「我與你」包含了他對自己、對攝影的回溯與思考,他表示「攝影在於分離,在於感受你與對象之間的距離。我意識到我的創作就在於連接這兩點:作為攝影師的我和拍攝對象。」
本次展覽將展出埃裡克·索斯最具代表性的43張攝影作品,涵蓋其創作的多個主要系列,包括《完美陌生人》、《眠於密西西比河畔》和最新系列《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等,呈現藝術家超過20年攝影生涯中心路歷程的變化。

時間:2021年1月23日 - 5月30日 10:00 - 17:30 

地址:西安市灃東新城灃河東路

費用:免費

部分展品

「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Alec Soth,2018年


「Broken Manual」,Alec Soth,2008年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Alec Soth,2002年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Alec Soth,2002年


「Looking for Love」,Alec Soth,1995年 
* 以上活動資訊由DND特別精選、整理、編輯,歡迎轉發,謝絕轉載。DND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Award Agent Declaration Instructions為您提供---獎項代理申報服務 / 專業翻譯 / 扶持申報代理

     

      微店報獎連結                         DND微信

···················    呈人之美   ···················

相關焦點

  • 寶媽必看:春節帶娃外出必備清單
    寶媽必看:春節帶娃外出必備清單 2020-01-19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國考準考證pdf列印_國家公務員局官網報名系統
    2021國考準考證pdf列印_國家公務員局官網報名系統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準考證列印入口,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春節倒計時,這些必備清單你都準備好了嗎?
    這份《年貨必買清單》請收好!年花年桔「插年花,擺年桔」年花取其美觀好看年桔音同「吉」,取「大吉大利」之意過年前一家老小行花街採購年花年桔是必備環節劍蘭、百合、菊花、玫瑰、鬱金香、金桔、四季桔、金蛋果、硃砂桔......
  • 石家莊人春節必備!這份遊玩清單請收好
    春節假期想好去哪裡嗨皮了嗎?逛廟會、滑雪賞燈、看文物展……今年莊裡有好多地方可以玩呦!民俗廟會玩兒個夠首屆年俗廟會暨年貨大集  舉辦時間:即日起至1月20日舉辦地點:石家莊市長安區天山北大街西兆通的樂城國際皮革城。
  • 和林格爾縣2021年春節元宵節攝影作品展徵稿通知
    和林格爾縣2021年春節元宵節攝影作品展徵稿通知 2020-11-24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展覽 過大年 杭州春節「博物館」觀展指南
    2018-02-17 10:54 | 杭州日報為了烘託節日氣氛,在杭各博物館也紛紛在新年春節主題展上做足了功夫,生肖主題展、民俗主題展,為大家不完全盤點各博物館的春節主題展覽,一場場文化盛宴等你來看。除了日常的展出外,春節期間博物館特意策劃「國門生物安全展」、「響宴——鳥類鳴聲行為展」以及「汪汪·旺——狗年賀歲展」。
  • 國考準考證pdf怎麼列印_國家公務員門戶網
    國考準考證pdf怎麼列印_國家公務員門戶網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春節期間上海這29家美術館「不打烊」(附觀展指南)
    原標題:春節期間,這29家美術館「不打烊」(附觀展指南)  東方網1月29日消息:據樂遊上海消息,春節期間,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12家美術館7天全部開放,寶龍美術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等17家美術館將開放部分時間。這29家美術館為市民們準備了51個大展,其中32個為免費展覽。
  • 怎麼壓縮pdf文件大小?辦公必備:多功能pdf轉換器
    當pdf格式的文件太大的時候,我們不把它變小一下的話,可能會有以下情況發生:文件的傳送、打開以及查看速度變慢,直接拉低工作效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自己上網找找合適自己的方法,看看能不能獲取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 國考準考證可以列印pdf嗎_國考專題網站
    國考準考證可以列印pdf嗎_國考專題網站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入口,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雲南旅遊必備清單
    雲南旅遊必備清單?專業雲南旅遊定製師告訴您雲南!這裡是雲南旅遊定製師在線諮詢中心,雲南旅遊必備清單?
  • 上海春節旅遊花展2021年新開放景點攻略
    臨近春節了,上海好多花展呀,周末可以打卡拍照哦一、新年花展1、 上海辰山植物園新年花展地點:展覽溫室時間:即日起-2021年1月15日門票:60元交通:地鐵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2、上海植物園迎春花展之年宵花展花展時間:2021年1月30日-2月28日花展地點:展覽溫室(一)(二)門票:大門票15元,聯票40元交通:地鐵3號線至石龍路站可前往4號門(羅城路151號)3、 共青國家森林公園2021新春市民水仙花展時間:2021年1月中下旬門票:15元
  • 智能廚房必備電器有哪些 智能廚房必備電器清單
    想要一展手藝的你,快來領取這份智能廚房清單吧!想要一展手藝的你,快來領取這份智能廚房清單吧!智能廚房必備電器有哪些:智能冰箱廚房最佳後勤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智能冰箱的存在,就是保證您有米可炊的最佳後勤。LG最新推出的這款ThinQ智能冰箱擁有一塊29英寸的觸控螢幕。
  • 2021成都市元旦春節文化旅遊季活動舉行
    「過年耍成都·樂享慢生活」——2021成都市元旦春節文化旅遊季活動正在我市舉行。此次活動將持續至新春佳節。活動將通過「好看、好耍、好潮、好食、好宿」五大主題,舉行上千場活動,邀請市民和遊客對天府古鎮、特色街區旅遊新場景、新消費、新玩法進行生動體驗。
  • ...山東兩市公布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校歷(附開學必備清單)
    近日,濟南、青島公布2020—2021學年安排。濟南第一學期開學安排:2020年9月1日開學。寒假安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寒假開始時間為2021年1月30日(臘月十八),寒假結束時間為2月26日(正月十五)。高中階段學校寒假開始時間為2021年2月6日(臘月廿五),寒假結束時間為2月26日(正月十五)。
  • 成都20大新春遊玩地,就地過年必備!
    2021年的「年味」越來越濃啦~留在成都過春節,怎樣過個喜慶年
  • 春節旅行,你必備的行李清單&打包攻略!照著打包準沒錯!
    還有20天就春節了,有出遊打算的朋友應該很多吧。(即使不是出去玩,對在外地工作的上班族來說,回趟老家也算是出遠門了)再過幾天,我自己也要開啟度假休閒的模式了。雖然辭職以後,我其實每天都挺閒的哈(夠了你閉嘴吧)。
  • 留粵過大年|2021年春節期間景區、旅遊度假區、重點村和特色村、風情小鎮春節活動
    (六)數字體驗館:綜合運用了三維數字投影、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等解讀陳家祠百餘年歷史、嶺南建築藝術及館藏文物,為觀眾打造沉浸式互動觀展新體驗。(七)嶺南傳統建築裝飾:通過陳列廣州地區的灰塑、陶塑、木雕、磚雕、石雕等以及潮汕地區的嵌瓷、木雕、石雕等工藝的建築構件精品,展示嶺南建築的工藝、題材與裝飾風格特色。
  • 留粵過大年 | 2021年春節期間景區、旅遊度假區、重點村和特色村、風情小鎮春節活動
    (六)數字體驗館:綜合運用了三維數字投影、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等解讀陳家祠百餘年歷史、嶺南建築藝術及館藏文物,為觀眾打造沉浸式互動觀展新體驗。(七)嶺南傳統建築裝飾:通過陳列廣州地區的灰塑、陶塑、木雕、磚雕、石雕等以及潮汕地區的嵌瓷、木雕、石雕等工藝的建築構件精品,展示嶺南建築的工藝、題材與裝飾風格特色。
  • 國考準考證列印pdf版可以嗎_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
    國考準考證列印pdf版可以嗎_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列印,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