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限電」,和澳大利亞無關

2020-12-21 平原公子

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

國家發改委17日回應稱,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為止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國家發改委已會同相關部門企業,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網絡上有些言論,說是因為我們限制了澳大利亞的煤炭所導致,這個純屬無中生有的謠言,2020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的原煤產量為22.2億噸,而我們今年前十個月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數量是7049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總量,實際上只佔了我們自己煤炭產量的3.1%。而且,澳大利亞的煤不是動力煤,主要是煉焦煤,那是煉鋼用的,不是發電用的。

年末用電量激增的原因,和煤炭沒有多大關係,很多人可能忘了中國在年底的出口暴漲。

中國是首批從疫情中反彈的製造業大國之一。在2020年底,中國出口激增,中國公司已收到許多國際訂單,按美元計算,11月出口同比增長21.1%,是2018年2月以來最快增長。

中國最新的出口貨櫃運輸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貨櫃供應短缺,追蹤截至本月11日的中國貨櫃港口全球12條航線的現貨和合約貨運價,中國貨櫃貨運指數(CCFI)的平均水平為1411.98,相比前一周上漲6.7%。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CCFI已上漲近70%。11月初,包括上海、寧波在內的8個主要航運中心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3.1%。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增長11.5%。結果是,貨櫃製造商一直在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工作以滿足需求。

同時,中歐鐵路運輸爆滿,今年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突破4500列,開行數量同比增長42.83%。累計超過16000列,連續創下新紀錄。

「世界工廠」正在開足馬力,向全世界供貨,在如今疫情還在西方肆虐的情況下,如果中國不生產、不供貨,歐美經濟民生將會更加凋敝。這樣的生產強度下,供電壓力增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月提高2.2個百分點。同時,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提高2.8個百分點。工業發電量的增長,來自於宏觀經濟的飛速增長。

生產一噸粗鋼平均耗電約440度;電氣化鐵路運送一萬噸貨物每公裡耗電約100度;純電動乘用車百公裡平均耗電約15度;我們每人每天生活耗電約2度......在一個工業化、電氣化的社會裡,處處都需要電。我們之前經常吐槽美國人生活方式不環保,浪費太多,消耗資源太多,但你想一下,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作為一個工業總產值是美國日本德國之和的國家,用電量少得了嗎?

中國人口約佔全球的19%,2019年中國電力消費量佔全球的27.8%,但人均電力消費量仍然比美國低。另外,中國再生能源發電又比美國高。權衡著來看,中國人生活方式還是比美國人環保、低能耗,但我們的人口總量擺在這裡,生產力擺在這裡,我們必然是全世界第一大「用電狂魔」。

今年,中國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1月至10月同比增長9.7%。近年來我國加大農網改造升級力度,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使得第一產業用電潛力得到釋放。前三季度,畜牧業、漁業、農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8.8%、11.2%和5.4%。第二產業用電量自4月以來增速穩步提高,8月、9月用電量增速達到9.9%、8.6%,是拉動電力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三季度,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增速上升至10.8%,是當前工業生產中的一大亮點。第三產業用電量自5月起連續正增長,8月增速達到7.5%。隨著復商復市持續推進,服務業用電量增速逐漸好轉。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日子,老百姓生活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速為3.5%。1月至10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持續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增長5.9%。

幾個地區出現「限電」,其實各有各的具體原因,湖南、江西是因為用電量激增,但發電能力滯後;浙江限電還因為雙控」和「減煤」的影響,並不完全相同,但工業生產高速增長是共同原因,說到底,就是大家被近十年來中國電力水平的高速發展「慣壞了」,覺得源源不斷的供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許多南方大城市,大家已經習慣了終日不關空調的習慣了,商場、寫字樓的空調水平,已經開始向美國人看齊了。

請不要懷疑中國電力的水平和能力,2020年,中國仍然是世界上電力生產最多的而且是增幅最大的國家,2019年發電量達7503.4TWh,比2018年增加了4.7%,中國發電總量佔世界總量的27.8%;而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均降低。也就是說,越往後發展,中國的電力,越會向「全球電力」發展,國家電網,未來很有可能,變成「全球能源」,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你都是「世界工廠」了,最後必然也是「世界電網」。

最後,不要擔心煤炭問題,這不是問題,煤價上漲並不影響中國火力發電的能力,煤炭需求量是計劃內的事情,中國不缺煤炭供應,更不要擔心澳大利亞的煤炭問題,他們的煤並不是動力煤,和發電關係不大,煤價上漲是因為美元放水的問題,全球大宗貨物都在漲價。

從發改委的回應來看,短時間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從長遠看,新能源還會繼續推進,但風力、水力有季節性的局限性,火力發電作為供電主力,也應當有所增強和提升。

相關焦點

  • 南方多地出現限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部省份出現限電現象直接原因就是用電負荷突增,通俗的說發出的點還不夠用的,當然得限制用電。多年不見的限電政策為何又在今年抬頭?難道南方電力資源已經緊張到這種地步了嗎?有人說,這是因為制裁澳大利亞造成的煤炭短缺。
  • 全國部分省份「限電」引發熱議,看如何實現「破局」?
    近日,我國部分省份出現「限電」現象引發廣泛關注。在浙江義烏等地,部分城區限電關閉了所有景觀照明和路燈話題更是登上微博熱搜。各地各部門密集回應稱,將採取措施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據紅網輿情智庫數據顯示,近一周時間內,全網有關「限電」相關信息量共29.8萬餘條。
  • 中國湖南突然開始全面限電,澳洲專家:這就是限制我們煤炭的後果
    然而,最近出現了一個消息,是說湖南和江西的電力供應突然變的緊張了起來,並且浙江也開始限制了用電,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這關係到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個的原因所在,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個具體原因。中國湖南突然開始全面限電,澳洲專家:這就是限制我們煤炭的後果!
  • 全國部分省份「限電」引發熱議,看如何實現「破局」?_國內新聞...
    近日,我國部分省份出現「限電」現象引發廣泛關注。在浙江義烏等地,部分城區限電關閉了所有景觀照明和路燈話題更是登上微博熱搜。各地各部門密集回應稱,將採取措施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據紅網輿情智庫數據顯示,近一周時間內,全網有關「限電」相關信息量共29.8萬餘條。為何出現電力供應緊張、如何保障電力平穩運行等話題引發輿論熱議。
  • 南方限電是為了打擊澳煤?別逗了,說到產煤我大中華還真沒怕過誰!
    南方限電是為了打擊澳煤?別逗了,說到產煤我大中華還真沒怕過誰!,此次南方限電是跟打壓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有關。  中國的焦煤產量佔世界焦煤總量的56%,還是比其他所有產煤國綁一塊都多;澳大利亞的焦煤產能佔比為16%,只有我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多點。  而且焦煤進口,我國也根本不依賴澳大利亞;北面的蒙古才是我國的主要焦煤供給國,我國45%的進口焦煤都來自蒙古。  所以,我們就算真的要針對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也不會通過限電這種手段;這相當於選錯了賽道,打偏了靶心。
  • 浙江地區限電停產或造成訂單轉移,年前市場恐將繼續忙碌!
    近期浙江區因為環保治理,而進行的限電限產的消息已經在我們的朋友圈裡隨處可見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江蘇會同樣開啟「省電模式」嗎?
    比較今年前11個月的用電量和發電量數據,用電缺口依然明顯,達1200億千瓦時。同時,電力供應仍較為依賴煤電,截至2019年底,江蘇電力裝機達1.33億千瓦,煤電佔比達60%,新能源佔比16%,氣電、核電等佔比約20%,大量煤炭發電也給大氣治理帶來了不小的負擔。「浙江省內個別地方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而採取限制電力消費措施,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
  • 2020年尾的魔幻現實:拉閘限電與出口繁榮
    部分地區對企業生產進行限電。其中,金華市還給出了12月份工業用電停電的計劃表,B1類高能耗企業開三停一,B2類企業開二停一,C類企業開二停二,D類企業全停。另外,據悉義烏市的路燈都關了,雖說不是全部關閉,而是主幹道單邊關,有些小路雙邊關,這對現代城市而言都是極其罕見的,反應了義烏當前限電的嚴厲程度。接著,湖南省有關部門倡議,各類工商企業要主動錯峰生產,關閉不必要的景觀亮化設施,居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高峰負荷時段儘量不使用高耗能電器。
  • 多地突發限電!摸黑吃海底撈、快遞站搶發電機 新基建也缺電咋辦?
    同樣倒黴的還有田甜(化名),她恐怕從未想到,在2020年末解鎖了20多年來的人生新「尬」遇。   遭遇「突然襲擊」的還有海底撈的食客和店員。「現在雖然停電不再,不過仍處於限電狀態。16日當晚恢復營業後,因為不確定供電情況,我們只開啟了一半的座位區域,關閉了空調。」這位經理表示,「這兩天,商場開始允許打開空調,不過要控制在20以下,並關閉高功率設備。因此儘管座位已全部放開,我們只開啟了幾個主要區域的空調。」   停電限電不僅波及企業和商場,甚至還影響到了居民的生活用電。
  • 「禁摩限電」不是針對快遞行業
    深圳晚報記者 馬超 近期,「深圳市交警局開展禁摩限電行動打擊快遞行業」的言論在網上愈演愈烈。在網絡上進行多次回復後,昨日,深圳市交警局召開「禁摩限電」工作媒體座談會,全國近50家媒體參加。深圳市郵政管理局、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深圳快遞業協會、順豐速運公司等單位也參加了座談會。
  • 信達證券--石油加工行業每周煉化:江浙年末短暫限電
    需求端,下遊聚酯受限電政策影響,產銷出現短暫放量,但終端市場訂單仍無明顯提升,需求端無明顯利好傳出。整體來看,周內成本和供需端均無明顯利好或利空傳出,PTA市場價格區間調整為主。據CCFEI數據顯示,本周PTA社會流通庫存至223.2(-9.7)萬噸。目前PTA現貨價格在3615(-25)元/噸,行業單噸淨利潤在-46(+12)元/噸。  MEG:價格延續上漲。
  • 專家預計限電情況「局部、短暫」
    自12月初開始,為了響應湖南「限電」的要求,包括長沙地標IFS在內的全省景觀用電將在晚上受到限制。12月8日,湖南省發改委發布《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明確指出當前湖南省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將實行有序用電。
  • 臺灣「缺電」:被迫分區限電,天災還是人禍?
    臺灣「缺電」:天災還是人禍  「人類失去電力,世界將會怎樣?」這段時間,臺灣民眾對此有了深刻體會。  8月15日下午4時51分許,臺灣電力公司(簡稱「臺電」)桃園大潭電廠6部機組跳機,造成全臺17縣市無預警大規模停電,臺電啟動罕見的分區限電。
  • 港鐵公司:深圳地鐵事故與電扶梯逆行「無關」
    當日,發生事故的深圳地鐵4號線線路運營商、香港地鐵(深圳)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聲稱「此次乘客受傷事件與電扶梯逆行無關」。港鐵(深圳)公司當天在發布會上公布了該公司此前錄製的監控錄像資料,以證明這一觀點。該公司副總運營經理胡瑞華在當天的發布會說:「根據港鐵公司和電梯製造商塞納電扶梯公司的調查,以及地鐵車站扶梯監控錄像顯示,事發過程電扶梯沒有發生逆行情況。」
  • 臺灣用電量逼近限電邊緣 或亮首顆紅燈
    臺灣今天供電不僅亮橘燈,備轉容量逼近限電警戒邊緣,有可能亮出史上首顆紅燈。(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5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連日來的高溫,讓臺灣用電量不斷攀升,昨天(28日)用電量已經達到3600萬千瓦大關,根據氣象局預估,今天(29日)氣溫更高,用電量恐更高,臺電預估備轉容量只剩102萬千瓦,預估備轉容量率為2.81%,距離限電警戒的紅燈,只剩下12萬千瓦,進入限電準備也只剩52萬千瓦,臺灣恐怕面臨限電危機。
  • 中國海拔最高縣結束限電史
    12月24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舉行110千伏變電站投運儀式,中午時分,電力施工人員合上最後一個開關,這標誌著中國海拔最高的縣正式接入藏中電網,結束限電史。圖為電力施工人員在雙湖變電站合上電力開關。
  • 臺北氣溫創今年新高 全臺限電警戒亮紅燈
    臺灣電力公司(臺電)當天發布今年首個限電警戒紅燈。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7日下午1時57分臺北氣溫達38.5攝氏度,是氣象部門在臺北設監測站100多年來測得的排名第8的高溫紀錄。  臺電發布的新聞稿稱,高溫效應引發用電負載升高,當天最高用電量為下午2時9分的3616.54萬千瓦,備轉容量率2.34%、備轉容量84.52萬千瓦,故亮出今年首個限電警戒紅燈。  據了解,臺電依備轉容量或備轉容量率將供電狀況分為「綠、黃、橘、紅、黑」五種燈號。當備轉容量在90萬千瓦以下將亮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當備轉容量在50萬千瓦以下將亮代表「限電準備」的黑燈。
  • 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  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有企業轉夜間生產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
  • 布吉開展「禁摩限電」整治行動,當日查扣49輛!
    (原標題:布吉開展「禁摩限電」整治行動,當日查扣49輛!) 因其便捷靈活的特點電動車成為了不少人的代步工具使用電動車出行的隊伍也日漸龐大為進一步強化布吉轄區道路安全秩序,提升文明交通氛圍,壓實電動二輪車備案工作,12月11日,布吉街道積極配合龍崗交警大隊開展「千警百組」暨禁摩限電合圍整治行動。
  • 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車站人山人海
    拉閘限電導致一部分的工廠沒能正常運營,所以有一些工廠已經提前放假了。12月18日,有不少網友爆料稱,民工提前返鄉了,浙江杭州多個車站,旅客密密麻麻,人山人海,都被擠爆了。為什麼出現拉閘限電,官方回應稱:一是工業快速恢復拉動電力增長,二是極寒天氣增加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