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農達人老劉》原創
朋友們好,謝謝你點開《三農達人老劉》的文章,這裡致力於分享關於農村一些喜聞樂見的事。如果您也喜歡三農領域的話題,請點擊右上方藍字「關注」,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今天我的文章是:《秋季工地缺小工,農民都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賺大錢,為啥?》
眾所周知,農村在近幾年,通過農民的不懈努力,以及國家的好政策相繼落地農村,所以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排排整齊的房屋錯落有致,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四通八達連接著各個村子。網線、有線電視等等現代化設備已經在這裡農村,實現了全覆蓋。好多人家的庭院裡都停放著小轎車,這給農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所以農村老人們聚在一起總是喜笑顏開,甚至鼓掌叫好,大家都慶幸在晚年竟然遇到了最好的時代。
隨著農民生活逐漸富裕,人們也開始對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讓孩子繼續上大學,甚至再努力往上考,為了能多學到知識儘量還去讀書。好多農民也開始為自己養老提前考慮,開始儘量積攢些錢。所以看起來農村的小日子不錯,每年都有很多收入,可是用錢的地方也增多了,總感到手頭緊,有時候甚至是捉襟見肘。因此農民必須要去打工,才能維持生活花銷。
每逢秋季,這裡的農村異常忙碌,雖然很多人家耕地很少,幾天就幹完秋收,但是他們都會選擇去打工,賺取工資增加收入。這個季節建築工地的工資高,因為這個階段各處都會缺人手,所以推高了用人價格,一些小工竟然達到了200元左右。可是雖然秋季工地上都缺少小工,農民寧可都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裡賺大錢,為啥呢?究其原因是由於以下幾個當面:
1、工資發放時間不同
在工地上當小工,雖然每個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收入,可是最早也得按月發工資,或者是幹完一批活統一開錢。最後的工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是否能夠拿到手也是未知數。而去農村地裡幹活,雖然每天都是120多元,可是一天一開支,而且是中午老闆提供午飯,最重要的是天天車接車送,不用拋家舍業。這就是秋季工地缺小工,農民都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賺大錢的第一個原因。
2、勞動者的自由度不同
大家都知道,到工地上幹活,必須要堅持到底才發工錢。雖然勞動人民大多善良,可是也有一些人喜歡弱肉強食,一些大工會經常欺負一些小工。如果大工刁難小工,會把小工累得精疲力盡,一會說泥幹了一會又說稀了,就這一項就能讓小工幹不下去,何況工地裡的貓膩太多啦!如果小工半路走了,那麼前幾天的工錢咋要啊!
可是去農村地裡打工就不同了,農民一旦遇到喜歡「扒皮」的老闆,即使再累也挺住,等晚上開完工資,第二天沒有人去給他幹,傳出去第二年他就僱不到工人。地裡打工農民的年齡大了點,都比較純樸,幹活也賣力,大多數老闆都滿意十足。這也就是秋季工地缺小工而農民都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賺大錢的第二個主要原因。
只是很少種地老闆,恨不得為了省工資把工人累死,致使一些工人第二天胳膊腫了,沒辦法繼續幹活,這樣的老闆,最後的結果是永遠僱不到工人。而工地就不同了,如果幹幾天小工走了,可以節省開支,然後再僱工人。在網上看到也不知真假,有人說他們被高工資並且七天一開支吸引去了,幹裝卸貨物。可是第五天幾乎都沒有幾個人堅持住,全是沒等拿到工資就被累得堅持不下去了。然後公司天天去網上招工,周而復始騙工人免費打工。雖然我感覺這可能是謠言,但是聽到後也感到有些不寒而慄!這也許就是秋季工地缺小工,農民都寧可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賺大錢的其他原因吧!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因為我所在地區農民佔有耕地面積數量,由於歷史原因相互之間相差太大,所以就有人必須打工,有些農民需要僱別人勞動。再加上這裡旱澇保收,有地下水灌溉農田,畝產量很高,秸稈用途大,所以種地的農民非常賺錢。也許有些地區的農民朋友不認同此觀點,希望能夠理解,畢竟國家龐大地域差異也會很大。
這就是為啥秋季工地缺小工,農民都到地裡賺小錢,也不去工地賺大錢原因,朋友們是否也是感同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