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恐龍在重慶展出 或為最後一次展出(圖)

2020-12-21 搜狐網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拆卸合川馬門溪龍的骨骼化石。 本組圖片由記者 劉嵩 攝

  快來看 亞洲最大恐龍回家啦(圖)

  合川馬門溪龍化石昨日抵渝,今日開始在科技館組裝,陪展的還有大石壩龍、迷你恐龍寶寶 

  國寶檔案

  名稱:合川馬門溪龍

  生活年代:1.4億年前侏羅紀晚期

  長度:24米(復原長度)頸部長9米,腦袋長60釐米

  高度:3.5米

  重量:26噸(骨骼化石重1765公斤)

  食性:植食

  發現時間、地點:1957年,重慶市合川縣太和鎮

  遷往成都時間:1961年

  大腿骨需要6個人抬,一隻腳的趾骨一個人都抱不動……昨日,亞洲保存最完整、體形最大的恐龍——合川馬門溪龍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住了近半個世紀後,由專家首次將骨骼化石拆架、裝箱,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重慶探親。這一「國寶」級恐龍化石將在重慶科技館展出到6月,這是合川馬門溪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離開成都。

  提親 3月25日趕赴成都接它

  3月25日,記者隨重慶科技館代表一起,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裡見到了這個龐然大物。「脖子立起來可以達到9米長,相當於三層樓。」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館長李奎介紹,合川馬門溪龍從頭頂到尾尖近23米長,由300多塊骨骼組成,光頸部就有身長的一半,是目前世上發現頸部最長的恐龍。它被發現時頸椎一個也不少,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為了保護這個「國寶」,專家將它的每塊骨頭用鋼架或鐵絲固定。得到李館長的許可後,記者試圖抬起它的腳趾骨,卻連腳趾都抬不動。據了解,博物館專家每兩年都要給恐龍「洗澡」——除去灰塵後,用香蕉水塗抹,再讓固化劑滲透骨頭的裂縫,形成保護膜以隔絕空氣。

  待嫁 行前骨骼裝了10多箱

  李奎說,「它從1961年進我們館裡後,還是第一次離開。恐龍化石拆架都是從兩頭往中間拆。頭骨和尾椎很脆弱,要先拆下才能避免不被其它骨骼化石壓碎。」博物館技術開發室主任陳志剛站在尾巴下,用鉗子小心擰著鋼架上的螺釘和鐵絲,由於年月已久,鋼架、鐵絲等已經生鏽腐蝕,他的動作很輕。拆下來的骨頭,由工作人員包上厚厚的軟泡沫,然後寫上對應的編號,最後放到專門打造的箱子裡。「我們一共打造了15個尺寸的箱子,裡面有屬於每塊骨頭的格子,避免在運送過程中互相碰撞。」陳志剛說,按照頭骨、尾椎、頸椎等不同尺寸,每塊都必須先編號,後裝箱。8個人,一具恐龍完全拆除花費了整整三天時間。

  迎親 車速不敢超過80公裡

  昨日上午,運載著10多箱合川馬門溪龍骨骼化石的加長大卡車,從成都理工大學緩緩駛出。「即使是平穩的高速路,時速也不能超過80公裡。」李奎說,骨骼經過上億年的風化腐蝕,有的呈中空,不能被磕碰。上緩坡時也不會超過60公裡。

  儘管合川馬門溪龍名揚海外,日本、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都邀請它出國,但每次去的都只是由石膏做成的複製品。「讓它回到重慶,也是希望它的家鄉人民能親眼看到。」李奎說,在重慶展覽完後,它將會回到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的新館,並不會再出門展出。「這是它第一次出門,應該也會是最後一次。」

  花童 最小陪展恐龍如小雞

  從今日起,我市就將組織技術專家對合川馬門溪龍的骨骼化石進行拆封,裝架,預計在幾天後,它就將在重慶科技館裡現身。

  跟隨亞洲最大恐龍首次來重慶的,還有另一隻「恐龍寶寶」。這隻名叫鸚鵡嘴龍的恐龍小寶寶仰著頭趴在石頭上,長度僅有20釐米,它往前探著頭,看上去像是在等待媽媽來餵食,很惹人憐愛。「這個小寶寶估計只有幾個月大。」專家介紹,鸚鵡嘴龍成年也只有一米多長,嬰兒期就更小了。它被發現在遼寧。當時考古專家發現一塊石頭有些異常,於是一邊輕輕地敲,一邊剝開,發現其中竟然藏了一隻小恐龍。專家說,如此完整,形態如此生動的恐龍寶寶化石,可謂世間罕見。

  伴郎 大石壩龍也來湊熱鬧

  據悉,此次「聆聽恐龍的呼喚——重慶科技館大型恐龍主題展」共推出31具恐龍化石骨架、10條仿真恐龍和90多件恐龍及古生物化石標本,包括自然博物館鎮館之寶,上遊永川龍、南岸永川龍、李氏蜀龍、天府峨眉龍、江北重慶龍、甘氏四川龍等。其中還有主城的大石壩恐龍(現命名為「神州巴渝龍」,長18米、高3.5米,距今1.5億年。2004年3月22日,前衛儀表廠的退休女工胡玉秀在枯水期的嘉陵江邊走,走到了河床中部,忽然看到幾塊奇怪的「石頭」保留著動物屍骨的形狀。胡玉秀立即打電話向市自然博物館報告了她的發現。當天下午,自然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張仁宣和市自然博物館古生物部的一位同事來到現場踏勘,並趕在漲水前將這條龍發掘了出來。

  一個真相 曾窩居重慶 白蟻把它「逼」到成都

  「合川馬門溪龍為何一直在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博物館內?」據專家介紹,「發掘人員發掘了一個多月之後,便把化石裝了40箱,在太和鎮租了一條木船運到千廝門,最後又用汽車運到當時的重慶市博物館,在食堂呆了三年時間,因為木箱遭到白蟻啃食,當時的老館長朱鼎固沒辦法,就打算送給當時的成都地質學院。」

  「合川馬門溪龍現在成為成都理工大學的校徽構圖之一。」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館長李奎證實,當年的成都地質學院收到這批恐龍化石之後,就讓院裡的何信祿教授乘火車護送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請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創始人楊鍾健教授進行鑑定,並經過該所研究人員和技術工人研究、修復與裝架,光修復就用了將近半年時間,裝架也用了一個多月。

  在這之後,又把化石拆掉裝箱運回成都地質學院,擺放在當時的地質礦站陳列室(現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供教學研究之用。

  「『東方巨龍』價值連城,沒在重慶,太可惜了!」說到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離開重慶一事,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覺得非常可惜。「1975年,曾參與過馬門溪恐龍研究的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鍾健教授來到重慶市博物館問起了合川馬門溪龍的情況,當他得知化石被送往了成都地質學院後,當時就火了,說這麼珍貴的馬門溪龍化石不被博物館收藏,怎麼送給一所大學,簡直莫名其妙!」原重慶博物館館長周世武回憶道,臉上滿是遺憾的神情。

  趁著重慶科技館舉辦這次恐龍展,對恐龍非常了解的歐陽輝館長強烈推薦了世界聞名的馬門溪恐龍。科技館通過多方努力,做工作。終於得到許可,將馬門溪龍迎回家門展出。

  重慶科技館館長郭定平說,這次合川馬門溪龍應邀到重慶科技館展出,是自1961年裝架,並在成都地質學院度過了49個年頭後,第一次卸下展架,也是首次回歸故裡,這也算圓了一代科考工作者多年的夢,也讓重慶人民實現了多年的一個夙願。

  一個猜想 它為啥沒頭 可能被吃了

  這具如此巨大的恐龍性別是什麼?如何死去的?雖然相距億萬年,但專家根據其骨骼情況猜想,這隻恐龍當時有一些健康問題,患有骨質增生,而由於頸部太長,也患有相當於人類的「高血壓」。專家說,它生活的四川盆地,當時氣候較為溫暖,曾生長著大量的蕨類植物以及松柏類、銀杏類等裸子植物。馬門溪龍就成群結隊地漫遊在這綠色世界中,用釘狀的小牙咀嚼蕨類植物為生。由於盆骨寬大,專家推測其為雌性。「當時它生活在湖泊或者河岸邊,有可能是失足掉入湖中死亡。」在它死後,有可能被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吃掉美味的頭骨,因此才造成了其頭骨缺失。

  一個誤會 叫馬門溪龍 其實是口誤

  我國第一具馬門溪龍化石於1952年發現,當時在四川宜賓的馬鳴溪渡口旁發現了一具保存不是十分完整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教授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馬鳴溪龍。由於楊教授是陝西人,說話有些地方口音,在說馬鳴溪的時候別人誤聽為馬門溪,於是,在後來的文字記錄中馬門溪龍便取代了馬鳴溪龍。

  馬門溪龍屬最著名的兩個種:一為合川馬門溪龍,發現於重慶市合川區和甘肅永登,前方為多棘沱江龍;另一個為建設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宜賓。本組稿件均由記者 紀文伶 實習生 黎曦 採寫(來源:華龍網—重慶商報)

相關焦點

  • 浙江自然博物館恐龍標本在日展出
    當日起,恐龍大移居特別展在這裡開展,現在人頭攢動,甚是熱鬧,其中也有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館館藏展品的身影。記者從仍在日本展覽現場的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處了解到,恐龍大移居是2016年由中日美三國博物館和研究所聯合推出的原創性恐龍特別展,合作單位包括中國中科院古脊椎所、浙江自然博物館和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讀賣新聞社,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自然博物館等。
  • 親手摸摸恐龍蛋 廣東省博物館展出恐龍化石(圖)
    親手摸摸恐龍蛋  河源近年出土的大批恐龍化石在省博物館展出  親手摸一摸65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恐龍蛋化石被剖開后里面全是水晶;恐龍家族裡專門偷吃恐龍蛋的恐龍長得有點像鳥……從今天起,來自「南國恐龍之鄉」河源市的三具恐龍骨架模型、100多枚恐龍蛋化石、36塊恐龍骨化石,還有各種比恐龍更早的菊石、魚、蝦、龜等動物化石以及
  • 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恐龍(圖)
    今天上午,遊客在自然博物館門前為史前巨龍留影 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  法制晚報訊  今天上午,北京自然博物館「路易貝貝及中原巨龍特展」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此次展出的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巨型汝陽龍。即日至2015年4月19日特展期間,到自然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可無需預約。  上午10時,記者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看到,30多米長的巨型恐龍骨架複製品被安放在博物館大門入口處,鋼鐵的支架、嶙峋的骨骼,引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在館內還有部分實物化石展出。
  • 甘肅恐龍展展品多創「世界之最」將展出一個月
    新華網蘭州7月25日電(記者多蕾)7月25日,甘肅恐龍展在蘭州開展。包括亞洲最長的恐龍——炳靈大夏巨龍在內的一批上億年的恐龍化石及其復原骨架模型,將集中展出一個月。  展出主辦方之一的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大慶說,本次展覽是近10年來甘肅恐龍科考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
  • 《侏羅紀世界》大型恐龍展本周末在省圖展出
    大眾網濟南3月7日訊 (通訊員 張海梅)為了讓觀眾了解更多的關於恐龍及其生存時期相關的動植物知識,引導人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地球的演變及生物物種的進化,本周末(3月8日、9日),將在山東省圖書館展廳舉辦《侏羅紀世界大型恐龍展》,本次展覽將面向全市兒童、殘疾人免費開放,展出時間為9:00-17:00。
  • 大黃鴨將亮相重慶園博園 開啟中國展出第四站(圖)
    大黃鴨將亮相重慶園博園 開啟中國展出第四站(圖) 2014-05-15 10:13:47來源:重慶晨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資料圖片)  去年因為洪水爽約的大黃鴨,這次真的要來重慶了!本周六,萬科(重慶)房地產有限公司將帶著這只可愛的大鴨子亮相園博園,與重慶市民來一次親密接觸。這也是繼香港、北京、臺灣之後,正版大黃鴨在中國展出的第四站。
  • 「中華恐龍大展」本月26日起將在臺北展出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二日電臺北消息:由祖國大陸三個博物館提供的恐龍真品「中華恐龍大展」將於本月二十六日起在臺北市展出,其展品包括二十五隻完整恐龍骨架真品及兩百多件恐龍化石與動、植物標本,將在臺灣參觀者面前完整呈現中國恐龍化石的全貌。  《中國時報》今天報導,大陸恐龍專家一行十五人已於日前抵臺,為開展前各項工作預作準備。
  • 亞洲最完整恐龍「復活」演繹國內最高規格恐龍展(組圖)
    中新網發孟幻攝一位小朋友在恐龍化石前寫生。中新網發孟幻攝  中新網重慶4月10日電(孟幻)亞洲保存最完整肉食類恐龍被掩埋時的樣子,世界最長頸的合川馬門溪龍到底有多長?10日,國內最高規格的恐龍主題展開展,揭開了恐龍世界的神秘面紗。
  • 亞洲最大恐龍安家南京
    近日,這裡到了一名「貴客」,一個名叫「炳靈大夏巨龍」的恐龍真骨化石在這裡安家,與此同時,「炳靈大夏巨龍」模型已裝架到位。這具由原化石精確複製而成的恐龍裝架模型頸長12米、身高8.4米、總長28米。不久,這個龐然大物將揭開神秘面紗與南京市民見面。南京地質博物館館長鄒松梅告訴記者,將要展出的真骨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亞洲出土最大的恐龍化石。
  • 港最大規模恐龍展亮相 觀眾須先穿「時光隧道」(圖)
    港最大規模恐龍展亮相 觀眾須先穿「時光隧道」(圖)       這次展覽以泰坦巨龍類恐龍及中國恐龍的研究為主題,配合新媒體科技,及互動展品,市民能全方位了解恐龍的習性。即日起至明年四月,市民可入場參觀,入場費為20元,預計吸引40萬人次參觀。  7日的開幕禮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
  • 劉家峽恐龍亮相香港恐龍展(圖)
    記者俞晨元通訊員羅玉珍  關鍵詞:劉家峽恐龍香港  每日甘肅網-科技鑫報訊連日來,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巨龍傳奇」恐龍展在九龍尖沙咀香港科學館進行,由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提供的巨齒蘭州龍和炳靈大夏巨龍成為此次恐龍展最引人矚目的展品,受到香港市民的追捧。
  • 9月26日起到廣東科學中心看長22米亞洲最大恐龍化石(圖)
    廣東科學中心「穿越侏羅紀」主題展  地點:廣東科學中心  展期:即日起至11月25日  身長22米,亞洲目前最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首次來廣州了!記者昨日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將於9月26日開展「穿越侏羅紀」主題展,展出距今2.3億至6500萬年前的恐龍骨架14個,其中包括亞洲目前最大最完整的化石合川馬門溪龍。  記者在廣東科學中心看到,合川馬門溪龍異常高大,其骨架長22米,光脖子就長達9.8米,背高3.5米。據悉,其用了50多個包裝箱將它分裝,通過公路運輸花了四天時間才到達廣州。
  •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重返中生代」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
  • 「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據悉,「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此次展覽將帶領遊客穿越到2億年前的陸地,重返中生代,與中生代的地球霸主們親密接觸。展覽中可以看到天府峨眉龍、李氏蜀龍、太白華陽龍、和平永川龍等數十具形色各異的恐龍化石。此外,《侏羅紀時代》裡讓人記憶猶新的霸王龍也在此次展呈之中,長約11米的完整骨架,極其令人震撼!
  •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唐代沉船瑰寶將赴美展出(圖)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唐代沉船瑰寶將赴美展出(圖)
  • 亞洲最大、最壯的恐龍來了!深圳首個最大恐龍化石展開幕
    ,「巨龍驚現恐龍化石展」在南山區Mind park創意公園開幕,這是深圳首個最全最大,精品最多的恐龍展,市民可以在7000㎡+的沉浸式空間裡近距離和「恐龍」親密接觸。 亞洲體腔最大恐龍重量相當於10隻大象 展館中,世界罕見恐龍胚胎化石「路易貝貝」在眾人眼前亮相。
  • 新展預告|「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據悉,「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 揭秘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首展:多件作品首次公開展出,重慶元素豐富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特別專訪了徐悲鴻之孫、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徐驥,以及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負責人、本次展覽出品人楊淨,為你揭秘展覽的特別之處。徐驥介紹到,「這是第一次在百年文保單位,展出徐悲鴻的作品。」楊淨也表示,「這是一次很獨特的展覽,是第一次完整的在原址呈現徐悲鴻學派重慶時期的作品。」楊淨希望這樣的場景呈現,「可以讓展覽更有溫度,更打動觀眾。」
  • 世界頂級恐龍展「空降」金昌市博物館,1月下旬展出~
    世界頂級恐龍展「空降」金昌市博物館,1月下旬展出~ 2021-01-18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原型來重慶了!
    「它」來重慶了!5日上午,「北美洲三角龍頭骨落戶重慶璧山新聞發布會」舉行,曾被作為《侏羅紀公園》中美國三角龍原型的三角龍頭骨化石正式落戶璧山,這也是重慶擁有的首個三角龍頭骨化石,將在璧山進行永久免費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