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
(B類)
吳亞瑛、陳明澤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 關於退塘還林
近幾年,我省高度重視紅樹林溼地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對沿海紅樹林區域退塘還林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以來,爭取中央及省級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溼地補助資金、綠化寶島資金等累計1.24億元,主要用於溼地保護與恢復的相關支出。2015年至2017年底在全省開展林區生態修復和溼地保護專項行動,共完成退塘還溼(林)10253畝。2016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林業生態修復與溼地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爭取到2020年前全省完成退塘還林(溼)任務0.5萬畝,擴大紅樹林種植,新造紅樹林0.5萬畝。2018年2月22日,省政府印發了《海南省2018-2019年度退塘還林(溼)工作實施方案》,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省「多規合一」後劃入林地的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範圍內的養殖魚蝦塘退塘還溼(林)10000畝(其中:退塘還林3141.7畝;退塘還溼6858.3畝)。
二、 關於加強海洋執法巡護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國水生生物資源 養護行動綱要》以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保護海洋漁業資源,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農業部關於調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通告》和《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 2018 年海洋伏季休漁工作的通知》,我省每年 5 月 1 日 12 時至 8 月 16 日 12 時,在北緯 12 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除釣具外的所有作業類型漁船,以及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均實施休漁。沿海各市縣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也將紅樹林海區作為休漁海域納入監管,嚴禁漁船在紅樹林海區違規生產作業。 近年來,海洋與漁業廳按照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的「亮劍」系列漁政專項執法行動,在加強漁業執法和清理違規網具方面開展工作。 我省以清理整治限制使用的漁具和不符合最小網目尺寸標準的網具為突破口,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打擊使用禁用漁具漁法捕撈的非法行為。開展海南省清理整治違規漁具專項行動,重點查處使用電炸毒、定置網、地籠網等「絕戶網」性質的違規漁具進行捕撈的行為,強化市縣轄區內海域、灘涂的執法檢查,鄉、鎮、村各級籤訂責任狀,層層住落實。根據統計,2017 年全省派出執法船艇 446 艘次、執法車輛 268 輛次、執法工作人員 3522 人次,收繳或沒收違規漁具 3332 張、電魚工具 5 套,查處使用違規漁具漁船 9 艘,罰款金額 4.3 萬;使用電魚的方法違規捕撈案 13 宗,罰款 12.8 萬。2017 年休漁期間,我省各級漁政部門執法人員共出動執法人員 1535 人次、執法車輛 220 輛次、執法船艇 151 艘次(船艇行駛裡程 9255 海裡),檢查漁港 158 個次、漁船 7021 艘、市場 97 個次,查處涉漁案件 92 宗、涉案人員 99 人次, 沒收漁獲物 1875 公斤,行政罰款總金額 69.2 萬元。 下一步我廳將進一步加大在紅樹林海區漁業執法力度,強化執法巡護,嚴禁炸魚、毒魚、電魚違法行為,取締違規網具,嚴格貫徹伏季休漁制度。經科學論證後在各相關水域開展海洋牧場建設及增殖放流活動,致力扭轉漁業枯竭,提高漁民生產效益。
三、 關於強化紅樹林周邊村鎮汙水治理
我省不斷強化紅樹林周邊村莊、城鎮生活汙水治理,嚴禁直排入海工作。為規範入海排汙口管理,全面加強我省海岸帶和近岸海域環境問題整治,維護海岸帶和近岸海域生態安全,2017 年 10 月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強海南省海岸帶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的指導意見》,2018 年 1 月省環保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水務廳等 10 個部門制定印發了《海南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汙口,實施入海河流綜合整治,規範入海排汙口管理,逐步減少陸源汙染排放,提高汙染源排放控制和入海河流水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省環保廳組織市縣完成了入海排汙口排查工作,截至 2017 年 12 月底,我省共排查出入海水流 838 個。其中,入海河流 104 條,入海排汙口 118 個,其它排口 616 個。下一步,省環保廳將積極推動落實《關於加強海南省海岸帶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的指導意見》、《海南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協調配合省水務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紅樹林周邊村莊、城鎮生活汙水直排入海問題整治工作,切實加強我省紅樹林生態系統的保護與管理。
針對在紅樹林周邊村莊完善城鎮汙水治理、嚴禁直排入等問題,省水務廳將根據工作職責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按照《海南省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 年)》,指導市縣政府加快推進全省 82 個城鎮現有汙水處理設施全面實現提質增效(包括管網完善、規模擴容、標準提升),215個含鄉鎮、農、林場及產業區全面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力爭到 2020 年,全省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較大突破,特別是督促紅樹林周邊區域的城市和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全面建成,管網全面覆蓋。二是按照《海南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指導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的建設、運營和監督,特別加大對紅樹林周邊鄉鎮的汙水處理設施運營指導和檢查力度;三是督促市縣加快推進沿海周邊城市和鄉鎮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到 2020 年前實現汙水排放由一級 B 提升到一級 A 以上,減少紅樹林地區汙染物的排放。
四、 關於調動社會力量投入生態文明建設
近幾年來,我省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通過科學規 劃、集中投入、重點建設等有力措施,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全省已創建 406 個美麗鄉村示範村,204 個星級美麗鄉村,其中 「五星」級 15 個、「三星」級 105 個、「一星」級 84 個,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 省委七屆二次全會《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 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明確提出,紮實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大力推動有產業支撐、有文化底蘊、文明程度較高、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和特色產業小鎮的建設,也惠及我省沿海的紅樹林分布區域,這必將調動全社會更多的力量投入生態文明建設,使保護與開發利用得到和諧統一,讓紅樹林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資源得以永續利用,為民眾提供更多物質與生態產品。
海南省林業廳
2018年 7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