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頭條的趙先生,在頭條持續更新我的遊記《二十年遊歷分享》,介紹世界上主要景點。
本篇文章共有 37 張照片(沒有特殊聲明的照片都是趙先生自己拍攝的), 0個視頻
羅馬城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空中留下了點點星光。古羅馬城幾經重建,很多建築物被破壞之後又重建,著這其中,一些著名的廢墟保留了下來,供後人緬懷。
我在維也納的美泉宮,也參觀了一個仿製的羅馬廢墟,在我的文章中有描述。
義大利的古羅馬廢墟( Foro Romano),又稱古羅馬市場,位於鬥獸場之旁,距離大概200米,是現存世界最大面積的古羅馬廢墟。從羅馬廢墟可以俯視羅馬鬥獸場和君士坦丁凱旋門。關於君士坦丁凱旋門的介紹可以看我前一篇文章。知識點: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按照君士坦丁凱旋門仿製的。
古羅馬市場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陸續修建,一直到公元600年才初具規模,前後歷經1200年建設。1700年,政府投入人力開始發掘已經滿目瘡痍的古羅馬市場,並且以古羅馬廢墟的名字進行保護,是羅馬城中著名的古蹟之一。據資料統計,古羅馬市集中重要的建築物有那薩圖爾諾農神廟、維納斯女神廟、羅莫洛神廟、和平神廟、協和神廟、愷撒大帝神廟、元老院、奧古斯都凱旋門、古羅馬檔案館等等。這些名字中我熟悉的有維納斯女神、凱撒和奧古斯都。
廢墟中,也有一座體育場的影子,就是下面這兩張圖片顯示的遺蹟,名為圖密善競技場。我憑經驗,感覺這塊遺址面積比足球場小,大概有半個足球場的面積吧。據說這座建築被破壞之前經常進行大型競技賽事,還曾經被注滿水進行海戰表演。
古羅馬廢墟中也隱藏著一個凱旋門,叫做提圖斯凱旋門。他是羅馬三座凱旋門中最古老的一座,另一座就是君士坦丁凱旋門,上文已經介紹了,並且貼出了一個我的文章連結。還有一個有歷史的凱旋門叫做,塞維魯凱旋門,我稍後介紹。
提圖斯凱旋門是帝國前期提圖斯皇帝去世後他的弟弟,繼位的圖密善為紀念前王而建立的。凱旋門各面都有精美的浮雕作品,其中以拱門內壁兩側牆上的浮雕最為精彩,內容是頌揚提圖斯和他的軍隊鎮壓猶太人凱旋而歸。
提圖斯凱旋門上的浮雕為大理石浮雕,約創作於公元81年,現存於羅馬市內。這塊浮雕,表現提圖斯的軍隊正抬著從耶路撒冷神廟裡繳獲的重要戰利品——黃金聖案、燭臺和銀喇叭,興高採烈地走在象徵著羅馬的凱旋門前。
我在以色列遊玩的時候,導遊帶我們去神廟,也有類似的黃金案、燭臺的記載。歷史可以相互印證。
知識點:燭臺出現在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國徽上。
知識點2:我曾經在巴基斯坦陸續待了三年,和巴基斯坦朋友聊天聊到過耶路撒冷,這座三教聖城,話題也延伸到以色列。巴基斯坦是不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家的。
這個凱旋門是為了紀念羅馬人徵服猶太人而建造的,這又引出了另外的故事:它也成為猶太人的恥辱柱,因此猶太人是絕不會從此門下穿過的。但是一個戲劇性場面發生於1948年以色列復國時,大批猶太人沿著與過去古羅馬人凱旋相反的方向自西向東穿過此門,表達了另一種凱旋。
古羅馬三大凱旋門中最後一個,位於古羅馬廣場西北端,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建於公元203年,被稱為「塞維魯凱旋門」。該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皇帝(emperor Septimius Severus)和他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Caracalla)和塞普提米烏斯·蓋塔(Geta)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兩次戰勝帕提亞。
據說君士坦丁凱旋門的建築風格,受了塞維魯凱旋門很大的影響。在中世紀時期,再三發生洪水將更多的沉積物衝刷到了這裡,使得當時很多浮雕都被衝刷掉,直到1742年才再次補畫上去。
補畫上去的標準是什麼?是修舊如舊?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畢竟也那是近300年之前的事情了。
古羅馬廢墟中有一座保存得非常好的希臘式神廟:安東尼諾與法斯提那神廟。
這個神廟名字還是挺拗口的。為什麼叫做這個名字?知識點3:神廟於公元141年羅馬皇帝安東尼皮烏斯為紀念皇后法斯提那所建。
安東尼諾和法烏斯提那神廟現僅只剩下幾根石柱,柱後房子是建於17世紀的教堂,據說因為神廟的柱子建得實在太結實了拆不掉,所以人們只好把新教堂建在了神廟遺蹟上。
古羅馬廢墟中很多建築都是希臘風格,標誌性的建築就是大門前的幾根圓柱,類似於希臘的衛廟。上面說的安東尼諾與法斯提那神廟建築風格也類似。廢墟中還有一座神廟也採用了同樣的建築風格,只不過這座神廟沒有得到很好的修復,只剩下了三個圓柱。這座神廟就是:卡斯託爾和波呂克斯神廟。為什麼叫做這個名字,估計讀者從趙先生上文的描述中可以猜到,這個神廟的名字來自於兩個人。
神廟至今2500多年,羅馬建城之初,羅馬人與周圍發生了近150年的戰爭,傳說在一次戰役中有人看見宙斯神的雙胞胎兒子卡斯託和普魯克斯騎著馬衝殺在隊伍的最前面,戰役勝利後羅馬人為感謝這對兄弟而修建了這座神廟。
還有其他古蹟,我真的記不住了,把圖片貼出來大家自己認吧,有認出來的留言告訴我。
各位朋友認出了照片中的其他遺蹟,別忘了留言告訴我。
趙先生 20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