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2020-12-2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王新喜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出圈之後,再度引發了人們再度對奶茶經濟的解讀與思考,十一長假配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梗,一些奶茶店順勢推出桶裝奶茶,外賣平臺也推出了「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動,多地奶茶銷量激增二到三成,似乎人手一杯奶茶的時代正在到來,這讓更多想要投身新茶飲的創業者心癢難耐。

目前微博話題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閱讀量高達23億,超91.5萬次討論,抖音上相關視頻超過25萬條。

而許多人也看到了奶茶創業的機會,甚至有人快速的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立了奶茶公司,「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APP顯示,潢川縣秋天第一杯奶茶有限公司成立後,河南秋天第壹杯奶茶食品有限公司、隆林秋天第壹杯奶茶店接連成立。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

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不少茶餐廳開始售賣珍珠奶茶,有些街頭小販嗅到了商機,推車售賣幾毛錢一杯的用粉劑衝泡的奶茶,買的人也不少。後來隨著消費升級,桶裝奶茶進入市場,奶精也在這個時候出現,再後來以高倍原汁水果濃漿、特調紅茶等食材為特點的手搖茶出現,對衝粉奶茶、桶裝奶茶帶來巨大的衝擊。而隨著奶茶生意日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消費之一,奶茶經濟從用料到包裝到品牌,開始進一步上行,新茶飲品牌崛起,湧現出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因味茶、有茶、樸茶、茶顏悅色等系列品牌。

2017年,喜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消息,引發市場熱議,有人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但以喜茶為代表的網紅奶茶就此爆紅。

奶茶經濟搭乘著新消費的列車,價格不斷走高,有業內人士指出,以04年的一杯比較好的奶茶,平均價格4元為基準,如今喜茶、奈雪的茶動輒35~50元的價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價格已經飆升至之前的近13倍。

但在這背後,是網紅奶茶的經濟學原理在作祟——新茶飲具備貨幣等價物(一個月房租為200杯喜茶等)、社交屬性(作為話題素材,具備充當同事、情侶之間關係的調劑物與社交貨幣的作用,展現出自己生活中被關懷的與緊跟潮流的一面。)與消費價值觀(財務自由的倒數第二等級)等一系列的價值與權衡作用。

但也容易讓我們想到「口紅效應」——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女士們收到了對象的「秋初奶茶」52元紅包,不僅成功地在朋友圈主動秀了一波恩愛,也為對象省了一筆錢,當賺錢能力和購買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從520元到52元,秋後的第一個奶茶紅包本質是520的秋後閹割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其實也是一種「廉價的非必要物」。

這也契合了消費主義熱潮下的人們對於消費娛樂的需求——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奶茶已經成為年輕人口中的「續命水」。從讓.鮑德裡亞的觀點來看:消費者總是怕錯過什麼,錯過一切享受,在這裡起作用的不再是欲望,甚至也不少品味與特殊愛好,而是一種被擴散了的牽掛挑動起來的普遍好奇。

當然,奶茶經濟下的消費主義傾向是真實存在的,但並不意味著奶茶創業的熱潮與紅利還依然存在。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2010年奶茶相關企業註冊量僅7410家,2013年突破1萬家,2017年突破5萬家,2019年增至87683家,較十年前同比增長了1083.3%。

在2016-2018年,國內茶飲店的總數量從19萬家增至41萬家,翻了兩倍多。然而在41萬家奶茶企業背後,大眾所熟知的網紅奶茶店無非就是奈雪、喜茶、樂樂茶、茶顏悅色等幾家頭部品牌。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所謂的奶茶經濟並不存在,「奶茶經濟」的成功在於最後的營銷炒作,僱人排隊是網紅店的基本套路。例如某些網紅奶茶經常會僱人排隊,或者外面僱請大量保安去維護秩序,限定顧客購買奶茶的數量,久而久之就催生出一種新型業態,即所謂的「奶茶經濟」。

奶茶創業難在哪?

奶茶創業難題在於,當下頭部品牌已經穩固,截至2020年2月,奈雪的茶已遍布全國50多個城市,共349家門店。2020年喜茶計劃門店總數達到800家。在喜茶與奈雪之後,還站著鹿角巷、蜜雪冰城等其他已經走紅的奶茶品牌,要打出一個新的奶茶品牌進入頭部太難了。有業內人士指出,要做品牌策劃,茶葉行業包括奶茶店,是品牌創意最難的行業,沒有之一,所有你能想到的有點意境的好名字,基本上都被想到了佔領了。

其次,當下奶茶創業一擁而入,帶來的結果是從口味、包裝、營銷與選址布局上的同質化。2019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呈現一九格局,即盈利的不到一成。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2018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

從奶茶行業本身來看,它的門檻非常低,低到只要有創業啟動資金,就能做。但是如果真正深入這個行業我們發現,從前期的考察、選址、店員招聘、營銷推廣,到後期的產品研發升級、和周圍眾多不斷湧入的同級別奶茶店持續性競爭的整個過程,將不斷被分流利潤與用戶,如果在盈利與特色上沒有突破,可能在資金鍊壓力下將快速淘汰出局。

眾所周知,網紅奶茶的選址有一個核心標準就是—客流量。因為一線城市的白領更喜歡在快節奏的午餐時間順便點上一杯奶茶,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網紅奶茶和傳統的奢侈品店、餐飲開在各大商圈的黃金地段。

因為新茶飲的核心其實是要做出高的逼格,品牌溢價很關鍵,這決定了消費者的社交分享訴求——喝奶茶之前,先拍照上圖的儀式流程不能少。這也是為何喜茶、奈雪自誕生之日起就瞄準了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空間,走高端化的路線。

而一杯茶的逼格塑造,本質上是離不開營銷、店面打造與包裝設計、用料講究等諸如此類,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本投入——更高的店面租金與人工成本,更高的營銷投入,加之在一線商圈地帶,而優質的商場資源有限,這就造成了新式茶飲行業競爭惡化。

資本市場押注頭部品牌的傾向非常明顯。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12月以來,新式茶飲品牌涉及的億元級別融資事件達到8起。但大部分集中於頭部。公開資料顯示,喜茶早在2016年就獲今日投資及IDG資本投資1億元,2018年獲美團旗下龍珠資本投資4億元,2019年獲得騰訊、紅杉資本投資,今年3月有消息稱,喜茶已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Management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而奈雪的茶目前已經過四輪融資,2018年完成A+輪融資後估值為60億元。今年6月,有消息稱奈雪的茶即將完成一輪近億美元的融資,領投方為深創投。

頭部品牌吸納了整個行業的大量資本的青睞,有足夠的資金優勢推動門店規模與品牌壁壘,拉高品牌溢價。

而頭部網紅品牌也已經佔據較高的品牌聲量。比如我們知道,奈雪和喜茶成為了新茶飲市場的時尚icon,這與它們的設計場景投入不可分,奈雪在場景建設上投入不遺餘地,比如「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BlaBlaBar」以及千平米大店「奈雪夢工廠」。

喜茶也有Pink店、黑金店、DP店和Go店去抓消費者的眼球,迎合消費者在奶茶消費中的社交分享訴求。

此外,近年來,這些品牌通過與不同品牌跨界聯名,極大提升了自身的逼格,以及形成了對消費者的心智佔領,口碑與粉絲群體已經做起來了,後來者入局想要從頭部口中搶食的難度越來越大。千億市場的紅利使新茶飲領域成為了資本的新賽道,但行業優勢資源與資本正在愈來愈倒向頭部。

但我們看到,頭部品牌也並非活的滋潤,喜茶和奈雪在營銷設計與定位層面愈加雷同,同質化也愈加嚴重,加之每個店面因地段不同,人流不同,盈利自然也不同,如果沒有佔據核心商圈地段,即便是頭部品牌也面臨著不同店面盈利有著顯著差異的風險。喜茶奈雪,優勢在於高頻剛需市場大消費者忠誠現金流有優勢,但劣勢在於產品毛利不高,人工與租金成本高,尤其是當下一線的眾多shopping mall已經規定,不再招商飲品品牌。這給這些頭部品牌的運營也帶來了不確定性。

奶茶口味調整與消費者幸福感心理需求相悖

茶飲品牌除了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激發消費者的新鮮感,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即是否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茶飲需求。一杯奶茶通常包含高熱量的芝士乳酪、奶油,高糖分的果葡糖漿等配料。

但今天的消費者對健康與身材管理的需求超過了以往時代,如今標榜著低糖低脂的健康飲品到處都是,0糖0脂0卡概念的出現,精準命中了消費者對無糖飲料的訴求。元氣森林的火爆,則是這種消費趨勢的表徵。

這意味著這意味著茶飲品牌不得不調整發展策略應對消費者需求,阻擊來自其他領域無糖飲料品牌的側翼進攻。

當下不少品牌已經在行動了。不少消費者或許也關注到了,有些茶飲店都有了不小的變化,也開始賣起了0糖0脂的茶飲料。比如說,喜茶已經通過旗下廠牌喜小茶瓶裝廠推出了0糖0脂氣泡水飲料等,彰顯一種健康的飲料產品理念。而奈雪、樂樂茶等一批茶飲品牌同樣在配料選擇中推出「0卡糖」的選項,使用赤蘚糖醇、阿拉伯糖等代糖甜味劑。

然而,悖論就在這裡,奶茶的口味可以不斷調整、淡化它原來的奶油、高糖與乳酪等核心成分,但卻與消費者的幸福感相悖,放太多糖,太甜不健康;一點點糖,又顯得寡淡無味。

但通過對消費者需求的調查會發現,糖分是奶茶的關鍵配料,奶茶中糖不僅可以讓人體內產生幫助亢奮的多巴胺,還會為奶茶增味。而多巴胺又能促使人產生愉悅的情緒,這是人們在喝奶茶時覺得心情好、有幸福感的原因之一。此外,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當可觀,咖啡因又具備非常強的提神功效,而部分奶茶的奶蓋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增強了口感,脂肪有一定的成癮性。這也是奶茶能讓人「元氣滿滿」的重要原因,因此,雖然奶茶中的「奶」與「茶」二字均是健康標籤,但它的成分其實與健康是絕緣的。

要健康,必然是寡淡無味,要口感,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捨棄健康需求,這是做奶茶創業的難題——它難以做到兩者兼顧,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這其實也意味著,奶茶更多只是一個消費符號,一個消費者需要的符號,而它與健康無關,但是隨著0糖的健康消費的需求成為未來趨勢與標籤,它如何兼顧平衡好消費者對於口味的需求,成為重要關鍵。

這對於創業者的思考是,一杯奶茶或咖啡雖然並不昂貴,關鍵是它是否能成為打動消費者的那個符號。因此,目前新茶飲賽道競爭的關鍵,不僅僅來自區域市場的擴張,優質商圈的選址,也在於如何迎合當下時代大勢與消費者的新偏好,兼顧消費者健康與品位彰顯的需求。

寫在最後:

總的來看,奶茶行業早已經過了飢餓營銷驅動的草莽時代,如今搭著新消費與新茶飲的快車,看似光鮮靚麗,實則步步驚心——從研發到貨源,從渠道到選址,從區域市場擴張到市場定價與消費者精準需求的卡位,每一步都充滿風險。

據某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你沒有研發能力,可能你就拿不到最新的潮流配方;如果你沒有穩定的批發貨源,可能你就沒辦法保障奶茶的品質和性價比;如果你盲目地加盟快招公司,可能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無情地當作韭菜收割。"當然,「如果你是品牌擁有者,你賺的不是奶茶的錢,而是VC的錢和加盟商的錢。」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越來越火,奶茶店的創業故事還在持續延續,國內奶茶行業的現狀其實有如過去那個中國人與猶太人創業的故事:一個猶太人來到小鎮上開了個加油站。第二個猶太人來開了餐館;第三個猶太人開了個酒店;後面的接著開了超市等等,一個經濟繁榮欣欣向榮的小鎮就這樣形成了。而一個中國人來到小鎮上開了個加油站,生意很火;第二個中國人來了也開了一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第五個中國人都過來開加油站,最後惡性競爭打折促銷互相傾軋。

James McGregor 在《十億消費者》裡面說:中國人,永遠在盯著下一個撈一把的機會。他們相信有太多機會屬於自己。但正因為如此,創業者保持一種慢下來的理性、獨立思考能力尤為重要,創業雖有千萬種死法,但追風口可能是最快的那一種。

【鈦媒體作者介紹:王新喜,TMT資深評論人,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而隨著奶茶生意日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消費之一,奶茶經濟從用料到包裝到品牌,開始進一步上行,新茶飲品牌崛起,湧現出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因味茶、有茶、樸茶、茶顏悅色等系列品牌。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而隨著奶茶生意日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消費之一,奶茶經濟從用料到包裝到品牌,開始進一步上行,新茶飲品牌崛起,湧現出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因味茶、有茶、樸茶、茶顏悅色等系列品牌。2017年,喜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消息,引發市場熱議,有人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但以喜茶為代表的網紅奶茶就此爆紅。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不少茶餐廳開始售賣珍珠奶茶,有些街頭小販嗅到了商機,推車售賣幾毛錢一杯的用粉劑衝泡的奶茶,買的人也不少。
  • 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而隨著奶茶生意日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消費之一,奶茶經濟從用料到包裝到品牌,開始進一步上行,新茶飲品牌崛起,湧現出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因味茶、有茶、樸茶、茶顏悅色等系列品牌。2017年,喜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消息,引發市場熱議,有人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但以喜茶為代表的網紅奶茶就此爆紅。
  • 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
    音頻課程請掃碼學習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很多茶館都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人問我,茶館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在開過十幾家店之後,我認為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前提是你把它當成長期事業來做。再看茶飲店,過去是各類奶茶店,現在是很多的新式茶飲店和麵包飲品甜品一起提供的店,例如蜜雪冰城、coco奶茶、喜茶等,這類門店是以售賣杯裝的飲品為目標的,與茶館也有本質的區別。它們必須在C端流量很大的地方開店,需要快速出品,營業面積越小越好。
  • 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
    音頻課程請掃碼學習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很多茶館都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人問我,茶館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在開過十幾家店之後,我認為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前提是你把它當成長期事業來做。再看茶飲店,過去是各類奶茶店,現在是很多的新式茶飲店和麵包飲品甜品一起提供的店,例如蜜雪冰城、coco奶茶、喜茶等,這類門店是以售賣杯裝的飲品為目標的,與茶館也有本質的區別。它們必須在C端流量很大的地方開店,需要快速出品,營業面積越小越好。
  • 賣水是門好生意——從農夫山泉招股書說起
    賣水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當然,我這裡的賣水,指的不光是礦泉水,也包括各類飲料,白酒,牛奶等等。賣水這門生意好在什麼地方呢?一、賣水本質上是個「品牌」生意。世界上沒有比賣「品牌」更好的生意。一個品牌的建成,不是一兩年的事,要靠十幾年的積累,然後突然爆發。時間就是品牌天然的護城河。其實瑞幸咖啡那幫人還是很厲害的,靠著大筆大筆燒錢,2年左右,硬生生做出了一個國民咖啡品牌,這個能力是很強的。二、賣水,是終生,高頻的剛需生意。人對水的需求,是生理結構決定的。
  • 奶茶店門前為什麼經常在排隊,並不是你想像的「生意好」
    買奶茶的我們是不是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門店前總是在排隊,無論什麼時候去,除非沒幾個人購買的時候才不會排隊,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因為所謂的"生意好"。1、奶茶的製作時間長奶茶店基本上都是現買現做,而吧檯一般為"一字型"排列,所有製作設備都在一條線上放置,所以能快速出單,效率高,一般製作時間在30秒-1分鐘。而有的奶茶店如一點點的吧檯是L型,製作人員的操作區域大,製作工具比較分散,所以經常看到店員走來走去,製作時間更能達到1-3分鐘,因此門口出現排隊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 為什麼我的奶茶店生意蕭條?無論怎麼做生意都好不起來?
    這年頭,很多人都抱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奶茶行業也不例外。但是無論哪一行不好做,都總會有拔尖者做的很出色,大家之所以覺得不好做了,不過是因為競爭對手變多,顧客的穩定性遠沒有以往高了。當顧客有多項選擇時,自然會通過衡量比較,去口碑最好,產品最好喝的奶茶店內消費。
  • 茶芝蘭:開店產品銷售快生意忙,特色奶茶帶來好盈利
    茶芝蘭:開店產品銷售快生意忙,特色奶茶帶來好盈利 2020-12-02 17:14:4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講真,劇本殺不是一門好生意
    講真,劇本殺不是一門好生意 2020-11-13 18:15
  • 奶茶加盟店生意不好,原因有哪些?
    奶茶現在已經不只是一種小眾飲品了,大家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奶茶慢慢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飲品。一些商圈小吃街還有學校附近,都成了奶茶店「扎堆」的好場所。所以一些人看準了商機開加盟奶茶店,但是俗話說得好:「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開奶茶加盟店最重要的是店鋪運營,有的奶茶店生意火爆的不得了,但是有些奶茶店卻面臨倒閉,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奶茶店經營不善最終倒閉的呢?
  • 影響一家奶茶店生意好與壞的因素有哪些?詳細解說!
    現在奶茶行業日漸火爆,有很多人投入到奶茶行業,有創業經驗豐富的老人,也有沒有經驗的創業新手。對於奶茶行業來說,想要將一家奶茶店經營好,不完全取決於經驗。那麼,想持久讓自己店鋪有好的生意,需要注意哪些?奶茶店一、飲品口感不管是剛創業開店,還是已經開了很久的奶茶店的經營者,我們都知道,開一家奶茶店首先影響的因素就是飲品的口感。
  • 現做咖啡奶茶成便利店標配,包裝暖飲還是好生意嗎?
    CBNData消費站拍攝於全家便利店如果按全家暖櫃內的商品標籤進行統計,可以發現奶茶乳飲類佔比最高,其次是果茶類和咖啡類。哪類產品賣更好?靜安區某寫字樓的一位全家店長告訴C站:「目前全家的熱罐機,主要是元氣森林的奶茶,跟三得利無糖茶賣得好。」
  • 旅遊行業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封閉已久,遊客對境外一無所知。所以,政策的壟斷和行業信息的不對稱是旅行社存在發展的根本前提。以前,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是尋找旅遊產品,打包機票交通,賣給潛在顧客,賺取利潤,簡單的商業模式,但很容易被複製,沒有政策壟斷性保護,信息的不對等也消失了,消費頻次還低,利潤微薄,確實不是一門好生意,但旅遊行業真的是一門很糟的生意嗎?
  • 什麼生意是能賺錢,什麼是值得做的好生意?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什麼生意才算的上是好生意?很明顯,沒砍價之前的醫療器械都是好生意,高毛利、低成本,而砍價之後,這個出廠價和成本以及差額已經不是很多了,已經算不上是好生意了,而是要靠薄利多銷來賺取微薄的利潤了。
  • 一大批網際網路巨頭搶灘,「社區團購」又成了一門好生意?
    在南京雨花臺區某小區內經營著一家奶茶店的程女士,因為自家親戚從事果蔬批發生意,疫情期間,她積極地幫大家買菜送菜,順理成章地成了小區的「團主」,從水果蔬菜,到即食生鮮,漸漸地團購生意越做越大,原本的奶茶店也不斷改造,終於只剩下吧檯一小塊地方
  • 冬季做奶茶店生意好嗎?應該怎麼去經營?
    這裡可以要說的就是奶茶店在冬天如何經營?奶茶店冬天的生意怎麼樣?賺不賺錢?很過人都以為奶茶店在進入了冬季就不賺錢了沒什麼生意,其實不然,現在的人吃東西其實已經不太去吧冬季夏季是什麼區分的那麼細緻。就像冰淇淋夏季有人吃現在冬天一樣有人會去吃,還別有一番風味。奶茶也一樣,熱的奶茶口味香醇,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暖身又暖胃。
  • 臺灣老闆見證兩岸電商速度:奶茶店接入網際網路,一天生意好上10倍
    另一名男店員立即撕下列印好的訂單,一張張貼在杯身上。貼紙上詳細註明了口味:無糖至七分糖、加冰或者常溫。小小的奶茶店門外,候著十二三個穿著藍色制服的外賣小哥,個個盯著手機,神色著急:「快點快點,我的飲料好了沒?」店員誰也顧不上回話,砧板上切水果發出的「嚓嚓」聲越來越急。只有貼單子的男店員抬頭瞥了一眼門外:烏壓壓擠滿了人。
  • 海底撈到呷哺呷哺,火鍋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 獵雲網
    從中國人的文化習慣上看,就有很強的群居屬性,吃飯也是特別喜歡「聚餐」。火鍋永遠是聚餐不冷場的絕招,哪怕一時間沒有話題可聊,也可以說上幾句「下點牛肉吧」「蟹肉棒吃不吃」「這個丸子熟了嗎」。火鍋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生意?以中國這樣的餐飲大國,以及如此巨大的火鍋消費量,理論上火鍋在中國應該能出超級大市值的公司,類似於中國的麥當勞和肯德基。但是過去十幾年看,火鍋也有其致命的問題:流行趨勢的變化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