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秦苒一直都和她的外婆生活在一起,她和她外婆的感情特別好,可是,這個她唯一在乎的人,去世了,她又該如何面對?
秦苒的外婆陳淑蘭一直都很維護秦苒,她從不強迫秦苒做一些她不喜歡做的事,她什麼都順著秦苒,那些在母親那裡得不到的溫暖,秦苒都在她外婆那裡得到了,在她母親那裡得不到的信任,也在她外婆那裡得到了。
不熟悉秦苒的人,都會以為她是左撇子(就連她的母親寧晴,也以為她是左撇子),也只有她的外婆知道她不是,也只有她的外婆,在知道她的右手受傷後,緊張到差點昏倒,也只有她的外婆,在臨終前,一直對她放心不下,擔心她會成為孤家寡人,一直找人照顧她。
寧晴一直都以為自己的母親陳淑蘭只是一個鄉下人,沒有什麼眼界,沒什麼學識,秦苒跟她待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在聽說自己母親是教授時,她是驚訝的,作為女兒,她真的不稱職。
其實,秦苒也知道自己外婆的身體堅持不了多久的,她只想儘自己的所能去減緩她外婆病情的惡化,讓她不會那麼快離開,在沒有查明她外婆具體病因前,她也以為她的外婆只是個普通人的。
但是,她外婆器官的異常衰老,並不只是自然現象,而是受到了太多的輻射,若是一個普通人,又怎會受到很多輻射?而,也正是因為不是普通人,所以她要被迫離開秦苒,去找秦苒的外公。
陳淑蘭本就是秦苒的軟肋,而她的離開,對於秦苒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本來秦苒只聽她外婆的話的,是她的外婆給她帶來溫暖,可是,現在,連她的溫暖都沒了,她又是一個人了,她又該如何堅強?
不過,好在她的外婆在臨終之前,將她託付給程雋,而程雋也沒有辜負秦苒外婆的期望,在秦苒傷心難過時,一直陪著她,給予她溫暖,將她外婆離世帶走的溫暖給填補完整。
細細品來,秦苒也算是幸運的,雖然她所珍視的外婆離開了她,但是,她也得到了另一個人的珍視——程雋,或許,程雋在她心裡的地位還遠沒有她外婆重要,但是,至少在她最孤獨無助的時候,能有個人陪著她,有個肩膀給她靠。
其實,人的生老病死,本就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它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無權也無法幹預,我們能做的,就是向前看,堅信明天會更好,未來也會更好。
逝者已逝,該離開的人,終究要離開,每個人終要在世上走那麼一遭後,去往他所應該去的地方,而,那些離開的人,也將會化作天空中最亮的星,守護他所在乎的人。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畢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活著的人,要努力地活著,因為,從你所珍視的那個人離開的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了,他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而你,也要替他活出他所希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