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如畫的自然景色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在西藏旅遊,所到之處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措」,在西藏,湖也叫做措。西藏122.8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約1500多個大小不一,景色各異的湖泊,星羅棋布鑲嵌於群山莽原之間。西藏的湖究竟有多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西藏那些能讓人神魂顛倒的措。
在特殊的高原地形地勢之下,湖泊、雪山、草原、森林等構築了西藏唯美的自然景色。西藏的湖是在變化的,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下,西藏降水增加和冰川消融、凍土退化等原因,西藏高原內流區湖泊在快速變化、擴張,也使湖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色林措,就是西藏湖泊擴張的典型代表,這個曾經還是僅次於納木措的西藏第二大湖,在湖水上漲使之與南面的雅根措連通後,色林措湖面逐步擴大到了雅根措的西南岸,一躍成為西藏第一大湖,也成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色林措地處崗底斯山北麓,那曲市申扎、班戈、尼瑪、雙湖四縣交界處。在藏語中色林措意為「威光映復的魔鬼湖」,儘管被稱為魔鬼湖,色林措卻浩瀚巨大,美得深邃迷人。色林措就像是一顆鑲嵌在青藏高原上的寶玉,清澈、湛藍,湖水流域在群山環抱之中,湖面面積廣闊,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水環繞,風情萬種。色林措湖濱水草豐美,這裡是藏北重要的牧業基地之一,草原和湖水延綿數百公裡。爬上岸邊的山巖觀景,色林措及周邊的衛星湖美景盡收眼底,色林錯湖面遼闊如海,顏色湛藍。湖岸藏羚羊、黑頸鶴、藏野驢,藏雪雞等野生動物與稀疏的牧羊人家,草原、湖水構畫出色林措和諧美好的景象。
色林措西面,藏北那曲尼瑪縣的當惹雍措也是西藏有名的湖泊。當惹雍措是西藏古老的本教崇拜的著名聖湖,其湖面上圓中細下部長,形如鞋底。當惹雍措三面環山,南面的達果雪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當到達湖區,在路盡頭的山巒之間,只見一片開闊的土地前方湧現出一面遼闊夢幻般的藍,這就是當惹雍措。當惹雍措湖面顏色是多變的,南岸的湖心沙堤把湖水分成兩種層次的藍;遠處的湖水在天空雲彩的映襯下,呈現出多彩的顏色,湖面上白色、黑色、藍色……隨風而動,那都是雲的影子,色彩斑斕,不斷的變換著。湖岸褚紅色的山壁,被湖水衝刷而成的階梯從山頂一圈又一圈地環繞,清晰地記錄著當惹雍措湖水的下降歷史。這裡人煙稀少,當惹雍措、達果雪山和周邊的草地、草甸、沼澤、河流,還有湖邊眾多的小動物勾畫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藏北那曲安多縣境內的措那湖是怒江的源頭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措那湖是青藏鐵路沿線著名的景點之一,鐵路在湖的東面與寧靜美麗的神湖貼身而過,其最近處僅20米,此處還設有觀景臺,可觀神湖景致。藍天白雲和草原的映襯下,措那湖顯得分外美麗。湖內綠水清漪,魚兒跳躍,野鴨和候鳥在自由嬉戲;湖邊綠草如茵,是藏羚羊和藏原羚棲息的家園。
曾經的西藏第一大湖納木措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在被色林措超越後,屈居為西藏第二大湖,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納木措意為「天湖」,處於拉薩當雄縣和那曲班戈縣之間,是許多進藏旅遊的遊客必遊景點。納木措在西藏人心中具有非常神聖的地位,每當藏曆羊年,朝聖者都會從四面八方前來參加納木錯盛大的轉湖節。納木措依偎在念青唐古拉雪山的北面,湖水湛藍、清澈透亮,四周綠草如茵,遠處連綿雪山、草地、天空、湖水、日出、日落、桑煙,勾勒出納木措的美麗畫卷。
納木措是美的化身,其南岸、北岸卻有著不同的美。地處當雄縣和班戈縣的納木措,其三分之一在當雄境內,三分之二則位於班戈境內,由於交通和開發的完善度,許多遊客遊覽納木措會從南岸的拉薩當雄縣前往。南岸的納木措湖水是透亮的,亮得清澈見底;而北岸班戈納木措卻是深藍的,藍得深不可測。如此,水天交相映襯,湖水由南到北呈現出淡藍、淺藍、寶藍、深藍,就像掉進了藍色的搖籃,藍得令人著迷。納木錯扎西半島是湖區最佳的觀景點;而北岸的恰多南卡島的聖象天門也是非常著名的景觀……。納木措純淨、安詳,是高原的象徵,是每一個旅行者都不能錯過的景致。
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位於拉薩西南約70公裡處的山南市浪卡子縣。在藏人心中羊卓雍措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屬於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有著世界上最美麗的水之稱譽。羊卓雍措在群山之中蜿蜒達一百多公裡,致使無論在那個角度,都看不到其全貌,只有在地圖或是高空才會驚喜的發現聖湖猶如耳墜,鑲嵌在山的耳輪之上。羊卓有三個姐妹湖,空母措,沉措,巴久措,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連,組成肉眼看不到邊的聖湖。遊人站在崗巴拉山口可以俯瞰羊卓雍措,湖水隨光線變幻,在不同的時刻會呈現出不同層次,演化成變幻萬千的藍。羊湖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等多種景觀,置身其中如有人間仙境之感。
山南地區措美縣還有美麗的哲古湖,其像一把彎刀鑲嵌在廣闊無垠的哲古草原,形成一片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這裡是藏獒原生地、野驢競技場,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藏野驢、黃羊和巖羊追逐嬉戲。每當夏末秋初,哲古湖畔的遊人便可與這些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在藍天白雲下,人與自然就像一幅彩色的圖畫。
聖湖瑪旁雍措與神山崗仁波齊構成了阿里地區的神山聖湖。瑪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崗仁波齊峰之南,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獨特的高原神山崗仁波齊與聖湖瑪旁雍措交相輝映,湖水碧透清澈,白雲雪峰倒映其中,周圍遠山隱約可見。自古神山聖湖對周邊宗教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被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以及耆那教等共同認定為「世界的中心」。這裡除了遊客,每年夏天還會有尼泊爾、印度的香客,來此朝聖。聖湖瑪旁雍措旁邊還有鬼湖之稱的拉昂措,據稱聖湖鬼湖原本是為一湖,由於冰川攜帶的碎屑物質在冰川融化後堆積在原大湖的中部,致使兩湖分離,而令人神奇的是與瑪旁雍措淡水湖不同的是拉昂措卻是鹹水湖。
喜歡關注新聞的人對班公措一定非常熟悉,是的,它就是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的班公湖。班公措是一個橫跨中國、印度兩國的湖,約有68.5%的面積在中國境內。班公湖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其湖形狹長,東段地處我國,水質為淡水,向西鹽分濃度慢慢變高,至西部成為鹹水湖,淡水區,魚類非常豐富。班公措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其中鳥島是鳥類的天堂,每年的5-8月份,成千上萬的鳥來到鳥島上繁衍後代,遠遠望去,儼然如一幅山水鳥語圖。
西藏湖泊之多,之美令人驚奇,一路上湖泊一個比一個豔麗動人,過目難忘。思金拉措、巴松措、多布措、扎日南木錯、波密草湖、然烏湖、薩普冰川湖、佩枯措……數不勝數,走近任意一個湖泊,都會被它的美所傾心。這些湖泊,在藏人的生活與信仰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西藏高原地貌、雪山、草原、森林、溪流,宗教文化等構成獨特的高原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