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四路(上)

2021-02-13 拈花奏鳴曲

戳上方藍字關注【拈花奏鳴曲】

心目中的重慶是巴渝故土,陪都重地,霧都山城,兩江夾持通九州,巴山夜雨漲秋池,九方格令國人饞涎欲滴,吊腳樓讓遊子魂牽夢繞.

前日去了趟重慶,眼中所見,大失所望。

林立的高樓擠佔了全部的視野。江河溫潤的水面、山丘優雅的弧線因此而變味,大佛段正街的市井、洪崖洞的吊腳樓因此而消失,就連全國抗戰勝利標誌性建築——抗戰勝利紀功碑,在高大的鋼筋水泥建築群中也纖弱如婢女.

還好,還有中山四路!


中山四路號稱「重慶最美一條街」

以陪都歷史文化街區聞名。起於上清寺轉盤,止於周恩來紀念銅像廣場,全長約1000米。此路段周邊是全市政治中心(市委、市政府、市紀委等眾多市級機關駐地),也是全市的文化中心

1937年至1946年間,國民政府行政院等機關設立於此,中山四路成為當時中國抗戰指揮中心。這條街上歷史遺蹟除了中國民主黨派博物館的特園外,還有桂園、周公館、戴公館、張驤公館、國民政府總統府舊址等。此外,郭沫若、老舍、柳亞子、陶行知、徐悲鴻等曾在中山四路定居創作。

抗戰時國民政府行政院

最早是德國天主教堂,現在是中共重慶市委八號樓。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先後在此任職行政院院長,解放後鄧小平、劉伯承、賀龍在也曾在這棟樓辦公

 

1891年重慶的開埠使得大量西方文化湧入重慶,給重慶的建築風格帶來巨大的變化。從建築形制來說,出現大量倉庫、工廠、酒吧、俱樂部、公館等典型的西方建築和中西結合的新形建築,建築風格與重慶獨特的山地環境相融合,形成了重慶不同於其它城市的建築文化,成為民國時期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山四路36號,李宗仁公館(原為川軍將領郭勳祺公館,現重慶市委院內)

這是一棟中西合璧的折中主義小樓。看起來比較樸素內斂,但也很有講究。比如主人房間在二層以上,從側面樓梯步上,一層是服務人員、侍從的功能用房,單有進口。二、三層突出部增加了居室的平面形態變化,兩側開窗又擴充了室內採光,頂部平層自成露臺,花式磚砌圍欄顯得清雅活潑,也對整體建築有點破呆板的作用。

民國時期不僅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時期,同時在我國建築發展歷程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民國時期的建築被稱為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最好看的建築。

張驤公館

張驤公館是當時全重慶市最豪華的花園之一,在車水馬龍的上清寺街邊深藏了這麼一處美麗寧靜的小天地。整個公館採用了壁爐居宅心的西方住宅空間布局模式,除此之外,圖片中還可見半園式西式陽光房。從遠處看,公館的屋頂呈歇山與十字雙坡混合造型,十分别致

與我們今天動輒十幾二十層高樓林立的城市建築不同。近代以前城鄉建築以一層或二三層單體建築為主,其中少量間插若干教堂、廟宇、官衙等高大公共建築,從人的視線上看,變化多端、設計巧妙的屋頂(群)形成了重要的城鄉景觀。

樓的主人張驤是國民黨元老張群四弟,歷任江西九江電報局局長,漢口電政管理局局長,川康電訊監督兼重慶電報局局長。這位留學國外,以郵電通訊工程技術為專業的大家子弟,生平狂放不羈,縱遊平康妓家,其紈絝行徑最為潔身自好的兄長所切齒痛恨。張驤畏兄如虎,曾經有為求得兄長原諒,半夜翻牆進屋被哥哥拖到父親遺像前痛打的經歷。富有戲劇性的是,這位秉性奇特的重慶電報局長偏偏生來就是個兄長教訓轉背就忘,朋友的話卻句句順耳順心的主兒。國民黨敗退時他拒絕哥哥遷往臺灣的安排,卻認真照著民盟好友建議致力於保全川康兩省電信局器材設備,解放後完好無缺地交給新生的人民政權。正是因為他,才有了新中國時期的重慶電報通信雛形。張驤解放後安然生活十年,善終離世,葬在母親身邊。他的一生,沒有經歷太多的風雲變幻波折。

渝中區中山四路81號,潘文華舊居

現在是重慶市委兩新組織工作委員會使用

潘文華(1886—1950),川軍甫系的武德勵進會第二任會長,劉湘死後替補成為川軍五行中的一人。民國二級陸軍上將。歷任川軍教導師師長兼重慶市長、國民黨第7戰區23軍軍長、28集團軍總司令兼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年12月率部起義;新中國西南軍政委員會常務委員。

在重慶市市長任職期間,倡導開辦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解決居民照明用水難題,整頓街道,發展工商業,修渝簡公路,支持重慶抗日運動。對於其故鄉仁壽縣,更是不遺餘力地資助,曾捐款賑荒;指定自己開辦的補益大藥房為仁壽免費提供防疫藥品;曾出假條據,抵任務,減輕仁壽應徵兵員;曾派一團的兵力,修築文宮至藉田鋪的公路,長達20餘公裡;先後捐資11萬銀元在仁壽文宮鄉創辦「文華中學」,為家鄉培養人才。

潘文華

潘文華的故事有意思。清末民初時,重慶仍不能算一座嚴格意義的城市,其主要功能是軍事要塞。故建市伊始,全市水陸總面積僅93.5平方公裡,人口28萬,主城區面積則更小。要拓城,只能衝出通遠門。通遠門是重慶主城與外界相連的陸上通道,向西可抵成都,向北可達廣安、達縣,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還記得,那時站通遠門上遠眺,累累墳塋逶迤無盡,人稱棺山,是數百年來市民祖宗安息的墓地。把幾十萬座墳墓撬走建新城,這事不但市議員通不過,城裡老少爺們更是不同意,他們大多嗨過袍哥,口氣很硬:「誰敢動墳, 老子就和他拼命。」行武出身的潘文華埠氣也不軟:「不遷?笑話。刺刀伺候。」遂任命旅長郭勳祺出任遷墳局局長。那郭局長一上任,自持快槍在手,放出話來:誰敢阻擋,槍不認人。遂派出遷墳隊若干,大刀闊斧,僅一年,就將通遠門外墳塋全部弄走,開拓出從七星崗到菜園壩、從上清寺到曾家巖的大片地塊,是為重慶新市區。

那時的強拆隊就醬子!誰惹得起呀!

遷墳以後,因為不斷有鬼怪作祟的謠言,潘文華在七星崗修築26米高的 佛塔,並請西藏活佛開光。此塔今日仍在觀音洞純陽洞小區內。

戴笠公館大門(結合下圖,可見門的水平線正對主樓的二層)

戴公館主樓。從圖中可見,進門伊始僅三米就要下坡。這是因為中山四路路北的房子是建在嘉陵江的山坡上,面街背江的緣故。而且這一段山坡還很陡峭。

戴公館後窗外景。雖然現在在山坡築臺地修了公園綠地,但大坡度的落差仍清晰可見

想當年蔣主席「四不兩直」,微服私訪,從中山四路戴公館大門便步而入,進到戴公館主樓,也不用上樓,直接走到最北的房間,從後窗往外一看,就是醬子。第一次來會不會把蔣主席嚇一跳其實,這不過是重慶許多住宅的共同特點。

戴笠自然不用多做介紹。不過有些事,說起來也滿有意思。淞滬抗戰時戴白天堅持在上海前線,一邊忙於組織對日情報戰,一邊竭力建立軍統武裝別動隊(後來的忠義救國軍),協助正規軍作戰。

說起來忠義救國軍當年也曾英勇抗日,阿慶嫂們把他們藏水缸裡也不為錯。至於後來有當漢奸的,這也不是哪一黨派的專利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每天晚上還親自坐車從上海到南京向蔣介石匯報戰況和情報分析。那時南京到上海鐵路已經不通,汽車也只能滅燈行駛,日軍飛機不斷轟炸掃射,時時如身臨鬼門關,戴卻樂此不疲。據說他有一個奇怪的休息方法。戴笠好色是有名的,而他的好色居然能夠幫助他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那時他白天奔忙一天,坐車去南京的時候, 必要帶上兩個女特務和他坐在後排,一左一右,要求要漂亮,風趣,開朗善於說笑。一路從上海到南京和女特務說笑解悶,有時候給他作按摩,也不用睡覺,頂多靠在女特務身上打個盹,去見了蔣介石,談話後又一起回上海,一路又是說笑不眠,第二天居然又精力充沛,生龍活虎,如此不用睡覺的休息方法,這戴笠也是奇人。

說起軍統的女特務多半都是軍統青浦等幾個訓練班招收的青年學生,經過各種訓練以後從事從軍統文書到暗殺刺殺的各種工作,其中有一些就被派到軍事機構,她們往往從事譯電,秘書等工作,同時對部隊主官進行監視。

因為和美英軍配合不力,1941年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經過苦鬥,終於失利,殘部或翻越野人山回國,或撤向印度。孫立人部新38師退往印度,在孫部的七名軍統女譯電員隨同撤退。由於當時日軍已經控制了主要交通要道, 前進速度很快,遠徵軍撤退中不斷遭到日軍的襲擊,傷亡慘重。當他們退到印緬邊境的當坡時,電臺突遭日軍的伏擊。戰鬥十分短促,當時中國士兵已經彈盡力竭。轉眼周圍的掩護人員全部犧牲,剩下的七名軍統女譯電員被敵人追到一個山坡上。看到突圍無望,這七名女特工人員砸毀電臺,寧死不屈,每人高呼一聲中華民國萬歲! 即懷抱拉火後的手雷,跳下山崖,沒有一個被日軍俘虜。七人中只有一個最年輕的姚姓女譯電員因手雷沒有爆炸而未死,但墜崖後四肢骨折,無力移動。四天後被親中國的克欽族遊擊隊發現,終因傷勢過重,留下最後的敘述後,也瞑目異國。當年的四月一日,軍統在成立紀念日上,對殉國的七名女譯電員進行了隆重的追悼,軍統唯一的女少將姜毅英親致祭詞,並在重慶漕絲廠她的辦公室窗外,種下了七枝連根的美人蕉,軍統人員稱為「七姐妹花」。

 軍統女譯電員的畢業照,其中即有軍統「七姐妹花」成員。

她們的形象與今天抗戰神劇中的形象天壤之別

據統計,軍統局的正式在冊人員和學員,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就達18000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全部註冊人員僅為4萬5千餘。其他附屬人員犧牲者更眾。

堯廬

從1938年12月8日,蔣介石協同夫人宋美齡抵達重慶,至1946年4月30日飛離重慶,他在渝度過了近八年的抗戰歲月。

曾家巖官邸位於今天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上,現在的重慶市委大院內。原為國民黨將領許紹宗所建,因許紹宗號「堯卿」,故此屋又稱「堯廬」。旁邊的德安裡103號,則是宋美齡的居所,故稱「美齡樓」,也是蔣宋夫婦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抗戰時期的曾家巖官邸晝夜戒備森嚴,要持特別限期通行證才可入內。許多重大的政治、軍事、外交決策,都在這裡醞釀和實施。由於日機晝夜轟炸,官邸大院內還建有防空洞。美齡樓後來是重慶市委研究室的辦公樓,如今成為重慶市的抗戰重點歷史建築。美齡樓下面有株大橡樹,至今枝葉繁茂,為蔣介石、宋美齡手植。

除了曾家巖官邸外,蔣介石夫婦抗戰期間在重慶還有三個官邸,分別是:黃山別墅、小泉官邸、林園,其中黃山別墅居住時間最長。國民政府遷渝後,日軍飛機不分晝夜地空襲重慶。而黃山一帶,崇山峻岭,林木茂盛,藏於樹叢中可不露一絲痕跡。於是,侍從室向黃雲階租賃此處,作為軍事委員會及蔣宋夫婦辦公、寓居之地。

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別墅主持軍事會議。上午九點半,警報聲響起來。隨後,日機飛至,投下了數枚炸彈,衛士班唐班長及一名便衣衛士殉難,四人受傷。蔣介石與參會人員慌忙躲入防空洞。日機又對準防空洞投彈時,宋美齡正在防空洞的北洞口讀法文詞典,與日軍的彈片擦身而過,詞典被炸成了兩半。根據後來日本陸軍航空隊第三飛行集團團長遠藤三郎回憶,他從離任的義大利駐華大使口中知道了黃山別墅的具體位置,才制定了直指黃山別墅的空襲計劃。

中國抗戰,敵強我弱,面對兇殘的日本侵略者,中國軍民蒙受了巨大的犧牲。八年中,蔣介石收到的大多是前線失利後退、軍民死傷枕籍的各種報告,精神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作為一國統帥,在部下面前又要堅強鎮定,心中苦悶無從發洩。據蔣偉國晚年回憶,抗戰時期的蔣介石因壓力很大,173公分的身高,體重卻只有60公斤左右,常常在獨自洗澡時,突然大喊「天!」、「媽! 」來紓壓。

 


地域文化專題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六)——河南的器物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五)——河南的古建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四)——河南的人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三)——河南的「中原」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二)——河南的水

噫!可不敢瞧不起河南人(一)——河南的山

牽著大象逛河南——漢字的河南

歷下亭旁話太白

青州的牌坊青州的人

一方泮池  幾多懷戀

孔廟的尊師情結

父以子貴 ——參觀孔林有感(上)

老師的偏愛——參觀孔林有感(中)

「失寵」的子貢——參觀孔林有感(下)

樸實的商人——參觀孔林有感(補)


長按二維碼關注【拈花奏鳴曲

每周一篇原創,聆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奏鳴曲

微信:nianhuazoumingqu

郵箱:nianhuazoumingqu@sina.com

相關焦點

  • 中山四路
    很多時候,一個偶然的選擇會帶來意外的驚喜或者驚嚇,對於2020年11月7日而言,由於酒店對面就是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而逛完陳列館後,發覺陳列館旁的中山四路有點意思,同時當天我的目的地是解放碑,從地圖上看,要步行前往解放碑,走中山四路是最近的走法。事後想來,真幸運當時沒有在網絡上查詢中山四路,如果早就得知這條偶然走過的路是重慶最美的路,那就會失去掉一種偶然間如獲至寶的欣喜了。
  • 最美中山四路
    很多時候,一個偶然的選擇會帶來意外的驚喜或者驚嚇,對於2020年11月7日而言,由於酒店對面就是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而逛完陳列館後,發覺陳列館旁的中山四路有點意思,同時當天我的目的地是解放碑,從地圖上看,要步行前往解放碑,走中山四路是最近的走法。事後想來,真幸運當時沒有在網絡上查詢中山四路,如果早就得知這條偶然走過的路是重慶最美的路,那就會失去掉一種偶然間如獲至寶的欣喜了。
  • 中山四路,重慶最美的路
    從周公館出來就進入了中山四路大街。中山四路85號,這裡曾經是戴笠的公館。經過這條道路上,左邊是中山四路36號,現重慶市委大院所在地。右邊是重慶市團委。現中山四路36號,在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後,成為蔣中正、宋美齡、李宗仁等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官邸,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等也在院中。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中正談判,現中山四路36號的2號樓和7號樓就是當年重慶談判的重要場所之一。
  • 故城時光 丨 曾經的中山四路
    第619個故事曾經的中山四路」兩字的路有四條,分別是中山一路、二路、三路和四路。唯有起於上清寺轉盤,止於曾家巖周恩來紀念銅像廣場的中山四路,名氣最響亮。這條彎曲的路,雖然不足一千米,卻底蘊深厚。尤其是自一九三八年重慶成為抗戰陪都期間,它不僅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軍工企業的中心,還是世界遠東抗敵的橋頭堡。
  • 重慶最美街道中山四路
    最愛的是中山四路滿街的黃桷樹,它們根繁葉茂,在空中溫柔的纏繞在一起,不忍分離。那時的中山四路,風雲變幻隨時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格局。 周公館,在中山四路的東端盡頭,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中共中央南方局辦公地之一。 典型的川東民居建築,青灰色調,可堪入畫,三層小樓依巖而建,一面臨江,一面臨巷,在霧靄江風中,迎送每一個晨昏。
  • 中山四路 800米,是重慶人童年的長度
    重慶曾家巖中山四路,路兩邊種滿了黃桷樹,如果你曾走進過它,就一定為它著迷過。
  • 在重慶,有條街叫中山四路,來了就捨不得離開!
    若是沒逛過,真太可惜了這條街就是中山四路在陽光的照射下,蒼勁挺拔中山四路>中山四路的九園包子樹葉由綠轉黃,在初冬色彩越發濃鬱了蔥蔥鬱鬱之間點綴的金黃色像是跌入往事的迷霧裡……午後的小時光,緩慢又愜意中山四路身處繁華
  • 渝中區中山四路:「空山新雨」暢享靜謐時光
    位於渝中區上清寺的中山四路被稱為「重慶最美街道」,蔥鬱的大樹下掩映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是許多市民和遊客喜愛的打卡地。國慶期間,雖陰雨不斷,但蔥鬱幽靜的中山四路大有「空山新雨」的特色,吸引了許多市民、遊客前來享受靜謐時光。
  • 重慶最美中山四路
    重慶這座充滿歷史記憶的老城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七拐八繞的交通線有時候連本地人也會迷失在這座8D魔都可最讓人驚喜的也是這些分不清天南地北的線路因為哪怕你走失在某一處街道也大可不必驚慌說不定你又掉進了那些年塵封的光景裡無論你是心之所向還是偶然到訪,都請你一定要來中山四路走一走
  • 被評為「重慶最美一條街」的中山四路到底美在哪裡?
    中山四路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核心地段,它不長,只有僅僅800米,也不寬,和普通的街道一樣,但是卻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重慶作為陪都的那段歷史中,中山四路記載了中國太多的記憶,這有雙十協定的籤訂地、這有八路軍重慶辦事處、戴笠公館、民國政府等眾多的歷史見證地。
  • 不想當網紅路的中山四路:我有近百年歷史我說了嗎
    >1891年的「求精高等學堂」1905年的「明誠學堂」在中山四路定名之前這裡早已是書香薈萃之路烽火記憶仍伴隨著一座座小樓見證建設新中國的歷史歲月如果當時重慶也有網紅則非中山四路莫屬中山四路上曾歷經望族私塾、修道院、國民黨警察局、大雜院等多重身份的曾家巖19號如今成為了曾家巖書院同樣見證者中山四路的時代變遷也成為了重慶著名的「文化名片」
  • 中山四路好貨展銷一條街開張
    信息時報記者  胡瀛斌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劉思銘) 日前,位于越秀區中山四路非遺之窗的「萬菱好貨展銷一條街」正式開張,齊聚了40多個商家,帶來了生活日用商品、名優食品、精品服飾、進口商品等。據悉,該次展銷為期3個月。
  • 重慶中山四路85號,這個低調的建築,卻深藏一段不可告人的歷史
    在重慶有一條最美街道,這條街道的家底那可是真的很厚,在這條街道上,有七處「國保」文物、四條傳統街巷、三個保護性庭院,是的,了解的人一眼就猜出來了,這條最美街道就是中山四路。今天就帶你走進中山四路其中一棟小洋樓,他的主人是戴笠。
  • 中山四路、鐵山坪,WEY VV6車主有話說
    而就在上周末,我便趁著難得的天空放晴,帶上家人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重慶市內遊。一來可拜訪一下許久未見的老友,二來也可以試試我剛入手的新車——WEY VV6。漫遊林蔭小道,享受平和安寧生活作為一名重慶「土著」,我在「抗戰一條街」中山四路一住便是十幾年,因此這條被媒體大量渲染的重慶最美街道,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熟悉的親切感。
  • 中秋國慶遊重慶,最美中山四路桂園重慶談判舊址開啟你的紅色之旅
    重慶最美中山四路重慶最美中山四路走進重慶最美中山四路,開啟你的紅色之旅。在重慶最美中山四路,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園,這裡是重慶談判舊址。桂園是近代史上特殊的建築小院落,這裡記錄了偉人曾經工作生活的重要史實……如今,修繕開放,煥然一新。
  • 重慶這個低調建築,見證過一次很高調的事,就在最美街道中山四路
    重慶渝中區中山四路,可以說是重慶的一條重要街道,這條馬路,不僅是重慶最美街道,有重要的組織機構,而且,這條馬路,還有很多旅遊景點。在重慶中山四路65號,有一個大門臨街的獨立小院,門口的名牌上,赫然寫著桂園兩個大字。
  • 網紅打卡地,中山四路!
    其實除了這堵牆,中山四路再往前一點的曾家巖更有歷史的厚重感。
  • 中山四路美,沿線名宅多——重慶桂園、周公館小記
    主城區的中山路東起遠通門東,民生路和金湯路會合處,西至兩路口折向西北,到上清寺環島又折向東北,最終止於曾家巖東人民支路路口,畫了一個大大的、不規則的C形。這條路又分為四段,分別叫中山一路-中山四路。其中的上清寺環島以北至人民支路一段叫中山四路。  中山四路不長,卻綠樹成蔭、恬靜優美,兩側多是民國風格的建築,因此有重慶風景最美的街道之一的號稱。
  • 重慶中山四路「打卡神仙顏值」,第一視角深度雲旅遊#重慶旅遊
    出發曾經有遊客問過小編一個問題,你們這裡有 中山 四路,那還有 中山 三路,二路,一路嗎?其實有的,那為什麼只有 中山 四路火了,因為它也是有故事的地方。中山四路位於 重慶 市渝中區上清寺,是中共 重慶 市委、 重慶 市政府所在地,是抗戰文化一條街,代言著 重慶 的前世今生
  • 寶雞人去重慶,一定要去最美中山四路,來一趟穿越民國之旅
    要說回憶這趟行程,有很多感受很深刻,個人非常喜歡的景點,其中之一就是被稱為重慶最美街道的——中山四路。中山四路上的抗戰遺址保留得都很好,而且只需要攜帶身份證,並且在網絡上預約就可以進入,非常便捷。公館外面有一個大廣場,立有周恩來的個人塑像,種有花草,周公館是中山四路街道的一個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