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永春8月2日電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今晚,讓我們一起品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林俊德」的頒獎詞之神韻,靜靜守候在電視機旁,守候著一份軍人的感動,守候著家鄉人的驕傲!
8月2日晚20:05央視一套黃金檔,以永春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爆炸力學工程技術專家、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之首林俊德為原型的電視劇《馬蘭謠》正式開播。這是一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繁榮改革發展的英雄史詩!這是一部中國原子彈核試驗首次揭秘詮釋意義的國家傳奇!這是一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人文生命禮讚的人物傳記!
「感謝央視給《馬蘭謠》這個榮譽的平臺,感謝永春養育了林俊德這樣的好兒子!」該劇總製片人、劇中林俊德母親的扮演者劉燕燕相當激動,她說,感謝所有支持、關心、幫助該劇拍攝製作的領導和各位朋友。
首部以「兩彈一星」為題材的電視劇
「《馬蘭謠》是我國首部揭秘「兩彈一星」背後鮮為人知故事的軍旅題材劇。選擇在『八一』建軍節的第二天開播,呈現了我國『科技強國』的意志。」《馬蘭謠》劇組傳來消息,該劇以主人公林俊德的75年人生歷程為主線,講述了他懷著報效祖國的夢想,走出山村,走進大學;走出北京,走進馬蘭,從此紮根在那個充滿神秘的戈壁大漠核試驗基地——馬蘭半個多世紀的故事,特別展現了林俊德在生命最後8天堅持工作的感人一幕。
「永春人林俊德從穿上軍裝的那一刻開始,就把自己奉獻給了核試驗事業。作為他的戰友,目睹了他的堅強意志,特別是把其自強不屈的性格外化為中華民族的自強不屈。」該劇軍事顧問、林俊德生前戰友成澤輝說,《馬蘭謠》的開播讓他非常激動,「林俊德幾十年如一日,隱姓埋名、淡泊名利,踐行著一名國防科技工作者的本職,為的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能說話算話。」
據悉,《馬蘭謠》於2014年10月16日開機,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電視劇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電視藝術中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聯合攝製。導演陳立軍,劇中男一號林俊德的扮演者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田徵、林俊德夫人扮演者是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趙倩。有趣的是,田徵與趙倩在生活中恰也是夫妻。此次夫妻搭檔出演,值得期待。
劇組曾在永春拍攝8天
馬蘭基地部分的拍攝完成之後,《馬蘭謠》主創60多人,曾於2015年1月11日來到永春。林俊德院士的出生地介福鄉、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東關橋、俯瞰桃源的城中勝地留安山、國家重點中專永春職專等地被選定為拍攝點。永春縣有不少人參與了該劇的拍攝。當月19日,永春段拍攝結束。
「永春是林俊德的出生地,是他的根。我們覺得必須到這裡來拍攝,才更完整。永春這裡的戲份雖然不多卻很重要,家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礎之一——家國同構情懷的展現。」劉燕燕說,中國能有今天的世界地位,像林俊德這些人功不可沒。
劇組離開永春前夜,製片人嚴剛更是特意手書一文《馬蘭人的永春情結》。文中說:「在介福鄉、在紫美村、在吾邊村、在東關橋,馬蘭人置身於人傑地靈的土地、民風純樸的鄉親間,深深地感受到了永春人的好客熱情、真誠真情。」
「林俊德默默奉獻50年,不是一句話能概括的。」在永春拍攝期間,演員田徵說,他能出演這樣一位人物是非常幸運的。「真實的林俊德參加了我國所有45次核試驗,特別牛的是他的工作是零失誤。林俊德是一個人,但是一個近於神的人。他是真熱愛自己的工作,用林俊德的原話說:『當你有了機遇之後,你就要發狂發瘋地去工作,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
「林俊德不是當官的,也不是名人,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科研人員。」劉燕燕說,正是這樣的普通人幹下了驚天動地、振奮人心的事,「艱苦奮鬥幹驚天動地事,無私奉獻做隱姓埋名人」——「馬蘭精神」 響徹神州。(梁白瑜)
附林俊德大事年表:
1938年3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
1955年7月考進浙江大學機械系
1960年9月大學畢業,開始走進大漠戈壁從事核試驗事業
1961年被授予中尉軍銜
196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被國防科工委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
1987年出席第二屆全軍英雄模範代表會議
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1990年參加共青團中央組織的「奮鬥者的足跡」知識分子報告團,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同年,被國家人事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3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1995年出席國防科工委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1997年獲國防科工委頒發的伯樂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9年特邀參加「兩彈一星」突出貢獻科技專家表彰大會,受到中央領導接見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5月逝世
(責編:陳楚楚、施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