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話還沒有全國普及的時候,咱們出門旅遊,首先如何溝通就是一個大問題,根據父輩的口述來看,當時他們去到外地,往往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說了半天都沒聽懂對方講的是個啥,確實是比較鬱悶的事情了!
當然,時間到了2020年,全國14億人口當中還不會說普通話的,可能也就只有特別偏僻的山村和香港、臺灣這兩個省(區)了,看起來咱們現在出門旅遊並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但是,今天我卻要給大家提個醒:「這四座旅遊城市,直到現在還是堅持說方言,如果過去旅遊,普通話可能會行不通哦~」
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距離北京僅有半小時車程,本來應該是普通話普及最全面的一個地方。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來天津旅遊的時候,聽到的依舊是天津人民那口地道的「津門語言」。不過,天津話的特點是一聲讀四聲、三聲發二聲,大家可以自己在家裡模仿一下,其實也很好聽懂!
天津的地標建築:天津之眼!
大家都知道,天津是相聲的發源地,一口天津話聽著就跟說相聲一樣,特別是在坐計程車的時候,聽著司機給你聊天津的趣事,那真的是跟聽德雲社演出一樣,特別的有趣;還有就是在飯店吃飯的時候,聽旁邊桌的聊天,各種天津方言句子也是極其的好玩。天津人民並不屑於刻意的去說普通話,依舊保持著自己原汁原味的語言風格,對於遊客來說也是比較新奇的旅遊體驗之一,這樣並沒有什麼不好~
隨著近兩年嘻哈音樂的火爆,來自重慶的廠牌也引爆了「重慶話潮流」,那一句「嘞是霧都」,短短的四個字卻紅遍了大江南北,讓全國的觀眾對重慶方言都熱愛起來。當然,重慶作為一個每年接待5.5億人次的旅遊大城,當地人對於遊客也同樣非常熱情,隨便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熱心地為你指路、為你介紹山城的吃喝玩樂,雖然她們同樣也不說普通話,哈哈!
不過,好在川渝話與普通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發音不同罷了,並不存在像某些地區那種完全就是另外的文字,所以遊客來重慶旅遊並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基本上語速放慢一點都能聽懂。再說了,重慶話多有意思、多好聽啊,我現在還記得在重慶吃小面,點完餐之後外面的阿姨對後廚是這樣喊的:「2兩小面,多放點花椒麵面,多撒點蔥花兒」,哈哈!超級有趣~
當然,說到重慶話好聽,必然就離不開【成都】了,作為重慶的兄弟城市。兩地在風土人情、語言交流等各方面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入,不過也有人說重慶的火鍋更好吃、成都的川菜更正宗,這些就看各自的口味如何才能分辨啦!
不過,成都人說話倒是與重慶這邊有所區別,成都話更溫柔一些,沒有重慶話那麼火爆、直接,特別是成都女孩子嗲聲嗲氣地給你聊幾句,真的是超級溫柔,就算是罵人都很好聽,哈哈!
最後一個城市大家也比較熟悉,就是位於東南地區的【廣州】,為什麼是廣州而不是深圳呢?因為廣州與深圳雖然同屬一個省,但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外來人口比本地人還多,所以深圳很少有人說粵語,普通話基本上全區域普及;而廣州則不同,這個城市相對來說就要保守許多,很多的拆遷戶、廠老闆、宗族勢力都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粵語在這邊才是「硬通貨」。
【我國「最特殊」的4個城市,至今不說普通話,遊客卻說交流沒問題】
當然,粵語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是不陌生的一個語種,畢竟從小到大,粵語歌和港臺電影都是主流,常用語句還是聽得明白。更何況來廣州旅遊與土著居民接觸的機會也不多,更多時候還是在和出租司機、酒店前臺說話,交流沒問題。
說句題外話:都說廣東美食在順德,但廣州的海鮮同樣很美味喲!
大家認為:堅持說方言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你又是怎麼看這個問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