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帕克斯頓用"水晶宮""裝下"一個工業時代_中國網

2021-01-09 中國網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舉行。當時工業發展迅速,無數工業成果在此展示。然而在此次世博會上,最引人矚目的反倒是這次世博會展示室—「水晶宮」。這座類似於玻璃花房的建築可以說是博覽會的開山之作,也是歷屆博覽會中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

王蓮觸碰出的靈感

(帕克斯頓)

1837年,一位英國探險家在蓋亞那發現美麗的王蓮,便採集種子帶回了英國,他便把種子交給查絲華斯莊園首席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種植。帕克斯頓把它放在室內一個盛滿溫水的浴缸裡,設計了一個運動轉輪使水循環流動以模仿原始生態環境。很快植物開始發芽,三個月後,王蓮長出11片巨大的葉子和開出美麗的花朵。帕克斯頓將花以維多利亞命名王蓮Victoria amazonica Sowerby(Royal Water Lily,Amazon Water-platter),並作為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自此他與阿爾伯特親王相識並成為摯友。

王蓮越長越大。有一天他把7歲的小女兒抱在其中一片葉子上觀賞花朵,水上飄逸的綠葉居然輕而易舉地承擔起她的體重。帕克斯頓翻開葉子觀察其背面,只見粗壯的徑脈縱橫呈環形交錯,構成既美觀又可以負擔巨大的承重力的整體。這個發現頓時給了他靈感,一種新的建築理念在腦中形成。不久他在為王蓮建造的查絲華斯溫室時,用鐵欄和木製拱脅為結構,用玻璃作為牆面,首創了新穎的溫室。他發現建築除了簡潔明快的功能之外,建築構件可以預先製造,不同構件可以根據建築大小需要組合裝配,這樣的建築成本低廉,施工快捷。這一獨特的構造方式也贏得了建築業和工程業領域的讚譽。

    第一屆世博會:1851年倫敦世博會

    1851年,君主制的英國在一位貴族的建議下舉辦了第一屆世博會(全稱: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目的在於展示英國的大國雄威的同時與世界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這屆世博會歷時23周(1851.5.1-10.11),有630萬人參加,參加國共十個,會場面積達7.2萬平方米。設計師帕克斯頓為其設計了著名的展覽館「水晶宮」。雖然第一屆世博會的開始有一點偶然性的意味,然而世博會從此卻一發不可收,並成為世界工業現代化進程中飄揚的旌旗。

相關焦點

  • 約瑟夫帕克斯頓和「水晶宮」
    帕克斯頓把它放在室內一個盛滿溫水的浴缸裡,設計了一個運動轉輪使水循環流動以模仿原始生態環境。很快植物開始發芽,三個月後,王蓮長出11片巨大的葉子和開出美麗的花朵。帕克斯頓將花以維多利亞命名王蓮Victoria amazonica Sowerby(Royal Water Lily,Amazon Water-platter),並作為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自此他與阿爾伯特親王相識並成為摯友。
  • 水晶宮的魅力:1851年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紀實
    在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當時的英國在世界工業中一馬當先。同時資本的高速聚集和運作,英國也成為當時歐洲金融的中心。這些因素觸發了英國將在世界舞臺上演繹主角的欲望。  此前,歐洲各國舉辦工業博覽會已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法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都舉辦了多屆有影響的工業產品博覽會,以此來推廣本國的工業生產技術和宣傳新產品。
  • 水晶宮的魅力——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紀實
    幾個月很快過去,正在皇家委員會一籌莫展之時,一個不經意的方案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會,更是成為人類歷史上的裡程碑作品,甚至建築物作品的本身成為了第一屆世博會最成功的展品。這便是園藝工約瑟夫·帕克斯頓和他的創作「水晶宮」。
  • 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設計界的「華山論劍」
    英國政府為了重振昔日帝國的輝煌,展示工業革命的偉大成果,決定在1851年組織一次以「藝術和裝飾」為主題的「華山論劍」,即國際工業博覽會,向世界各路豪傑發出了邀請,企圖藉此機會一展風採,提升英國的國際形象。
  • 萌說水晶宮
    水晶宮是英國倫敦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水晶宮」建成於1851年,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內,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在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表示它的燒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 鐵,哥特,水晶宮,工藝美術運動 【二.二】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主建築 —— 「水晶宮」帕克斯頓帕克斯頓的查茨沃斯百合花房以鑄鐵與玻璃為材,其開創性的高低起伏的屋頂是受自然啟發,靈感來自一種亞馬孫河流域的水蓮花這一構想在後來間接影響到包浩斯和那個時代,激發一些革新者將匠人和藝術家聯合起來,建構一種新的社會角色:「設計師」。
  • 世博會上的傳奇水晶宮
    >  一個園丁,一張草圖,挽救了瀕於危境的博覽會,這樣的故事已經足夠戲劇性;而更戲劇性的橋段是,這個水晶宮的草圖,據說是帕克斯頓在種植王蓮的過程中產生的靈感。王蓮是否能夠撐住一個女孩的重量疑問沒有解開,但邊上的棕櫚溫室(Palm House)卻令我們目瞪口呆:這不就是一個小號的水晶宮麼?這座溫室建於1848年,鋼鐵結構,玻璃幕牆,中央同樣有個穹頂,只是它的外立面是斜的,這點不同於水晶宮。與其說水晶宮是因為王蓮激發的設計,更不如說,水晶宮是帕克斯頓在溫室設計基礎上的跨界嫁接,畢竟,他在Chatsworth莊園已經是一位出色的溫室建造者。
  • 建築藝術的傳奇 水晶宮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行。那時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的鼎盛時期,被譽為「日不落帝國」。為了向全世界展示英國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舉辦第一屆世博會。現代工業產品如蒸汽機、農業機械、紡織機械等等,讓遊客們驚嘆於人類的無限想像力,但第一屆世博會最具亮點的展品無疑是展館本身——水晶宮。  1849年,英國白金漢宮就決定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由艾爾伯特領銜的特別委員會選定倫敦海德公園為會址,並要求在那裡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
  • 中國富豪砸49億倫敦重建水晶宮 預計2015年底開工
    水晶宮原貌  1851年建成的水晶宮是建築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爵士的傑作,也是首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又稱世界博覽會)場館,整棟建築以鋼鐵與玻璃為主要建材,在陽光照射下晶瑩通透,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建築奇觀之一,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重要象徵物,可惜1936年在一場大火中燒毀。
  • 1851 年倫敦萬國博覽會 ——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 | 文末圖書活動
    時至今日,世界博覽會已經發展成為展示人類文明的國際盛會,見證著時代的進步和人類的智慧。1851 年5 月1 日這一天,倫敦海德公園人聲鼎沸,樂聲陣陣, 公園內一座晶瑩剔透的「水晶宮」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盡顯雄偉, 所有的英國人都為其感到無比榮耀與自豪。
  • 園藝師受王蓮啟發設計倫敦世博水晶宮
    後來有一位名字叫做約瑟夫·帕克斯頓的園藝師毛遂自薦,拿出了自己的創意。原來帕克斯頓在種植王蓮的時候,有一次他把自己的小女兒抱著,放在其中一片葉子上,發現葉子竟然完好無損,據說王蓮的結構給了帕克斯頓啟發,他結合自己設計溫室的經驗,完成了水晶宮的設計。
  • 吳志強:水晶宮,開創現代建築先河——回顧1851年第一屆倫敦世博會
    1851年倫敦世博會距今雖然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它的典型場館水晶宮依然深入人心,因為這個由鋼鐵和玻璃構成的巨型建築開創了現代建築的先河。那個時代人們對技術和人類的能力充滿信心。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公共檔案辦公室助理Henry Cole提出,在英國舉辦一個世界博覽會來顯示英國當時在工業和技術上的優勢。Henry Cole在歐洲大陸旅行期間,參觀了1849年在巴黎的法國博覽會並深受啟發。這一想法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德國丈夫阿爾伯特(Albert)王子的大力支持。這次的世博會把舉辦的目的設定為「展示、競爭和鼓勵」。
  • 中國地產商擬斥資49億元重建英國「水晶宮」
    被譽為19世紀英國建築奇觀的倫敦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或將2018年在「原地復活」,中國富豪倪召興宣布砸49億元人民幣重建水晶宮,計2015年底開工,2018年竣工。
  • 水晶宮是古典建築中的經典之作,真是很有魅力
    851年是現代建築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的國際性展覽在倫敦舉行,為容納該展覽而由約瑟夫帕克斯頓( Joseph Paxton)設計的水晶宮則成為當時第一個拋奔了一切舊風格的官方建築。帕克斯頓(1801-1865年)是個為德文郡公爵效力的園藝師。他天才的創造性從他在查茨沃思為王蓮所做的大溫室設計(1837年)中突現的靈感就能得到很好證明。
  • 「功能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倫敦水晶宮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倫敦世博會經典建築水晶宮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開創了世界性博覽會的先河,在倫敦世博會上展出的開槽機、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割草機、播種機和縫紉機等等新式高科技產品極大地促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
  • 水晶宮: 烈火中永生
    1851年5月1日上午9時,50多萬人聚集在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12時的鐘聲敲響時,伴隨著「哈利路亞」的樂曲聲,維多利亞女王驕傲地宣布: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幕!  倫敦此次舉辦國際性博覽會,是為了向全世界展示大英帝國的輝煌和成就。
  • 中國億萬富翁欲重建倫敦水晶宮
    中國億萬富翁、上海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有意在倫敦東南部重建76年前被大火燒毀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倫敦「水晶宮」最初於海德公園建造,是英國建築師帕克斯頓爵士的傑作。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日報導,中國億萬富翁、上海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有意在倫敦東南部重建76年前被大火燒毀的水晶宮
  • 中國富翁欲重建倫敦水晶宮-青年參考
    1851年,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意在向全世界展示大英帝國的輝煌和工業化時代的奇蹟,由約瑟夫·帕克斯頓設計的水晶宮便是這屆博覽會上的主要場館。    水晶宮最初坐落於海德公園,後來於1854年遷址到倫敦南部,倪召興希望在此處按原尺寸建造一座500米長50米高的複製品。    如果提案通過,它將成為中國對英國投資興趣增加的另一個範例。
  • 倫敦水晶宮的故事 Crystal Palace
    在倫敦南部、綠樹成蔭的郊區,有一個叫水晶宮的小鎮。這個名字來源於鎮上擁有的世界奇蹟——為英國1851年舉辦的萬國博覽會而搭建的超大水晶玻璃宮殿。僅用了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偌大的展館就在預製鋼模塊和30萬塊玻璃的拼接中拔地而起,趕上了1851年5月1日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持的盛大開幕式。萬國博覽會期間,宮殿裡收集得滿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產品,吸引了600萬名遊客。
  • 「功能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倫敦水晶宮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倫敦世博會經典建築水晶宮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開創了世界性博覽會的先河,在倫敦世博會上展出的開槽機、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割草機、播種機和縫紉機等等新式高科技產品極大地促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