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表中國與泰國新加坡分享抗疫經驗

2021-01-20 生活晨報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葉芝花 太原報導5月20日,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機關2樓視頻會議室,一塊不大的顯示屏上播放著來自3個國家的不同面孔——網際網路把中國(山西)、泰國、新加坡3個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分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經驗,取人所長、補己之短,共同學習、交流。

抗擊疫情需要全球攜手應對,泰國衛生部衛生司組織召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分享視頻會,凸顯國際社會合作抗疫的普遍認知。

會上,山西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山西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武晉、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進行了代表性發言。

01山西:5項政策13項任務疫情防控常態化

對於山西經驗,武晉表示,山西省地處中國中部內陸地區,總人口3700多萬,自1月22日山西省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我省僅用了40天的時間,遏制了本地疫情的傳播,取得階段性成果。

3月初以來,山西省疫情防控進入重點防境外、省外輸入和常態化防控的新階段,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64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省外輸入1例。目前,所有確診的134人全部治癒出院,所有無症狀感染者全部解除醫學觀察隔離措施,取得了確診病人「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階段性成效。當前,全省疫情發展持續向好態勢不斷穩固,山西全域為低風險區已經持續了2個多月,經濟社會發展復甦回暖加快,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

根據依法信息公開,深化國際合作、發揮制度優勢,強化群防群控、分層分區響應,精準精細防控、快速處置疫情,避免社區傳播、科學宣傳引導,深化健康促進的5項政策,山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常態化防控既是緊迫任務也是長期策略。我們認為,常態化防控不是一切放開,或者一直從嚴,而是逐步有序地將疫情防控模式從全民防控向專業防控、從應急狀態超常規手段向常態化、更加講究成本效益最優化的轉變。我們山西在國家出臺常態化防控意見『國20條』之前,就結合實際,出臺了我省的實施意見,明確了13項常態化防控任務,建立應急處置和常態化防控相結合的長效機制。」武晉說。

02泰國:50個省府28天無確診病例

「1月13日是泰國衛生部報告發現國內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日子,從那天起到5月13日泰國新增確診數為0例。在泰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國內的公共衛生工作者以其出色的專業醫療知識與技能、勇於奉獻和犧牲的工作精神,以及泰國全體人民的積極配合,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談及泰國疫情防控情況,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這樣說道。

抗擊疫情期間,泰國成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行動中心」作為控制和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早期響應計劃,宣布全國範圍內進入緊急狀態。由各省府行政負責人擔任省府級控制病毒疫情委員會的主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泰國的9個省府保持0感染,50個省府已連續28天沒有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報告。

同時,在全國的機場、邊境和港口進行了採取嚴格的檢查措施部署。由國家公共部門提供兩類隔離檢疫處,即國家隔離檢疫區,覆蓋曼谷和周邊地區共16處,共計3560張病床和地方隔離檢疫區,覆蓋1259處,配備31563張病床。記者了解到,泰國共有80個政府機構和私立機構具備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實驗室。所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都將獲國家醫療保險提供的免費醫療救治。

除此之外,泰國政府還通過創建各個渠道給泰國人民了解有關COVID-19的相關知識。通過開發「ThaiStopCOVID-19」(「泰國阻斷新冠肺炎」)平臺,增強人們的抗疫信心和安全感。

03新加坡:NCID是國民的堅強後盾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是一幢有330張床位,專門為提升本國在傳染病及疫情暴發後預防、監測、管理、準備和應對方面的能力與實力所建造的大樓。中心集臨床服務、公共衛生、科研、培訓與教學以及社區參與服務於一體。保護國民免受傳染病侵害。中心與陳篤生 (TanTockSeng)醫院 (2003年為非典所建造的醫院)無縫進行患者與業務交接,共享醫護人力資源,為中心救治提供額外的應急保障。

其中,64張多功能床位用於一般病人,100張隔離床位用於需隔離但未持有ID(身份證明)的患者,124張負壓床位用於經空氣傳播感染疾病患者。據了解,中心可根據患者數量及時擴容,將床位數增加到500張以上。

疫情期間,新加坡所有公立與私立醫院、基本保健和公共衛生應急診所、長期保健保障設施、社區護理設施 (CCF)與社區康復設施(CRFs)全部開放,同時擴大檢測、篩查、治療 (臨床實驗,恢復期血漿療法),重症監護容量擴充,保障疫情防控醫療儲備。

通過科技手段增強對於密切接觸者的追蹤 (如Tracetogether軟體,SafeEntry應用),加強邊境檢查;通證過本國入境卡電子服務,要求所有提交健康申報的旅客發布14天居家通知 (SHN);所有持長期通行證的人均需獲得入境許可;要求家庭,政府機關隔離配合血清檢查;4月14日開始實施口罩佩戴政策,口罩分配,社交距離,封鎖措施。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表示,面對疫情,新加坡和所有國家一樣必須紮實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解除封鎖。有效的治療手段或疫苗仍需要等待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相關焦點

  • 葛摩總統:中國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印度洋島國葛摩總統阿扎利·阿蘇馬尼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積極成效,顯示出中國的制度優勢;同時中國又積極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現如今的中國具有解決社會、經濟、衛生等領域問題的能力。現在是中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傳授抗疫經驗的時候了,這令人矚目。 印度媒體人:中國的努力對全球意義重大 印度資深媒體人、作家巴斯卡爾表示,中國採取的多種抗疫措施有效減緩了疫情的傳播速度。
  • 西安交大一附院視頻連線「一帶一路」沿線13國分享抗疫經驗
    來源:經濟日報4月10日下午,中國三亞公共外交研究院與西安交大一附院攜手,視頻連線「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近40位專家,共同進行了「一帶一路」抗疫經驗交流會。中國三亞公共外交研究院執行院長、外交部外管司原司長劉寶萊,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以及該院呼吸內科、感染科等多位學科專家,與來自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巴林、尼泊爾、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蘇丹、馬拉威等「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近40位專家,當天一同參加了視頻連線。
  • 分享經驗合作抗疫,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結束在馬來西亞工作
    中國赴馬來西亞抗疫醫療專家組將於今天(3日)結束在當地的工作,啟程回國。臨行前,專家組總結了在馬期間的工作成果,並與馬來西亞衛生部做了總結和分享。由國家衛健委組建、廣東省衛健委選派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4月18日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在吉隆坡及周邊、沙撈越州和沙巴州走訪了當地定點醫院、相關醫療和研究機構等,與馬方展開廣泛交流。在16天的行程中,總計前往了13家各類當地機構,參加15場視頻會議,對馬方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做了充分了解。
  • 中國專家與敘利亞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分享抗疫經驗
    新華社大馬士革4月23日電(記者鄭一晗)中國醫療專家23日與敘利亞衛生官員和醫療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分享中方抗擊新冠疫情經驗。在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組織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與敘利亞衛生部就抗擊新冠疫情舉行專家交流會議,雙方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就新冠肺炎的診斷、臨床治療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視頻會議上,中方專家從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徵、防控策略、臨床診治、密切追蹤等方面分享了經驗做法,並與來自敘利亞衛生部門的9名專家進行互動。
  • 鍾南山:中國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是執行力
    人民日報新媒體記者奔赴廣州,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他將就這些問題給出什麼答案?鍾南山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是執行力】 中國戰「疫」主要採取了兩大措施:一是對暴發地區進行封堵,阻斷傳播;二是基層群防群治,也就是聯防聯控。現在防控的核心也是兩個,第一是保持距離,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經驗是執行力。
  • 分享中國經驗 北大推出阿拉伯文版抗疫文獻
    「我們要與阿拉伯世界22個國家4億人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對於正在編輯中的《抗擊新冠疫情文獻資料彙編》(阿拉伯文版),北大外國語學院院長、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寧琦教授說。4月3日關於該書的發布研討會在北大外國語學院舉行。
  • 江蘇省與納米比亞分享抗疫經驗
    中國江蘇網4月15日訊 14日下午3點,在華為南京研究所,省人民醫院、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所、南京鼓樓醫院多位專家與納米比亞衛生部應對新冠疫情專家組成員視頻連線,向納方介紹疫情防控、診斷救治等抗疫經驗。
  • 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委內瑞拉交流抗疫經驗
    新華社加拉加斯3月31日電(記者王瑛 徐燁)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3月31日上午同委內瑞拉衛生部官員及醫療專家舉行工作會議。委衛生部長阿爾瓦拉多表示,目前委內瑞拉防疫和治療措施充分借鑑中國經驗並取得良好效果。阿爾瓦拉多說,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果,因此委政府從疫情之初就借鑑中國經驗。
  • 伊朗地圖廠商「隔空感謝」百度地圖,分享抗疫經驗助力民眾抗疫
    全球抗疫形式嚴峻,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3日上午8時42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萬,各國紛紛採取愈加嚴格的措施進行應對。而目前,我國「抗疫」成果初見成效,防控經驗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鑑。
  • 奔巴電臺分享中國抗疫經驗,援外醫療隊治人更育人!
    /a/20200527/53f4063361314a05882d245ef68c02fd.shtml   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受邀前往當地電臺參加直播節目,分享來自中國的抗疫經驗
  • 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華春瑩回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記者 朱曉航)在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如何評論「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應當相互理解和尊重各國做出的努力,相互交流和借鑑彼此有益的經驗。
  • 中國與巴拿馬專家舉行抗疫經驗視頻交流會
    中新社巴拿馬城3月17日電 應巴拿馬方面請求,經兩國外交渠道協調,中國與巴拿馬兩國抗擊新冠肺炎專家於巴拿馬當地時間3月16日晚舉行視頻經驗交流會。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魏強與會並與特納共同主持會議。在近2小時的連線中,巴方專家就疫情展望、傳播特性、確診檢測方法、重症治療和用藥,以及中藥功效、隔離手段等連連發問。中方專家一一詳細解答,並結合抗疫一線經驗強調,「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切須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中方專家還就如何有效做好公眾防護介紹了上海市的經驗。
  • 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滿意度最高,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近日新加坡民調機構「黑箱研究」針對各國民眾對本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表現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調查還顯示,8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經歷疫情後自己的國家會變得更強,而持同樣想法的美國人只有41%。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我也看到了有關報導。
  • 葛摩總統:中國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 體現了大國擔當
    央視網消息:印度洋島國葛摩總統阿扎利·阿蘇馬尼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積極成效,顯示出中國的制度優勢,同時中國又積極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 中國援布吉納法索醫療專家組與布方交流抗疫經驗
    專家組組長劉筠表示,經過多天調研,感受到布政府和同仁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中方專家願意結合既往經驗,與布方在診療、實驗室等方面進行探討,希望能對下一階段抗疫有所幫助。專家組將結合這幾天對衛生部、定點醫院、普通醫院的調研情況,開展系統性、針對性的集中培訓,更好地分享中國經驗。 在座談會後,中方向醫院捐贈了一批醫療物資,專家組成員詳細介紹了相關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
  • 深圳首次與非洲國家分享抗疫經驗
    中國的對外援助不僅僅講「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更堅信「烈火煉真金,患難見真情」深圳以向非洲國家分享戰「疫」「深圳經驗」捐贈防疫物資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非洲抗擊疫情貢獻「深圳力量」「怎麼應對肯亞社區傳播造成的確診數量直線上升
  • 中國赴孟加拉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分享經驗獲讚譽
    新華社達卡6月17日電(記者劉春濤)中國赴孟加拉國抗疫醫療專家組16日在孟首都達卡與當地衛生機構負責人、公共衛生專家和地區衛生協調員等進行交流,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獲得孟方讚譽。  當天上午,專家組來到穆格達醫學院醫院進行走訪和交流。
  • 香港教授向英國議會分享抗疫經驗
    據英國《衛報》報導,中國香港採取嚴格措施防控感染,目前養老院新冠死亡人數為0,而英國養老院因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近1萬5000人。為此中國香港一名教授對英國議會分享抗疫經驗,為什麼香港養老院無死亡病例。
  • 轉戰赤道幾內亞丨跨越島嶼傳遞抗疫經驗
    專家組成員在巴塔大會堂與衛生國務部長恩圭馬進行了會議交流,巴塔地區衛生代表、衛生管理部門負責人、巴塔地區各醫院院長、參與新冠救治的醫務人員代表參與會議,中國駐巴塔總領事館總領事徐莊聲參加會議。恩圭馬部長對於專家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在赤道幾內亞抗疫困難時刻派遣醫療專家組來指導抗擊新冠疫情;作為第三世界國家,赤道幾內亞存在很多困難,也在努力想辦法來克服和應對,希望專家組分享中國抗疫的方法和經驗,多提好的建議和方案,讓赤道幾內亞民眾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
  • 中國醫生與阿聯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近期,中國駐阿聯杜拜總領事館邀請在中國一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多位中國醫生開展線上講座,介紹新冠肺炎的知識以及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先前這只是針對杜拜部分機構的小範圍講座,卻吸引了來自阿聯的不同政府部門參與,共同學習中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