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愛滋病藥物治療成功?巴西男子體內病毒被清除

2020-12-24 央視網新聞

眾所周知,愛滋病是現代醫學史上最大難題之一,其背後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自1981年首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7日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僅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此外,380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

事實上,近40年間,科研人員不斷研發著新的治療手段,以期能徹底「搞定」這個難纏的對手,但最終都鎩羽而歸。截至目前,全球僅有兩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且都是通過非常規治療方法取得的效果。

不過幸運的是,眼下,科學界似乎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

據《科學》雜誌報導,當地時間7日,在第23屆國際愛滋病大會「愛滋病2020」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裡卡多·迪亞茲醫生表示,他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和煙醯胺(維生素B3)聯合治療試驗,其中一名被稱為「聖保羅病人」的36歲巴西男子,在接受治療後產生了「奇效」。

如果這名男子體內的HIV病毒最終不再「死灰復燃」,他將成為全球首例通過藥物治癒的愛滋病病例。

【「聖保羅病人」】

接受「增強版」藥物治療後

體內病毒「清零」長達66周未復發

眾所周知,HIV病毒是個超級難纏的對手。這種病毒會將其遺傳物質「編入」人類染色體,在那裡它可以進入休眠狀態,從而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監視。

這些「悄無聲息」的受感染細胞可以在人體內無限期存活,因為它們具有類似幹細胞的特性,還可以自我克隆。科學家們提出過好幾種方法,試圖弄清隱藏著潛在HIV病毒的感染細胞庫,然而沒有一種方法能奏效。

迄今為止,全球已知的愛滋病「治癒」患者僅有2名,分別是被稱為「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以及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男子。兩人的相似之處在於,都因癌症治療而接受過骨髓移植。

有分析稱,正是骨髓移植清除了他們體內的病毒,並賦予他們新的免疫系統來抵抗病毒的感染。但骨髓移植是一種昂貴而複雜的幹預手段,可能還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對目前全球3800萬的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而言,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治療方法」。

「柏林病人」的蒂莫西·雷·布朗。圖據《科學》雜誌

而其他曾受到高度關注、「有望治癒」的感染病例最終都以「失望」告終——HIV病毒在消失一段時間後又「死灰復燃」。

其中,最令科學家警醒的案例是「密西西比州嬰兒」。該名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服藥18個月後停藥,病毒一度消失,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嬰兒被完全治癒的時候,停藥後的兩年多,其體內突然重現HIV病毒。

為了比較不同細胞庫的清理方式,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迪亞茲醫生和同事們,在2015年招募了「聖保羅病人」和其他四名已經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控制住HIV病毒複製的患者。

研究人員對其採取了更為「激進」的方法,在他們原本已服用的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種藥物,希望以此「徹底清除任何可能逃過標準治療的HIV病毒」。

在此基礎上,患者又接受了煙醯胺治療,從理論上來說,這可以刺激被感染的細胞喚醒潛伏的病毒。當這些細胞產生新的HIV病毒時,要麼自我毀滅,要麼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

按照嚴格的時間表進行強化式治療48周後,5名試驗參與者恢復了常規的三種藥物治療方案,三年後又停止了所有的治療。停藥後,其中4人體內的病毒迅速復發,但截至目前,這名「聖保羅病人」已經66周沒有出現復發跡象。檢測病毒遺傳物質的敏感性測試沒有在他的血液中發現HIV病毒,而另一項更為敏感的試驗,將他的血液與易感染HIV病毒的細胞混合,同樣沒有產生新的感染細胞。

值得一提的是,在煙醯胺強化期間,這名男子是五人中唯一一個在標準血液測試中兩次檢測到HIV病毒的人。迪亞茲認為,這表明潛伏的受感染細胞已被激活,導致病毒的短暫產生。

迪亞茲表示:「我總是那個試圖唱反調的人,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對此感到樂觀。也許這個治療策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因為它只有五分之一的概率。但也許它確實清除了患者體內的病毒,雖然我並不確定,但我認為這是可能的。」

【科學界】

是否成功尚有幾大問題亟待解答

有學者指出該實驗難以令人信服

此前,大多數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抑制HIV病毒並在隨後停止治療的患者,體內病毒載量通常會在幾周內迅速回到高位。但這名「聖保羅病人」相關指標不僅沒有反彈,而且HIV抗體也降到了極低的水平,迪亞茲表示,這意味著該患者「體內淋巴結和腸道中的感染細胞可能已經被清除」。

迪亞茲也坦言,他目前仍無法確定病人是否已完全治癒。「他幾乎沒有什麼抗原,」迪亞茲說道,抗原是能引起抗體生成並誘發其他免疫應答的愛滋病毒蛋白。他表示,自從該患者停止治療以來,還沒有進行淋巴結或腸道病毒取樣。

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圖據英國《獨立報》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愛滋病臨床醫生斯蒂文·迪克斯表示,這位病人的治療經歷「值得矚目」。他表示,除了兩名接受骨髓移植「治癒」的患者外,自己還沒有聽說過停止治療後HIV抗體水平下降的情況。

但與其他愛滋病專家的觀點一致,迪克斯也警告稱,目前成功「清零病毒」的時間還不夠長,效果也不夠明確,不足以證明這是一種成功的治癒方法

義大利衛生研究所的醫生安德裡亞·薩瓦裡諾也表示:「這是首例通過藥物『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我十分希望他能夠為治癒愛滋病帶來新的方法。不過,鑑於該試驗中其他四名患者的情況,這一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迪克斯指出,此次實驗一個懸而未決的大問題是,該男子是否真的停止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根據這名「聖保羅病人」的說法,從2019年3月30日開始,他沒有服用過任何抗艾藥物。下一步,研究團隊需要通過檢測其血液中是否含有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來證實這一點

另一個未知因素是,這名男子在感染HIV病毒後多久開始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研究表明,小部分在感染後不久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如果停止用藥,更有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控制住病毒,原因可能是他們體內還未建立大型的受感染細胞庫。而這位「聖保羅病人」於2012年10月被確診,2個月後便開始接受治療——與大多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樣,他無法確定自己被感染的時間,但他懷疑是在2012年6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2010年被檢測為陰性。

而對於專家們而言,還有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煙醯胺是如何喚醒了潛伏的受感染細胞?當病毒DNA緊緊纏繞在被稱為組蛋白的染色體上時,它仍然處於潛伏狀態。「為了製造複製病毒,DNA必須解螺旋,」迪亞茲指出,有證據表明煙醯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觸發這一動作。

但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的愛滋病治療研究人員莎朗·列文認為,儘管「聖保羅病人」的抗體反應很有趣,但這不是一個令人信服的受控實驗。「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HIV病毒緩解的報告,」她說道。「如果能看到臨床試驗中多個參與者的病情得到長期緩解,我會非常興奮。這才是這一領域真正需要推進的問題。」

來源: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Nat Med:愛滋病領域重大進展,抗體成功清除嬰猴體內SHIV
    2016年3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俄勒岡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今天透露,將暴露在SHIV(具有HIV包膜蛋白的嵌合猴病毒)的嬰猴於24小時內用抗體治療,能將病毒徹底清除。這項研究在Nature Medicine雜誌發表,表明給暴露在SHIV的嬰猴進行抗體給藥能夠成功清除病毒,這是愛滋病科學界的重大進展。SHIV感染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可以通過母乳餵養把SHIV傳染給後代,就像HIV能通過哺乳和分娩進行母嬰傳播。
  • 愛滋病治療候選新藥:注射半年後 藥物仍有活性
    最近,《自然》報導了一種治療愛滋病的候選新藥 GS-6207。在目前對 32 名患者所進行的 I 期臨床試驗顯示,GS-6207 對愛滋病毒具有很強的抗病毒效果,且對人體毒副作用較小;病人在注射藥物後,體內的病毒雖未完全清除,但病毒載量減少,且體內藥物在 6 個月多後仍然保持活性。
  • 我們離愛滋病被徹底治癒還有多遠?
    目前,全球仍有近4000萬HIV病毒攜帶者,即便在藥物幹預下他們與常人的預期壽命無異,但目前還沒有方法完全清除患者體內的HIV病毒,即獲得醫學意義上的治癒仍然遙不可期。愛滋病為什麼難以治療?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HIV病毒是如何攻擊人體的。任何病毒想要進入細胞從事破壞活動,都必須有能夠與細胞表面分子結合的相應蛋白質。
  • 愛滋病簡史丨與人類暗戰半個世紀,至今仍在負隅頑抗
    一位加拿大籍、職業為空乘服務員的男同性戀者被認為是「零號病人」,普遍觀點認為他是第一個把愛滋病帶出非洲的人。 但持續的病毒溯源工作和新發現把「零號」推向更久遠。 「後來的病毒溯源工作經過了全球網絡追蹤,現在我們知道實際上愛滋病毒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從非洲開始,從動物跨越到人類。」
  • 愛滋病進入到性傳播為主的階段,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多年來,王福生帶領團隊開展了整體過繼免疫治療的研究,希望對愛滋病感染者進行免疫「重建」,通過採集健康直系親屬的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提升或改善患者免疫力和輔助控制疾病併發症。  在藥物預防方面,愛滋病治療也有了新的突破,GSK開發的長效HIV整合酶抑制劑,被用於非洲女性的愛滋病毒感染預防用藥,只需要2個月注射一次,就能夠起到預防保護作用,甚至可以作為疫苗使用。
  • 廣生堂: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成功入組給藥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廣生堂5月28日午間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5月28日成功入組給藥。據介紹,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GST-HG141系全新靶點的抗B肝病毒1類新藥,可以抑制HBV(B肝病毒)衣殼的脫殼與組裝,動物體內藥效試驗展現了優異的病毒抑制作用,是公司B肝臨床治癒「登峰計劃」重要組成藥物之一。目前,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是唯一能夠觸及HBV cccDNA的小分子藥物類型,對於B肝臨床治癒至關重要,是全球研究的熱點。
  • 即將出現全球第三例愛滋病治癒病例?這種療法值得關注!
    繼「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之後,「聖保羅病人」有望成為全世界第三例愛滋病治癒的病例。據報導,該患者是來自巴西聖保羅的36歲愛滋病感染者。這位患者長期使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結合煙醯胺(一種維生素B3),自停藥66周以來,他的血液中沒有檢測到HIV病毒,血液中的抗體濃度也非常低。
  • 與愛滋病的博弈還有長路要走
    「終結愛滋病流行的時代已開始」是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8月23日作出的結論,文章認為,有證據顯示首次治癒愛滋病毒(HIV)感染者以及臨床中愛滋病疫苗的有效性,而針對HIV的預防藥物在臨床中已實現部分有效性,能夠給HIV感染者提前抗病毒治療帶來更好療效,並把病毒傳染給性伴侶的風險降低了96%。
  • 抗愛滋病藥物為何被熱炒?人類對抗病毒有哪些武器?
    本文約1900字 閱讀時間7分鐘這兩天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被熱炒了。為何抗愛滋病的藥物能被用於治療新型肺炎?對付病毒,人類究竟有什麼武器可用呢?治癒病毒感染的幾種方法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有相應的藥物,不讓病毒吸附,不讓病毒複製,不讓病毒釋放,幹擾這些步驟都可以讓病毒繁殖停止,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簡單來說,並不見得是要直接清除所有的的病毒,只要讓病毒複製這個循環可以停止,病毒就會逐漸消失了。
  • 泰國發現新冠病毒治療方法!流感+愛滋病藥物,48小時見效
    泰國發現新冠病毒治療方法!流感+愛滋病藥物,48小時見效  Connor Feng • 2020-02-03 12:06:48 來源:前瞻網 E
  • 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核酸檢測為陽性
    因報導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同時也是國內首例、世界第26例HIV抗體陰性,HIV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的愛滋病患者,論文發布後引起廣泛關注。  論文通信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介紹,該患者在多地多家醫院檢測HIV抗體及確證試驗,均無法明確診斷,後在協和醫院通過核酸檢測,發現體內存在高複製HIV病毒,從而確診為晚期愛滋病。
  • 全球第三例愛滋病治癒者出現?專家:還需長期觀察
    繼「柏林病人」「倫敦病人」之後,「聖保羅病人」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例愛滋病治癒者。7月7日,Science網站新聞頻道報導了這位來自巴西聖保羅的36歲愛滋病男性患者的治療經歷。7月9日,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大多數通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其體內的HIV病毒通常會在停藥幾周內迅速恢復到高水平。
  • 重口味間的「腐壞」,被忽視的愛滋病藥物市場
    1983年5月,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學家呂克·蒙特尼爾、巴爾-西諾西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蓋洛相繼發現引發愛滋病的病毒,分別稱為淋巴腺病相關病毒和T淋巴細胞病毒III型,後統一改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即我們熟知的「愛滋病」。
  • 愛滋病被發現25年 全球2千多萬人被奪命(組圖)
    自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愛滋病患者以來,愛滋病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該地區疾病不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從業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還已擴散到普通人群中。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2500萬名愛滋病毒攜帶者,佔全球總數的70%。另外,亞洲目前正處於控制愛滋病蔓延的關鍵時刻。
  • 全球每天增加愛滋病感染者7400多人(組圖)
    世衛組織稱應對愛滋病威脅面臨三大挑戰  據新華社電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多次發表報告和公告指出,經過國際社會多年來為防治愛滋病作出的努力,全球愛滋病防治在2007年出現了重要進展,新增愛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有所下降。不過該組織也提醒說,全球愛滋病疫情蔓延的趨勢尚未出現逆轉,愛滋病防治中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 愛滋病 早檢測 早治療 活天年
    作者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防制所世界愛滋病日30多年全球抗擊愛滋病的最大成效在於改寫了愛滋病對人類生命的威脅!1996年,隨著愛滋病抗病毒治療藥物的面世,愛滋病的死亡率就大幅下降。隨著治療範圍的逐步擴大和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愛滋病是可以治療的慢性疾病!而一切成效的顯現就在於是否能早期發現感染,是否能早期獲得抗病毒治療。愛滋病「及早治療可活天年」!
  • 全球首個愛滋病病毒(HIV)尿液自檢試劑獲批上市
    ,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可由非專業人員自我操作並判讀的通過尿液檢測HIV感染的診斷試劑,填補了相關產品及技術空白。  愛滋病是全球重大傳染病,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稱愛滋病病毒)感染引起,如病毒攜帶者及早檢測和治療,其壽命同未感染人群並無明顯差異。
  • 什麼是愛滋病窗口期 如何治療愛滋病
    愛滋病是非常可怕的一種病,一旦感染上就會很難治癒。什麼是愛滋病窗口期?感染上愛滋病窗口期症狀是什麼樣子的?現在有沒有愛滋病窗口期治療方法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什麼是愛滋病窗口期愛滋病窗口期是指愛滋病的病毒進入到身體之後暫時是檢查不出來的,需要過一段時間血液中才會產生愛滋病的抗體,所以稱它為愛滋病窗口期。之所以把窗口期提出來是因為雖然在窗口期檢測不出,但也是可以把愛滋病毒傳染給他人的。
  • 美媒:愛滋病研究取得進展!科學家成功治癒猴子老鼠,將試驗人體
    據美國媒體1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成功治癒猴子和老鼠身上的愛滋病病毒後,人類試驗即將開始。 近日,根據一份報導顯示,科學家們在老鼠和猴子身上治療愛滋病的實驗被證明是成功的,這意味著他們離找到治癒愛滋病的方法又近了一步。
  • 「特效藥」老樹開新花,愛滋病和甲流藥物是新冠肺炎的救命稻草嗎?
    其團隊公布,有兩種此前治療甲、乙流感和愛滋病的藥物,在體外實驗中被認為有明顯的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以及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具體而言,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