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4月10日電 題: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鏡頭裡的九份小城聞名遐邇,幾乎成為到臺灣的遊客必去之地。而同屬瑞芳區的金瓜石、水湳洞,近年來也有了特殊風貌,讓整個老礦區煥發了新活力。
新北市瑞芳區,昔日盛產黃金、煤,在上世紀80年代,逐漸停止開墾挖掘,曾一度匯聚近3萬人生活的地方,如今只剩千餘人。1989年,《悲情城市》的上映,開啟了臺灣的懷舊文化產業,民眾對九份山城可謂趨之若鶩。
近年來,當地力推「驚豔水金九」之旅,期望將金瓜石、水湳洞與九份結合,由點及面,帶動整個老礦區的觀光產業。中新社記者近日走訪金瓜石、水湳洞,一探其風貌。
金瓜石與九份僅一山之隔,從2004年創建黃金博物館來,年度訪客連續數年突破百萬人次。園區內的太子賓館,由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在1922年興建,原為接待當時還是皇太子的裕仁天皇來考察所準備的,後來其並未成行。
賓館屬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沿著石階拾級而上,看建築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精緻典雅的風格讓人感覺到寧靜。
「黃金博物園區每年遊客量的十分之一是境外旅客,大陸遊客還不多」,黃金博物館館長蔡宗雄告訴記者。
目前,來自澳洲、日本等地的藝術家,已進駐到園區內一些閒置房舍進行創作。臺灣「文化部」正在進行全臺各藝術村的「總體檢」,將挑出幾個作為臺灣與全世界進行藝術家交換的場所。黃金博物園區也將納入藝術村的體系中,未來可能有更多大陸與國際藝術家匯聚於此,交流創作。
而位於水湳洞的山城美館,更讓人有種「轉角遇到愛」的感覺。在山腰上築立著的這座小小美館,正在展出藝術家們的繪畫、木藝、雕塑作品。
在館內,由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社區媽媽們帶來的「不一鼓」表演,鼓聲溫潤動聽。「不一鼓」是當地一名陶藝家利用海邊漂流來的浮球,繃上簡單的胚布,製成獨特的布鼓,很多當地民眾已掌握打鼓技巧。
山城美館原為臺電在水湳洞的員工電影院,本來閒置荒廢的空間已成為新移入藝術工作者的文化據點。常駐於此的藝術家林正文常舉辦社區製作體驗活動,教民眾手工製作木製風鈴。林文正的夢想,是讓藝術紮根社區,讓普通民眾帶孩子來看展覽、學打鼓,從小接觸藝術。
遊客造訪新北市,如厭倦九份的喧囂與擁擠,也可順道去金瓜石、水湳洞。與走馬看花的景點觀光不同,在那裡能感受一種人文的氣息,可深度體會整個瑞芳老礦區的歷史與新煥發的活力。(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