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了秦嶺陝南一顆明珠的鳳凰古鎮,我們來到了終南山

2020-08-24 農村那些事兒

在遊覽了背靠大梁山,面向鳳凰山,她是秦嶺陝南的一顆明珠的鳳凰古鎮後,我們驅車又來到了柞水縣的營盤鎮。這裡的秦豐村有秦楚古道在終南山裡。

我們在營盤鎮到秦豐村的入口處就先停了一停,被這裡的美景吸引。

營盤鎮地處秦嶺南麓,是柞水縣的北大門,素有「終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稱。

圖中路牌指向終南山秦楚古道景區。

營盤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有鐵、銅、金、雪花大理石等礦產資源。 連翹、五味子、二花等中藥材 。羚牛、熊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繁衍生息。

營盤鎮人文景觀有孝義廳古縣城遺址、藥王孫思邈採藥遺址、秦楚古道遺址等。 擁有4A級景區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3A級景區秦楚古道、3A級景區孝義小鎮、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終南山寨等景區景點10餘處。

營盤鎮境內的古西康之路時成為連接湖廣的天然紐帶,毗鄰長安,莽林為帳,洞寨為屋,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宋代以後為兵家安營紮寨之地,歷代官府派兵紮營。因軍事戰略地位屯兵守營而得名。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營盤設置相當於縣制的孝義廳,今東城遺址猶在。當時即有集市,集日為每旬二、五、八。時因大山岔廳城狹小,營盤鎮距廳城只有2理路程,商家行旅多以營盤為站,加之時有小舟沿乾佑河而上至營盤,又有西安至興安(今安康)的義谷騾馬大道經過,故有「水旱碼頭」之說。

民國二年(1913年)撤廳設孝義縣。民國四年(1915年)改為柞水縣。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西安產銷合作社在營盤設立分設。革命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程子華、徐海東等曾在這裡建立蘇維埃政權。

新中國成立後設立營盤區,轄4個鄉:老林鄉,龍潭鄉,藥王鄉,太河鄉。2002年,在鄉鎮區劃調整中將老林劃入,撤鄉並區,設營盤鎮,轄7個行政村:藥王堂村,營鎮村,安溝村,龍潭村,楊四廟村,秦豐村,朱家灣村,共31個村民小組。

營盤的現在: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建設的「百強鎮」之一,是商洛市委、市政府確定重點建設的商洛門戶鎮,是柞水縣委、縣政府確定建設新農村「一鎮六小區」示範鎮,乾佑河百裡生態景觀帶的起點鎮,西安第二生活區核心區。

進入景區,我們直接來到了標有「終南山」的景區大門前。

這裡有柞水縣全域旅遊全景圖。

還有秦楚古道景區介紹。我們在景區售票處拿了些關於秦楚古道景區的宣傳冊子。

關於秦楚古道是這樣詳細介紹的: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時,在原有終南小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擴建後的秦楚古道,又叫「義谷道」,是一條三米多寬的騾馬大道,是中國歷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

拿現在的話說,秦楚古道就是中國歷史上秦、楚相通的高速公路。這條古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安康的絲綢從這條古道進入長安後才能西去。隋唐時期,鹽、茶、絲綢、糧油、瓷器,在這條古道上南來北往。有學者認為,秦楚古道,也是絲茶古道。圖為景區接待中心樓。

柞水古為京畿長安重要門戶,位於秦嶺南麓,曾為西安通往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樞紐,素有「秦楚咽喉」,「終南首邑」之稱。據《柞水縣誌》載:該道始建於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寬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50年代初曾經復修過兩次定名為「西康馱運路」,秦楚古道又稱「義谷道」。

秦楚古道位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煅造了十分明顯的南北自然風景邊際。徜徉其間,一步一景,景隨步移。其主要景觀有:雷劈石、黑琊溝瀑布、古客棧--耍錢場、紅樺林、觀山嶺、草甸、冰川遺蹟,苦竹海、杜鵑群林等。登上主峰南北眺望,即可領略草原大漠的浩渺與渾宏,又能飽覽群峰的奇險與俊秀,使人心曠神怡,留戀忘反、樂不思歸。

花門樓是一塊兩溪交匯的開闊地,古代花門樓是南來北往官員的休息所,兵馬的補給站,客商的集散地,文人騷客的遊樂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從長安經秦楚古道到鎮安視察防務就曾在花門樓安營紮寨,休養練兵,遊山玩水,還吟出「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的詩句。詩仙李白出長安沿古道南下,行至花門樓,流連古道的山水,邊欣賞山水,邊飲酒作樂,還放歌抒情:「綠竹入幽境,青蘿拂行衣。……

秦楚古道的全段,現屬於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不僅芳草碧連天,而且風景美無限。藍天碧水,奇峰怪石,名花仙草,珍禽異獸……美不勝數。正如清代詩人餘作梅描寫的一樣:「太乙鍾靈聚此間,天開形勢佔秦關。詩峰翠鎖金城固,一水清流玉帶環。」

由於我們到的時候天氣不太好,加之遊人較少,景交車要等一些時間,所以我們就沒有進入裡面去細品秦楚古道了,只是沿景區道路走了走,私家車不能進去的。

宣傳冊上講,現在的秦楚古道於二OO六年九月在中國中部貿易投資博覽會上與柞水縣政籤訂了旅遊開發合同,二OO七年正式立項,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

景區位於陝西省柞水縣營盤鎮秦豐村終南山腳下,規劃面積33平方公裡,全長25公裡。南起營盤鎮的小峪口,海拔1030米,北到牛背梁自然保護區試驗區的終南山主峰,海拔2604米。

終南山的主峰,也就是我們常說秦嶺南北分界線的標誌。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

終南山地處中國南北大陸板塊碰撞拼合的主體部位,是中國南北天然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線,東起西安市藍田縣最東端的楊家堡,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

終南山東西長約230千米,最寬處55千米,最窄處15千米,總面積約4851平方千米。橫跨藍田縣、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等縣區,綿延200餘千米。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數百裡。《左傳》稱終南山「九州之險」,《史記》載秦嶺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長安縣誌》載:「終南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裡,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

秦嶺終南山是世界典型的複合型大陸造山帶,是形成統一中國大陸的主要結合帶,橫貫東西,位居中央,成為中國南北天然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自然分界線,具有全球地質共性中的獨特性,其造山帶與盆山地質科學內容豐厚、典型、集中,富有代表性,故長期受到國內外地學界的關注。

秦嶺終南山科學內涵深厚,典型遺蹟眾多,地質演化歷史悠長,構造強烈複雜,地層巖石發育齊全,巖漿活動頻繁,變質類型多樣,礦產資源豐富,屬世界典型代表性大陸造山帶,具有當代地學發展的豐富前沿信息。

尤其它是中國南北大陸板塊碰撞拼合科學遺蹟保存最好的地帶之一,並且秦嶺北麓大斷裂是典型的造山帶和裂谷盆地交接區域。

總的地貌特徵為北仰南俯,山大溝深,山嶺與河谷、臺地相間。主要地貌單元有山前衝積、洪積扇群、黃土臺原、地壘斷塊山(驪山)、流水侵蝕剝蝕的黃土高丘陵、流水侵蝕剝蝕的大起伏中山、古冰川作用的極大起伏高山。

終南山是「道文化」 、「佛文化」 、「孝文化 」、「壽文化」 、「鍾馗文化」 、「財神文化」 的發祥聖地,「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雄峙在古城長安(西安)之南,成為長安城高大堅實的依託、雄偉壯麗的屏障。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終南山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終南山。周代把終南山、太白山統稱為太乙山。

正是因為終南山的這些特點,使得終南山歷代多有隱士,據說有五千餘人。從楚共王二十年(前571年)算起,老子誕生於渦河北岸的陳國相地(今安徽渦陽)。老子曾做過東周的「守藏室之官」,其時諸侯混戰,禮壞樂崩,周景王死後,王子姬猛和姬朝為爭奪王位互相搏殺,守藏室被洗劫一空,老子深受打擊,辭官西行,至秦關函谷關,為關令尹喜迎老子於秦國終南山古樓觀,著書五千言,從此道德經流芳百世。

現在在終南山裡,據說也有一些人選擇離開城市、去往山野,追尋他們嚮往的生活,被稱作「終南山隱士」。

相關焦點

  • 鳳凰古鎮丨古樸、幽靜、典雅的江南意境,也是陝南的一顆明珠!
    背靠大梁山,面向鳳凰山,有五寨護衛的魚米之鄉,這裡是聞名的商貿集鎮,這裡是陝西最可愛的地方,更是陝南的一顆明珠!提起鳳凰古鎮,更多人想到的是湘西的鳳凰古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們陝西,也有屬於自己的鳳凰古鎮,今天小遊說的就是位於陝南柞水的鳳凰古鎮。
  • 旅遊 ▏背靠大梁山,面向鳳凰山,她是秦嶺陝南的一顆明珠
    鳳凰古鎮位於柞水縣社川河畔,坐落在社川河、皂河溝、水滴溝三河出口交匯處「十字水」肥沃的三角洲上。背靠大梁山,面向鳳凰山,有五寨護衛的魚米之鄉,它是秦嶺地區聞名的商貿古集鎮,人口稠密的大鎮,經濟繁榮的強鎮,更是人文靈氣的富鎮。這裡可以說是秦嶺腹地,是陝南的一顆明珠。
  • 秦嶺深處鳳凰古鎮已有1400年歷史,許多老鋪子保存至今,遊人稀少
    陝南「小上海」昨天講了位於安康的熨鬥古鎮有上千年歷史,今天介紹的這座秦嶺深山中的古鎮也毫不遜色,始於唐朝,距今有1400年歷史,它就是坐落於陝南商洛柞水縣的鳳凰古鎮。相比於湖南鳳凰古城,陝南的這座鳳凰古鎮如今可能沒有那麼聞名天下,但是在清代,這裡是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商埠字號、錢莊店鋪遍布滿街,街道上往來的人們各種地方口音的都有,人們甚至稱這裡是陝南的「小上海」。
  • 秦嶺南麓離西安最近的古鎮,始於唐朝,全是白牆黛瓦徽派四合院
    陝南「小上海」昨天講了位於安康的熨鬥古鎮有上千年歷史,今天介紹的這座秦嶺深山中的古鎮也毫不遜色,始於唐朝,距今有1400年歷史,它就是坐落於陝南商洛柞水縣的鳳凰古鎮。相比於湖南鳳凰古城,陝南的這座鳳凰古鎮如今可能沒有那麼聞名天下,但是在清代,這裡是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商埠字號、錢莊店鋪遍布滿街
  • 秦嶺最江南 媲美周莊烏鎮的陝南10大古鎮
    說起秦嶺的古鎮,總忘不了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那些小城的水鄉美景,在門前流淌過的溪流上,在雨霧蒙蒙的巷口,在水花輕濺起的青石板路上,在樓臺殿堂的殘垣上……這裡煙雨朦朧,這裡青山碧水,這裡花紅柳綠,這裡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
  • 秦嶺中段之--終南山
    這是從關中平原穿越秦嶺、漢江入巴山腹地的一條鐵路。中途路過七個車站,我即將觀賞關中到秦嶺的大好風景,體驗秦嶺的剛柔風水,只是不知道華山是否會出現在眼前,更不知道鍾南山是否真的可以長生……關中的樹木早已成蔭,火車過了西安南不久就會匯入逶迤的秦嶺,大概位置是大嶼鄉入終南山,可以看終南山秦楚古道。秦嶺隧道盤旋在秦嶺山脈間,這裡是陝西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過去書上講的嶺南的嶺就是秦嶺。
  • 秦嶺南坡的鳳凰古鎮,距今1400年,古集繁榮曾被譽為 「小上海」
    秦嶺南坡的鳳凰古鎮,距今1400年,古集繁榮曾被譽為 「小上海」,說到鳳凰古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湖南湘西的鳳凰古城,它是我國有名的景點,被稱為「湘西明珠」, 經過這裡的山清水秀、風景秀美、風雨滄桑,名勝古蹟的舊貌依然保存完好。
  • 鳳凰古鎮,秦嶺歷史文化濃縮成的精華
    這裡是陝西商洛秦嶺山區的鳳凰古鎮,離湖南湘西的鳳凰古城還有一千多公裡的距離,依著鳳凰古鎮的地理風貌、人文景觀、獨特氣質也完全沒有必要傍鳳凰古城的大款,因為地處終南山腹地,距離人們相對熟悉的關中平原柞水鳳凰古鎮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古鎮坐落於秦嶺柞水縣東南部的社川河畔,轄區山嶺蒼茫,林木蔥翠,流泉清澈,氣候宜人,這裡文化源遠流長,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的四合院民居建築基本沿襲徽派建築風格,讓遊客在陝西就能感受到南國的玲瓏秀美和濃鬱風情。
  • 秦嶺深處的鳳凰古鎮,距今有1400年了,在這裡遊是沒有任何收費的
    我們洗漱完畢準備出發,現在是早上七點了。今天準備去柞水的鳳凰古鎮去轉轉。我們來到了柞水東立交處,這裡的交通還是比較發達的。在這裡,我們要走山陽方向。山柞高速公路是包茂、福銀、滬陝高速公路的重要連接線,是終南山隧道應急保障的重要大通道。我們從山柞高速公路鳳凰東下了山柞高速直奔鳳凰古鎮而去。
  • 天下第一隧——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及其引線:位於西柞高速南段,北起西安市長安區青岔,南至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全長21.5公裡。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Highway Tunnel of Qinling Zhongnan Mountain)是位於陝西省秦嶺終南山的一條隧道,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
  • 柞水鳳凰古鎮
    目前古鎮上的建築大都建於明末,興於清末,有著200年的歷史,至今保存完好。以四合院為主的古建築大體沿襲徽派建築風格,很具地方特點。2002年12月列入省級第四批「古建築群居民」文物保護單位。根據當地史料記載,鳳凰鎮在唐代就開始有集市,而在清順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處水運交通便利的優勢,便紛紛來到鳳凰鎮經商並安居下來。
  • 中國最長的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總投資286億元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文化」 、「佛文化」 、「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祥聖地,位於秦嶺山脈中段,東起盛產美玉的藍田縣最東端的楊家堡,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
  • 【陝南十大古鎮】古鎮遊就來這裡,絕不後悔
    發揮你的砍價特長,盡情的砍吧,不過,一般當地人票價10元。走108國道盤山公路約3小時。瀝青路面,路況很好,不必擔心。如果人多的話就包車,昌合小麵包約100——150之間,周至汽車站門前有很多。根據當地史料記載,鳳凰鎮在唐代就開始有集市,而在清順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處水運交通便利的優勢,便紛紛來到鳳凰鎮經商並安居下來。在清末民初,各類商埠字號、店鋪錢莊遍布街巷,市井繁榮。鳳凰鎮逐漸成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有柞水「小上海」之稱。
  • 中國最長隧道 位於秦嶺終南山公路 規模世界第一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是位於陝西省秦嶺終南山的一條隧道,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單洞長18.02公裡,雙洞共長36.04公裡,15分鐘即可穿越。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舉行通車後,制約陝南經濟發展的秦嶺天塹變為通途,西安至柞水的通行裡程縮短約60公裡,行車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為40分鐘。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包頭至茂名線控制性工程,也是陝西「三縱四橫五輻射」公路網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單洞長18.02公裡,雙洞共長36.04公裡,建設規模世界第一,中國公路隧道之最。
  • 春天裡,鳳凰古鎮一探
    很多人知道鳳凰古鎮,都是因為沈從文先生,從先生詩意般的來源《邊城》文字的描述中看到了白塔、流水、吊腳樓·····於是乎鳳凰古鎮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必遊目標地之一對於我這個追求美食、美景、美人的先生>也不例外種草了鳳凰古鎮無奈沈先生筆下的鳳凰離西安1200多公裡,前往鳳凰的心願一直因為工作等擱淺
  • 春遊柞水鳳凰古鎮
    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包(頭)茂(名)高速秦嶺終南山隧道通車後,原來在心理距離上感覺遙遠的柞水,一下子成了西安人的後花園。40分鐘車程即到柞水,比張家堡到韋曲可能還快。有車族捷足先登,豬年春節15000輛車湧到柞水,小縣城有些措手不及。雖然媒體再三提醒,不要扎堆出行,但越這樣越給柞水做了廣告,人們還是想先睹為快。
  • 傳奇古鎮青木川,秦嶺深處的別樣洞天
    「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驚」,青木川,秦嶺深處的這座傳奇古鎮位於陝西、四川、甘肅三省交界的大山裡,被譽為陝西省寧強縣最美古鎮、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圖說:青木川古鎮 來源:網絡青木川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秦蜀之咽喉,歷史上乃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的重鎮。古鎮成型於清中期,歷經歲月滄桑,現遺存有大量風格迥異的古祠、古棧道、古院落及老街等歷史遺蹟,其中回龍場老街兩邊明清建築錯落有致,傳奇人物魏輔唐的魏氏宅院、輔仁中學等古蹟至今留存完好。
  • 感受"中國第一長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報導
    1月20日電(記者梁娟 儲國強)1月20日9時30分,被譽為「中國第一長隧」的陝西省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在柞水縣境內舉行了開通儀式。當地數百名群眾興高採烈地敲鑼打鼓、燃放爆竹慶祝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和西安至柞水高速公路的開通。     10時40分,記者一行率先驅車感受了「中國第一長隧」。平時走進公路、鐵路隧道裡,光線暗淡,司機會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可是,當今天記者乘車駛入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的洞口時,光線並沒有明顯的反差。
  • 陝南旅遊,在秦嶺南麓的古鎮上,遇見一座神奇的古塔
    這是我在陝南拍到的第三座古塔了。第一座,是洋縣城內的開明寺塔;第二座,是漢中市東關的東塔;第三座,就是這座華陽古塔。華陽古鎮華陽古塔,位於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古鎮中部的東河古渡口旁。我去華陽古鎮遊覽的時候,在古渡口旁找了很久,也沒有發現古塔。最後,我詢問一位路過的老人,他微笑著朝旁邊一指,我這才發現古塔就在我身邊的圍牆裡面。
  • 陝南是哪個省?一旦春天去了這裡,江南就成了將就! - 走吧網
    陝南,西北小江南一旦春天去了這裡,其他都成了將就陝南並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個區域,包括了:漢文化的發源地:漢中,餘秋雨曾這樣評價它:這兒的山水全都成了歷史,而且這些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全民族的故事。陝南,這裡古鎮媲美江南水鄉的美景這裡有座小橋流水人家的明清古鎮,叫華陽;這裡有座一腳踏三省的勝景,花紅柳綠的「雷鋒鎮」,叫青木川;這裡有座「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色交通線驛站,叫駱家壩古鎮;攝影/碩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