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提醒俄羅斯:我們之間還扎著一個刺

2021-01-20 斷箭DUANJIAN
愛沙尼亞議長亨.珀呂埃斯

儘管說「冤有頭」,但是「債已無主」。然而,誰也不敢保證歷史埋下的地雷會不會爆炸?什麼時候爆炸?即使不會爆炸,也必須讓當事者知道:這裡真的埋著一顆地雷!

1月2號,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報導稱,愛沙尼亞議會議長亨.珀呂埃斯再次向俄羅斯提出了領土要求。

亨.珀呂埃斯在講話中所提到的「要求」,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新意。因為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爭議的國家(或地區)何止愛沙尼亞一家?但有誰曾要回去過一寸土地——然而要不回來是一回事,要不要又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亨.珀呂埃斯議長在2019年11月20號就發表過類似講話。珀呂埃斯認為,根據1920年籤署的《塔爾圖和平合約》,蘇維埃政權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愛沙尼亞獨立的國家,該條約明確了愛沙尼亞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俄羅斯應歸還愛沙尼亞2000平方公裡的領土。

而普京總統的新聞秘書給出了和今天一樣的答覆:議長的言論是不可接受的,克裡姆林宮認為,《塔爾圖和平條約》已經是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歷史文件。

美麗的愛沙尼亞

東歐平原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地緣交集最複雜的地區,如果以「血濃於水」的民族紐帶來解釋國家間的關係,愛沙尼亞的人種構成,宗教信仰,文化傳承和民族血緣都與俄羅斯東斯拉夫人相去甚遠,但卻與芬蘭與北歐很近。

10月革命之後,立足未穩的蘇維埃政權面臨歐陸的威脅,境內的少數民族地區紛紛要求獨立。蘇俄政權迫於無奈,與愛沙尼亞和芬蘭在1920年籤署了《塔爾圖和平條約》,將大量蘇芬邊界的土地還給芬蘭。還給愛沙尼亞的領土則包括普斯科夫州和別喬爾斯基(以及納爾瓦河右岸地區),領土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裡。

但蘇聯在1939年11月發動了蘇芬戰爭,在付出沉重代價後奪取了芬蘭的薩拉,貝柴爾,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漢科等地區。1940年3月,蘇軍強行開進波羅的海3國,7月份在愛沙尼亞建立了蘇維埃政權,8月份正式將愛沙尼亞變成蘇聯加盟共和國。

蘇德戰爭爆發後,愛沙尼亞人又看到了希望,為爭取獨立,他們拿起武器向蘇軍發起猛攻。二戰結束後,愛沙尼亞遭蘇聯以「懲罰叛徒」的名義進行了血腥報復,大量愛沙尼亞人遭到清洗,與此同時,蘇聯為稀釋原住民,向愛沙尼亞遷入大量俄族人(這一版本與克裡米亞幾乎一樣)。

佩斯科夫拒絕了愛沙尼亞的領土要求

90年代蘇聯解體,愛沙尼亞宣布獨立,隨即得到國際社會承認並加入聯合國。如果按照《塔爾圖和平條約》的權威性與事實劃分,爭議地區已經屬於愛沙尼亞。況且蘇聯時期對該地區的實際佔領,是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完成的。作為蘇聯的繼承主體,俄羅斯理應將爭議地區還給愛沙尼亞——如果俄羅斯認為該條約「無效」,那麼有效的難道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果是這樣,如今的愛沙尼亞,仍然可以被俄羅斯認為「沒有獨立」,而且「可以侵犯」。

然而世界上「應該」的事情太多了,只有民族性格,利益導向,索取手段,國家實力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局,才是決定「應不應該」的主要因素。就像烏克蘭拿不回克裡米亞一樣,愛沙尼亞同樣拿不回曾經屬於自己的領土——因為,與虎謀皮的結果大家都知道。

實際上,愛沙尼亞內部也並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愛沙尼亞總統卡柳萊德就建議,暫時不要對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總統認為,上世紀90年代,愛沙尼亞為了加入北約,已經放棄了對該地區的領土主張,愛沙尼亞應該保留二戰後形成的邊界,《塔爾圖和平條約》可以作為愛沙尼亞成為獨立國家的證明——看得出來,愛沙尼亞的態度也談不上「強硬」,但這個事情是過不去的。

追索爭議領土是國家領導人的歷史責任和政治智慧,根據國際法的相關內容,只要被佔領國沒有停止索要被別國非法佔領的領土,追索領土的權力仍然合法。如同經濟糾紛中的債務關係,一旦過了追訴期,債權人將自動失去追討的合法權利。愛沙尼亞如果長期保持沉默,國際社會就會默認被佔領國已經接受了目前的疆界。

克裡米亞的俄軍

就像日本歷屆首相都在孜孜不倦的向俄羅斯討要北方四島,韓國和日本為了獨島(日本稱竹島)每年都在「鄭重宣示」。而這些領土大概率是要不回來的,但作為領導人必須這樣去做。而且,過往的歷史告訴我們,重大危機之後,國際關係往往會因此而惡化。今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經濟社會所積累的社會矛盾都在因危機而集中爆發,並因此而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民眾(甚至某些政客)的思想也會更加保守而且短視。為了平息民族主義情緒,化解社會分歧,政府通常就會選擇向外轉移矛盾。

因此,愛沙尼亞在這個時候向俄羅斯索要領土,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其次,愛沙尼亞只要佔領「合法」的制高點,相當於掌握了部分利益置換的籌碼,並在其他事務的談判中將其堂而皇之的擺上桌面。

「爭議領土」被認為是扎在兩個國家心裡的一根刺,俄羅斯與老蘇聯時期的加盟共和國幾乎全都有領土爭端,蘇聯解體之後,雖然大家猶如脫困的獵物一樣各逃性命去了,但對俄羅斯的恐懼卻如影隨形——因為他們也擔心,某一天會像烏克蘭失去克裡米亞一樣,失去自己的領土。

俄羅斯軍隊

歲月靜好的年代,大家的心態都很平和,至少能夠掩飾猙獰的面孔,克制貪婪的欲望,在這種狀態下,爭議領土基本能保持和平安寧的狀態,然而如果格局發生變遷或國家間競爭的需要,「爭議領土」上很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會出現一些沒有標識的神秘軍人,「爭議領土」實際上就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地雷。因此,被佔領國必須時刻擺出「據理力爭」的姿態,至少在「爭議」變成「衝突」的時候,可以站在「法理」的制高點上爭取更多的同情。

俄羅斯雖然在2014年將克裡米亞收入囊中,但因此而遭到的制裁以及烏克蘭的各種反抗,也像索命梵音一樣與俄羅斯的國家命運並行至今。如果美俄關係仍然看不到破冰的希望,這樣的制裁不但不會停止,而且可能加劇——當普京總統向拜登送去祝福後的第二天,拜登的回禮是:將加強對俄羅斯的問責與制裁——喬.拜登詭異的微笑告訴我們:美俄關係不會因「祝福」而有所回暖。

烏克蘭與美國相隔萬裡,克裡米亞也不是美國領土,但這塊地方恰好和俄羅斯有關係,恰好俄羅斯與美國不對付,那麼美國就可以將這個話題長期掛在嘴上,並成為隨時刺向北極熊的軟刀子。更糟糕的是,喜歡這麼幹的不光是美國,還有歐洲和土耳其。如果俄羅斯認為,克裡米亞的重要性勝過持續停滯8年的國家經濟,那可以解釋為「吃的了鹹魚,也能耐得住渴」。但如果俄羅斯因克裡米亞遭到更多的損害,那說明這塊蛋糕裡面可能有毒——其中的得失與炎涼也許只有俄羅斯人自己知道。

美俄關係將更加惡化

但同樣的「領土爭端」如果發生在其他國家(比如愛沙尼亞),眼下的這套劇本可能連一個情節都不用改,就可以直接邀請各方登場。

相關焦點

  • 愛沙尼亞和俄羅斯是鄰居,為何仇恨俄羅斯?
    2020年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俄羅斯打算從今年開始舉辦一些煙花慶祝活動。放煙花的地點,就在蘇軍當年解救的那些城市,其中包括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愛沙尼亞對俄羅斯此舉非常憤怒,認為俄羅斯這是惡意挑釁。愛沙尼亞說我們從來不認為蘇軍進入塔林是解救愛沙尼亞,恰相反,蘇軍只不過取代了德軍對愛沙尼亞(包括拉脫維亞、立陶宛)的控制,他們都是匪徒。
  • 愛沙尼亞認為俄國已經不行了,俄外交部提醒:千萬別小瞧俄羅斯
    2020年9月16日,俄羅斯外交部責成俄聯邦駐愛沙尼亞大使館對愛沙尼亞總統卡柳萊德的發言進行回應。 此前一天,接受愛沙尼亞國家電視臺採訪時,卡柳萊德總統對俄聯邦當前的狀況進行評論。總統認為,俄羅斯的時代即將徹底結束。因為從經濟角度來看,俄羅斯經濟疲軟,不是一個強國。
  • 讓俄羅斯歸還領土:不規還就直接開戰,愛沙尼亞強硬表態
    愛沙尼亞,是地處波羅的海的一個小國,與立陶宛、拉脫維亞並稱「波羅的海三國」,面積僅4.5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區區130萬;在國際事務中,實話實說,其實,愛沙尼亞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突然之間,愛沙尼亞公開叫板俄羅斯,讓其歸還其土地,否則,就開戰,可謂吸足了許多讀者的眼球,至少在世人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 俄美女議員提醒愛沙尼亞:出現領土爭議時,小國總會受損失
    俄羅斯外交部第二歐洲司司長別利亞耶夫惹事了。他日前在接受俄羅斯新聞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與愛沙尼亞就兩國邊界線進行討論時,塔林政府喜歡引用毫無法律效力的文件,譬如早已失效的《塔爾圖和平條約》。2019年11月20日,愛沙尼亞議會議長珀呂埃斯公開向莫斯科喊話,他不但宣稱《塔爾圖和平條約》依舊有效,還要求俄羅斯執行《和約》,歸還此前佔據的愛沙尼亞土地。珀呂埃斯認為,根據蘇維埃俄國和愛沙尼亞於1920年籤署的《塔爾圖和平條約》,愛沙尼亞理應獲得俄羅斯普斯科夫州和列寧格勒州的部分土地。
  • 俄羅斯:不會與愛沙尼亞斷交
    據新華社電到訪的俄羅斯國家杜馬代表團團長、杜馬老戰士事務委員會主席尼古拉·科瓦廖夫4月30日在會晤愛沙尼亞議會第一副議長克裡斯蒂娜·奧尤蘭德時說,俄羅斯不會與愛沙尼亞中斷外交關係。  據當地媒體報導,科瓦廖夫說,與愛沙尼亞中斷外交關係只是俄國內個別政治派別的想法,俄羅斯不會與愛沙尼亞中斷外交關係 。
  • 新年伊始,愛沙尼亞再次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
    1月2日,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報導稱,2021年伊始,愛沙尼亞議會議長珀呂埃斯再次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珀呂埃斯的講話內容,已被全文刊登在議會的官方網站上。愛沙尼亞議長在講話中強調,1920年,蘇維埃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愛沙尼亞獨立的國家。
  • 愛沙尼亞俄羅斯邊境線劃定
    原標題:愛沙尼亞俄羅斯邊境線劃定  本報赫爾辛基2月15日電(記者趙廣俊)經過20餘年的馬拉松式談判,愛沙尼亞與俄羅斯兩國外長將於2月18日在莫斯科籤署兩國邊境線劃定協議。一旦該協議生效,俄羅斯將不再與任何一個歐盟國家存在邊境線爭議。
  • 愛沙尼亞向俄索要領土!俄羅斯會答應嗎?
    這不,愛沙尼亞舊事重提,要求俄羅斯歸還愛沙尼亞2000平方公裡的領土,這一「以小欺大」的行為引起外界的關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愛沙尼亞向俄羅斯索要領土這一事件呢?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有著長達數百年的恩怨,直到現在,這三個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也非常不友好。
  • 回應愛沙尼亞總統:俄羅斯不會滅亡,在制裁下還變得更強大
    當地時間9月15日,愛沙尼亞總統卡柳萊德在接受該國國家廣播電臺採訪時,對俄羅斯做出了多種評判,卡柳萊德稱,俄羅斯正在變得越來越衰弱,這種衰弱不僅僅表現在GDP衰退上,還表現在人口不斷減少方面,同時,俄羅斯在人口結構方面也不樂觀:除了人口老齡化外,主體民族斯拉夫人所佔比例正不斷下降,
  • 愛沙尼亞為何與俄羅斯關係不和?兩國有什麼歷史恩怨?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國土面積45339平方公裡,人口約132萬人,現在愛沙尼亞已經是一個發達經濟體。愛沙尼亞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宣布脫離蘇聯而獨立,獨立以後的愛沙尼亞選擇遠離俄羅斯,在2004年正式加入歐盟和北約。愛沙尼亞曾經和俄羅斯是一個國家,為何獨立以後與俄羅斯關係長期不和呢?
  • 俄羅斯認為與愛沙尼亞關係正常化尚需雙方努力
    新華網裡加6月28日電(記者 楊德洪)據波羅的海通訊社28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歐洲二司司長庫茲涅佐夫當天在莫斯科接受波羅的海國家媒體採訪時表示,要使俄羅斯和愛沙尼亞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兩國都需要作出巨大努力。  庫茲涅佐夫是俄外交部專門負責同波羅的海國家合作事務的官員。
  • 愛沙尼亞稱前蘇聯佔領其領土 要求俄羅斯賠償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俄羅斯新聞網13日消息,愛沙尼亞希望從俄羅斯得到一些賠償,以補償「前蘇聯佔領期間」給這個國家自然環境和居民造成的傷害。同時,愛沙尼亞希望歐盟所有成員國能支持自己的上述要求。據悉,這個委員會的工作一直持續了12年,該委員會最終於本月11日向愛沙尼亞議會提交了被稱為「白皮書」的總結文件。  愛沙尼亞國家壓制政策調查特別委員會主席、託羅特大學專家維羅-薩羅稱:「我們提交的是在前蘇聯政權統治下和德國佔領期間,愛沙尼亞所受到損失的總數。」他指出,因為德國佔領期比較短,因此這份報告主要涉及前蘇聯執政時期的損失。
  • 愛沙尼亞警告北約士兵警惕俄羅斯「美女陷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月21日報導,愛沙尼亞一名情報官員稱,作為北約抵禦俄羅斯「侵略」行動的一部分,英國派往愛沙尼亞的軍隊應警惕諸如俄羅斯「美女陷阱」及精心策劃的「酒吧打鬥」等威脅。
  • 愛沙尼亞:1700萬歐元重建邊境公路,擺脫俄羅斯為難
    2018年,愛沙尼亞通過一筆1700萬歐元的邊境公路建設項目,主要應用於與俄羅斯接壤的東部邊界線上。這個項目看似與民生沒什麼聯繫,但生活在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邊境線上的1.5萬賽斯託斯人,卻興高採烈地高呼:終於可以擺脫俄羅斯的為難了。
  • 愛沙尼亞歷史上被多國欺負,為何卻不想抱一下俄羅斯大腿?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地球上,如果自身沒有點實力,那麼就很容易被其它國家欺負,尤其是一些本身就不大的國家,就更是如此,雖然很多國家都想擁有民族獨立性,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卻有著千難萬難的挑戰,尤其是還必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鬥才行,而且在遇到外界巨大變化情況下,還要有著超前的眼光和準確的判斷
  • 愛沙尼亞:率先從蘇聯獨立,現在為何拿100年前條約叫板俄羅斯?
    一個小國敢與俄羅斯叫板,我們就能體會出愛沙尼亞對俄羅斯的恨有多深。愛沙尼亞所提到的這個條約是怎麼回事?而且愛沙尼亞緣何敢於叫板俄羅斯?但二戰爆發後,1940年8月,蘇聯以解放愛沙尼亞為由,不僅收回之前的領土,還把愛沙尼亞變成蘇聯加盟共和國。既然成了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就不再承認《塔爾圖和平條約》,所以這個條約實際上已經廢止。
  • 愛沙尼亞與俄羅斯交界城市珀爾瓦
    珀爾瓦位於愛沙尼亞東南部,距離沃魯25公裡,毗鄰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是珀爾瓦縣的首府,為愛沙尼亞別具魅力的城市1991年開放的文化中心也是一個著名的景點,有愛沙尼亞當年最佳建築之稱,當地的畫廊陳列著永久性的藝術展品。
  • 愛沙尼亞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愛沙尼亞,是歐洲西北部一個人口只有131萬,國土面積只有45339平方公裡的小國。小國容易受欺負,長期以來,愛沙尼亞先後被瑞典、丹麥、波蘭、普魯士、俄羅斯等國佔領和統治。其中以俄羅斯佔領時間最長,達200多年。
  • 愛沙尼亞議員提議該國公投加入俄羅斯?原來是場「民主鬧劇」
    近日,波羅的海沿岸小國愛沙尼亞的議會也發生了一起鬧劇:來自反對黨「改革黨」的數名議員,聯名提交了兩份議案。一份議案提議對婚姻公投法案進行修正;另一份則提議就愛沙尼亞加入俄羅斯舉行公投。 連公投選票的題目都擬定好了:「如果愛沙尼亞加入俄羅斯,會不會生活得更好?」 議案提交之後,輿論一片譁然。
  • 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陷間諜風波 愛方:立即放人
    俄羅斯莫斯科一家法庭19日宣判,一名來自愛沙尼亞的警官因間諜罪等三項罪名成立,被判處15年監禁。針對這一判決,愛沙尼亞政府表示譴責,稱俄羅斯這一舉動違反了國際法,並要求俄方立即放人。【俄方:間諜有罪】這名愛沙尼亞警官名為埃斯頓·科弗,供職於愛沙尼亞國內安全局。關於他被捕的過程和原因,俄羅斯與愛沙尼亞兩方給出不同說法。俄羅斯檢察部門官員說,科弗去年9月從愛沙尼亞非法入境俄羅斯,在位於俄羅斯西部的普斯科夫州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