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我國的網際網路還不發達,家家戶戶以電視機為主的時代,人們普遍將動畫分為動畫片和動漫;在當時人們給它們的定義是這樣的:「動畫片」是指在電視臺循環播出的那幾個中配的老面孔,如柯南、中華小當家、數碼寶貝等等,充滿著對子供向的嘲諷;而「動漫」則是很少在電視上出現,絕大部分來源於光碟和雜誌附送的日配片,如死神、火影之流,在觀看的時候會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打個比方說,巔峰時期的火影忍者有多強,可以這麼說,在那個時代下的學生,就算沒有看過火影忍者,也一定對火影中木葉的標記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自此之後,大量的季番如同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得到了當時廣大青少年的廣泛關注,諸如叛逆的魯路修、大劍等,可謂是紅極一時。不過可惜的是,伴隨著一些死亡筆記之類的動漫被逐一查水錶,漸漸從國內各大播放平臺上消失,這股熱潮也迅速的被澆滅。所以不管過了多久,大家對於「動漫」的首要印象還是火影和海賊。這兩大動漫具體歐雷打不動,不管同行業再怎麼鄙視,他們都是永遠的主流。這種長達十年的「雙王」統治的動漫界的格局,直到2013年得到了首次突破——進擊的巨人就在當時登場了。
在2012年年底,進擊的巨人的第一部pv放出,按照動漫界的慣例,一般來說,一部動漫的首發pv都不會加入太多的配音和音效,沒法完整的表現出本部動漫的精髓。但是巨人的pv就截然不同,它僅僅憑藉畫面,就完美的展現出了自己超高的水準;在這短短1分鐘內,它不僅介紹了世界觀,不遺餘力的播放著立體機動裝置飛躍的鏡頭,再配上梶裕貴的咆哮,無比的熱血帥氣。而在題材方面,不同於動漫市場上常見的校園和超能力戰鬥,它選取的題材很特別,能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但戲劇性的是,這個視頻在當時並沒有火,巨人這個IP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預熱,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去吹捧它的漫畫原作,更沒有什麼人去吹它的製作團隊。題材的小眾,使得進擊的巨人在首宣上沒有獲得良好的收益。在當時版權思想剛剛起步的動漫界,其實大家都不太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更沒有和一些民工漫正面較量的信心,基本上全靠自來水。和巨人同期播出的刀劍神域,還可以和國內流行的網遊結合起來,成為一項吸引觀眾的看點,但是進擊的巨人的宣傳有著很大的困難,因為在那個時候,基本上沒人看好這樣的題材。於是,巨人就在這樣幾乎「放養」的情況下,在2013年的4月,進軍國內,而其結果證明,巨人確實不是一部服務於當時二次元的動漫,因為它的目標用戶是——全體青少年。
在2013年年中,如果一個有著女朋友並且熱愛生活的現充青年突然表示自己愛上看動漫了,那麼他看的動漫就一定是進擊的巨人。其開頭op《紅蓮的弓矢》,可謂是打破次元壁的敲門磚,讓平時一些對二次元毫無興趣,甚至覺得看動漫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的路人都產生了興趣,一時間,校園、街頭到處可見自由之翼。就目前的數據來看,進擊的巨人在國內網際網路動漫上取得的成績是空前絕後的。若問起「巔峰時期的巨人有多強?」首先,在關注度方面,巨人已38W的成績奪取13年百度熱搜詞條的霸權,也許這樣解釋並沒有很直觀的感覺,但若和其他動漫相比較,其火熱程度就顯而易見了:2011年《罪惡王冠》3.4W、2012年《刀劍神域》9W,第一名比後九名加起來都多,對比之前的各個新番年度霸權,巨人讓其整整從五位數變成了六位數,至今無人能超越。不僅如此,它還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曾擊敗《海賊王》的動漫,所以可以這樣說,巨人的出現短暫終結了火影海賊的「雙王統治」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巨人會如此火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進擊的巨人刷新了人們對動漫的認知。在當時巨人播出的檔期中,和它同期播放的全是青春美少女泛濫的校園劇,在這個環境下,巨人以至少十倍的優勢獲得了碾壓性的勝利,實在是應為它太好看了。在當時國內還不存在什麼炒作的前提下,巨人能夠這麼火,除了實力,難道還有其他原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