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一划傾注真情!「藍盆友」自製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已寄出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一筆一划傾注真情!「藍盆友」自製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已寄出
2021-01-14 14: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明信片寄爸媽 任碩 攝

  中新網青海西寧1月14日電(何倩楠)眼瞅著到了臘月,「年」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但西寧市東新路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隊一班班長蘇文波的眉頭卻一直皺著,他已經14年沒有回家和老人團聚過年了。雖然滿心愧疚,但他明白這是他作為一名消防員應該承擔起的責任。

  他低頭,將牽掛和遺憾寫在了一張張明信片上,「親愛的爸爸媽媽,十幾年了,兒子不孝,不能在你們身邊陪伴,自古忠孝兩難全,請父母諒解。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你們身體健健康康的……」

  1月12日上午,在青海省西寧市東新路消防救援站會議室內,消防指戰員們正在進行一場「送爸媽一朵『小紅花』」活動,而這朵「小紅花」,就是指戰員們手寫的一張張明信片。

  活動現場,大家手寫著感恩、思念的話語,一筆一划,傾注真情。

明信片寄爸媽 任碩 攝

  「我們的明信片有四類,一類是體現消防隊的硬體和軟體設施的;一類是執勤戰鬥的畫面,包括救援、演練、日常工作的畫面;還有一類是生活的畫面,都是大家的一些合照;最後就是一些消防特色類。」這些明信片,都是東新路消防救援站副指導員任碩自己排版列印製作的,取景自救援站日常的工作生活。

  「每名隊員還有兩張專屬明信片,一張是個人特寫,隊員們可以將想說的話寫在上面。還有一張是以消防站的角度出發,上面書寫著每個人全年的工作總結。」這樣,每名隊員都有40多張的明信片可寄,有的上面書寫了思念,有的只是作為小禮品饋贈家人。

  談到為何萌生了製作明信片的想法,任碩說,「之前,我們的一個隊員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回家後卻發現,父母把那張照片印出來放在相框。後來一個小夥伴說,『我們應該讓父母看到我們在隊裡的生活』,於是就有了這個想法。」

  相機定格了記憶,文字記錄了感情,將手寫的思念和節日問候與工作、生活照片一起,傳遞給家人,更多了一份真情實意。「我們也想用這些明信片,感謝一下隊員的父母家人們,感謝他們支持我們的工作。同時,他們也能看到,自己的孩子這一年在消防隊幹了哪些工作!得到了那些成長!」

  一張張照片就這樣變成了有故事的明信片,貼上郵票,蓋上郵戳,跨越千山萬水,寄給遠方的家人。

  當爸媽們收到這朵見證孩子成長的「小紅花」時,會是什麼表情?我猜,一定是感動著,心疼著,同時也欣慰著。

相關焦點

  • 在異國自製獨一無二的明信片,訴說旅行故事
    旅行中買張明信片寄給家人和朋友分享旅行的點滴,感覺十分浪漫。想更上一層樓,可以將自己拍攝的美麗照片 DIY 製作成為獨一無二的明信片,藉著相機充當你的眼睛,向家人朋友訴說你的旅行故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製作明信片的方法,在異國也可創造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哦!📷什麼照片適合製作明信片?
  • 5.8 在異國自製獨一無二的明信片,訴說旅行故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製作明信片的方法,在異國也可創造獨一無二的明信片哦!📷   什麼照片適合製作明信片?  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你對自己拍攝出去的作品有自信,或者你有想特別紀念的事物,或者你想向親友傳達你們之間的共同回憶,這些都可以作為明信片的題材!
  • 紙短情長 衢州自媒體人手繪衢州地標明信片並免費郵寄
    而這份沉甸甸的「情懷」,需要獨一無二的明信片作為載體,王硯秋與吳恆易一拍即合,將目光放在一個個衢州地標上。  巍巍水亭門城樓俯瞰四方,北門古街路口鐘樓聳立,孔氏南宗家廟前儒風浩蕩,高聳凌雲的天王塔丈量著這塊土地歷史文化的厚度……「衢州是千年古城,歷史的遺蹟散落在城內的各個角落,它們見證了衢州的歲月變遷,只待我們時時回望。」
  • 韓國小白菜昨日寄出萬張「難忘世博」明信片
    」昨天,上海交大韓國留學生黃海英向遠在異鄉的爸爸媽媽寄出了明信片。萬個心聲留給世博 世博接近尾聲,上海交大為世博志願者準備了一萬五千張貼著郵票的明信片。 明信片背面以世博志願者的「心」字形圖案為背景,之上有「交白」為祖國站好一班崗的誓言和不同階段的紀念照片,還有交大世博志願者吉祥物「源源」。這些明信片是上海交大「小白菜」留給世博會的特殊禮物。 「明信片上有我的照片,爸爸媽媽和中學老師看到我,看到世博的一幅幅美麗場景,肯定特別開心。
  • 聲音明信片亮相服貿會,未來在主題郵局有望寄出「有聲祝福」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9月5日,2020年服貿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在文化服務專題展區,中國郵政展出的聲音明信片印表機吸引眾多參觀者。據悉,聲音明信片印表機有望出現在中國郵政的多個主題郵局,寄出「有聲祝福」。
  • 湖大大四學生自製校園風光明信片作為畢業禮物
    大四畢業生田沛澤自製校園風光明信片本組圖/田沛澤  紅網長沙4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文乃斐)對所有小清新來說,還有什麼比明信片更浪漫?對於所有的畢業禮物來說,還有什麼比自製明信片更值得留念?臨近畢業,湖南大學大四畢業生田沛澤為了送給自己一份獨特的畢業禮物,以湖南大學的風景為主題自製了一組明信片。「我就是想從一個普通湖大學生的視角來表現湖大的美,給即將畢業的人留下一些記憶。」你為自己準備了什麼特殊的畢業禮物?
  • 【無處不熊貓】傳遞書信文化 熊貓郵局4年多共寄出60萬張明信片
    在這裡,不僅有清爽可愛的熊貓飲品,有種類繁多的熊貓飾品,更有獨特熊貓文化的各類明信片。填好地址和寄語,你可以將這封印載超萌熊貓的明信片寄往世界各地。各類熊貓明信片「2013年10月9日,在第44個世界郵政日,全球首個熊貓郵局落戶成都。」
  • 琵琶湖畔寄出的旅行明信片
    旅途中寄一張明信片給家人或自己,正是一種美的感動呀!   某一年夏天,為了尋找和撰寫《源氏物語之旅》的史跡資料,我和女兒以自助旅行方式,來到瀕臨琵琶湖最南端的大津市。   從車站出口處走出來,我立即敏感地嗅到一股濃濃的湖岸氣息。
  • 信箱靈異事件:美國女子發現1946年"寄出"明信片
    那天她打開信箱取郵件,卻意外發現信箱裡有一張1946年寄出的明信片,明信片上還貼著一張1美分的郵票。  更為弔詭的是,兩天以後,她又收到了一張同樣是1946年寄出的明信片,明信片的寄出者和寄出地址都和之前的一張一樣。  就在倫納迪撓頭之際,在40英裡之外的巴爾的摩縣,89歲的汪達·比奇正在猜想她的姐姐、91歲的梅麗·帕塞拉收到這兩張明信片時的表情。
  • 封封「情書」從虹口寄出,愛心郵筒讓上海武漢心心相印
    封封「情書」從虹口寄出,愛心郵筒讓上海武漢心心相印 2020-03-14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夫婦二戰時期寄出明信片 70年後終送達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雪】 據臺灣「中央社」11月23日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一對夫婦在軍營探望兒子時,向身處紐約家中的一對姐妹寄出一張明信片,然而,這張明信片歷經近70年的漫長時間,才終於寄達發信人夫妻在紐約州的前住址。
  • 百年前從明孝陵寄出的明信片亮相 貼大清蟠龍郵票
    百年前從明孝陵寄出的明信片亮相 貼大清蟠龍郵票 2015-06-25 16:01:47」,你看過清末民國明孝陵最老的明信片嗎?最近,南京明孝陵博物館從法國、美國、日本徵集到14張這樣的老明信片,讓經歷了600多年風霜的明孝陵文物,逐漸顯露出當年的歷史風貌。  100多年前寄出的明孝陵明信片  明孝陵博物館陳列部的陸寧告訴記者,清朝末年,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這個古老又神秘的東方國度,為了向遠在故國的親友傳達信息並且介紹中國,很多人都採取了寄明信片的方式。
  • 100封明信片已從中南海郵局寄出,請注意查收
    參與「國務院大事我知道」趣味答題小測試或互動話題,幸運網民將有機會獲得從中南海郵局寄出、蓋有中南海郵戳的明信片哦↓↓先來公布「國務院大事我知道」2020年第8期獲獎網友名單速度獎前50名,先答先得,要答題全對並留下聯繫方式哦幸運獎共50名,運氣比拼,從答題全對的網民中隨機抽取提示:速度獎與幸運獎不可兼得最新一期答題入口已安排!
  • 香港寄出明信片 26年後寄抵美國
    美國伊利諾州一名女子上周收到一封寄自香港的明信片,但這張明信片竟遲了足足26年才寄抵美國,令人嘖嘖稱奇。這名叫金·德雷珀的女子,於上周一(8日)收到這張明信片,還以為是寄錯地址,但後來確定地址正碓。明信片在1993年7月8日寄出,寄了26年後才寄到德雷珀位於斯普林菲爾德的家中。明信片是傳統中國帆船及小艇的照片,列明收信人是萊納及基茲爾巴什。明信片內開頭寫道:「我在這個極擠迫的地方過得很愉快」,並以「盼望很快見到你們,你們的爸爸」結尾。
  • 3萬餘張特別的明信片 從武漢寄出
    近日3萬餘張特別的明信片從武漢寄出它們被寄往參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友手中「兩山」醫院主承建單位中建三局從萬餘張現場照片中精選出10張與中國郵政等4家公司合作前後修改了30餘次設計最終確定了兩個版樣寄到工友手上的成品則是隨機的二選一明信片上這樣寫道:
  • 日本二戰時寄出明信片 64年後才送達
    聲明說,一名日本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東南亞戰場給日本國內寄出一張明信片,64年後,這張明信片才送到收信人手中。  收信人為現年80歲的日本退休老人吉田長野(音譯),現居日本高知縣。他19日收到這張輾轉緬甸、美國和日本等地的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由吉田的前戰友山下信近(音譯)1943年從緬甸寄出,山下次年在戰爭中喪生,時年23歲。
  • ...巨變 展望】「十年·郵愛」明信片已寄出 遠方的親人朋友您收到...
    寄出明信片  四川新聞網阿壩5月8日訊(記者 餘開洋 李慧穎 攝影報導)「十年了,我們現在一切都好!5月7日,阿壩州理縣桃坪鎮佳山村餘瓊芳,在「十年·郵愛——帶勁新生活,因愛更美麗」主題明信片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當天,理縣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下午4點,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理縣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早早將信箱帶到了桃坪鎮,當地村民紛紛寫下對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思念之情,和對新生活變化的感受,邀請恩人們回家看看。
  • 民國元年寄出的明信片由大清郵政印製發行
    原標題:民國元年寄出的明信片由大清郵政印製發行   (原標題:明信片收藏與鑑賞:民國元年的大清明信片)     在筆者的收藏中,有一枚「大清郵政第四版團龍圖郵資明信片」頗為有趣。
  • 日本二戰期間寄出明信片64年後送到收信人手中
    聲明說,一名日本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東南亞戰場給日本國內寄出一張明信片,64年後,這張明信片才送到收信人手中。  收信人為現年80歲的日本退休老人吉田長野(音譯),現居日本高知縣。他19日收到這張輾轉緬甸、美國和日本等地的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由吉田的前戰友山下信近(音譯)1943年從緬甸寄出,山下次年在戰爭中喪生,時年23歲。
  • 歐洲海拔最高郵局寄出近千張明信片 呼籲應對氣候變化
    歐洲海拔最高郵局寄出近千張明信片3) "← →"翻頁 3月20日,位於瑞士少女峰的歐洲海拔最高郵局20日寄出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