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沙江畔的奔子欄鎮出發,翻越白馬雪山,穿越橫斷山脈、三江併流核心區域,來到霧濃頂觀景臺,便是瀾滄江流域了。其實應該叫四江併流,左邊還有一條獨龍江,也是平行的。三江併流最窄處僅有80公裡,可能就是這裡吧。
霧濃頂觀景臺到飛來寺觀景臺,直線距離估計也就2公裡,但徒步過去卻是18公裡。山腳下是德欽縣城,正前方便是梅裡雪山、雨崩村。雪山右側是瀾滄江,左側便是怒江。
霧濃頂或許經常起霧,可惜我們沒看到。後面有高山,前面是峽谷,中間是一塊高地,像是一個半島。我們原本可以直接穿過隧道,去到德欽縣城,為了觀景,繞行G214很爛的老路來到霧濃頂。估計修隧道前是必經之路,這裡是不愁沒客源的收費景點。拍完照剛要走的時候,不知從哪裡出來一個人,說是景點要收費,只好離開。
這裡的青稞黃了,配上遠處的雪山、白牆灰瓦,風景很美!
前方的梅裡雪山,清晰可見。
峽谷很深,對面便是飛來寺,也是一片高地,上面是峽谷,像是另一個半島。
這裡的柵欄很稀疏,估計是防止牛羊吃莊稼。不想嶺南的籬笆,主要是防止雞鴨鵝搞破壞。
這裡的天氣瞬息萬變、三裡不同天,拍出來的照片截然不同。
房子的風格,不想香格裡拉的藏族、納西族民居。不知道是什麼民族、什麼風格?
這邊是橫斷山脈中段,沒有平原、盆地,只有高山峽谷,所有的路只能在山腰撕開,看著就有莫名的心疼和酸楚。
峽谷之中,便是德欽縣城,不怕塌方、泥石流嗎?我們沒有下去。
望著遠處的梅裡雪山,已是迫不及待,因為從朋友、網友口中聽到太多太多感慨,其中日照金山是我們最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