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瑪壩」在哈尼語中意為寬闊的田地,有著1300多年歷史,文字記載已有600多年,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
1.6萬多畝梯田集中連片,4300多級首尾相連,從海拔600米至1800米,依山開墾,順勢造田,經緯縱橫,大的有三四畝,小的不足兩三平方米。
寒冬時節,稻穀都已歸倉,田間只有清泉水與之做伴,幾隻飛蟲與之共舞,在陽光灑落的時候,五顏六色的塊塊梯田如明鏡鑲嵌溝谷,似彩練直上雲天,早觀雲海日出,更是美如仙境。
撒瑪壩梯田的雲霧和梯田每一秒都在變化,睜眼和閉眼之間,她都在悄悄改變,難怪攝影師拍她千百遍也不厭倦。
同為一個視角,雲捲雲舒,雲濃雲淡,每一時刻都不盡相同。剛才雲流似水,接下來便出現一個「旋渦」。閉上眼輕輕呼吸這裡的空氣,仿佛將靈魂置於空中,享受抽離本體的放鬆與自然。
清晨時分,隨著太陽的緩緩升起,梯田邊上的村莊似乎也慢慢甦醒,時隱時現的蘑菇房悄悄藏於薄薄的霧層下。
層層疊疊的梯田上繚繞著的幾許薄霧為萬畝梯田增添了幾分仙氣。
當陽光完全扒開雲霧,太陽倒映在水田間,像是從稻田裡升起的一團烈火,在層層疊疊的梯田裡慢慢放出光芒;更像傳統古老的哈尼人民,像他們生生不息的靈魂和頑強不羈的性格。
中午時分,在萬丈光芒的照耀下,梯田如同一面面錯落有致的鏡子,映襯著稀落生長于田埂上的幾株棕櫚、櫻花和蒼穹,反射出奪目絢爛的光芒。
日落時分,夕陽轉身留下天邊火紅的絢爛,金燦燦的光輝給歸去的人度上了一層金色,陽關照耀在水中明晃晃的,映襯著雲彩的火紅,閃現著梯田變換不拘的美麗。
撒馬壩萬畝梯田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 在攀紅老師寫的《萬畝梯田撒瑪壩》裡面有這樣一句詩:多少次你送我遠去,多少次你迎我歸來,時光雕琢我的樣貌,唯不變的是你不老的容顏,和從古至今默默的給予。
是啊,撒馬壩梯田的千年歷史,記載了多少祖祖輩輩與大自然之間的故事。一輩又一輩,一輪又一輪,古老而又神秘,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親愛的朋友,在梯田最佳觀賞期,就到紅河縣,除了撒瑪壩梯田,還有桂東、尼美、甲寅等梯田,它們各具特色,各有風姿。來吧,在一田田冬水映照深藍的天空時,哈尼人執一份1300多年的等待,秉一懷淡泊田園的愜意盼你,就讓千年層層的古田在時光的剪影裡和你相約,同時一探其神秘之處。來吧,讓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蔥蘢,讓哈尼人的熱情為你洗去一身的疲憊。
來源 | 夢想紅河
責編丨陶優
審核丨陳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