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份,一場以「弦點生命貝多芬」為題的音樂會即將舉行線上首演。香港小提琴演奏家姚珏將攜香港弦樂團,與著名指揮家廖國敏合作,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為網絡觀眾演繹貝多芬堅毅不屈的生命力和對藝術的完美追求。
提到港澳文化,很多人會想到香港電影和流行音樂。事實上,作為東西方文化藝術匯聚之地,香港、澳門地區的音樂會、舞蹈、戲曲、歌劇乃至中國傳統藝術等都可圈可點。
「弦點生命貝多芬」音樂會是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支持港澳文化內容內地及海外交流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中的一項重要演出,並由此開啟該「計劃」的新篇章。在這項計劃支持下,港澳地區優秀文化內容獲得更高「能見度」。
廣開渠道促進港澳藝術內地交流
港澳優秀舞臺藝術作品,通過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渠道,赴內地巡演、參加全國性藝術節、赴海外文化交流。該計劃幫助港澳藝團先後登上「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廣州藝術節、中國國際合唱節、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節、亞洲藝術節和黃河文化藝術節等。不僅如此,該計劃還組織港澳青年到內地進行文化交流。中演院線與香港演藝學院合作,組織香港演藝學院學生赴中演院線直營劇院廣州大劇院學習交流,讓學生們接觸到國內頂尖劇院的舞臺技術、宣傳推廣、營銷模式、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內地與港澳青年演藝人才交流合作。
「雲聚港澳」線上藝術展演陣容強大
「中演院線支持港澳文化內容內地及海外交流計劃」自2018年舉辦以來,所有節目內容均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香港康文署、香港藝術發展局等機構推薦,旨在推動和促進兩地青年藝術家的交流互動與文化融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計劃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形式,通過雲端打造「雲聚港澳」系列線上展演活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讓更多內地觀眾欣賞到港澳優秀舞臺藝術作品,也讓更多港澳藝術團組藉助內地文化交流平臺,開展在線直播、線上藝術教育培訓、線上聯合製作等交流活動,開創嶄新的交流模式。
線上展演可謂陣容強大,港澳知名藝術家的加盟讓此次活動「星」光熠熠,包括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姚珏女士,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理事會主席及榮譽團長紀文鳳女士和著名指揮家、香港寰宇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指揮麥家樂先生。麥家樂先生出生於香港,原習小提琴及作曲, 1977年赴德國深造小提琴,其後轉到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指揮。和他合作過的著名樂團包括中央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寰宇交響樂團將排演並帶來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作品《孔子傳》。
不僅如此,以普及敦煌文化為己任的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也在演出陣容中。該樂團致力於活化和保護敦煌音樂,讓大家在觀賞敦煌壁畫的同時,可以有視聽的立體感受。透過古曲新詮、古譜入音,結合現代人對敦煌壁畫的想像和絲路文化的理解,激起莫高窟與獅子山的巧妙共鳴。
加入「雲聚港澳」平臺的還有香港09舞蹈劇場、香港無極樂團、澳門TDSM舞蹈工作室、澳門鋼琴協會等機構。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粘合劑」
作為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姚珏女士已經連續五次參與港澳文化內地及海外交流計劃,她本人也積極投身於兩地青少年的藝術普及和藝術教育事業中、致力於讓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走近古典樂,了解和學習古典樂。姚珏女士的另一重身份是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建議由國家牽頭,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參與,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發展委員會,策劃、統籌、推廣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的整體發展,從文化設施、教育、產業、資源對接等方面具體落實,促進區內文化藝術合作,立足大灣區,放眼全球,打造出世界級灣區文化名片。
姚珏委員的建議與中演院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粘合劑」的思路不謀而合。中演院線支持港澳文化內容內地及海外交流計劃旨在促進港澳與內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融合。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讓港澳青年感受祖國的發展變化,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人心回歸,實現文化認同。
三年來,該計劃通過一系列文化交流與活動,提高港澳藝術團組在內地及海外的「可見度」「能見度」,促進港澳藝術團組本身在藝術方面的發展。通過不斷地交流與合作,推動和支持港澳藝團融入國家發展,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人心回歸,實現文化認同。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