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的孤島,滿世界亂跑,關注我帶你遊京城。
去一趟祖國的首都北京,看一眼天安門廣場,曾經是多少父母樸實的夢想。隨著祖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越來越好,去北京天安門已經是大部分人都能實現的夢想了。可是北京的發展太快,除了天安門長城之外老一輩的人好像找不到他們喜歡的地方了。帶爸媽去哪玩也成了好多帶父母來北京的年輕人的問題。今天就推薦一個人少小眾,但是爸媽們評價都超高的地方——中國電影博物館。
喚醒滿滿的回憶,父母記憶中的電影大盤點
中國電影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南影路9號。是世界上最大的 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整個博物館就是一個巨大的電影場記板,而博物館內部更是像打板開始一樣各種展品記錄了流淌的時間和記憶。
整個博物館設立了21個展廳,詳盡地介紹了各個時期與電影有關歷史知識,展出了豐富的道具和電影相關資料。從電影誕生到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鑑於是帶父母旅行,可以根據父母的喜好,省去前面的歷史鋪墊直接到4號廳從新中國的電影開始看。
4號廳分八個部分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伊始電影事業的發展,細緻地介紹了中國四大電影製片公司:東北電影製片廠(1955年2月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1949年10月改為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中國電影事業奠定的堅實基礎和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從新中國第一步故事片《橋》到建國初期的《中華兒女》、《白毛女》、《董存瑞》、《鐵道遊擊隊》,再到連我都能叫得出名字的《英雄兒女》、《林海雪原》、《洪湖赤衛隊》等眾多電影。光是這些電影劇照就能讓父輩記憶翻湧,激動萬分。拉著你的手的給你講述和電影有關的故事。
讓父母也做一回粉絲,珍貴電影文物探索
除了電影介紹之外,博物館還展出了當時的電影明星們的資料:陳強,白楊,孫道臨,張瑞芳,趙丹等新中國「22大明星」的明星照片。展出了眾多的電影「周邊」——分鏡頭劇本,導演闡述原件,文學劇本,電影臺本。不只讓叔叔阿姨們圓了一個追星夢、粉絲夢,看到自己喜愛的電影明星,影片的珍貴展品,同時還能了解不少當年沒有了解到的電影背景和歷史故事。
除了常規展覽外,博物館還在每個展廳都加入了新型的互動模式,可以點一首電影金曲,聽著老歌跟著哼上兩句。即使情節有些模糊,但歌曲總能喚醒他們青春的記憶。除了回憶滿滿,溫故而知新的電影相關歷史探索,也滿足了老一輩的精神需求,這絕對是當代電影和其他地方無法為他們帶來的感受。
父母也曾是時髦的弄潮兒,只不過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相比在家的日常,出行的途中父母和子女更容易在所謂的代溝中產生矛盾。就好比一個年輕人報了一個老年旅遊團:一方面是年齡帶來的喜好的不同,父母一輩和年輕人喜歡的景點可能有差異。老人可能更願意去那些看起來就特別遊客的地方。看全國旅遊區都一樣的旅遊紀念品,去那些看似老掉牙,沒有吸引力的景點。而年輕人則是找那些網絡上火爆的地方,去打卡。連打卡拍照的姿勢都全然不同,自成體系。另一方面是身體狀況帶來的旅行節奏不同。父母一輩無法暴走,遊覽景點的速度和數量上都要比年輕人差一些。
但是如果帶父母旅行,就請多遷就父母。要知道有些地方在他們的時代也是網紅打卡地,他們也曾經是燙爆炸頭,跳迪斯科的時髦弄潮兒。
你的父母來北京喜歡去哪?你還知道哪些父母們喜歡的北京景點不妨留言或者評論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