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路網串起特色產業帶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在河北衡水市桃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家智慧機器人生產企業,技術人員對智慧機器人做質檢。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攝

河北加快完善公路網絡和配套設施,促進優質要素資源在沿線聚集和有效增值,實現公路建設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特色產業等融合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三沿」經濟帶

近日,河北省出臺《「三沿」地區公路與產業協同指導意見》,提出將加快推進石家莊市區外滹沱河沿線公路、京杭大運河沿線公路、山海關至滄州沿海公路(統稱「三沿」地區公路)規劃建設,統籌做好公路建設與沿線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等綜合開發,推動實現公路與產業協同發展。

今後幾年,河北省將以交通和生態為導向,創新綜合開發模式,加快完善公路網絡和配套設施,促進優質要素資源在沿線聚集和有效增值,實現公路建設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特色產業等融合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三沿」經濟帶。

到2022年,「三沿」地區重點區段形成二級及以上公路網絡支撐,公路骨幹網絡基本建成,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產業節點和旅遊目的地,初步形成串聯各產業節點的特色產業帶。

生態滹沱河培育高端服務業

「圍繞發展旅遊新業態,我們正在打造休閒康養產業集群。」今年6月下旬,第四屆石家莊市旅遊發展大會將在靈壽縣舉辦,靈壽縣委副書記於燕紅介紹說,依託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當地啟動了錦繡大明川休閒度假康養小鎮、橫山湖自駕車房車露營地、車谷坨康養度假區、醫學院康養小鎮等新業態項目。

同時,靈壽縣以磁河大道、滹沱公路靈壽段(河北大道)為主線,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景觀農業,著力打造沿路景觀帶,提高旅遊供給質量,豐富旅遊體驗內容,滿足個性化市場需求。

根據《「三沿」地區公路與產業協同指導意見》,河北省將統籌滹沱河兩岸自然、文化、歷史等資源,嚴守生態紅線,發揮綠色生態優勢,培育滹沱河高端服務產業帶。重點發展休閒旅遊、創意設計、體育康養、科創服務、商務會展等高端服務業,衍生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綠色製造業,帶動沿線傳統優勢產業、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端服務聚集帶和創新經濟走廊。

記者了解到,2018年石家莊市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6.9∶37.6∶55.5,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其中,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產業大幅增長,節能環保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實現利稅分別增長26%、30%。

今年,石家莊市將繼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和會展經濟,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充分利用交通資源和區位優勢,調整優化物流產業布局,推進綜合性智能化物流基地建設,鞏固提升全國物流節點城市地位。

為促進產業與公路協同發展,河北將構建石家莊市區外滹沱河沿線「雙線、多跨、多聯」公路網絡布局。其中,沿滹沱河兩側的兩條主幹路形成「雙線」,串聯沿岸主要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新農村建設等;跨越滹沱河的多條國省幹線公路和產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構成了「多跨」;由國省幹線公路和產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共同組成「多聯」,實現滹沱河周邊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與滹沱河或最近的國省幹線公路便捷連接。

古老大運河打造文旅新名片

「近兩年,滄州認真梳理大運河文化遺產資源,編制完成《大運河滄州段文化遺產名錄》,收錄了沿線164處物質文化遺產和2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串聯起一條覆蓋整個運河沿線的歷史文化名錄。」滄州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韓海霞告訴記者,在挖掘整理的同時,滄州也在加強開發展示大運河文化。

2018年,滄州匯聚大運河沿線吳橋、南皮、東光、泊頭等多地之力,以「千年雜技夢,百裏運河圖」為主題,推動大運河20個文化旅遊項目的建設和提升,精心打造七大經典文化旅遊項目,全方位展現運河沿線文化和旅遊景點景區,讓運河沿線重現往日繁華。

河北省此次出臺的《「三沿」地區公路與產業協同指導意見》提出,將構建京杭大運河沿線「快旅、慢遊、多聯」公路網絡布局。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要求,重點建設國道G339吳橋繞城段等國省幹線公路項目,以及產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項目。同時,河北省將培育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帶,以大運河沿線遺產資源為載體,凸顯大運河原真生態景觀特點,重點建設香河潮白河大運河國家溼地公園、吳橋縣運河公園、東光縣萬畝森林公園、清河森林公園等一批生態景觀節點。

圍繞培育統一的「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河北省將豐富完善旅遊業態,形成古今交融的多彩全域旅遊帶,重點打造香河北運河生態文化旅遊區、滄州運河武術名城、吳橋雜技文化旅遊區、衡水董子國學文化旅遊區、清河運河水鎮旅遊區等文化旅遊片區,加快建設大運河沿線特色小鎮、文化產業園等一批重點旅遊項目。

韓海霞介紹說,今年滄州將以大運河文化帶為軸線,推進吳橋雜技名鎮、東光生態名鎮、泊頭手工業名鎮、滄縣舊州古鎮、滄縣興濟名吃小鎮、滄縣武術小鎮、青縣紅木小鎮建設,注重凸顯曲目、美食等運河元素,將大運河文化帶延伸至產業帶和經濟帶。

港產城互動融合發展三產業

為培育秦唐滄濱海產業帶,河北省將統籌陸海資源配置,優化港口功能,以港產城互動融合為主要抓手,重點發展先進臨港產業、濱海休閒康養產業和現代海洋漁業,努力打造重化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帶和高端康養、休閒度假聚集區。

滄州渤海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回建強介紹說,港口建設是滄州發展沿海經濟帶的支撐。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港口建設投資500億元,建成20萬噸級航道和35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對外開放的萬噸級以上碼頭達到14個。

在港口建設提速的同時,滄州也在不斷拉伸路網框架,著力推進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邯港和曲港高速、雄港快速路、雄滄港城際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記者了解到,圍繞服務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河北省將構建山海關至滄州公路網絡布局,重點建設唐秦高速、國道G228滄州段等國省幹線公路項目及產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項目。

同時,河北省將依託沿海港口和開發區,發展提升綠色化工、精品鋼鐵、重型裝備、港口物流等優勢臨港產業,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全力打造北戴河生命健康示範區、南堡現代鹽化工產業集群、曹妃甸國際鋼鐵及能源原材料物流基地、滄州汽車產業集群等一批沿海產業集群和臨港產業基地。

據介紹,渤海新區作為滄州沿海經濟龍頭,目前已與瑞士、挪威、英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引進法國液化空氣、德國巴斯夫、北汽集團、新興際華、中國一重等國內外500強投資項目28個,裝備製造、科創、新材料、輕工食品、新型建材、臨港商務、綜合保稅、海洋經濟、現代物流等一批特色功能園區加速成型。

回建強告訴記者,滄州沿海地區已初步構建起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綠色石化等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製造、通用航空、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哈聰傑)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太原一條旅遊「公路走紅」,網紅公路串起95個景點,自駕者天堂
    很多無人認識的美景也映入廣大遊客的眼帘,很多以前因為交通問題阻止遊客腳步的景點也因為公路的通車而被更多遊客所了解。不得不說,國家的實力增強確實惠及了我們廣大的普通老百姓。近日,位於山西太原市的一條網紅公路走紅網絡,這條盤山公路全長約229.5公裡,是太原為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事打造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
  • 串起15個景點!河北最美大道來了,驚豔雙眼|河北|石家莊|鹿泉區|山...
    近日,石家莊鹿泉區山前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正式投用沿途串起15個景點最美景觀長廊來啦全長50公裡鹿泉區山前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北起石閆公路,南至青龍山大道全長約50公裡按照全線雙向六車道重點路段雙向八車道
  • 「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雲媒體行」河北永年:「小螺絲」做成大產業
    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王騰飛)「特色產業振興 全國媒體雲端看河北」活動今日探訪「中國標準件之都」——邯鄲市永年區。只見生產線馬力全開,碰尾搓絲一體機、冷鐓機、精工工具機等有序作業,一顆顆鑽尾螺絲落入指定傳動帶……作為緊固件行業鑽尾螺絲產品的頭部企業,大和實業有限公司年產銷碳鋼鑽尾螺絲1.6萬噸,佔國內市場份額40%以上。該公司專注於國內外市場的分析和研判,研發適銷對路的產品,今年上半年,大和實業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逆勢上揚,銷售額同比增長30%。
  • 鹽都旅遊公路:串起美麗鄉村的「珍珠絲線」
    如果說景點是旅遊業的「珍珠」那麼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旅遊公路則是串起珍珠的「沿線景觀打造根據現狀退讓空間,結合周邊環境及地方特色01 蟒蛇河風光帶旅遊公路項目起於青年路蟒蛇河大橋,沿著蟒蛇河止於大縱湖旅遊風景區,全長54公裡(兩側)。
  • 內蒙古赤峰市建設「百裡旅遊觀光帶」 串起30多個景點
    央廣網赤峰月29日消息(記者金建軍 赤峰臺記者端木)記者從內蒙古赤峰市相關部門獲悉,赤峰市中心城區紅山區目前正在建設一條串起城區近郊景點的「百裡旅遊觀光帶」,打造集旅遊觀光、度假、休閒、生態、產業於一體的風景旅遊度假區和現代農業示範區。
  • 串起好山好水 帶富一方群眾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揭曉__中國交通...
    1月27日,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正式揭曉:福建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浙江杭州市淳安縣淳楊公路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江蘇泰州市興化千垛美路、河北張北縣草原天路等獲評「最具人氣的路」「最有詩意的路」……曾經不通車、不通郵的崎嶇山路煥然一新,成為網友心中的打卡勝地。晉安北峰環線全長100多公裡,其中鼓宦線起於鼓嶺,長度約是全線的四分之一。
  • 高等級公路串起柴達木盆地資源開發「黃金鍊」
    新華社西寧8月26日電(記者文貽煒 駱曉飛)青海公路交通在構建快速、便捷的大交通運輸體系的同時,著力鋪築高速化「資源路」,在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形成了3000多公裡公路環線,有力促進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特色優勢資源的開發。
  • 「美麗公路」激活象山特色產業發展
    浙江在線11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凱藝 仇歡 褚惠強)遊客到訪象山,沿著象西線、沿海南線、盛寧線等公路能看到,全線串聯起茅洋鄉全域旅遊示範區、象山影視城以及多個小而美的民宿。白天採摘「紅美人」、參觀影視城,夜宿半邊山工人療養院……在象山,這樣的自駕遊精品線路已經越來越多。
  • 全長50公裡、串起15個景點!河北最美大道來了,驚豔雙眼
    近日,河北石家莊鹿泉區山前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正式投用沿途串起15個景點最美景觀長廊來啦全長50公裡鹿泉區山前大道拓寬改造工程北起石閆公路,南至青龍山大道全長約50公裡按照全線雙向六車道重點路段雙向八車道國家一級公路的標準進行設計
  • 「2020美麗中國行·自在溧陽」採風行 溧陽1號公路串起致富夢
    由20名知名旅遊專家和全國主流媒體記者、旅遊達人組成的採風品鑑團,通過走進慶豐村、走進南山竹海景區、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1號公路瓦屋山片區、曹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等景區景點,深度探訪溧陽文化和旅遊資源和產品,調研總結溧陽旅遊高質量發展經驗。
  • 「2020美麗中國行·自在溧陽」採風行 溧陽1號公路串起致富夢
    溧陽1號公路更成為網紅打卡地,這條彩虹色的1號公路,延伸連接了一大片區域,與自然美景無縫融合,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拍照留影。1號公路還串起了全域旅遊,特色民宿、茶莊、特色美食、採摘等旅遊相關產業也隨之興起,是一條集合旅遊、生態、文化和致富於一體的鄉村振興之路。記者了解,2017年3月,溧陽以「三山兩湖一團城」為中心,全面實施「溧陽1號公路」建設工程。到2017年9月底,「溧陽1號公路」初步建成。
  • 瞰海南:牛嶺濱海公路串起海南「最美海岸線」(組圖)
    近年來,海南加緊推進濱海旅遊公路建設,目前,已相繼建了昌江棋子灣旅遊公路、文昌濱海旅遊公路、石梅灣濱海旅遊公路等,將沿途的「最美海岸線」一一串起。據媒體報導,海南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環島濱海旅遊公路,串起海南「最美海岸線」,實現17大旅遊景區和22個旅遊小鎮通達率100%。
  • 丹江口環庫公路串起45個景區
    原標題:丹江口環庫公路串起45個景區丹江口環庫公路成為自駕遊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陳華平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通訊員 陳華平 辛文波青山碧水金腰帶,山湖串聯美如畫。「太美了,比夢想的還要美!」10月1日,夏菊花女士自駕來到丹江口市環庫公路碧水連天觀景平臺,不禁驚嘆。
  • 可能是中國最美的景觀公路,25公裡木蘭大道,串起9個美麗鄉村
    這一次去黃陂,又發現了一條新的網紅公路——木蘭大道。、步行的2條綠道,這一點簡直太貼心太便民了,堪稱是一條功能齊全的公路。大道如珠鏈,串起了9個美麗鄉村,所以它不僅僅是條簡單的公路,還是一條有著文化特色的美麗鄉村綿延帶。
  • 2020會展產業展洽會暨河北特色會展產業推介懇談會舉辦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馮陽)12月19日至20日,2020會展產業展洽會暨河北特色會展產業推介懇談會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活動以「新機遇、新特色、新會展」為主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河北特色會展產業展開多角度、深層次探討。
  • 《祈福巴嶽山•養生玄天湖》系列報導① 銅梁西郊綠道:串起產業...
    近年來,在重慶玄天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全力打造下,它連起青山綠水,串起成王果業、荷和原鄉、牧堂純草莓基地、新陸有機蔬菜基地、黃桷門奇彩夢園、巴嶽山玄天湖等大小30多個地標,新增了彩色苗木基地、玫瑰島、荷和原鄉文創街等多個旅遊項目,基本建成了高顏值、有內涵的綠網,形成了「一條環線串資源,三大綠網聚產業」的「經濟圈」,為銅梁鄉村振興注入了不竭動力。
  • 100000畝紅葉 彩虹公路串起五彩仙門山
    當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越過仰韶仙門山的山頂,當染盡彩練的韶山紅葉點亮澠池山巒,當河南首條彩虹公路像風一樣飄逸而至One澠池彩虹公路貫穿澠池100000畝紅葉觀賞區的河南首條「彩虹公路」,一路通往仰韶仙門山方向,長達37公裡,盤旋於韶山餘脈中,仿若雲端飄下的彩帶在仙子手中輕盈飛舞,在山脈中旋轉飄落,C位出道。而彩虹公路兩岸從山崖到坡底,自溝壑向溪畔,層層疊疊的紅葉如彩筆蜿蜒在綠水青山之間,以路引景,以景串線,開車一路駛過,沿途時而依山傍水,時而穿林越山,串起了彩虹公路與秋日裡別具一格的五彩仙門山。
  • 日照五蓮「齊魯風情5號路」串起全域旅遊各色景點 成網紅打卡地
    按照「公路+生態旅遊」模式,大力實施「通道連綠工程」,堅持高標準綠化,建設了一道道「流動風景線」。該路段一路一樹、喬灌搭配、花草相稱,做到與地形、人文、鄉村遊相融合,打造「一路一景」「路景各異」的生態旅遊特色通廊。
  • 全域旅遊一張網 古鎮村落煥生機 山西「三個一號」旅遊公路鋪展交...
    2018年以來,山西依託黃河、長城、太行山三大板塊旅遊資源,高標準規劃實施了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旅遊公路建設,將旅遊公路、旅遊驛站、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有機結合。今年10月,「三個一號」旅遊公路首批建成路段投入運營,旅遊公路沿線許多像奇奇裡村一樣藏在大山深處的特色村落,迎來了新生機。
  • 河北擬推出長城旅遊公路 有望與「草原天路」媲美
    導語:國家文物局於11月30日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讓河北人為之興奮,這是因為首次曬出的長城「家底兒」中河北境內的長城達2000多公裡,佔全國長城牆壕遺存總長度的18.89%,位列全國第二。更令人興奮的是,河北省擬推出幹、支線全長1000多公裡的長城旅遊公路,串起河北長城美景,推動旅遊扶貧工程,其中秦皇島境內的環長城旅遊公路正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