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您為今年的考生簡單介紹學校最新的基本情況。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院校代碼:13902)是中山大學依據教育部教發〔2003〕8號文的精神,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於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並當年招生的一所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現有廣州校區和東莞校區,佔地面積1456畝,面向全國招生,已招收十三屆學生,在校生2.2萬餘人,共設有17個院系45個專業。學校廣州校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風光旖旎的火爐山旁,地鐵6號線龍洞站直達;東莞校區位於東莞市麻湧鎮,有麻湧河及華陽湖生態溼地公園環繞;自然環境優美,山水相映生輝,是學習深造的理想勝地。
東莞校區有兩條跨市公交線路直達廣州市文衝地鐵站和夏園BRT站。兩校區共享中大豐富的信息資源,東莞校區、廣州校區及中大南北校區之間每天都有校車往返。
2、今年學校的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是否有調整?以及今年錄取政策上有哪些新變化?
答:我校今年普通本科招生計劃為6280人(包含外省760人)。我校今年共開設44個招生專業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分屬17個院系),除2017年原有招生專業外,我校今年新增葡萄牙語、傳播學、社會工作、網絡與新媒體、音樂學5個專業。面向18個省份招生。2018年高考政策有多項重大變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一二本合併改為15個平行志願、設置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增設不服從調劑專業志願。
3、不同時代對於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一所大學對於人才培養的目標也隨時代改變,如今,學校要培養的是什麼樣的人?學校人才培養的獨特之處在哪裡?目前有哪些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答:學校堅持「質量立校、學術強校」,著力建構學術共同體,提高教師、學生的科研水平,以「真學術」助力「高質量」教學水平;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合作模式,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廣東文化研習中心、醫學醫藥研究中心、財稅與會計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學校2017年位居全國獨立學院科研競爭力排行榜第15、廣東省第5。高度重視產學研創發展和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成立產學研創發展中心,同時下設創新創業學院。
學校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三基三嚴三早」的教學傳統和「早、正、嚴、實」的教學原則,以多學科和交叉學科為特點,採取啟發式、互動式等教學模式;推進學分制和主輔修制,探索「網際網路+」教改和學分銀行建設;在培養人文精神、強調文理醫融通、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改革上積極探索,融傳承和創新為一體,在獨立學院中率先開設教改實驗班——「逸仙新華班」。
4、請您重點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優勢學科或者專業。入學後學生轉專業容易嗎?
答:(一)、我校的優勢學科和專業有:醫藥類專業,其中生物醫學工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學等是廣東省獨立學院中唯一開設的專業,公共管理學科和醫學技術學科在2017年分別獲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二)、轉專業方面:普通文理類學生就讀期間,學生在被錄取入學時和第二學期期末,如學生希望轉入到自己擅長的專業並能適應新專業學習,須先徵得家長同意後,由本人提出申請,所在學院(系)及擬轉入學院(系)審核同意,經學校審核和批准後,可轉到新專業學習。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藝術類考生入學後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學習。
5、考生對於專業的選擇,您是否可以提供一些意見?
答:專業選擇首先要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其次要考慮家庭背景和父母的想法,第三要考慮社會的需求。我校44個招生專業各有特色,涵蓋文、理、醫、工、經、管、法、藝等多學科門類,沒有十分明顯的冷門和熱門專業。專業填報當中,考生要勾選「服從調劑」選項。今年「不服從調劑」退檔的可能性較往年增加。
6、貴校對於特別優秀的考生有沒有設置新生獎學金?
答: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對於進入我校的優秀新生進行獎勵,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一等獎學金:凡第一志願組填報我校的普通類考生,高考總分達第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以上,予以減免4年學費獎勵。
(二)、二等獎學金:凡第一志願組填報我校的普通類考生,高考錄取分數距離一本分數線在10分以內(含10分),獎勵人民幣4萬元/人。
(三)、三等獎學金:凡第一志願組填報我校的普通類考生,高考錄取分數距離一本分數線11分-20分(含20分),獎勵人民幣2萬元/人。
(四)、優秀獎學金(廣東省內):凡第一志願組填報我校的廣東省內普通類考生,高考錄取分數以及排位在全校居前60名(文理各30名),獎勵人民幣1萬元/人。
(五)、優秀獎學金(廣東省外):凡第一志願組填報我校的廣東省外普通類考生,投檔分數級差在該省錄取分數中最高者,獎勵人民幣1萬元/人。
7、在學生創新創業方面,我們學校有什麼鼓勵政策?
答: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對應用型雙創人才的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創新創業(簡稱雙創)教育氛圍,我校團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在學校班子的指導下,著力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持續開展了包括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校外實習實踐(展翅計劃)三部分內容的,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雙創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和推薦師生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據統計,2014-2017年4月,經校團委組織參加的市級以上的創新創業賽事活動累計25項,榮獲市級比賽獎項32項、省級比賽獎項65項、國家級比賽獎項15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時代已然到來,我校順應發展趨勢,抓住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核心,努力創造良好的雙創教育氛圍,為青年學子搭建廣闊平臺,激發大學生雙創潛能,為搶佔雙創戰略制高點,為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應用型的高素質雙創人才。
8、最後,對於想要報考貴校的考生,您有什麼建議嗎?
答:填報志願時,考生可參考往年各專業的錄取分數,按照「衝、穩、保、墊」的四個梯度進行填報。專業可根據自己的意願並冷熱結合,建議勾選「服從專業調劑」,有利於提高錄取機率。如有意願報讀我校考生可參考我校歷年錄取分數及排位情況按第一志願A位置大膽報考我校,根據各省市教育考試院文件要求及我校招生章程,在平行志願錄取省份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且符合相關錄取要求的投檔到我校後均不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