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人「讓路」!三千畝商用地變養老基地,重慶兩千億級市場下,社區...

2020-12-19 上遊新聞

商業用地為養老服務「讓路」?

近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重慶璧山區六旗樂園將原計劃3000畝商住兩用土地作出調整,不再修建商住小區,而是規劃為養老服務設施,包括養老科研機構、公益的養老服務設施,以及康養體系等。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不容迴避。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2000年至2018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2.49億人,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7.9%。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到國家戰略。

與此同時,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實施方案》提到,到2020年,重慶所有街道、社區基本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到2022年,重慶所有鄉鎮、行政村基本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那麼,重慶主城區社區養老服務情況如何?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哪些服務?相較傳統社區養老有什麼優勢?重慶養老產業產值有多大?帶著這些問題,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象:為老人「讓路」,3000畝商住土地改建養老服務基地

11月24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程功明來到璧山六旗樂園,了解六旗樂園即將推進了養老服務。

山水文園璧山六旗樂園總裁毛雪平介紹,根據規劃,六旗樂園3000畝土地為商住兩用,但為了推進養老服務事業,政府對規劃作了調整,不再修建商住小區,而是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包括養老科研機構、公益的養老服務設施,以及康養體系等。

「文化旅遊與生命健康將成為璧山未來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重慶亞裡士實業集團董事長徐文睿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重新規劃了3000畝健康養老居住用地,其中1500畝產業配套,三甲醫院、抗衰老中心、美容醫療中心、康復理療中心、養老養生中心、護理大學、老年大學、幼兒園、學校,1000畝產業園璧山全球抗衰老產業轉化應用基地。

打探:沙區百康年土灣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集中供氧和地暖,醫養康護一站式服務

在六旗樂園決定推進養老服務的同時,位於沙坪垻區下土灣路188號的沙區百康年土灣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將於11月29正式營業,該中心是沙區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項目之一。

11月25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中心,發現這裡整體以暖色調為主,看著十分溫馨。據了解,沙區土灣街道百康年養老服務中心總面積2200平方米,設有床位73張,建有書畫閱覽室、康復理療室、多功能活動室、餐廳等功能區,主要針對周邊長者提供24小時託養服務、日間照料服務、居家入戶服務。

「我們中心是重慶第一家設置中心供氧和舒適地暖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沙區土灣街道百康年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特聘四川美術學院的教授為總設計,使用生態環保材料,按照5星級養老設置標準裝修。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心配套了養護專用床、適老化衛生間、中央空調、數位電視、一房一網絡配置、衣櫃、書桌、緊急呼叫裝置、冷熱水全天供應。

同時,服務中心還配備醫師、主管護師、護師、護士、護理員、營養師、理療師等,為入住老人提供醫養康護樂等專業照護。

距離29日正式營業還有2天,卻已經有老人提前入住。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社區養老中心,環境好,離家近,出入方便。」面對記者採訪,提前享受服務的90歲林婆婆高興地說。

林婆婆家住沙區土灣路,退休前是沙區某中學的老師。兩年前和老伴一起住進了百康年養老。「百康年養老有單間,我和老伴一起住,有情況發生,醫師、主管護師、護師、護士就在大廳,幾十多秒鐘就到了。」

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12月1日起,中心將面向土灣轄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放「孝老」食堂,60歲以上的低保人員、特困人員3元一餐,其餘老人10元一餐,依託土灣街道百康年養老服務中心定點就餐、配送上門等方式,為土灣轄區老年人提供訂餐、就餐、送餐等便捷服務。

計劃:重慶三年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2018年重慶市正式發布的《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全市計劃新建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將重點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約85%的社區養老服務由社區負責運營,剩下的約15%由專業的養老服務企業運營。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重慶計劃所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均由專業化的養老企業運營,並統籌協調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以探索建立多樣化的養老平臺,優先滿足高齡、失能、失獨、特殊困難等老年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需求。

為保障《方案》順利實施,重慶將通過資金保障、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確保「千百工程」落到實處。例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資金將以區縣投入為主,市級財政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分3年予以適當補助,對新增的社區養老服務站平均每個給予20元補助,對區域性、綜合性的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平均每個給予200萬元建設補貼。

千億產業規模,社會資本注入,政策大力支持之下,養老行業將迎來那些機遇?

機遇一:重慶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兩千億元

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隨著老年人口的進一步增加,到22019年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4萬多億元人民幣,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萬億元。

11月20日,市民政局公布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重慶累計建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1250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從75.1%提高到98.8%;各類養老機構達到1432家,養老床位從12.8萬張增長到21.8萬張,增長70.3%,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基本覆蓋中心城區。

同時,重慶為了推動養老產業進一步發展,出臺了《重慶市養老機構服務管理標準》《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規範》《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範》等行業標準。重慶市民政局還提出了打造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行業自律平臺、政府監管平臺三大平臺,掌握養老機構發展現狀,公布養老機構基本情況、床位信息和價格水平,促進供需信息對接和共享,提升養老機構智能化服務質量。

重慶市老幹部事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馬馳表示,隨著公辦養老機構將交由社會運營,以及護理型床位要達到30%以上,重慶的養老市場規模將達近兩千億元。「養老全產業鏈涉及到養老的各個產業,比如老年飲食、老年出行、老年用品、老年保健、康復器具及老年日用品等,其商機不可估量。」他說,社區養老產業和社會機構養老將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機遇二: 到2020年重慶新增1萬名養老服務護理人才,「用工難」困境有望破局

渝北區某大型養老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說到養老產業,最難的是人才,特別是一線護理人員,嚴重缺失。「有經驗的護理人員想去醫院,大學護理專業的人員又不願來。」這名負責人說,現在很多養老機構都是30到40歲的護理人員,20到30歲的年輕護理人員少,護理人員年齡出現斷層。

「護理人員難招,在養老機構一直都存在,其中民營的養老院、機構更困難。」沙區一家民營養老院負責人說。

記者獲悉,針對養老服務行業「用工難」問題,市民政局已通過各種就業優惠政策吸引大專中專畢業生投身養老服務行業。

市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政部門已經採取發展護理專業教育、強化職業培訓、完善薪酬和獎勵制度等措施,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增1萬名養老服務一線的護理人才,培育1000名優秀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滿足養老服務業的人力資源需求。

同時,民政局正在將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加快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採取養老服務網際網路模塊管理方式,整合線上線下養老項目,實現養老服務資源共享,構建互聯互通的智慧養老市場格局,促進養老服務要素良性互動。

機遇三:匯入社會資本,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一直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發展,每年舉行的老年產業博覽會,為重慶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很多先進的設備和經驗。

在今年舉辦的中國(重慶)第十四屆老年產業博覽會期間,新加坡優護集團、美國水印養老社區公司等一大批跨國企業參展,集中展示推廣康養醫療產品、適老化設計改造、無障礙系統等產品或項目。中國鐵塔能源有限公司針對中國養老領域、醫養結合領域,推出了7×24h備用電源系統、5G高速網絡信號覆蓋、物聯網設備一體化海量接入、一體化管理協作平臺等服務。

近幾年,重慶市通過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出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等20多個政策文件,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養老機構和企業不斷湧現,為推進全市養老服務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 鄭三波

相關焦點

  • 「家門口」養老!全市60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集中開業
    這處剛剛啟用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依照五星級標準打造,面積近1000平米,寬敞明亮。設有多功能活動室、社區食堂、康復護理室、長短期託養室、醫療保健室、助浴室、輸液室等活動空間並配有中央食堂,可為自理、半自理和全護理老人提供個人照顧、保健康復等託養服務。一進康復大廳,放置著一臺智能一體機,老人進入中心後,直接通過刷臉籤到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受服務。
  • 康寧村社區養老服務站面向社區老人免費開放
    人民網重慶1月12日電 「將軍,哈哈,你只剩一匹馬了,看你往哪走。」1月8日沙坪垻區康寧村社區養老服務站正式向社區老年人免費開放,一大早就吸引了許多老年人前來參觀體驗。老人們在下象棋據了解,養老服務站坐落於黃桷園小區,室內面積約300平米,內設有手工創作室、圖書閱覽室、棋牌娛樂室等。
  • 重慶:「中央廚房+營養配餐」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東方家園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30棟住宅樓內生活著8000餘名居民,老年人群體佔四成以上,其中獨居老人不在少數。平日,由於子女要上班,不少老年人沒有精力做一日三餐,加之有的老人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他們按需配備營養餐和老年病食餐非常必要。
  • 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下的城市突圍:重慶永川千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初具...
    「打造『成渝大型現代產業基地』」。在新的定位下,地處成渝地區主軸線重要節點的重慶市永川區給出了答案。以「一城七園」產業格局為依託,在智能裝備、汽摩整車及零部件、特色輕工、智能家居、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發展根基穩健的永川提出打造1000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100億級新能源摩託車產業園、400億級特色輕工產業園、200億級中德智能產業園、200億級環保新材料產業園、100億級智能家居產業園,100億級軍民融合產業園的發展思路,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豐富商品供給。
  • 新牌坊誕生重慶第三個千億級商圈(圖)
    西南重要經濟增長極、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西部大開發橋頭堡……2011年,在國務院批覆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中,更是把重慶定位為國際大都市。重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機遇。     在各種重要舉措中,重慶誕生了中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加州新牌坊板塊,成為了兩江新區核心區,承載著兩江新區乃至整個重慶的未來城市夢想。
  • 中擂品牌策劃-花甲山,甲天下花 甲山風景區千億養老產業戰略規劃
    鎮黨委下轄3個黨總支部,36個黨支部,黨員815名,其中農村黨支部26個,農村黨員677名;鎮政府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12個村民小組,常住總人口45422人(2017年),耕地面積16.10萬畝。森林面積2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48%。2018年9月,批准大塘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 魚嘴鎮深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晚年過上「飯來張口」幸福生活
    暖心   老人相約「下館子」「我們工作都很忙,父母也不願意跟我們一起住。幫他們點外賣,他們不僅嫌味道不好,還嫌我們亂花錢。」黃敏的父母居住在魚嘴鎮棠富園社區。隨著年紀變大,老人的腿腳越發不利索,買菜、煮飯成為一大難題。
  • 社區養老「三助」帶來幸福晚年
    記者 龍帆 實習生 孫泊遠 攝\視覺重慶   今年,我市將「老年人照顧服務計劃」列入重要民生實事,其中的重要內容就是在城市社區實行養老「三助」——助餐、助浴、助醫。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全市首批示範養老服務中心——江北區江北城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看這家養老綜合體如何「花式」寵老人。
  • 重慶渝北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泰山電纜研發製造基地、環普重慶臨空智慧智造產業園、大江北辰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基地……,3月20日,19個含金量高的工業投資項目集中開工,助力渝北區跑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這是渝北區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又一最新成果,將對全市構建智能產業「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讓工業向「智造」要產值、要效益。
  • 渝北聚力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我區成功牽手20個重大招商項目,合同投資金額102億元,涉及智能終端、智能裝備、創新金融等領域,其中信懇智能、元昌電子等9家智能終端項目籤約落戶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將為渝北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增添新動能。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出席並致辭。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譚慶作了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招商推介。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廣榮出席活動。
  • 產值百億級+全國規模最大 兩大項目籤約,重慶江津厲害了
    12月18日上午,重慶江津區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籤約活動在重慶霧都賓館舉行。江津區成功籤約2個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總投資達112億元,達產後實現總年產值超260億元。這兩個項目分別是:四川和邦集團投資62億元的光能材料及光伏發電模組項目,重慶智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億元的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
  • 重慶渝中區擬建 西南商用衛星運營基地
    在此次籤約中,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200億元與渝中區政府合作打造大數據智能產業項目,其中包括擬在渝中建西南商用衛星運營基地。將合作打造大數據智能產業項目在昨日的籤約儀式上,渝中區政府區長商奎向現場100多家企業推介渝中時說,母城渝中是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貿中心和金融、總部高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不可替代的母城底蘊和完善成熟的綜合配套,是中新合作示範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的重要承接地。
  • 重慶上清寺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投用,與子女僅「一碗湯的距離」
    推窗就見著熟悉的街,三頓飯不用自己動手,還能與其他老人交友聊天,參與各種興趣活動,同時與子女僅「一碗湯的距離」,在寸土寸金的重慶渝中區,這樣的養老方式已成現實。渝中區上清寺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作為重慶首批建成的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提供食、住、娛、醫、養、護一站式養老服務,老人們在離家最近的地方,開啟全新的晚年生活。康養老人在舒適安靜的環境裡看報讀書,過著和家裡一樣的生活。
  • 重慶高知空巢老人偏愛機構養老 高端養老院成首選
    重慶高知空巢老人偏愛機構養老 高端養老院成首選 59歲的李明生拿著厚厚一疊廣告單告訴記者,他在重慶大學養老機構推介會現場找了一上午,也沒找到中意的養老機構。  李明生是重慶大學的教授,兒女常年不在身邊,即將退休的他正在考慮退休後的去處。  「環境差、居住擁擠、文化娛樂設施幾乎沒有,那不是我安度晚年的理想場所。」李明生說,半年來他走訪了解了包括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在內的數十家養老院,但一直沒找到滿意的。
  • 三明大田:補齊養老事業發展短板 好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中心負責人蔣聯松告訴記者,大田整合縣、鄉、村三級養老資源,與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所、家政、超市、快餐、理髮店等1117家機構籤訂協議,依託智慧平臺,實現「統一調度,一呼百應」,服務範圍已覆蓋全縣8個社區和266個村。截至目前,澤惠養老服務中心已承接居家養老服務對象26471人,線下服務26.8萬人次。
  • 對準千億級市場,又一種新型騙局出現了
    全國62城,154家門店,什麼都沒剩下,還欠下一屁股債。當人們都以為韋博英語可能是個例的時候,另一家培訓機構朗播網也被爆拖欠員工薪資,有員工鬧到仲裁,錢至今都沒到帳,這是怎麼了?陸續暴雷?究其原因與其模式有很大關聯。
  • 社區嵌入式養老讓老人離家不過一碗湯的距離
    養老嵌入社區離家只有「一碗湯的距離」養老問題一直是民眾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2017年28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國發〔2017〕13號)提出,到2020年,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 千億規模藍海市場!康+醫+旅+地新模式解讀!
    ,建設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用地性質:居住用地,通過市場出讓方式取得區位環境:強調山海等強勢生態資源及宜居的氣候條件功能體系:以海南冬季養老基地和北方濱海低區的夏季避暑養老基地為主,通過異地購房方式,使老年人可進行異地旅遊和養老,靈活性強針對客戶:針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健康活躍長者,喜歡參加社會活動,和外界保持良好的聯繫運營主體:開發商
  • 市北將在100個社區試點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
    據了解,同和路社區七中心養老服務站是市北區浮山新區街道依託福山老年公寓資源和優勢,與之共同打造的社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自今年10月開業以來,受到附近老年居民的歡迎。特別是服務站的食堂,為周邊很多老人解決了午餐問題。
  • 松江首個大型高端養老社區亮相 老人入住需繳納上百萬元?
    原標題:松江首個大型高端養老社區亮相,老人入住需先繳納上百萬元?它與一旁剛開業不久的高端養老社區「泰康之家申園」一起,組成了松江區首個大規模的醫養結合型養老社區。  據說,這家養老社區的入住門檻頗高,每位入住老人要先繳納近100萬元的保險金、保證金等費用,平時的月租金也在7000元左右。但讓人驚訝的是,雖然開業才5個月左右,但養老社區一期入住老人達到了200多人,已基本滿員。  記者不禁好奇,這個養老社區的吸引力到底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