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越戰老照片:美軍大規模轟炸北越,最終致越南310萬人死亡

2020-12-23 騰訊網

五十年前的越南戰爭期間有多達260萬美國士兵和軍官作戰,其中1965年3月2日,美國開始轟炸北越。這個名叫滾雷計劃的轟炸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空軍進行時間最長的轟炸行動。

圖為美國直升機在戰場降落。

越南戰爭始於越南南方,此後美軍將戰火引向北越,而北越得到了中國和蘇聯的支持。

越南戰爭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是繼美國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軍隊在越南戰場的損失美軍歷史上的第四位。

越南戰爭據估計,在導致越南80萬至310萬民眾死亡。圖為戰爭中的民眾。

越南戰爭開始,伴隨著的是影響美國一代人的美國反戰情緒。約翰·列儂(John Lennon)演唱的歌曲「 Give Peace a Chance」成為代表美國反對越南戰爭的歌曲。

越南戰爭期間發生了許多戰爭罪行。這些罪行包括脅迫和屠殺平民,轟炸平民目標,酷刑和殺害戰俘。除了南越,外國軍人包括美國和韓國在內都對越南人犯下罪行。越南戰爭給美國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美國在越南戰爭上花費了3520億美元。

美國政府將對戰爭的軍事幹預視為防止東南亞防止北越背後東方陣營擴張的戰略的一部分。當時美國擔心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道越南滅了南越,寮國、柬埔寨、泰國等都會成為東方陣營。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也損害很大,將近60000美國士兵被殺,30萬受傷。美國損失了大約9000架飛機和直升機以及許多坦克和裝甲車。1974年至1975年之間,美國向西貢政權提供了超過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最後這些軍事武器都歸屬北越,美國被笑稱是北越運輸隊長。

越南戰爭在當時對美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嬉皮運動在青少年中日益盛行,以反戰爭。反戰高潮是1967年10月五角大樓的閱兵式,當時有多大10萬名反戰人士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圖為1968年8月,反戰運動在芝加哥。

1973年1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對北越的一切戰爭活動。1973年1月27日籤署了《關於結束戰爭和恢復越南和平的巴黎和平協定》,正式結束了美國對越南戰爭的參與。按照該巴黎協定所有美軍和武器都將從南越撤出,撤離美國基地並交換戰俘。然而美軍從南越撤軍後,依然有1萬多名美國軍事顧問以平民的名義留在南越幫助西貢政權。

相關焦點

  • 14年,56萬軍隊,美軍敗走始末,越南戰爭在打什麼
    1961年,美軍正式軍事介入越南,400名美軍,100名軍事顧問開始了特種作戰。14年間,1位總統,5萬8千美軍死亡,美國狼狽撤出越南,自此越戰成了美國揮之不去的陰影,對美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國際戰略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那麼,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美國為何會敗下陣來呢?越戰結果嘿,嘿,詹森,詹森,今天你殺了多少孩子。
  • 尼克森瘋子戰略:越戰時,美軍試圖用原子彈威脅蘇聯,迫使越投降
    西點軍校的軍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提到:「越南戰爭是政治上的失敗,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美國軍隊是在被束縛手腳的情況下打仗。 由於懼怕中國參戰,不準許美軍越過北緯17度線對北越的目標和基地進行有效的軍事攻擊,終於打成了一場爛仗,最終只能撤出了事。」
  • 越南戰爭老照片,被俘的美軍士兵一臉無害地望著鏡頭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美越戰爭時期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刻畫在照片中的這段歷史。這張照片拍攝於1968年3月13日,在美越戰爭順化戰役過後, 這座越南三朝古都被毀於一旦,照片中是順化城堡周圍的護城河,在戰鬥結束之後已經遭到了嚴重摧毀,四周皆為殘垣斷壁。這張照片拍攝於1968年3月15日,越南戰爭順化戰役戰鬥結束之後的城郊,戰火過後,生靈塗炭,路邊的樹木被焚燒得只剩下枝幹,一輛廢棄的軍用吉普車停靠在路邊。
  • 「扶不起」的南越:美軍敗于越戰前
    1968年後期,不少美國人相信美國幫助了南越的經濟發展。當時,南越的人均GDP幾乎是北越的一倍。這只是部分正確。美國的確在南越撒錢,但是80%~90%的經費花在軍備上,而南越如果想要真正在經濟上實現獨立,需要有工業上的大規模投資——如同「馬歇爾計劃」在歐洲。 此前法國殖民越南時期,70年間,1.4萬人的軍隊就讓所有越南人臣服。
  • 持續轟炸北越的目的落空後,美國不得不把裝甲部隊投入到越南戰場
    1965年1月1日,美國採取了捲入越南地面戰爭的一個重要的準備步驟。這一天也是泰勒大使提議轟炸北越的最後期限。但威斯特莫蘭(美侵越部隊總司令)堅持派地面部隊,而泰勒(美駐南越大使)堅持進行「逐步」轟炸,他向參謀長聯席會議力諫轟炸附近的空軍基地。
  • 越戰後,為何美軍士兵回國晚上不敢睡覺?越南女子手段太狠
    越戰後,為何美軍士兵回國晚上不敢睡覺?於是在1965年,美國開始了對北越進行大規模的轟炸行動,隨後更是直接派出軍隊在越南登陸,越南戰爭徹底爆發,因為美軍的介入,原本推進非常順利的北越軍隊開始了敗退,美國似乎認為自己的介入會讓北越很快滅亡,但是很顯然,美軍並不適應叢林的作戰,很多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在叢林的當中失去了作用,美軍徹底的陷入了越南的泥潭當中。
  • 十一個國家(地區)參戰的越南戰爭,日本為什麼是最大的贏家
    1965-1968年,蘇聯積極介入越南戰爭,一方面加大了對北越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另一方面採取外交手段,推動美越走向談判。1968-1973年,隨著中美關係的突破性發展,蘇聯更加積極地介入越南戰爭及其善後事務,最終促成美越雙方籤訂《巴黎和約》根據戰後披露的數據,前蘇聯1在965年7月-1974年12月31日期間,在越南的參戰部隊為10000名。
  • 二戰後美軍最大的敗仗,越南戰爭給美國人好好的上了一課
    越南戰爭是指和,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和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 ,之間的一場戰鬥戰爭。戰爭持續時間長達10年,美國直接參戰人數多達50以上、美國付出了巨大傷亡,最後美國還是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 韓戰失敗的美國,為什麼仍然執意參加越南戰爭
    時間來到1954年,經過九年艱苦的抗法戰爭,北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中蘇美英法越等二十三個國家籤訂《日內瓦協議》,以北緯十七度線為界,將越南劃分為了南北越,南北分治。南越得到了以美國為首北越的支持,而北越則是蘇聯和中國的撐腰。
  • 北部灣事件背後:中南半島波譎雲詭,越戰竟源於一場騙局
    就在美國轟炸了北越多處海軍基地後,北越遊擊隊也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與此同時,北越正規軍也進入到南越領土集結,公開對南越展開了全面進攻。美國為了報復北越,對北越實施「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軍事參與度不斷攀升,逐漸代替南越變成了戰爭的主角。到1966年8月,駐守越南的美軍士兵已多達42萬9000名。
  • 越南戰爭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是空軍飛行員,為何沒有參加越戰?
    據統計,1965年3月至1968年11之間,美國空軍共出動了153784架次的飛機轟炸北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出動了152399架次。但小布希1968年才剛進入國民警衛隊,還是一個新兵,根本沒有戰爭經驗,美國也不可能抽調小布希去越南參戰。當時美軍戰鬥經驗的軍人很充足,還沒必要調小布希這樣新兵去作戰。
  • 血腥的1972年,10萬越軍化為齏粉,北越為什麼錯判形勢?
    1972年,北越高層錯判形勢,悍然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南進,意圖徹底驅逐美國勢力並一統全越,這就是越南戰爭史上著名的「復活節攻勢」,然而這次戰役後來被證明是「越南人犯的最大錯誤之一」…… 北越南進後,本來已經準備從越南脫身的美國震怒,利用海空力量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以「火海」對「人海」,結果前線北越軍被炸得七零八落
  • 北越盲目膨脹的一戰,導致數萬士兵被滅,最後還責怪反對的武元甲
    1972年對於越南以及美國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美軍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部隊之一,對抗北越所謂的正規軍那是綽綽有餘的,但是面對北越的遊擊戰術,以及熱帶雨林地區的複雜地理環境。美軍還是陷入到了越戰的泥潭當中難以自拔。自從1968年以後,北越一直沒有發動過像樣的大規模戰爭。
  • 美國本來很強大,為何在越南戰爭中,最終失敗了
    越南戰爭是美國在二戰後投入兵力最多、打得最辛苦的一場戰爭。在1965年到1973年這段期間內,美國總共付出了近36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其軍費投入更是超過2500億美元。這場戰爭打破了美國二戰後的經濟繁榮,蘇聯也抓住機會一躍成為了世界上軍事最強大的國家。更恥辱的是,美國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之後,卻並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
  • 越戰中弱小的北越空軍,如何擊落美軍B-52轟炸機?
    當年底,美軍開啟了針對河內及海防地區的大規模轟炸作戰計劃,即「後衛II」,作為這一作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B-52轟炸機頻繁出動3000架次,投放炸彈4萬噸,對北越的戰爭潛力造成了嚴重傷害。 美軍出於安全考慮,謹慎地將B-52主要用於夜間空襲,這對於缺乏全天候空戰能力的北越空軍,又是一個難題。
  • 一場使用核武器都無法脫身的戰爭——越戰為何成為美國永久的傷疤
    滾雷行動1965年,「戰爭機器」林登·詹森為了在大選中可以獲得激進派的選票,無視了中國的警告,悍然下令美軍對北越發起了進攻,美國軍方將這次行動起名叫做「滾雷」行動「。為什麼要把這次作戰叫做」滾雷「行動呢?
  • 韓戰,美國空軍投彈70萬噸,越南戰爭投彈竟高達750萬噸
    整個戰爭期間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空戰。制空權始終掌握在美軍手中。1965年3月,美軍開始實施對北越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滾雷行動」。持續的轟炸歷時3年零8個月,並依據「逐步升級,以打迫和」的方針,把轟炸範圍由北緯20度線以南地區逐步向北推移,最終擴展到了中越邊境的緩衝地帶:河內至老街鐵路線和河內至友誼關鐵路線以及河內、海防周圍地區,開始時列為禁炸區的城市也成為了密集轟炸的目標。
  • 越南真會挑時間,聲勢浩大的春節攻勢一仗扭轉越戰局勢
    1968年的春節,北越人民軍和南越遊擊隊發動50多萬人的超大規模兵力,在越南南方幾乎所有城市尤其重點城市如西貢、順化和重要軍事基地如溪山等,同時發起突然襲擊!成為越戰歷史上最激烈的戰役,也是越戰重大轉折點。
  • 越南戰爭:冷戰中的熱戰
    1954年以來,越南分裂成越南共和國(南越)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兩個國家。在超級大國的支持下,雙方進行了長期內戰,南越最終被北越攻陷。 戰前形勢和爆發 「我看到惡月凌空 我看到災禍臨頭」 1954年,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結束,越南實現南北分治,南方稱為越南共和國(南越),北方稱為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並準備在兩年內通過選舉決定統一方式。因為種種原因,這次選舉最終沒有進行,南越宣布成為獨立國家後,北越也不予承認。
  • 北部灣事件背後:中南半島波譎雲詭,越戰竟源於一場騙局
    就在美國轟炸了北越多處海軍基地後,北越遊擊隊也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與此同時,北越正規軍也進入到南越領土集結,公開對南越展開了全面進攻。美國為了報復北越,對北越實施「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軍事參與度不斷攀升,逐漸代替南越變成了戰爭的主角。到1966年8月,駐守越南的美軍士兵已多達42萬9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