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致敬教師|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微雨初涼的九月,是老師們一個學年辛勤耕耘的開始,也是弘揚尊師重教美德的最好時點。每逢教師節,李商隱的一聯「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讚頌老師的詩被我們一遍一遍的吟詠。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教師」二字後面不僅有幸福和光榮,更有艱辛和付出。從古至今,老師都是人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路明燈。
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芒市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105.1聯合芒市教育體育局推出了「教師節系列特別節目」,我們將陸續邀請到芒市地區部分優秀教師走進我們的直播間。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來自芒市法帕中學的優秀教師—和麗芳。
和麗芳老師
和麗芳,女,納西族,本科學歷,1968年4月生,現年52歲。1989年7月德宏師專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同年至遮相中學任教,1992年11月借調潞西市邊貿局下屬企業供職,2001年3月調入法帕中學任教至今,期間從事語文教學、班主任及校工會主席等工作。
法帕地處芒市市郊,附近有不少傣族村莊,人們靠水而居,在搖曳的鳳尾竹下樸素安靜地生活著。法帕中學儘管校舍簡陋,但坐落於一片青山綠水之間,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優良的師資,讓學生們對學校和老師滿懷信任與熱愛。
法帕中學招生的對象大部分是農村學生,其中有一部分更是來自上東和平河這些偏遠貧困山區的學生,這些學生普遍家境貧困,能讓孩子來上學已是非常不容易。因此,這一部分生源能否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讓法帕中學校領導掛心的事。
和麗芳老師擔任校工會主席以來,十分關注學生的入學問題,最大願望就是孩子們都不輟學,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每年新生入學前,便是和老師最忙碌的時候,她纖瘦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偏僻山區的村莊裡,行走於一條條險峻的山道上,不為什麼,就為了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讓學生順利入學,亦為學校與家庭建立一座溝通了解的橋梁。她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不畏艱辛翻山越嶺到山區貧困學生家中走訪,與家長交流談心,消除貧困學生家長的經濟顧慮,鼓勵貧困學生走出大山,揚起理想的風帆。將溫暖帶到大山裡的和老師,被家長與學生親切地稱為「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孩子失學,多年來一直是和麗芳老師最擔憂的事情。為了不讓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自2005年以來,她利用工作之餘,積極與社會愛心人士聯繫,通過牽線搭橋,開展貧困助學活動。十五年來,她已成功地與國內外12家愛心機構,如美國「樹華」基金會、香港「心繫我家」基金會、上海「小蜜蜂」團隊、上海「牽手」團隊、德宏州人民醫院、後谷咖啡、德宏志成茶業等10多家愛心機構搭建了愛心平臺。從國內到國外,從北京到上海,到浙江到合肥,從深圳到昆明、麗江、大理,再到她身邊,她用愛心編織的一張網,讓身邊充滿正能量的愛心人士加入到資助貧困學生的隊伍中來。這些年,因此而受益的孩子多不勝數,她為從前不知道詩和遠方的山區孩子,打開了一道世界的門。
從二00三年她資助第一個學生楊根相開始,至今十七年來經她牽線搭橋資助的學生數達到一千二百多人次,資助金額高達一百六十多萬元,受助的孩子從法帕中學到芒市職業教育中心、州職業學院;再到國際中學、芒市中學、州民族中學;昆明機電學校;大理醫學院;楚雄師範學院;玉溪師範學院;雲南師範大學;雲南林學院;上海理工大學……遍及州市各所高中及職校以及省內外各大高校。讓眾多的山區孩子走進了高中、大學的校門,圓了讀書夢,使更多大山裡的貧困家庭有了盼頭、有了希望。
在國家扶貧、脫貧攻堅的政策背景下,教育扶貧關係貧困學子的前途命運,扶貧幫困則關係到千家萬戶。平河七隊的貧困重組李祖留家庭,自身殘疾,緬籍妻子帶來兩個小孩,其中一個也是殘疾,重組家庭後又生一個兒子。生活的困難壓得這個家喘不過氣來,讀書,讓孩子們走出大山成了孩子父母心裡最大的願望,經過和麗芳老師與愛心團隊聯繫,為三個孩子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大女兒成績優異還升讀到了德宏州職業中學,一旦畢業後就業,很快就能幫家裡嚴重貧困的家裡減輕不少負擔。
那些曾接受過助學幫助的學生中,已有200多人考取了重點高中或完成了大學學業,受助學生許玲香完成大學學業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中學物理老師,在芒市五岔路中學工作,並成為「樹華」獎學金的甄選委員;上海理工大的受資助學生雷達,現在又來資助他的學弟學妹。「思誠獎學金」、「阿米爾獎學金」、「礪劍獎學金」亦落戶法帕中學,為貧困學子的求學路再次保駕護航。
花開花謝,季節交換,萬物皆在變化中,唯一不變的是和麗芳老師對貧困學子的關愛。她默默奉獻,努力將扶貧攻堅這項工作做得紮實細緻、置根鄉村教育,為愛揚起風帆。和麗芳老師22年來一直為農村教育工作無私奉獻,她一次又一次獲得殊榮,成績有目共睹:一次「芒市好人」稱號;兩次芒市「巾幗標兵」稱號;七次風平鎮「優秀班主任」稱號;十二次風平鎮「優秀教師」稱號。
作為鄉村教師,也就註定要走一條艱辛而多磨礪的道路,她常說:「如果生命中應有所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生活裡當有所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走在這條並不平坦的路上,和麗芳老師風雨不懼,無怨無悔,因為她愛教師這個職業,她為這個職業全身心地付出過,雖然偶爾伴有苦惱與無奈,當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學有所成時,她的內心便湧動著難以言說的欣慰與成功的喜悅。
這一件件暖心的行動,就像是一把燃燒的火炬在點亮鄉村孩子的未來。相信用尊敬之聲、禮讚之行溫暖每一位愛崗敬業的「築夢人」,就是對教育最大的支持,對教師最好的禮物了。教育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全社會共同守護教育工作者的信仰和從教情懷,讓「尊師」氛圍成為常態,讓「重教」主張惠及每一位老師,民族就有希望,國家就有未來。最後提前祝和老師,教師節快樂,也祝所有的老師們,節日快樂。(趙陽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