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減負三十條規定 有效緩解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0日電 今日,教育部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得到有效緩解。
-
什麼是合理的學業負擔、什麼是過重的?教育部說清楚了
不少家長都害怕孩子學業負擔過重,影響身心發展。那麼,如何正確理解減負?減負是否就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在14日的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為家長釋疑解惑,同時也介紹了中央印發的相關文件以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等熱點問題。
-
中小學課業負擔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是什麼?原來是這三樣!
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普遍的事實。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克服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報告》認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有三多:一是課程門類多;二是課外作業多;三是測驗考試多,並且認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浙江發布中小學生減負四十條 對過重學業負擔「零容忍」
《方案》指出,當前,浙江一些區域、一些學段的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表現在學生身上主要是「三多三少」,即作業過多、培訓過多、競賽過多,睡眠過少、鍛鍊過少、實踐過少;表現在校外培訓機構,主要是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表現在學校及教育有關單位,主要是中小學學科考試頻率過高、試題過難;表現在區域層面,主要是部分區域的中小學校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
-
河南將對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行為零容忍 嚴禁組織考試選拔學生
同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嚴格按照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開展教學,指導學校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提升教師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優化課堂教學、科學布置作業。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建立河南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過程性評價。
-
建立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的綠色評價系統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在前期合作研究和推進「建立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系統」項目的基礎上,提煉出一系列影響學生學業質量的關鍵因素,構建了以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為核心價值追求的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體系,包括:學生學業水平指數、學生學習動力指數、學生學業負擔指數、師生關係指數、教師教學方式指數、校長教學管理能力指數、學生社會經濟背景與學業成績相關指數、學生品德行為指數、身心健康指數以及上述各項指標的跨年度進步指數
-
怎樣才能真正減輕小學生學業負擔?只要廢除這門課的教學就行
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要減輕,首先要全面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可能這個說法有點極端,但我始終認為,小學開設英語課除加重學生負擔外,無其他意義。提出這個觀點基於兩個背景。第一個是關於英語高考該不該廢除的爭論。英語成為高考大科目已經好多年頭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花費的精力很多,家長為英語補習也花費了不菲的財力;但是學生們學了多年的英語,除了一些專業人士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有運用外,絕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基本和英語的語言環境相絕緣。因此,許多學者主張廢除英語高考,學習英語等於是浪費教學資源。第二個背景是減負,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
教育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831人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10日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指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
教育部部長談減負:重點深化課程教材、考試招生、評價體系改革
圖片來源:微言教育芥末堆3月13日訊 昨日上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亮相「部長通道」,就「減負」這一熱點話題答記者問。回答中,陳寶生對「負擔」的概念作出界定,並對相比去年,今年教育部減負工作的方向及重點作出介紹。
-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面一起了解下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學生家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來看報導。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楊東平教育洞察丨減輕課業負擔的癥結何在?
大家好,我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楊東平,今天和大家一塊兒來分享一下關於中國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 學生的學業成就是用透支的身體健康,過長的學習時間換取的 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也是個老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說法。
-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什麼?怎麼考?
合格性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呈現,不合格的考生在高三畢業前允許補考1次,此成績終生有效。具體來說,高中學生高一年級時可報名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卷,按一個科目計)等科目中不超過3個科目的合格性考試,高二年級時再參加其餘科目的考試。具體的考試時間為每年7月7日、8日,每天安排4個科目的考試。
-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將取消 學生即將「學什麼考什麼」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進一步提高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質量,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大家對這項政策關注度如此之高,到底有哪些內容與師生密切相關?「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究竟意味著什麼?
-
教育部: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12月16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利用5G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提案》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積極推進智能教育發展,利用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應用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教育部再強調!
2020年12月14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會大幅增加。再次強調!再次引燃社會吐槽!學業繁重、睡眠嚴重不足,難道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去跑步嗎?體育無期中期末考試,不記入排名。學校、家長只要文化課成績好便可。要智育,不要體育。『』以前放學去接孩子,大都是發語數外等文化課補習傳單的人,最近發現也有一些體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來發。」體育培訓機構也走向前臺了。一些培訓機構會藉機營銷「體育焦慮」,大肆斂財。
-
韓教育部為英語早教熱「降溫」 家長不買帳
大量私營早教培訓機構林立,愈演愈烈的早教熱,令教育部愈發擔憂和重視。韓國教育部日前宣布,自今年3月起,所有公立小學不得為一二年級以下的學生開設課後英語補習班,並要求託兒所和幼兒園也禁止開設英語課程。這項政策在韓國父母之間立刻炸鍋。針對這項政策的出臺背景,教育部解釋說:「在幼兒時期,比起英語,學生們掌握好母語更加重要。
-
學業壓力大家長卻喊著停止減負,中小學減負怎麼了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小學生減負的問題時稱,從1951年到2017年國家圍繞中小學學生的減負出臺過幾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詩云:「一山放過一山攔」。幾十年喊減負,有些地方孩子們的書包越喊越沉,課外負擔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時間越喊越少。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在大力呼籲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並出臺了許多政策文件紮實推進減負。
-
教育部就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答問
教育部就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在線解答讀者、網民、觀眾、聽眾提問 為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相關政策,能夠在資助政策的支持下順利入學,上得起大學、接受職業教育。
-
這5門科目正式加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嚴禁壓縮授課時間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不少市民擔心實施體育與健康等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會增加學生負擔。對此,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學考實施辦法》強調學校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