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攜《邯鄲記》亮相聖彼得堡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在聖彼得堡演出 湯顯祖《邯鄲記》首次以話劇形式呈現 

廣州向世界介紹湯顯祖

  4月14日晚,俄羅斯聖彼得堡剛剛結束了一場持續了幾天的大雪。在話劇《邯鄲記》開演前,聖彼得堡市模範劇場早已被踏雪而來的觀眾坐滿,期待一品由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帶來的《邯鄲記》。據悉,這是湯顯祖《邯鄲記》首次以話劇形式呈現,也是其首次在聖彼得堡演出。

  讓世界了解「東方的莎士比亞」,讓廣州優秀本土話劇走向國際,在業內人看來實屬不易。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作為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之後,第二個來聖彼得堡演出的中國劇團,為聖彼得堡和廣州這對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寫下精彩一筆,也向世界展示了廣州對外開放窗口和國際文化交流橋頭堡的地位。

  首創:廣州本土話劇走出國門

  湯顯祖的作品改編多見於崑曲、粵劇、豫劇、黃梅戲等戲曲形式,以話劇形式呈現的並不多見,單就《邯鄲記》的改編更是少之又少。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董事長、藝術總監、《邯鄲記》導演王筱頔表示,此次將該作品改編為話劇形式應屬全國首創。

  據悉,2016年適逢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推出《邯鄲記》這部年度大戲,在保留湯顯祖詞作風格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同年赴北京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演出。

  而這次這部作品則走得更遠,來到聖彼得堡,「話劇作品走出國門,除了北京的人藝,就是我們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了。」王筱頔稱。

  現場:笑點掌聲能同步 俄羅斯觀眾聽懂了

盧生鑿石開河成功(劇照)

  4月14日和13日,《邯鄲記》連續演出兩場,記者觀察發現,可容納600人的觀眾席幾乎坐滿,而且95%是俄羅斯人。正如戲中扮演清遠道人的知名戲曲表演藝術家關棟天所預計,「很多劇團到國外演出,基本上是當地華人來看,但這次我敢打包票,我們的觀眾大多是西方面孔。」

  「烏兔天邊才打照,仙翁海上驢兒叫,一霎蟠桃花綻了,猶難道,仙花也要閒人掃。」關棟天老師渾厚的唱腔響起,寫意的山水幕布在舞臺流動,觀眾跟著盧生一起「入夢」來。整個演出持續2個小時,藉助字幕,這場中國的話劇表演完全能夠引起俄羅斯觀眾的共鳴,演到滑稽處「笑點」能夠同步,演到精彩處掌聲也能同步。

  在採訪過程中,俄羅斯觀眾的理解力、鑑賞力也令人驚詫,一位名叫伊夫傑妮婭的觀眾說:「最讓我感動的是,盧生讓他的夫人崔氏為皇帝表演邀功,崔氏委屈自己成全丈夫。」而另一位叫伊莉安娜的觀眾說:「這個故事對現在的年輕人很有啟發。字幕翻譯者也是個天才,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演員想要表達的東西。

  來觀看演出的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夏光遠也對字幕翻譯印象深刻。他表示,不單單是雜技、武術這些肢體表演藝術能走出國門,像話劇這些語言表演藝術也能走出國門。

  經驗:演出交流日漸頻繁 文化推廣應雙管齊下

演出前觀眾在展板前了解《邯鄲記》。

  記者發現,中國話劇走出國門的寥寥無幾,而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卻有勇氣、有自信帶著《邯鄲記》來到這個戲劇之都。對此,《邯鄲記》製作人陳志榮表示,「在宣傳期間,這部戲就很吸引當地人。因為它看上去像戲曲,有中國傳統的身段,但卻又是話劇,這是最吸引他們的點。」他透露:「很多當地劇團都聞風而來,與我們接洽。我們在演出前觀看了一場當地的話劇,在購買團體票時,事先並未和對方有過接洽,但對方卻認出我們就是演出《邯鄲記》的劇團,他們就找到我們,說要談合作。」

  陳志榮表示,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一直在拓展與國外話劇劇團在演出、人員上的交流。除了此次將《邯鄲記》話劇表演帶入聖彼得堡,4月底中心還要去匈牙利演出《南越王》,還計劃赴英國、希臘演出其他作品。

  為了將廣州本土優秀劇目推向國際,提升廣州在國內乃至國際的文化影響力,陳志榮稱,文化推廣應雙管齊下。他表示,希望政府層面搭建文化交流平臺,院團層面也要努力去開拓。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行政總監鐘琴也表示,中心這十年來一直在藝術品格的追求和市場的開拓上舉頭並進,下個十年,我們在國際市場立足這個願景一定能夠實現。

專訪聖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尤麗婭

向俄羅斯展示中國面貌和廣州形象

  如何讓世界認識湯顯祖,認識廣州乃至中國優秀的文化作品?記者採訪了在本次演出中充當橋梁作用的聖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尤麗婭·梅利尼科娃。聖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承擔了所有來演出的中國話劇的翻譯和統籌工作,而尤麗婭是聖彼得堡大學中國歷史專業的教授,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已有10多年,將中國優秀文化引入俄羅斯,是她畢生熱愛的事業。

尤麗婭·梅利尼科娃

  廣州日報記者:

  《邯鄲記》劇本的俄文版是你們負責翻譯的嗎?

  尤麗婭·梅利尼科娃:

  翻譯者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古漢語專業的教授,難度很大,他整整翻譯了2個月,但效果很好,他把作品翻譯成詩歌,容易讀,也能讓觀眾更容易接受,我們計劃將翻譯作品出版。其實,我們有翻譯當代中國文學作品的長期項目,近期還出版了一本廣州作家的短篇小說集。

  廣州日報記者:

  你們為什麼要引進這些中國劇目?

  尤麗婭·梅利尼科娃:

  聖彼得堡大學有很悠久的教授中國文化的傳統,有近150多年的歷史。現在中國和俄羅斯關係很好,但以經濟、貿易交往居多,文化、藝術交流較少。很多俄羅斯人只知道京劇,不知道中國還有粵劇、崑曲、川劇等。像我們這樣的人就可以發揮中介作用,我們希望將中國面貌展示給俄羅斯人。現在在聖彼得堡,很多學校也有中文課程,漢語和漢文化很熱,引進一個好的舞臺作品肯定會有很多的觀眾。今年11月,我們孔子學院還打算舉辦一個中國戲曲節,把粵劇、崑曲、川劇等都介紹進來。

  廣州日報記者:

  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來聖彼得堡演出,聽說有很多劇團前來接洽,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尤麗婭·梅利尼科娃:

  2014年,我們邀請過北京人藝來聖彼得堡演出《荊軻》,這是第一次有中國話劇團來聖彼得堡。之後我們的波羅的海劇院參加了北京戲劇展、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交流會、上海當代戲劇節,就有了往來。聖彼得堡每年至少有兩個中國劇目的演出,今年有兩場,一場是北京人藝演出的《知己》,一場就是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邯鄲記》。其實,這邊的劇團都很願意和中國的劇團合作。

  廣州日報記者:

  對於中國優秀舞臺作品和當代文化要走出去這一點,您有什麼建議?

  尤麗婭·梅利尼科娃:

  這兩次和北京人藝、廣州話劇藝術中心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積極參加全球各種戲劇節,拓展民間交流,他們一直在尋找適合的合作夥伴,也在尋找有意義的劇目,這種合作非常棒。對我們引進的一方而言,漢學家的作用不可小覷,必須要邀請漢學專家做全面的介紹,包括作者、背景等。而對中國劇團方面,來聖彼得堡不能演完就走,要開講座、交流班、組織小的活動來介紹作品,形成交流。

  (全媒體記者 吳多 通訊員 鐘琴)

相關焦點

  • 10月13-23日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演出《邯鄲記》
    10月13-23日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演出《邯鄲記》  【戲曲移植】話劇版《邯鄲記》演繹湯公戲曲名作  時間:10月13~23日15:00/19:45  地點:>廣州話劇藝術中心13號劇院  票價:112/160元  《邯鄲記》作為「臨川四夢」中的最後一夢,也是湯顯祖創作的最後一齣劇作。
  • 廣州本土創作話劇 《邯鄲記》登陸英國倫敦
    廣州本土創作話劇 《邯鄲記》登陸英國倫敦 2018-02-01 15:37:10來源:羊城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廣州話劇在莎翁故鄉徵服「最挑剔的觀眾」
    1月25日晚,卓別林成名舞臺、英國百年劇場Hackney Empire(哈克尼帝國劇院)迎來了中國專業院團首演的歷史性時刻——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攜代表作《邯鄲記》挑戰世界戲劇之都的挑剔審美,開啟了「2018廣州文化周」世界巡演的大幕。通過現代舞臺的包裝,講述古老的中國故事,廣話版《邯鄲記》激發起一場東西方美學融合的思考。
  • 話劇版本《邯鄲記》首次亮相倫敦 讓世界了解東方的「莎士比亞」
    當地時間1月25日至27日,改編自中國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經典作品《邯鄲記》的同名話劇在倫敦的哈克尼帝國劇院連演三場。中國日報1月27日電(記者 杜曉穎) 當地時間1月25日至27日,改編自中國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經典作品《邯鄲記》的同名話劇在倫敦的哈克尼帝國劇院連演三場。
  • 《邯鄲記》登陸倫敦 莎翁故鄉徵服「最挑剔觀眾」
    1月25日晚,卓別林成名舞臺、英國百年劇場Hackney Empire(哈克尼帝國劇院)迎來了中國專業院團首演的歷史性時刻——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攜代表作《邯鄲記》挑戰世界戲劇之都的挑剔審美,開啟了「2018廣州文化周」世界巡演的大幕。  以現代舞臺為包裝,講述古老的中國故事,廣話版《邯鄲記》激發起一場東西方美學融合的思考。
  • 對話《邯鄲記》編劇:傾聽浙江實力夫妻檔編劇的「黃梁一夢」
    主辦方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文廣旅遊局邀請了由王筱頔導演、餘青峰和屈曌潔編劇、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排演的話劇《邯鄲記》作為閉幕式演出。其中,《牡丹亭》的名聲最大,而《邯鄲記》或被認為藝術成就更高。湯顯祖的作品被改編過多個劇種,但用話劇演繹的非常之少。由浙江著名青年編劇餘青峰、屈曌潔編劇,廣州話劇院出品的話劇《邯鄲記》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性嘗試。那麼,話劇《邯鄲記》是出怎樣的故事?    「黃粱一夢,但願人生不復醒。」
  • 「廣州文化周」開啟2018年文化藝術之旅 文化走出去 「廣州」更響亮
    從廣州「走出去」的各大文藝院團,此時此刻在全球各地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文藝熱潮」——始於2016年的「廣州文化周」開啟了2018年文化藝術之旅,分赴歐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三地開展「《邯鄲記》世界巡演倫敦站」「歡樂春節紐西蘭行」「歡樂春節墨西哥行」演出活動,為當地市民派送新年中華文化大禮。文化立世,文化興邦。
  • 《邯鄲記》啟幕演藝大世界·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喜劇節
    開幕大戲《邯鄲記》有趣、開放、新奇今年的喜劇節是受疫情影響整個演出市場恢復後上海舉辦的第一個線下大型戲劇節。 「喜宴饕餮」、「喜劇嘉年華」、「笑談風雲」三大版塊治癒、萌發、多元,涵蓋話劇、音樂劇、脫口秀、戲曲、相聲、肢體劇等多種形式。
  • 演出|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上線
    廣州大劇院採取了市場化的全新模式運營,在運營團隊的探索下連續 9 年實現收支平衡,並連續 5 年實現營收超過億元,成為了國內劇院經營的典範。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廣州的市民文化藝術中心,廣州大劇院積極參與 " 一帶一路 " 文化建設。2018 年,廣州大劇院創作了首部 " 一帶一路 " 題材的歌劇《馬可 · 波羅》,並從這裡走向義大利。
  • 廣州藝術季2020戲劇嘉年華(時間+地點+節目單)
    曾獲廣州市青年非職業戲劇節多個獎項的聾人默劇演員朱君翔將在古樹廣場為大家帶來互動默劇《淘氣理髮師的一天》,通過與現場觀眾互動傳達肢體默劇藝術帶來的魅力。  2019廣州大學生戲劇節「最具創造力戲劇獎」得主華南師範大學硯湖劇社將分別在中心舞臺和古樹廣場表演話劇《人質》和《歸來》,帶領觀眾感受大學生戲劇創作的熱情和理想。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發布2020/21演出季
    9月3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20/21演出季發布會暨15周年慶典隆重舉行。近年來,東藝致力於打造國內外精品節目薈萃的平臺。儘管新冠疫情為海外節目的引進設置了重重障礙,東藝仍然積極應對,在新演出季給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 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上線,最受歡迎演出前三是……
    十年間,大師名團紛至沓來,包括義大利斯卡拉劇院、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等著名劇院,以及柏林愛樂樂團、德勒斯登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聖彼得堡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等頂級樂團,廣州大劇院成為了廣州演藝文化「新高地」。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發布2020/21演出季 78臺129場豪華陣容揭曉
    郎朗鋼琴獨奏音樂會《哥德堡變奏曲》 人民網上海9月4日電 (記者 曹玲娟)9月3日晚,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無需指揮棒的俄羅斯指揮泰鬥尤裡.特米卡諾夫將帶領超過130年建團歷史的聖彼得堡愛樂樂團第三次造訪東藝。躋身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列的費城交響樂團是東藝多年的戰略合作夥伴,明年在指揮雅尼克.涅傑-瑟貢領銜下,費城交響樂團將獻演莫扎特和普羅科菲耶夫的經典作品並帶來特別曲目《紅旗頌》。
  • 【廣東流行文化40年】講好廣東故事 打造舞臺精品
    同一時間,在距離廣州大劇院不到5公裡的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廣東現代舞團送上大型現代舞《潮速》。兩部精彩的壓軸演出,共同為2018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畫上圓滿句號。剛剛過去的三個月,羊城文藝愛好者迎來一場狂歡。每逢周末,《沙灣往事》《烽火·冼星海》《八和會館》等14臺精品劇目陸續在各大劇院演出。
  • 856個廣州塔那麼高!廣州大劇院十周年慶典傳出消息……
    、32000多名藝術家先後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了歌劇、舞蹈音樂、戲曲、戲劇和音樂劇等4000多場精彩表演、1800多場藝術活動;500多萬觀眾走進廣州大劇院接受藝術的薰陶。在發布會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朱紅兵介紹,十年來,廣州大劇院還多次承辦廣州藝術節,以及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等大型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並在廣州亞運會、中埃文化年等重要外事活動中,成為廣州接待國際政要和全球媒體的城市「會客廳」。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打造全國首家開放式劇場
    今日,2019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開幕演出季特別展覽——RELIC感官劇場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七樓展館開幕,該展覽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攜手新銳跨媒體藝術廠牌「LoopWave/環狀潮」共同呈現,此次跨界合作是劇場與當代藝術的一次大膽而有趣的嘗試。數位化視覺藝術與互動聲音裝置在劇場裡交融。劇場,不只局限於舞臺。
  • 法國「狼女」將亮相長沙第二屆國際音樂藝術季
    (原標題:法國「狼女」將亮相長沙第二屆國際音樂藝術季)
  • 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新建劇場奠基
    2017年12月29日,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新建劇場項目奠基儀式在鄭州舉行。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宋麗萍,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曲徑等領導出席奠基儀式。
  • 廣西話劇《大山壯歌》亮相武漢
    話劇《大山壯歌》劇照。(受訪者供圖)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理略、通訊員王雅婷、蔡璐)11月24日,來自廣西南寧的話劇《大山壯歌》亮相第七屆武漢國際戲劇演出季的舞臺,為江城觀眾講述了壯鄉人民「滾石上山」脫貧故事。  《大山壯歌》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出品,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作排演。
  • 「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北京周」攜非遺表演首次亮相南法小鎮
    「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北京周」攜非遺表演首次亮相南法小鎮 2018由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北京市文化局指導、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的項目「2018年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北京周」活動於日前正式亮相這個法國戲劇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