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的前世今生

2020-12-21 光明數字報

 

 中國第一家藏族人辦的藏茶廠

 

    6月的日子,又到藏茶飄香時。

 

    西蜀那座以茶聞名天下的蒙頂山,茶園裡到處是忙碌的採茶人。廠家四處組織鮮葉收購,生產車間滿負荷運轉,廠區內外,瀰漫著藏茶特有的芳香。

 

    藏茶擁有千年歷史,大約出自成都之南,稱之南路邊茶,主產區在今天的雅安,過去的雅州。歷朝歷代,南路邊茶最為藏族同胞喜好,「康磚」、「金尖」兩種茶名揚雪域高原,無人不知,誰個不曉!

 

    當時光邁入21世紀,南路邊茶突然變臉,具有遠見卓識的人為之更名「藏茶」,賦予其全新的概念:「邊茶內銷,藏茶共飲,走出國門」。被譽為「中國藏茶之鄉」的雅安,聚集10來家藏茶企業,年產量3萬噸,其中大部分運往西藏,佔當地茶葉銷量的80%。其獨有的傳統製作技藝,亦是名揚天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推進藏茶產業發展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南路邊茶,藏族同胞一飲千年,奉為生命之茶,健康之源。當今,藏茶與時俱進,以全新的名稱和優越的品質,在飲品市場颳起強勁的健康飲品潮流。

 

    然而,邊茶變藏茶,絕非變個名稱這麼簡單。《易經》有言:變則通。藏茶順潮流,逐商機,講做大做強,講規模效應,講科技含量。歷經變革,眾多廠家如涓涓細流,匯聚成幾家龍頭企業,質量蒸蒸日上,產量成倍增長,引領消費時尚。至於北上京城,南下深圳,東抵上海,直至闖出國門,由專供藏區變為暢銷天下,更是做到通則達。

 

    看今朝,藏茶的開拓者們飛來飛去,日程滿滿當當,卻也好事連連。

 

    李朝貴春風滿面,剛從上海歸來。這位雅安茶廠有限公司的老總,在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其藏茶產品又一次風頭盡出。更讓他喜上眉梢的是,公司的新產品藏茶精華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證。通過該認證的食品能確保對人體安全,故FDA在美國乃至全球具有重大影響,被譽為美國人的健康守護神。出口的大門業已敞開。目前,藏茶精華液生產線一應設備正從美國訂購,大規模投產在即。

 

    而此刻在蒙頂山麓,西藏朗賽茶廠的總經理加央羅點正同幾位技師圍坐,品鑑新茶質量,桌上擺滿剛生產出來的藏茶。4月裡工廠才推出新產品,7月份又安裝新設備,上馬藏式速溶清茶生產線。加央羅點幾天前還在拉薩,時逢西藏傳統的「薩嘎達瓦節」,他在拉薩各超市、商場推出一款新型袋裝藏茶,轉經民眾皆可免費品嘗,結果好評如潮。

 

    加央羅點,聽著名字就是藏族人,他的企業是中國第一家藏族人辦的藏茶廠。那幾位技師一身便裝,卻全然藏族,個個都是制茶高手。

 

    朗賽茶廠興辦於2001年,由加央羅點的父親次仁頓典親手建成,他們這個家族長期經商,世世代代喝南路邊茶。

 

    那是在次仁頓典退休之年,從拉薩來到雅安,只為了卻一個心願:喝了一輩子邊茶,要親眼看看這茶是怎麼做出來的。誰料想此一去,滿山翠綠的茶園,邊茶製作的無窮奧秘,讓他怦然心動,決意辦個茶廠。這一決定不打緊,一個喝了上千年邊茶的民族,從此有了製作邊茶的人!

 

    也就在此時,藏茶名聲漸起,內銷市場逐年擴展,次仁頓典開始識得藏茶。

 

    又何止次仁頓典,初識藏茶,於雅安人也是前些年才有的事。

 

    城裡藏茶館開張,全然藏式格調。茶藝小姐中央端坐,煮水,洗杯,浸泡……一顰一笑,一招一式,格桑花綻放,高原風撲面。

 

    俄頃,藏茶上桌,散發出淡淡的香來。那湯色好不誘人,初始微黃,繼而紅潤,如瑪瑙晶瑩剔透。擋不住誘惑,抿一口,爽口潤喉,似曾相識。慢慢品來,人們恍然大悟:這不是邊茶嗎!

 

    千年茶文化,藏家自成一體

 

    邊茶,雅安人就見得多了。

 

    誰個不記當年,雅安西門城牆處,緊挨青衣江,有雅安茶廠,主產南路邊茶,牌子有「康磚」、「金尖」,藏區無人不識。那邊茶塊狀,重量不等,味道雖與花茶、綠茶不同,但物美價廉,人們即使手頭緊張,也能買些來喝。

 

    不過,當年所飲,斷然邊茶,而非藏茶。

 

    藏茶者,時髦之稱謂。遍查《辭源》和《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這個詞。權威如《中國茶葉大辭典》,涵蓋古今,盡攬茶事,10餘年前出版,亦無「藏茶」一說。據此可見,藏茶得名不過近年,前人多呼邊茶,亦或磚茶,歸入黑茶一類。邊茶,邊銷茶的簡稱,因銷往邊疆地區,故名之;磚茶,蓋外觀若磚塊,由形而名;藏茶,簡潔明了,藏族飲用的南路邊茶。至於藏家,則另有叫法,因其產自漢族世居之地,直呼漢茶。

 

    其實,稱邊茶,過於寬範,祖國邊疆遼闊,民族眾多,飲茶習俗不盡相同;稱藏茶,指代明確,藏族同胞賴以生存,千年飲用。

 

    藏族同胞於茶,須臾不可或缺。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惡劣,蔬菜瓜果稀少,除去糌粑,藏家多食肉飲乳。此類膳食,需大量飲茶,以便去脂肪,解油膩,助消化,調節生理機能。據藏族古籍《滴露縵錄》記載:茶之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藏地諺語也說: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此中顯見,小小一塊邊茶,關乎民生大計。現代科學則表明,邊茶富含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是人類在高原生存的必需品。

 

    關於茶,藏家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吐蕃王朝時期,藏王身患重病,多方拜神求醫,總不見效。一日,藏王獨坐誦經,突然有小鳥口銜綠葉一片,從天而降,置其手中。藏王聞之,清香撲鼻;食之,神清氣爽,渾身輕鬆通泰。一聲令下,眾大臣千山萬水,終於在蒙頂山找到那清香撲鼻的綠葉。細打聽,方知綠葉為茶,攜帶而歸,藏王飲後病體康復,於是曉諭臣民,常飲此物以保健康。

 

    藏家嗜飲,茶葉家家必備。即便放牧時節,也不忘三塊石頭支口鍋,幾把茶葉一撮鹽,將那酥油茶熬起來。

 

    千年茶文化,藏家自成一體。供菩薩,祭祖宗,談婚論嫁,迎來送往,茶無處不在。便是兩個部落打冤架,修好之時,亦不忘奉上熱茶,以示和好如初。

 

    也不知何年何月,邊茶滋潤的高原人,發自肺腑地唱出《漢之茶》這首優美的歌曲:「烏黑的漢茶,烏黑的茶垛,高過青衣江邊綠色的山坡;雅州姑娘深深的情意,勝過藍色的江河……」

 

    「烏黑的漢茶」出自雅安茶廠,門前常有汽車排隊裝茶。那茶形狀怪異,長條形,粗篦編就,俗稱茶包子,20來斤一包。廠裡生產忙碌,即使「文革」中,也邊生產邊革命,保證藏區供應是政治任務。

 

    最重大的一次政治任務,是為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生產禮品茶。時為1985年春,一個喜訊傳遍全廠:3個月時間生產40萬份「康磚」、「金尖」,作為中央人民政府賀禮在自治區成立20周年慶典之際,贈送西藏每一戶農牧民。全廠加班加點,任務如期完成。禮品茶質量好,磚形美觀平整,色、香、味均屬上乘,藏族同胞品嘗後激動地說:「我們吃到的是茶,享受到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漢族同胞的情誼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帶著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誼,兩世班禪先後來到雅安。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十世班禪到四川,不忘邊茶功德,法駕雅安。巡行雅安茶廠,大師滿臉慈祥,興致盎然。來到包裝車間,大師停下腳步,拿起一塊「康磚」聞聞後,連聲贊道:「很香,很香!」視察結束,大師評價邊茶是「藏漢民族團結的紐帶」,吟詩稱其「馨香撲鼻味醇厚」。

 

    步大師足跡,20餘年後,十一世班禪亦親赴雅安考察。此時藏茶已是聲名鵲起,友誼茶廠門前石碑上書「茶馬古道第一站」,陳列大廳內,高中低檔藏茶齊備。品嘗藏茶,十一世班禪嘖嘖稱讚:「挺香的,非常好喝!」喜悅之餘,十一世班禪欣然接受藏茶禮品,並為廠家籤名留念,贈送坐床照片。

 

    茶廠外車水馬龍,茶馬古道蹤跡全無,但信史明示,千年間一條古道由此穿越,將藏漢兄弟緊緊相連。

 

    背不完的雅州城,填不滿的打箭爐

 

    建國之初,川藏公路建成,茶馬古道始成歷史。

 

    10年前,川藏公路二郎山隧洞貫通;2012年5月1日,雅攀高速大相嶺隧道通車,全長10公裡,為全國第二長的公路隧道。

 

    張光明,這位背夫的後裔,感觸良多,談起往事與今朝。祖祖輩輩, 張光明家境貧窮,父親從小跟隨爺爺跑運輸,往返雅安和康定,靠背茶包、鹽巴等為生。

 

    雅州山高水險,田地稀缺,民眾生活困苦,多以背運為生。二郎山、大相嶺,群山橫亙,川藏茶馬古道迂迴其間。

 

    山那邊,康定跑馬溜溜的山,因了邊茶,興起鍋莊48家,成為漢藏貿易的主要口岸和集散地。此鍋莊非彼鍋莊,彼鍋莊為藏家舞蹈,此鍋莊是邊茶交易的中介機構,形成於清朝初期,是康定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茶號同藏族商人的交易,均通過鍋莊牽線搭橋。藏族商人到康定,入住熟悉的鍋莊,不僅貨物隨同寄存,就連馱運貨物的牲口也由鍋莊代為放養。賣出貨物,藏族商人由鍋莊介紹買主;買進貨物,也由鍋莊代為操辦。偶遇買賣雙方款項一時不能兌現,鍋莊主人還充當保人。

 

    山這邊,雅州細雨飄飄的城。以蒙頂山為中心,沿青衣江流域,茶園數十萬畝,廣栽小葉種茶。這茶品質優良,製作邊茶最佳,他處難以企及。城裡城外,有百餘家茶號,專門從事邊茶生意。400多年前,伴隨鞭炮、嗩吶、鑼鼓聲,義興、恆泰、聚成等茶號紛紛開張大吉。各家茶號自成一體,掌控南路邊茶生產技藝,採制、運輸、銷售一條龍,每年產量千萬斤。

 

    邊茶製作,工序三十六道,獨特技藝傳承千年。主要有殺青、蒸揉、發酵、除雜、配料等,費時又費工。至關緊要在發酵。發酵不足,茶湯不紅亮,帶青臭味;發酵過度,湯色渾濁,有酸餿味;發酵適中,則香正,味醇,湯色紅濃喜人,飽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唐時,雅安茶葉即飄香青藏高原,造福藏族同胞。

 

    北宋時期,100斤邊茶,可換4尺4寸的戰馬一匹,朝廷每年換馬,所需的300萬斤邊茶,主要出自以蒙頂山為中心的茶葉產區。南宋開始,推行「茶引制」,改邊茶官榷為自由買賣,茶馬互市更加活躍。當時就有詩讚道: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裡來。

 

    明清之際,茶馬互市人心所向,古道上背夫高歌,馬幫鈴響,商機無限。天放曉,雨紛飛,歌聲起,背夫出徵。雅州西門,每日裡,浩浩蕩蕩幾百人。茶馬古道,拐子聲聲,杵得驚天動地;青衣江畔,歌聲激揚,唱得應山應水——「背不完的雅州城,填不滿的打箭爐;茶鹽布匹百樣貨,大路小路都難行。」

 

    誠如歌中所言,那茶馬古道分大路、小路。大路千年官道,出雅州轉向滎經,翻大相嶺到瀘定;小路民間商道,經天全爬二郎山下瀘定,會合大路後,前行康定,也就是歌中的打箭爐。

 

    大路小路,幾百裡山路,行旅艱辛。張光明常聽父親講:大路兇險,大相嶺彎彎拐拐,一彎更比一彎險,一拐一拐入雲端。小路要命,二郎山陡立雲端,鬼招手、閻王扁、望鄉臺……只聽這些地名,已令人心驚。養家餬口,這是一條生存之路;山高水險,這是一條死亡之路。

 

    每一年,運往藏區的貨物以千萬斤計,背夫超10萬人次。負重數百斤,往返幾十天,一代又一代,一背上千年。工具呢?原始又簡陋:拐子、草鞋、腳碼子、背夾子……

 

    至於今天,張光明笑逐顏開,自己當上教師不說,兒子和兩個侄兒繼承祖業,也跑起運輸,小日子過得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不過,祖輩搞運輸,靠人背肩扛;後輩搞運輸,買起大貨車,跑康定進西藏。就說過大相嶺,祖輩一上一下要兩天,苦不堪言。即便60年前通了公路,汽車也得跑3個小時。待到子侄們這一代,只需手握方向盤,右腳輕點油門,短短20來分鐘,就完成了大相嶺的穿越。

 

    「蘋果定律」和「饅頭定律」

 

    又何止背夫後代,次仁頓典的心願也得以實現。他親口喝下自己生產出的第一杯茶,註冊了「金葉巴扎」和「仁增多吉」兩個商標,建成速溶茶生產車間,開發出速溶酥油茶等產品。如今,企業年產量達到3000噸,全西藏都能買到朗賽茶廠的茶。

 

    由於身體原因,次仁頓典幾年前返回拉薩,茶廠交由兒子加央羅點打理。加央羅點不負重託,邊銷、內銷齊頭並進,事業蒸蒸日上。他此刻最大的願望,便是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讓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都能喝上藏茶!

 

    藏茶這個產業,不知遂了多少有志者的心願。不過,巧合的是,幾位藏茶企業的創業者,總透著和茶的某種緣分。

 

    二郎山那邊,當年收茶制茶的甘紹鬱,世居茶馬古道旁的新開店。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離雅安城20多裡。已是91歲高齡的他,說起藏茶,滿是對玄兒甘永祥的期盼。

 

    甘永祥白手起家,創辦起雅安友誼茶廠,這位南路邊茶製作工藝的傳承人,說起制茶,從理論到實踐一整套。但他讓人難忘的,還是關於藏茶的兩個定律,通俗易懂,回應了人們對藏茶知識的渴求。

 

    一個是「蘋果定律」,源於有人質疑藏茶原料粗老,導致營養散失。他講,綠茶追求嫩葉片,一芽一葉為最;藏茶則選用成熟葉片,多為一芽五葉。這就像蘋果,成熟的,其營養超過生蘋果。藏茶猶如成熟蘋果,老葉片富含有益成分,焉能不營養豐富?至於今天,藏茶原料拼配使用,改用一芽二葉到一芽五葉,則為兼顧不同消費者口味。

 

    另一個是「饅頭定律」,道出藏茶發酵規律。藏茶製作技藝,發酵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對於時間的掌控,行家各有見地。他認為,除去各種儀器和數據,重要之處,更在眼觀,手摸,鼻子聞。猶如做饅頭,師傅不同,發酵長短掌握不一,導致口味各異。優質藏茶,發酵時段各有妙招,必然導致風味的差異。

 

    至於李朝貴,亦是有緣人。小時候上學,他就常穿行於茶園,親朋故舊中亦不乏種茶制茶人。

 

    1998年,李朝貴從美國返回家鄉雅安。此時,已是旅美華僑、醫學博士的他,毅然收購了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雅安茶廠,組建起全新的雅安茶廠有限公司。 

 

    李朝貴側重藏茶對人類健康的研究,建起茶葉研究實驗室;聯合浙江大學農學院和美國瑞康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出世界領先的茶素產品;研究出兒茶素、茶紅素、茶黃素、濃縮藏茶汁等生物高科技產品。其中,兒茶素的純度高達99.5%,居世界領先水平,為進軍藥品、食品和保健品領域打下良好基礎。

 

    藏茶走向國際市場,李朝貴靠璀璨的歷史文化吸引人,精湛的制茶技藝折服人,富集的健康元素打動人。應其邀請,歐盟茶葉委員會秘書長芭芭拉,以及俄羅斯、韓國的茶葉專家先後考察雅安。走出國門,李朝貴一馬當先,週遊歐美和俄、日、韓諸國,甚至遠赴肯亞、摩洛哥,讓外國朋友記住了藏茶。

 

    其實,今人崇尚藏茶,無不衝著暖胃、去血脂、降血糖、穩血壓諸般好處,當然還有養顏、防癌、抗輻射等說道。這些功效,雖短時間無法逐一驗證,但幾杯入肚,口齒留香,甘甜滑潤,通體舒暢,回味無盡,卻是立竿見影的事。

 

    藏茶應運而生,更在兼容性極強。花茶與綠茶,最怕串味,凡粘異物,只能棄之。藏茶不然,可根據飲用者所好,添加不同的食物或飲料,調製風味迥異的飲品:熱有鮮奶藏茶,冷有冰紅藏茶,甜有橙汁藏茶,酸有檸檬藏茶,中外合璧有咖啡藏茶……凡此種種,皆可隨意增減,以致飲用者不斷增加。

 

    今日藏茶飲用,多有創意,早不是舊時模樣。中高檔的包裝新穎,小巧精緻,一袋一泡,攜帶便捷。更有藏茶精華液,1比60兌純淨水飲用,冷水熱水不論,絕對好口味。

 

    不過,說到品藏茶,那還是有不少講究的。水質要好,水溫要達100度,茶具以紫砂為最;先以沸水洗茶,再注水擠壓後,靜候片刻,待色、香、味慢慢溢出。至於熱飲還是冷飲,隨各人習慣。熱飲50度左右水溫為佳,取其暖胃生津,周身舒坦;冷飲宜夏季,取其清涼甘爽,能降溫解暑。

 

    就說最富傳統色彩的酥油茶,也講個與時俱進,加入打碎的花生、核桃、芝麻為佐料,香味愈顯濃鬱,時尚男女個個喜愛。

 

    又何止飲用,藏茶產業的開拓者們,還將藏茶由單一飲品向諸多領域延伸,創出一片新天地。

 

    千載藏茶,做成了一個大系列

 

    陸羽在《茶經》中曾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陸羽至今,又歷千載。此中可見,千年間,茶葉僅為飲料而已。直至當今,方有聰慧者,心機巧妙,構思精到,大創意大手筆,將千載藏茶,做成一個大系列。

 

    今年1月,壬辰龍年前後,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出現10多種龍型圖案的藏茶工藝品。推出的福龍、吉祥雙龍、二龍戲珠等,邊線鑲以金花,煞是靈動可愛。

 

    這是胡運的傑作。說到藏茶由飲品向工藝品延伸,就得說到她,一位來自江南茶鄉的才女。

 

    早在「奧運」期間,胡運的傑作就受到外賓的追捧。在北京前門大街,她偶見外國人無論男女老幼,總愛往臉上貼中國國旗。瞬間,一個美妙的構想浮現。幾天後,在外國人入住的賓館,開始熱銷一款藏茶工藝品。這工藝品以國旗為圖案,一面繡中文「中國」, 一面繡英文「China」, 再加茶香悠然,煞是與眾不同。

 

    胡運在李朝貴麾下,負責酒店管理,在雅安工作多年。她的思路和靈感,來自雅安特有的藏茶,說起藏茶工藝品,那是滔滔不絕,激情四溢。

 

    無論花茶、綠茶,香味均不耐久,會很快散失。獨有藏茶,香味持久,揮發極緩慢。何不充分利用藏茶特點,將其由單一飲品,向不同領域拓展,造福人類。整天與藏茶打交道,胡運突發奇想,並付諸實施。

 

    踏入國內第一家茶文化酒店,從大廳經走廊到客房、茶樓、餐廳,藏茶無所不在。

 

    各式客房,四壁盡飾磚茶,門帘、窗簾、枕頭皆以藏茶填充,入內茶香盈室,神清氣爽。

 

    酒店餐廳,中國飲食文化與茶文化融為一體。除備有「茶韻全席」外,還可隨客人喜好,做出各類菜餚糕點,從茶酥餅、茶水餃、茶包子,到茶葉炒蛋、茶汁漬胡豆、茶汁金瓜羹,無不茶香悠悠,口味別具一格。

 

    各種天然營養素,從藏茶中提取,含多樣稀有元素,用作洗面或沐浴,既生態又環保。

 

    絕妙還在於,耗時5年,胡運和她的團隊開發出「茶之韻」系列高檔工藝品,圖案極富中國文化元素,種類達上百個。面料採用優質絲綢,防皺防褪色,全手工刺繡,多道工序精製而成。關鍵還在填充物,為確保健康和環保,一律使用達到飲用標準的藏茶。

 

    「茶之韻」不僅成為四川外事禮品,還為國內外白領階層青睞,引領消費時尚。

 

    各種車枕、腰枕、頸椎枕、嬰兒枕、多功能枕等,款式多樣,功能各異,治病健身強體。各色擺件,磚茶雕刻,吉祥有開光佛像,雅致有梅蘭竹菊,喜慶有鴛鴦戲水。各款掛件,大熊貓招人,中國結喜人,十二生肖迷人。

 

    茶事的多樣性,茶文化的多元化,真箇讓人眼花繚亂。陸羽再生,定會重修《茶經》,論證藏茶無數的好,感慨今朝藏茶更香醇!

 

    (作者為中國作協會員、四川雅安市作協主席)

 

相關焦點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的恩,今生的愛
    前世今生是多少人念及的事情了。佛曾經說過,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成佛,萬物皆有因果,萬物皆有輪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報。萬法皆可空,唯有因果不空。正是因為前世有恩情,種下了善因,今生才會有愛情,收穫了善果。有些愛可以踏破紅塵,忘川秋水,只因為愛上了就不會後悔。有些愛可以一生一世一次一次的輪迴,只因為不管東南西北都要在一起。有些愛一段一段一絲一絲的是非,只因為讓有情人永遠不分離。
  • 藏茶之旅:榮耀的雅安茶廠
    說藏茶,不能離開四川雅安。因為雅安既是藏茶的主要供給地,也是藏茶文化的核心區域之一,但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與「藏茶」名稱的來歷有關。雖然早在20世紀初,「藏茶」一說就因籌辦「藏茶公司」開始較多使用,但雅安茶廠的一份更名文件,讓「藏茶」之名正式有了「出處」,也更加響亮。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你想知道你前世的人生嗎?土星掌管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你何不利用這些訊息,解讀分析,進而豐富你今世的人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  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  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佛說:今生的遇見,皆是前世的債
    前世的緣,今世的劫,何去何從,山水不相逢佛說:所有的遇見,皆是前世的緣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的盡頭,都要度過忘川河,穿過奈何橋,再喝孟婆湯,喝下了孟婆湯,是與前世告別,消除所有的記憶,在慌亂中,打入了來世,帶著前世太多的執念。
  • 烏金木家具的前世今生
    那會有什麼樣的前世今生呢?先來說說烏金木家具的前世。烏金木的前身是大斑馬木,烏金木家具的前世是斑馬木家具。了解了烏金木家具的前世,再來說說烏金木家具的今生。烏金木沙發看過文章的朋友對於烏金木和烏金木家具的前世今生,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感悟呢?
  • 生物健原液的「前世今生」
    生物健原液的「前世今生」 時間: 2020-11-09 13:1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 相信不少買過保健品的朋友都知道「太陽神」這個品牌,作為保健品行業的開拓者,旗下的口服液產品憑良好口碑
  • 《尋找前世之旅》第一章 前世今生
    沿著青色的石板路一直走,經過一片綠色的竹林,再往左拐,就能看見一座二層樓的中式建築,黑瓦紅牆,雕花圍欄,正中的牌匾上寫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這是一座茶館的名字,也是我——葉隱,一位19歲女孩工作的地方。在以飲茶為風的這座城市,這樣的茶館多不勝數。茶館自然是做生意的地方,但是除了茶,我們還做別的生意,一門特別的生意,一門和前世今生有關的生意。
  • 今生夫妻的愛情是前世的「因果」,一切都是緣分
    佛陀說:今生萬物皆是前世的因果。前世的因果,今生的命運。佛陀說:婚姻真的是過去註定的嗎?很多都是前夫和前妻,所以這輩子也是夫妻。也有情侶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委屈和債務,具體原因要分析。做夫妻是過去的一種宿命,有些夫妻種了更多的善緣,所以這輩子的恩愛。
  • 佛語:前世因,今生緣
    人生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前世因,今生才能緣聚,有緣的人才能彼此相遇,無緣的人即使相逢多次也註定無緣相守。這一生你究竟會遇見誰,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其實早就命中注定了,人生的所有關係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有緣才會相逢!
  • 花滿樓品牌作品之一 || 大相藏茶,王者歸來
    於是,啟動了這個藏茶的品牌孵化項目。數次和藏茶經營和生產的人,甚至藏茶工藝非物傳人聊到:什麼是藏茶?都說藏茶就是黑茶,頂多再加一句:藏茶是黑茶的鼻祖。我再問:「那普洱呢?」所以,我以為:藏茶就是藏茶,正如普洱就是普洱一樣。只有藏茶成為一個獨立的品類,藏茶才是藏茶,藏茶才有一條自己的路,藏茶企業才有一個自己的江湖。
  • 「天門冬 」的前世今生!
    「天門冬」的前世今生!「天門冬」的前世:古籍中「天門冬」的記載:「天門冬」是學名--而平常百姓的叫法則是「顛棘」、「天棘」、「萬歲藤」 。[時珍曰] 草之茂者為,俗作門。此草蔓茂,而功同麥門冬,故曰9天門冬,或曰天棘。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佛教:虛雲大師的前世今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關於前世今生的故事,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名人都會為我們做證明,證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的前世今生。清朝的大才子袁枚,讀過宋朝文學家,書法家,詩人黃庭堅前世今生的故事後,不禁嘆曰:書到今生讀已遲;那些聰明絕頂的神童,絕對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讓我們看一看黃庭堅前世今生的公案。
  • 你前世欠了多少情債?前世姻緣註定今生的相遇,宿世情深該如何把握?
    前世你對我有恩,今生我便以身相許 如果雙方前世有恩情,今生相會便能喜結良緣,這樣的夫妻緣,報恩的一方能夠為了對方無怨無悔的奉獻,最能美滿幸福。
  • 黑砂遇見藏茶 十二個成都特色品鑑中心等您來品藏茶
    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為提升雅安藏茶品牌影響力,讓成都市茶友喝到健康生態的雅安藏茶。
  • 天河城和正佳廣場的前世今生
    天河城和正佳廣場的前世今生天河城和正佳廣場的前世今生 剛聽到「正佳廣場準備明年1月15日開業」的消息沒多久,又聽聞這只不過是正佳開業前準備做的一場秀——搞一場大型論壇的日子。沒有去核實,心想倘是真的也很正常嘛,幾百米外的天河城,當年不也是把開業時間從1995年元旦連推了四回,捱到來年春節前夕2月9日才打開了「城門」?
  • 今生見一面,前世多少緣!
    紅塵之中離不開一個緣字,緣深多聚聚,緣淺自然離,今生見一面前世多少緣,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個回眸,陪伴你的人是緣,離開你的人也是緣,聚散不由人,處處皆是緣!不管是哪一種緣都是前生的遭遇今生的福氣!緣分無處不在你要善待自己的緣分,不負不欠,要知道每一次的相見都要苦苦求上千年。緣分來之不易你要學會珍惜才行!遇見了你的真愛是前世的福氣,遇見了你的冤家也不要記恨,這是你前世造下的因,應該去接受和承受!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還帶著緣來的,都是為了找到和自己契合的緣分,中間偶爾也會有插曲和錯過,但是別太放在心上!一切都會過去!
  • 佛說:今生若有相見,前世必有虧欠
    人生在世,緣分不斷,或長或短,或深或淺,但不管如何,今生若有相見,前世必有虧欠。那些我們以為的今生緣,實際上就是前世的糾葛。能順利了解的,今生就不會再遇見,而那些前世還有虧欠,遺憾收場的人,在今生會再續前緣。
  • 秦皇島火車站的前世今生
    早先的秦皇島站前世秦皇島站今生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