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首日的大商場,顧客戴口罩和護目鏡、還用塑膠袋套頭,也必須測溫!

2020-12-23 騰訊網

「您好,請配合量體溫。」上午10時剛過,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戴著口罩步入梅隴鎮伊勢丹的商場旋轉門。伊勢丹保安經理曹鶴順上前一步,用手中的額溫槍為她測溫。

額溫槍上顯示36.2度。曹鶴順向老人道謝,放行。「家裡東西都吃完了,我是到6樓買點包子。」這位姓李的老太太告訴記者,自己是掐著點趕來的,怕買不到,沒想到根本沒人。

緊接著是一位前來取貨的馬先生,測了體溫,卻不肯進店。他告訴記者,是來聖羅蘭拿貨的。「我讓人家送出來了,就不進去了。」

今天上午,梅龍鎮商場對顧客測量體溫

記者在現場看到,商場門口豎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抗擊疫情,人人有責,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請配戴口罩進入商場,謝謝您的理解與支持。」曹鶴順告訴記者,這些天商場一直對外開放,只是將閉店時間提前到下午6時。「對於測體溫、戴口罩的要求,所有人都很配合。」曹鶴順介紹,商場內部也進行了嚴格消毒。「清潔人員每天要消毒四次,像電梯按鈕,轎廂內部,還有扶手電梯的扶手,都要一遍一遍用消毒水擦洗。」

記者在商場內逛了一下,發現店員遠遠超過顧客。很多商鋪一走進去就是一股消毒水的味道。一家服飾店裡記者看到,營業員正在拿著一瓶消毒水四處噴灑。「顧客很少,沒人的時候除了刷手機,就是消毒,習慣了。」

今天上午,梅龍鎮商場對進出大樓的人員測量體溫

梅龍鎮廣場另一側,有一個專供寫字樓上班族出入的專用通道,同樣嚴陣以待。兩名保安一左一右,確保進入寫字樓的人都測量體溫。「我們這還是第一道,裡面進電梯還要量一次。」說話間,來了一位「重度防護」的年輕姑娘。除了戴著口罩、護目鏡,還用一個塑膠袋套在頭上。保安擔心測量不準,讓她取下塑膠袋,她有些無奈,「我都這樣了,還不放心?」不過還是配合了保安的要求。這位不願接受採訪的姑娘告訴記者,是到裡面拿東西的。

記者跟隨物業經理張杰進入寫字樓,在電梯旁保安何中偉拿著一個登記表正在給一位日本籍工作人員登記。記者在登記表上看到,從上午8時許到10時許,登記者只有3個人。「雖然說今天很多企業開工,但實際上上班的還是很少,大多數人是來拿東西的。」記者看到,登記表上除了登記姓名、單位、樓層,身份證號,測量溫度,還要登記去過哪些地方。

今天上午,恒隆廣場對顧客進行測溫

類似的舉措,在梅、恆、泰這些著名的寫字樓大同小異。在恒隆廣場記者看到,出入寫字樓的空間隔出了專門的蛇形通道。大樓保安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為每一位進出者測量體溫。「上午到現在大概測了140多位吧。」物業經理告訴記者,因為擔心測溫不準,專門為保安每人配備了兩隻額溫槍,取最大值,寫字樓裡還專門配置了醫務人員,一旦出現體溫異常者,可以馬上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新民眼工作室潘高峰

圖片 | 張龍

編輯 | 屠瑜 唐夢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商場、理髮店、快遞、菜場逐步復工!你要的復工模式、注意事項這裡...
    小編在現場看到,和平時相比,客人並不算多,但一直陸續有人進出。對此,商場方面做足了各類安全防護準備,不僅要求顧客戴口罩、測溫,還安排了專門人員對等待的顧客維護秩序,引導其有序入場。 「直到昨天晚間,我們還在緊鑼密鼓地做復工前的防疫安全準備。」
  • 逛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必須戴口罩!記者實地探訪:農貿市場有的戴,有的...
    1月5日,商務部連續下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等4個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重慶的商超、農貿市場的防疫防控做得如何?上遊新聞記者前往南坪商圈打探了一番。
  • 顧客不好好戴口罩、防疫提示形同虛設...疫情防控這根弦又該緊緊了
    12月16日,北京第186場疫情防控發布會強調,公共服務人員應該正確佩戴口罩,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應佩戴口罩。但是,記者探訪發現,一些商場和室內娛樂場所裡,無論是經營者還是顧客,鬆懈心態普遍存在。
  • 記者實地走訪商場疫情防線:測溫靠隨機、掃碼您隨意
    進入商場後,記者追上了這名顧客,她表示,很多人進入商場甚至連測溫環節都省了,但是她覺得既然疫情還沒過去,非常時期的很多規定應該自覺遵守,但工作人員這樣的態度,讓她覺得自己反倒成了一個「多事之人」。繼續觀察記者發現,大多數時候,明珠商場門前的工作人員只是在埋頭看手機,身邊進出顧客來來往往,有的甚至連口罩都沒戴,卻好似與他沒什麼干係。
  • 多地必須掃碼戴口罩 藥店口罩銷量增加
    近日,西安各行各業開始加強疫情防控工作,1月6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地鐵、公交、計程車、藥店、商場、電影院、小區,看看目前疫情防控情況如何。  藥店口罩價格平穩 買感冒止咳藥須登記  在碑林區萬百泉大藥房,華商報記者看到,門口張貼著多張疫情防控信息,要求顧客進店前必須掃碼戴口罩測溫,購買感冒止咳藥須實名登記。
  • 今天,西寧4家大型百貨商場復工營業
    月23日,這四家商場正常對外營業。 據了解,為了使我市商業企業正常開業,市商務局及時銜接,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衛健委、城東區政府、城西區政府、城中區政府,嚴格對照開復工條件要求,對遞交申請開復工的西寧王府井百貨等4家企業開展了資料審核和現場核查。通過核查驗收情況來看,4家大型商貿企業已達到復工營業條件。
  • 復工正當春丨理髮店的艱難:7位顧客即營業巔峰
    當下服務業寒冬,美發行業也遭受重創,鳳凰網財經聯繫到木北造型,從一名北漂理髮師的視角,感受行業慘澹,復工艱難。理髮店復工艱難7位顧客就是營業頂峰凱利回到家休息已經深夜十點了,這天下午到晚上,在木北造型望京SOHO店約做造型的顧客恰好比較多。
  • 探訪北京地鐵圖書館商場,如今市民還能堅持戴口罩測溫嗎?
    我們工位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大家就自發靈活調控了。」下午四點,朝陽大悅城地下一層的永旺超市,前來購物的顧客依然保持著佩戴口罩的做法。「挑選商品時難免會接觸到別人,再加上這裡空氣流通狀況有限,還是戴上口罩好一點。」程先生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家人一直堅持出門必戴口罩,四個多月間無一人生病,就連之前經常感冒的小孫女,也沒再出現過發燒、咳嗽等情況。
  • 北京市商務局:經營場所內從業人員和顧客必須戴口罩
    據首都之窗網站消息,12月16日,北京市商務局發文,近期,北京一些商場、超市、餐廳等場所疫情防控有所鬆懈,出現不戴口罩、漏測體溫等現象,引起媒體和社會關注。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各商業服務業企業必須保持高度警覺,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鬆。一是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
  • 蘭州商場營業:熙熙攘攘是未來 限流措施防疫情
    本網記者 任磊 宋芳科 「我們的化妝品和國際精品區營業首日賣的不錯,有很都顧客趕來體驗。」蘭州中心市場部媒體組主管張挺介紹蘭州中心營業首日的消費熱點。2月21日,蘭州東方紅廣場一大型商場化妝品專櫃售貨員正在整理口紅等待顧客。
  • 復工防疫,魔都各大商場在行動!
    2月10日,是上海各大企業復工的第一天,在當前的環境之下,有效防止疫情擴散成為上海購物中心急需面對的考題。 上海各大商場緊急部署,迅速行動,一方面加強防疫措施執行力度,同時及時調整營業時間,力保全市消費環境安全。
  • 記者走訪延吉公眾場所防控情況:大商場不放鬆,小門市還需加把勁
    這兩天延吉的雪沒少下,但是擋不住春天的步伐,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各大商場店鋪也紛紛復工,但是防疫工作不能放鬆,3月7日,記者對延吉市部分商場和小型門市進行了走訪。 記者進入百利城和百貨大樓時,需要短暫等待一會,商場工作人員要依次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商場的各個收銀臺都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指揮排隊結款顧客之間要拉開2米的距離。
  • 北京經營場所內從業人員和顧客必須戴口罩
    針對近期本市一些商場、超市、餐廳等場所疫情防控有所鬆懈,出現不戴口罩、漏測體溫等現象,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強調,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等商業服務業企業要繼續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殺、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防控措施,經營場所內從業人員和顧客必須戴口罩。
  • 渝中區解放碑、大坪商圈部分商場逐步復工營業 佩戴口罩、實名登記...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渝中區供圖今日(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了解到,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蘇寧易購、龍湖時代天街、商社電器等渝中區解放碑、大坪商圈部分百貨家居電器商場相繼復工營業。
  • 預防感染,除了口罩還需要戴護目鏡嗎?
    (健康時報記者 黃蘭君)22日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在其個人認證的微博上披露,懷疑自己未戴護目鏡導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他分析,自己的防護盲點是在武漢的發熱門診時,未戴防護鏡,病毒可能是從結膜傳染。
  • 恢復堂食首日「高考式」用餐 用公勺公筷體驗「最香的一頓飯」
    連日來,由生活報、黑龍江省文明辦、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黑龍江省工商聯餐飲商會、黑龍江省龍菜產業協會、哈爾濱市飯店烹飪協會等部門發起的「公筷行動」倡議,得到千餘家餐飲經營場所積極響應,恢復堂食首日,商家們紛紛將公勺公筷擺上餐桌,很多就餐者用公勺公筷體驗了兩個月以來「最香的一頓飯」。
  • 2021年1月10日焦點圖
    據了解,兩名孩子幸無大礙。 藍克遙 攝(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今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也是110報警服務臺誕生35周年。1月9日,南寧鐵路公安處在南寧火車東站開展警營開放日活動,讓旅客零距離接觸警犬、槍械、排爆服等警用裝備,並邀媒體見證管制刀具、鈍器等禁帶物品的銷毀過程。當天上午9時,活動剛拉開序幕,就吸引了許多旅客。
  • 口罩一定不能摘,必須戴,必須戴,必須戴!
    這裡不但說三遍,而且還用了「三個必須」和一個「一定」,這麼用詞,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就是再次強調要戴好口罩。隨著全國疫情的好轉,很多低風險地區,尤其是多日連續未發生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的地區,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有些鬆懈,突出表現就是戴口罩問題,特別是公共場合,不像疫情當初那樣緊迫了。當時口罩那麼緊張,搶口罩也要戴。
  • 觀音橋商圈八大商場復工營業
    嚴控客流量;顧客進門前須測體溫、對鞋底消毒、出示「渝康碼」;設立體溫異常人員隔離間……2月28日,江北區傳出消息: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觀音橋商圈的新世紀百貨世紀新都、蘇寧觀音橋智慧零售廣場和茂業百貨等八大商場,已相繼於27日、28日復工營業。
  • 女星出行太誇張:飛機上穿雨衣戴口罩護目鏡,還用小風扇噴水霧
    為了安全著想,出門的時候做好防護措施,帶上口罩是必須得,有些人為了更好的避免病毒感染,用上了更加緊密的裝備。TVB女星郭少芸在乘坐飛機的時候,曬出了自己萬全的裝備,卻引來不少網友的反對,稱其「太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