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林子人編輯 | 黃月1
昨日晚9點,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受疫情影響,國內外絕大多數書展或取消、或延期或轉至線上,上海書展如期舉行,是今年首個舉辦的有規模和影響力的實體書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客觀要求下,今年上海書展在「融合性書展」的轉型中跨出了一大步。上海展覽中心主會場和150個本地和全國各大城市的實體分會場展銷10餘萬種精選圖書,舉辦700多場線下活動。與此同時,15個網絡平臺構成的「上海書展線上朋友圈」和各參展單位自行搭建或合作的上百個平臺展銷數倍於線下的圖書品種,舉辦了各種線上閱讀活動,如在線薦書、直播帶貨、社群推廣等。
由於書展期間線下活動有一定人流限制,不少活動都採取了線下線上同步直播的形式,比如今年推出的新書「雲首發」為海內外無法親臨書展現場的作者和讀者提供了交流機會。「雲首發」新書的籤名本加蓋了特製的2020上海書展紀念章,可同步在線購買。截至8月17日,上海書展相關頁面瀏覽總量達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達611.37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55.58萬次,成為市民讀者了解書展信息的首選。
從銷售數據來看,本屆上海書展的線上銷售和互動較為活躍。指定的三家線上圖書銷售平臺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交通大學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中國中福會出版社等主要滬上高校、社科出版社線上銷售實洋為1728.58萬元。華師大出版社將「大夏直播團」帶到了書展現場;悅悅圖書在展會現場打造「7x12」直播帶貨圖書銷售模式,活動場次總計93場;樊登讀書直播在線觀看人次約238萬人次,實洋約112萬元;世紀天貓直播間聯手樊登讀書,8月12日19:00-21:00抖音和快手觀看人數總計40萬人,產生碼洋超過60萬元。
2020年8月12日,讀者在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為主題的上海書展上感受5G閱讀時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雖受限流影響,書展主會場入場讀者數量僅為去年的1/3,但入場讀者人均消費同比增長了約23%。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在書展閉幕發布會上表示,受限流影響,今年書展的線下銷售相對冷清,參展單位承受壓力較大。但「客單價上升23%」的數字對於評估書展限流價值來說很重要。這個數字一定程度上說明,當人流更少時,讀者能夠更從容地選書試讀,增加了找到好書的可能性。「我覺得限流不僅為了防疫,還有其他的意義。」
本屆上海書展首次由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擔任承辦單位。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周敏浩在閉幕發布會上回顧了本屆書展的籌備,特別是防疫情況。他表示,從今年5月正式確定舉辦2020上海書展到8月12日書展開幕,準備時間較為緊張,再加上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反彈,更增加了籌備壓力。
為了落實防疫要求,本屆書展採取了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採取線上線下聯動實名售票,從8月6日起在12個線下門店發售,7日起在線上平臺發售。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市民參展熱情不減,書展門票基本「秒殺」,一票難求。
第二,在主會場入口設置門禁篷房,門禁設備執行測量體溫、人臉識別等多項要求,做到所有入場人員可識別、可追蹤。參展者需要通過兩次測溫、驗票綁定方可入場。如果不算日、夜開場前因提早到達而需要等候的時間,讀者進場一般只需要五分鐘甚至更快。現場志願者提供了細心周到的服務,特別是為不熟悉高科技設備的老年讀者提供了諸多幫助。志願者們輪班守在烈日炎炎的展覽中心入口人行道上、門禁篷房的門禁刷卡區,他們提供的引導、諮詢、提示等服務得到讀者肯定,被親切地稱為「小甜橙」。
第三,現場提供防疫物品,執行防疫措施。防疫提示隨處可見,如「全程佩戴口罩」等友情提示標語牌、保持間距警示地貼等。現場設置安全巡查和設置臨時隔離室。各個展臺都提供消毒液等防疫物品,還特製了一批上海書展口罩,分男版女版供有需要的讀者使用。本屆書展還首次劃出日場與夜場之間的一小時用於場內防疫消毒,同時展廳內每兩小時循環消毒。
第四,便民服務升級。除了一如既往的快遞、寄存等便民服務外,還首次設置了母嬰室,受到讀者歡迎。
附: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雙十佳」評選
最有號召力的「十佳」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中華書局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最有價值的「十佳」服務明星
王少君(上海中版圖書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館)
朱丹瑾(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世紀出版館)
劉珏樑(上海外文圖書有限公司/國際館)
李健(朵雲書院/實體書店品牌館)
汪清裕(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上海國際童書嘉年華)
張慧(上海圖書有限公司/世紀出版館)
鬱磊(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書展售票)
徐耀冬(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書展售票)
蔣莉(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出版館)
潘亮(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高校出版館)